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天幕剧透我是太宗(织鹊)


对于元泰君臣而言,天幕再没有什么能令他们震惊的了……吧?
【不止如此,明旨下发,封丹顶鹤为国鸟,并勒令所有对外的外藩语言体系中,均采用丹顶鹤的直接音译,不容有异。】
“国鸟……”
晋王一个跨步娴熟地扶住元泰帝,“国鸟……你咋不封你自己为国师呢……”
真把自己当仙鹤转世了啊?要不然,为何下这种奇奇怪怪的圣旨?那可是圣旨,不是草稿纸。
姜衡哪里能说得清,只能说:“我能让外藩都听话。”
说丹顶鹤不能乱音译,那就不能,丹顶鹤就是本土鸟,与其他国家没有一点干系。
元泰君臣顿时不说话了,一个名头而已,小事,小事。除了陵寝还值得讨论,其他都是小事!
抛开所有不正常的来说,汉人自古以来,本就是崇鹤的,国鸟嘛,太正常了!
只要不挪用帝陵费用扩建那什么鹤苑……
“太医,给父皇看看!”
同时,廖大河这个做父亲的,已经快晕过去了,偏偏身体素质好,根本晕不过去,坑爹呢!
【以为这样就完了?关键是人家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后,还能让弘德帝替他考虑后路,弘德帝驾崩那年,廖世言也才四十多,官场上大好的年龄呢。】
什么意思?意思是这样的佞臣,还寿终正寝了不成?
【在预感到自己寿命无多的时候,弘德帝便先一步将廖世言撸成了白身,又转头把他放到了魏王府做一个从九品的养老的教授。
魏王得弘德帝喜爱单独封王,又是鲁王长孙。鲁王看似一辈子富贵闲人,可许多零碎却关键的东西都在鲁王手里。
弘德帝此举,摆明了是让鲁王和魏王一老一少两个亲王关照廖世言,廖世言这要是都还不能寿终正寝,鲁王和魏王也干脆脑门撞豆腐撞死得了。】
“所以以后宪宗染上了养兽鸟之类的爱好,锅还真在太子身上?”
楚王还记得当初太子把锅扔给老十,老十又扔给他呢,总算是把锅给甩回去了!
姜衡:……天幕不爱他了,不用说得这么详细的:)
【在此业绩之上,廖世言一跃成为大梁最强佞臣,大梁上下四百年,无人能望其项背,后世佞臣,更是尊其为祖师爷,这是何等的幸佞之能啊!膜拜,必须膜拜!】
仅仅是大梁的最强佞臣吗?大梁士绅权贵,都还没回神呢。
【不单单是佞臣界的祖师爷,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家养鹤,能把鹤养成国鸟,在养鹤界,人家也是出了名的祖师爷!就问你们服不服?】
服了啊,谁敢不服啊!阿婆主你快闭嘴吧,能不能快点结束这一期?他们心脏受不了了!陛下都还捂着脑袋头疼呢!
【跟廖祖师比起来,其他名人榜上的名人,不得不说,都太常规了一些,感觉谁放在廖祖师之后,都会显得单薄。】
是啊,谁有他独树一帜啊,所以快翻篇吧求求了!
百姓能吃瓜,朝臣是真的在心里跪下了。
或许是他们想法太过强烈,阿婆主终于放过了他们,有些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一篇章。

第52章 使臣归国
天幕静下的瞬间,大梁各地也随之静默了一瞬,然后,便是火山爆发般沸腾的喧嚣,宫宴之上除外。
不过,这也算是天幕现世后的常态了吧?
宫宴定然是没必要继续了的,所有人的心思都已经不在上面了,只能虎头蛇尾的结束,各回各家。
正好,明日是八月十五,中秋团圆的日子,想来大梁群众,是不缺谈资了的。
使臣团更是面上泰然自若,实则刚回到驿站,水都没喝一口,就与没参与宫宴的本国同伴一起,互相核对天幕上的内容,还让人特意去街上打听打听。
好家伙,好家伙,大梁的宫人素质真是太高了,那随口就来的修饰,别说,也有佞臣的资质啊!
