乱世生存攻略 (小蜗牛跑得快)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小蜗牛跑得快
- 入库:04.09
这话,若是再建宁帝面前,他们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即便是对着太子,也是做好了没命的打算。
何况……他们低估了太子。眼前的少年的确才十四岁,但是那扑面而来的威压却不逊于他的父皇、王叔。
四人都绷紧了身子,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罢了。”太子薄唇紧抿,霜雪一样冷峻的脸庞依旧冰封,只是喉结微微一动,那乌纱帽上的双翅跟着抖了一下。“先开药吧。若是无效,再拿你们是问。”
最后那句只是风平浪静的呢喃,近乎耳语。可听到它的每个御医都不由自主地抖了抖。他们能感受到这句威胁的分量,纷纷把肩背压得更低,直到久久没有声息。
御医们没想到这么轻描淡写就结束了,不可置信地停顿一会,可等他们冒险抬起视线,却只能看到翩飞的一角玄色衣袍消失在宫门内。
建宁帝卧病不能主持早朝,朝会上,文臣们七嘴八舌地吵嚷起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染病不起,合该由太子监国。”
“太子尚且年少,不堪当此大任。依本官看,还是以豫王、楚王殿下为首,有司各具其责,方可令行禁止。”
“这话说来可笑,太子已近舞象之年,何况观政两年,诸类政务均已娴熟,如何不能暂代朝政?”
百官议论纷纷,意见不一。若是从前,兴许大家就顺水推舟,让两位王爷代政了,可太子临朝两年,一举一动大家都是看得见的。那早就不是当初被寻回来时肆意骄矜的小皇子,而变成了喜怒不形于色,文武兼备的储君。
贾丞相捋着胡子,表情也有些为难。他一直没有发表意见,但是他是百官之首,众人都等着他表态,不可能一直这样沉默下去。
“太子殿下何在?”他终于找到了发声的机会。
百官这才反应过来,不错,建宁帝病重,他们吵得热火朝天,该要监国的那位,怎么不见了?
暖阁里,吴君翊正端着一碗药汤,一勺勺舀起药汤,吹凉了,递到建宁帝嘴边。
建宁帝正靠着卧榻,虚弱地一口一口喝下药汤。从前风雅的姿仪已经被疾病所剥夺,只有通过那双时而闪着光的眼睛,还有微微发颤却细腻苍白的手,还能依稀捕捉曾经风流才子的影子。
被抢了手中活计的高公公则立于卧榻侧边,一丝不苟地复述早朝上官员们的一举一动。听到有人提议两位王爷主持朝政时,病弱的建宁帝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咳,咳咳咳咳!”建宁帝突然呛了起来。吴君翊慌忙甩下药碗,给他抚背。因为动作太急,药汤撒了半边衣袖。
吴君翊没顾上,建宁帝却看到了,喘匀了气,便抓住他的手腕,嗔怪道:“你都观政这么久了,怎么还毛毛躁躁的。”
高公公也急忙放下奏折,快步去给吴君翊擦拭衣袖。“殿下要不要换一件衣袍?”
“不必了。”吴君翊摆摆手,右腕处无力地抓握更让他的心沉了几分。“父皇的药撒了,先叫外面的人送进来吧。”
建宁帝慢悠悠地说:“这些尽够了。”
高公公不敢违抗建宁帝的命令,只为难地看了吴君翊一眼。吴君翊无奈地看向建宁帝,准备劝谏:“父皇,请以龙体为重……”
“大伴,你来拟旨。”吴君翊话没说完,就被建宁帝用手势止住。高公公慌忙上前,“朕身染微恙,卧病期间,由太子暂代理政。”
吴君翊闻言慌忙跪下,“父皇龙体大安后流言自会无疾而终,何必如此……”
“叫你监国,你要好好做,才能对得起朕。”建宁帝躺下后说话的声音渐渐小了,像是睡着了一样,高公公像吴君翊挤挤眼,示意他先退出暖阁。
第二日,明旨颁下,断了所有的争论。廷臣被招致文渊阁议事。百官上奏,都要先经过文华殿再递交至乾清宫。
“如今殿下刚刚接受朝政,百事皆宜沿用先例,不宜大改。”郭栩不慌不忙地说。
两年的时间,这位大人接着前辈致仕的空缺前进一步,成了礼部右侍郎,只待如今这位年老的尚书退下让出位置了。
“不错。”吴君翊道。离实现目标越近,他反而越谨慎了。现在父皇还很清醒,他稍有动作,都要被扣上“不敬”、“目无尊长”之类的帽子,何况若是等父皇再理政,许多东西又被改回去,岂非白白折腾,浪费物力。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有些东西,他还是想做些改变,譬如……
“北方受灾的,山南东西两道,今年的赋税该减免一些了。”吴君翊还记得看到请求赈灾的折子上,触目惊心的描述。
郭栩欲言又止,面有难色。论理,这不是他职权范围,不该他开口。
户部的张芹就没有这么犹疑,果断地说:“殿下仁慈,臣等亦怜惜灾民,可如此以来军费又要空出个大口子。”
众人齐刷刷看向邓先,邓先冷哼道:“看我作甚?张尚书说的是实话,看我我也变不出银子来。”
连邓先都这么说,可见,是真的筹不出银钱。
吴君翊也没想到,自己出于善心会是这么个结果。观政两年他也有不少所见所感,可国库……真的已经空虚至此了?
