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忙着诵经,清流忙着给王守真的善举写诗做赋,涧下坊的庶民忙着吃丧仪上的醮食。
丁零当啷,人声鼎沸。
赢秀独自立在简陋的灵堂前,少年穿着一身缟素,皎洁灵秀。
身后有人走过来,影子投到他脚下,拉得很长,瘦瘦小小的,是那个叫做长安的小女孩。
赢秀记得谢舟给自己看的舆图上面,中原的故都,也叫长安。
据说那是个很繁华的地方,天朝京师,人稠物穰,花锦世界,有无数的明灯,巍巍的高楼,流水与人潮时刻不停地穿流而过。
长安认得这个救过自己的少年,也知道他就是那一夜杀了江州坞主的刺客。
她走上前,轻轻牵起赢秀苍白的袍裾,怯生生地说了一句谢谢你。
小长安说,不仅要谢谢你帮了我和娘亲,还要谢谢你杀了坏蛋,江州坞主是坏蛋,谢谢你杀了他。
赢秀听到这句话时浑身僵住了,这件事无法向相识不久的美人门客诉说,刎颈之交的鉴心视作无举轻重的小事,不明白他到底为什么如此在意。
只有名字与中原故都相同的小女孩明白他心中所想,告诉他不要愧疚。
两个时辰过去后,方士结了银子离开,清流带着诗赋归去,庶民吃完了醮食去讨生计。
人来人去,只剩满地黄纸,被风吹得起起落落。
丧仪结束后,瘐望的妻女被安置在上城,由琅琊王氏派僮仆照料,自此衣食无忧。
马车碾过涧下坊新铺好的白石板,载着长安母女走了,沿路两侧的草庐里,灰扑扑的庶民依旧立在门前看着。
不同于上一次看见板车拉着尸首回来时的麻木,他们苍白灰暗的脸上多了一些艳羡。
看到赢秀,有人从黑洞洞的门里走出来,上去拉他,口中喊道:“帮帮我吧!小郎君!你是不是认识琅琊王氏的长公子?”“帮帮我们吧,帮我们向长公子说句好话,让他带我们走!”“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做牛做马伺候您!”
汹涌的人潮,宛如趋火之蛾,几乎要淹没少年纤秀笔直的身躯。
赢秀迫不得已亮了剑,问心剑如同月光展露,看到锋利的剑光,百姓瞬间退了回去。
一直退到黑洞洞的门里,想要转身进屋,却犹豫不决,立在门后惶惶不安地看着他。
“长公子只能帮有志之士,”赢秀道:“倘若你们有心上进,便去堰口修大运河,有长公子监工,一日做四个时辰,十铢钱。”
一语出,整个涧下坊先是寂静了一刹,随后人声沸腾。
百姓鱼贯而出,隔着一小段距离围着赢秀,又问了些诸如何时上工的问题,得到答复后忙不迭地踩着白石板往沅水堰口而去。
赢秀还剑入鞘,没有离开,转而沿着涧下坊走了一圈,白石板铺不到的阴暗处,地上都是歪歪扭扭的沟渠,蝇虫环绕,嗡嗡作响。
草庐顶上大多都是铺草,一摞摞的枯草堆在一起,堆成了这群百姓遮风挡雨的屋檐。
如果不是遇见了门客,刺客不会留在江州,更不会有机会来到涧下坊,看到这一座座低矮阴暗的草庐。
赢秀既然看到了,便不能视而不见。
倘若要借鉴心之力去改变涧下坊,岂非给鉴心添了负累?
赢秀站在草庐下,若有所思。
不出所料,这几日沅水堰口来了很多庶民应征,一个接一个,拖家带口地来,日日人满为患。
堰口一日比一日高,堤坝拔地而起。
赢秀向王守真讨了一壶绿杨春,亲自登门叫来了谢舟,想让他看看沅水巨堰的壮景。
堤坝上天高海阔,白鹭冲天,赤膊的白丁抬着枋木,呼号不绝,渐渐凿出大运河的雏形。
浩渺天地间,人以己力改天换地,这一幕无比壮观,恢宏震撼。
堤坝高处,赢秀豪爽地饮了一口绿杨春,他是刺客,不懂沏茶,只管用沸水浸了茶叶,随后便喝。
这样简单粗暴泡出来的茶反而有种甘香,清澈的味道,或许这就是返璞归真。
谢舟看着他泡茶,饮茶,又举杯邀自己同饮,亮晶晶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默了一默,旋即举起耳杯,噙了一口。
赢秀迫不及待地问:“好喝吗?”