这一期的视频,没有什么不能往往外透露的,最重要的蜂窝煤,关键的采矿技术也没法透露,他们就算知道了蜂窝煤,自己当地有没有煤矿,采矿技术能不能支持,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可以说,带来不了什么实际的用处,反而让他们心中更加肯定大梁的天眷。
琉球使团:
“丞相大人,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是啊,圣君固然好,可全然无私的圣君就太过可怕,大梁太子殿下有喜好才好,我们琉球的饮食比不过中原,可是丞相,我记得倭岛上也有丹顶鹤,等大梁出兵,我们可以借花献佛嘛!”
何汇却一脸严肃,“莫要叫我丞相了,等回去后,我与郡王殿下会仿照大梁郡县的官制,重拟官职。”
下属一个个眼冒精光,敬佩地看向何汇,要不人家官位高呢,看看人家这脑子,这才是高手!
“那丹顶鹤?”
何汇笑得意味深长,“嘘,不可提早宣扬,如今我大梁对外征讨倭岛,那是倭岛先犯上,是名正言顺,若消息漏了,反倒成了奸佞挑拨了,不妥。”
献礼,也是要学会选时机的。
“上官智慧,我等佩服!”
南吴使团:
“满城百姓皆望天空,热切讨论,做不得假。”
正因如此,宋鑫更不知该如何作态了,算了算了,他就是一个臣子,交给王上头疼去吧。
琉球能安心躺平,背靠大梁,南吴能适当开摆,得过且过,总归能肉烂在锅里,但是安南和高丽就不一样了。
“六王子,娘娘那里,可有透露出消息来?”
面对副使的询问,李庭荷苦着一张脸,“怎么可能有,大梁重视礼教,我根本不能私下和姑姑待在一起,身旁都是宫人,我哪里能问这些东西。”
“我今日一直在茶楼听市井的谈论,弘德帝是被天幕盖章的圣君。为了吃的,弘德帝的所作所为,放在其他皇帝身上,怎么着都是被文人百姓谩骂的,可看天幕和大多百姓的状态,似乎只是小事……”
“这还不算,关键是为了吃,真能搞出来蜂窝煤这种东西,这还只是这一期天幕,那从前的呢?”
“大梁提前得到太多天赐了,琉球更是想也不想就跪了下去,再对比我们,难保大梁不对我们起心思。”
“六王子,高丽王子那里,您可去探听了口风?我们与高丽,也算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他们却不知,高丽王子一回到驿馆就发了老大的火,好半天才停了下来,恢复正常情绪。
没办法,这种所有人都能看到,偏偏自己看不到的“霸凌”情形,身为一个王子,向来是施加者,如今被迫成为“受害者”,心态当然不能一下子转变过来,能忍到回了驿馆才发泄,已经是他政治素质压过个人心理素质的超高表现了。
当失控的情绪发泄出去,政治智商回归高地,高丽王子便做决定道:“倭岛定然会败,大梁这个靠山,我们不能失去。”
“驻使馆一定要在我们的国土上建造,一旦迟了,让其他国家抢先了,恐有人威胁我们的地位。”
“大梁已得天命,既然明说不会干预他国政务,那就不会说谎,反过来想,驻使馆的汉臣已经在我们国土,只要拉拢好,我们高丽未必不能更强大。”
“不错,汉人的文化太过深厚,我们说不得,还能就近学习一些,成为我们自己的文化!”
“强大,易如反掌!”
深夜收到绣衣卫汇报的姜衡蓦地笑了出来,万物之源这么早就有苗头了是吧?
安南王子李庭荷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大梁进修,应该说,当看到天幕下的大梁民众反映的时候,他们会更加支持六王子留在中原,巩固与宗主国的关系。
八月二十,大梁使臣携圣旨,出使问罪大樱,随行侍卫三千人,另有骨灰盒两罐,原有使臣团养好伤的倭人,即便是罪人,也要顺路让其回归故土,中原,可谓至善至德。
八月二十五,安南,高丽,琉球,南吴使臣,踏离大梁中原陆地。
“报!发现大梁国号的船队!和我们的船一起回来的!”
“大梁亲自来人了?”
“是!”