这时候,一直抚须沉默的贾盛德终于开口了:“还是先依着殿下的意思,减免赋税吧。”
“丞相此言有理。”邓先叹道,“否则别的不说,山南道就又要生叛了,万一投了张贼,恐成大患,还是要消耗军费的。”
这大约是两个死对头第一次站在同一边。一同被招来的大臣们都面面相觑,藏不住的惊讶。
这次,张芹也没再反驳。可是钱从哪儿来,还是要思考的。
暂时不能大动干戈,就只能从小处着手。吴君翊突然想起什么,转过去问工部尚书:“宋尚书,如今的农具与从前制式一样么?可做些改进不?”
六部中以工部、刑部穷酸少油水。因建宁帝只爱诗词书画,却没有大兴土木的想法,除了迁都之初工部修缮宫殿阁楼,忙了两年,如今闲得发慌。
宋沧山年纪大了,从礼部侍郎调任工部尚书,看似升迁,其实是在为他致仕做铺垫。这会别人在积极献策,他却在光明正大神游,被太子殿下点名时吓了一跳。“唔,如今的农具,大抵上与从前没什么两样。”
“宋尚书可听说过有一农具,名为‘秧马’的?”吴君翊问道。
当年他作《秧马歌》赠与周旷,在民间传唱一时,但宫里的大人们就未必听说过了。
不过,这位大人显然是个例外。“殿下也听说过那物?臣也是听子侄提起,命庄上农人使用。”
“效果如何?”吴君翊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惊喜,眼睛一亮,便要追问。
其他大臣面露为难,贾盛德出声道:“殿下……”
吴君翊只看向宋沧山,宋沧山认真答道:“的确要省力许多。”
“好。”吴君翊重重一点头。得知当年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对他也是一剂强心针。何况眼下,还有更重要的用途,“你即刻督造秧马,命人在民间推广。”
几位大人听他们讨论农事,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张芹主管户部,对农事也稍稍敏感一些,便问:“殿下是想推广改良农具,使得农人耕种更加省力么?”
“正是。”吴君翊也不贪快,跟宋沧山吩咐妥当,便回到了之前议论的问题,大方地点头允了几位大人的提议。
这些人各个是朝中元老,什么事怎么办都有了一套定论,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听他的瞎改一通。
吴君翊终于议完一天的大事,准备回文华殿批一批奏折,可他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通传,周旷来了。
吴君翊起身亲迎,“先生怎么来了。”周旷年纪大了,吴君翊入朝观政后,建宁帝便准他闲居在家,只是品级待遇全都保留,也可随时入宫。
“臣受人所托,将一物献与陛下。”周旷喜笑颜开,一副激动不已的样子。
吴君翊因父皇卧病在床,见周旷欣喜,心有不豫,只是面上不显,只道:“先生请坐下细说。”
“殿下请看!”周旷从袖中抽出一个锦袋,双手捧给吴君翊。吴君翊接过袋子打开一看,里头是淡褐色,两头尖的一种种子。
“这是?”
周旷喘着气说道:“臣老家庄子上,有一农人,考察了多种作物的产地、生产期、特性,花果的用途等等,通过培育,获得了这一良种——亩产可达三石!”
“当真?!”吴君翊刷一下站起身,一下子比周旷还要兴奋。略看些州县奏报,他便对亩产有些概念了。
“臣亲自来报,自然不敢作假!”周旷见吴君翊颇为重视,也是喜不自禁。
“先生可真是解了孤的燃眉之急!”吴君翊大为振奋,“此物是否可用,可有什么说明?”
周旷将随种子附上的信笺赠上。那纸上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这些种子的生长记录。那字看着却格外娟秀,不像一般农人能写出来的。
吴君翊看在眼里,顿生疑窦。“这农人还写得一手好字么?”
相似小说推荐
-
调香 (果子) 阿里文学网VIP2018-01-25完结人气值:2232一个丫鬟生的庶子被嫡母卖给大户人家为人冲喜。死后重生的宁晓枫一...
-
皓月冷千山 完结+番外 (林子律) 晋江2019-01-12完结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成长与复仇,伪兄弟年上,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