等再了解到船队的规模后,才恍然发觉自己竟一直在紧张。
“将军,这种情形,怎么办?”
“怎么办?人家既然来了使臣,自然只能接待,否则就真的是逼对方用兵了。”他们现在,还没有能全力抵抗大梁的资本,要不然也不会联系其他藩国一起试探大梁了。
只是这段时间,大梁沿海竟一直没动静,而刚有动静,就是大梁使臣直接来了大樱。这可真是来了个祖宗。
“八嘎,也不知道提前派人回来通知一声!”
而当他们到沿岸迎接大梁使臣,却发现对方并未下船,遣人去询问,得到的回答却是:“这就是你们的接待之礼?”
高举圣旨,横眉冷对,“大梁皇帝陛下亲书圣旨在此,请贵国皇室,各位将军,官员,前来接旨!”
在自己国家已经占据绝对的大义之下,使臣也是要先保命的,且只有保命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口才不是?曾离是不可能贸然下船的,尤其是一开始面临的就是沿海的军队。
果不其然,听到大梁使臣的话语,将军脸色瞬间五彩缤纷,“圣旨……速速上报!”
“白石将军他们呢?”
“并未看到,上使说等人齐了再见,一次说清,避免误会。”
“……一定是试探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或许是大梁要问罪。”
“那……”
“这条消息先不上报。”
先过了这关再说,上报上去,上头要是不来了,他们这些底层的将士怎么办?如何应对得了大梁上使?
大樱朝堂很快陷入了慌乱,这种强硬让国家君臣在码头接旨的作风,明显不符合平时的汉人作风,但却十分符合中原的地位,他们没有权利拒绝。
傀儡一样的天皇被带到了码头,领着群臣迎接大梁的圣旨。
曾离看着跪地的臣子,和站着的天皇,没有说什么,只是拿出其中一道圣旨,将大樱主副使的大不敬之罪挑开来说,并处以死刑,诛其九族,再归还两个骨灰罐罢了。
大樱臣子同时意识到了:来者不善。
“贵国是否太过严酷了些?我大樱十分愿意学习上国的礼仪,但两位使臣都是军中出身的粗人,中原不也讲究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幕府将军的示意下,有臣子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辩解,或者说,质问。
曾离半点不生气地颔首表示,“是这个道理,所以陛下仁慈,没有牵连其他人,诛其九族,已是仁慈,也给了贵国有错就改的机会。”
“恕本将军直言,他们纵然有错,但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如今我大樱遣使前往上国,那是发自内心尊敬,憧憬上国,上国因小事斩杀我国使臣,还要问罪其九族,本将军并未看到上国的仁善,且不得不让本将军怀疑,上国难道是要与我大樱开战吗?”
“哦?这位将军是对我国不满?”
“不过求一个理字!”
“理?既然求理,那这位将军,能否解释一下,为何贵国使臣,会说他们听从幕府,而非皇室呢?这位将军,或者说,大樱的幕府,是要造反吗?!”
此刻,站着的天皇再不能冷静了,群臣也同样不能冷静了。
“我也想问问诸位将士,你们听从的,是幕府,还是大樱的皇室?大樱的朝廷?白石敢犯上,到底是听从大樱朝廷的旨意,还是幕府意图挑起战乱,令两国百姓生死相对,从而篡权夺位?!”
而这一段,是十分流利的大樱语言,所有的将士,都能听懂。
从一开始,就要将挑起战争的锅,于大庭广众之下,扣给幕府!
如此一来,幕府之后说再多,说是大梁屠杀倭岛,那也是狡辩,若大梁要屠杀倭岛,又何必这般多此一举的前来?
经过那几个倭寇的审讯和聊天,曾离已经明白倭寇的本质,畏威而不怀德,慕强,谁看起来强,谁有理。
上国的使臣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假?看幕府他们的神色,就知道没有假!
再说天幕,谁能看见?其余使臣在大梁那么久,可一点没看到天幕的影子。
幕府还欲解释大梁图倭岛银山,那更是笑话了,你们有再多银子,还不是得花在中原出品的商品上?需要屠岛多此一举?
诡辩,是名家的技能,也是纵横家的技能。
幕府,注定要断臂。而只要断臂,有的是啃食上来的势力。
这样,便可先打压幕府,再废天皇,扶持东樱王,纵然从皇到王有落差,可从支脉变主脉,从自封到中原明旨封王,那才是再正统不过!
再浑水摸鱼,就轻松多了。
曾离在这边煽风点火,琉球这边也不平静,但与倭岛上下起伏提心吊胆的每天都有刺激不同,琉球是上上下下洋溢着喜悦。
琉球这边同样有大梁的使臣,但带来的消息,却足以上琉球君臣笑出大白牙花。
琉球王,如今的东宁郡王,手捧着圣旨,眼神落在圣旨上,那叫一个深情款款,他不用再努力了,琉球上下,也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了,那糟心的倭岛,也不用再担心了。
“不知我琉球,何时能正式变更为东宁省?”
何丞相,不对,是何布政使都提前跟他说了,天幕是真的,却只有大梁籍才能看到,且老天爷尤其偏爱大梁现在的太子,他们必须得早早上船。
看吧,现在上船,还能因为识趣,成为行省,要是不懂事儿,指不定以后就是一个府了,这能一样吗?
好歹也当了多年王,也得为民众考虑考虑不是?
东宁郡王觉得自己可真太有脑子了!
使臣都被这催促搞得有点晕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大梁使臣呢。
“只要郡王这边与诸位大人商量好,随时都可以。”
“那就快点吧,是要签字盖章还是要做什么?本王可以现在就进京吗?能带夫人们一起吗?世子可以暂时留在这儿坐镇,何丞相可以当布政使,他能力很好的……”
世子:……
何汇:这就安排好他了?不是还没一起商量吗?
使臣也懵了啊,这东宁郡王府还没修整完毕呢,您有这么慌吗?
面上却笑道:“郡王说笑了,您已经是郡王了,京中的宅邸也是王府规格,怎么都是够的,说起来,您还是本朝第一位异性王爵呢。”
“真的?”
这一点东宁郡王还真不知道。
“自然是真的,便是开国将领,最多也是国公的公爵。太子殿下感念琉球上下一心,在倭岛的侵袭下,也多年没忘故土,不失傲骨,说琉球朝堂,各个都是功臣,二话不说,当即就说您担得起郡王王位呢,还让下官问清楚郡王有什么喜欢的,王府里面好添上,让郡王一家子住得舒心呢。”
东宁省朝堂之上,朝臣们瞬间明了了是使臣的言下之意,太子看中他们的点在那里,也更明白了,太子的地位。
太子可以口头直接封王,陛下不会反驳,嘶……圣君的威力果真恐怖!
他们明白要抱谁大腿了!
东宁郡王更是直接多谢太子和陛下恩典,直言进京后就去拜谢太子殿下,至于进京的进度,也不慌了,知道稳了就行!
然而,南吴这边,朝堂上就更严肃了。
他们手上,是宋鑫等臣子带回来的大梁情报。
“驻使馆臣已经答应了,有驻使馆在,政策的推行,夷人的教化会快很多。”
“饮鸩止渴啊。”吴王轻声断定道。
“大王,我们距离中原有一定的距离,已经远超中原的有效治理范围。”强行收复吴地,得不偿失。
“本王知晓,就这样办吧。”决定前往中原的时候,不久早就做了类似的预案了吗?
好歹,也是一方王爵。
“等治理好了吴地,我们也不是不能再往周边扩张。”吴王不甘心道。
周边,还有不少零碎的岛屿呢。
至于另外两个与中原接壤的藩国。
安南庆幸还有个公主在大梁当皇妃,地位还不算低,如今还有一个王子在那边学习,短时间内,他们是绝对安全的。
“听说来我们这儿管理驻使馆的,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对经商感兴趣的公主,还带着一个小白脸。”
“经商?那是好事啊,小白脸就更好了……”
唯有高丽,深觉不妥,连夜决出决定,“不能落安南太多,我们也献上公主,他们只有一个,我们就送两个!嫁妆里再多添加一些人参,让上国看到我们的态度。”
“大梁的太子,以后的圣君,听说是个修仙的,大梁皇帝已经老了,公主此时送过去,怕是用处不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