谢舟道:“……好喝。”
赢秀道:“那再来一杯。”
谢舟道:“不必了。”
赢秀有心想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献给谢舟,但是看着谢舟这张俊美冰冷且面无表情的脸,真的看不出他到底喜不喜欢,而且他没有强人所难的爱好,只得“哦”了一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绿杨春。
来来往往的白丁时不时朝赢秀打招呼,腼腆又期待地告诉他自己今日搬了几根枋木,将河道凿出了几寸。
赢秀会兴高采烈地夸他们做得很厉害,等到未时放衙后请他们喝冰冰凉凉的绿杨春。
谢舟立在他身侧,一时竟有些迷惘,赢秀似乎在哪里都很高兴,而且还能让身边的人也高兴起来。
遇见赢秀之前,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稀奇古怪的人。
不远处,前来巡视的江州牧和江州别驾将这一幕收之眼底。
王誉从前是京师门下省散骑,平调到江州任别驾,依旧是从四品官,出仕二十年,不曾有过面圣的机会,看到赢秀和谢舟,微微蹙了一下眉。
他知道赢秀表面是个儒生,背地里是王守真豢养的家臣,为人家臣,便要有为主子肝脑涂地的觉悟。
这赢秀不仅全无觉悟,似乎还把长公子当成至交好友了,没点恭敬害怕,反倒一副蹬鼻子上脸的模样。
再这样下去,岂非养虎为患?
还有他身边那个青年,俊美煞气,看一眼便叫他胆寒,那到底是什么人?
南朝不禁男风,那点子风月之事也不算什么,但是像他这样光明正大地搬到台面上,甚至还在长公子监工的堰口上厮混,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
一旁,知道一切的江州牧恨不得给赢秀跪下,暴戾恣睢的昭肃帝竟然会对一个小小儒生处处留情,纵容如斯。
这儒生到底有什么稀奇的?
现在不知道陛下的想法,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妄自行动,更不敢主动去接触那个少年儒生。
骤然看见身侧的王誉抬脚往他们那个方向走去,江州牧的心脏病都要犯了。
王誉,你是不是也不想活了!
年过半百的江州牧直接飞身过去,猛的拽住了王誉的衣襟,在对方惊诧的目光下,老神在在地咳了咳,苦口婆心:“我们来此是来巡视的,巡完就回家,何必另生枝节?”
这么着急,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在被江州牧强行拖走之前,王誉眯起眼,最后看了一眼赢秀身边那个高大俊美的白衣青年。
样貌似乎有点像年轻时的当今国相。
……那人到底是谁?
赢秀直觉何其敏锐,刚才有两道视线在盯着他们看,其中一道满是探究,看得他有点不舒服。
谢舟自然也发现了,他轻轻扫了那两道身影一眼,是江州牧,还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官,两人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赢秀没有理会那两道目光,望着沅水涛涛,对谢舟道:“等堰口竣工,我和鉴心商量商量,看能不能在涧下坊起一座渡口,方便坊中百姓卖鱼到荆州扬州。”
一个渡口对江州来说无举轻重,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对于大运河来说更加不重要,但是对涧下坊的百姓来说,却能够改变他们的一生。
“这样一来,涧下坊的百姓也就不会过得那么苦了……”
赢秀的话戛然而止,他看见谢舟正在专注地看他,那目光像是看见了一个新奇、漂亮的东西,值得紧紧攥在手里。
那目光其实很熟悉,第一次见谢舟,他就是这样立在冷清的静室内,居高临下地看他的。
只是现在赢秀才隐隐约约明白那眼神的含义。
这让赢秀有点难过,不过对他来说,漂亮的美人做什么都可以原谅。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谢舟:“我这样做不对吗?”
谢舟静静看着他,温凉平静的声音中带着鼓励的意味,“你做得很对。”
南朝名士追求的赤子之心,出现在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少年刺客身上。
赤忱,刺客。
多么古怪。
现在,这个古怪的少年主动落在了他手里。
他会好好珍惜的。
争取让脆弱天真的刺客活得久一点,长一点。
第10章
赢秀全然不知门客在想什么,少年刺客正托着腮苦思冥想,目光望着来来去去抬着枋木的白丁。
这其中有许多是涧下坊的庶民,自从鉴心让大户上调俸禄后,在沅水堰口修运河这件苦差事便成了香饽饽,许多人争着拿银子去府衙应征,涧下坊的庶民本是没有机会的,是队官看在赢秀的份上收了他们。
就连修运河这种苦差,只要有了一点点好处,都不再属于白丁庶民,更何况是一个便于货殖的渡口?
想要在涧下坊添一个小小的渡口,以供下游的百姓向来往的贸船卖鱼,并没有赢秀想的那么容易。
少年刺客擅长除暴,却不擅长安良。
赢秀苦恼了半天,忍不住和谢舟说了,谢舟听完他的烦恼,平静道:“你可以借势。”
“不行呀,”赢秀下意识道:“鉴心太忙了,而且我只是一介儒生,其实和他不熟,勉强能和他谈几句罢了。”
他不是不清楚琅琊王氏中一直有僮客家臣看他不顺眼,觉得他不是一个好僮客,不忠于主上。
那些人的想法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似乎王氏主公王道傀也是这么看待他的,在他们眼里,一个刺客,与一柄刀,一个器皿并无二异,没有资格和主上称朋道友。
王道傀是鉴心的父亲,他不想让鉴心在他和父亲之间两难,在涧下坊修渡口这件事,他要自己来做。
谢舟沉默片刻,“你可以借我的。”
赢秀骤然抬眸看他,郑重地摇了摇头。
谢舟只是建章谢氏一个门客而已,还是国相的门客,现在被派到江州放鹿,要是不小心触怒了国相,岂不是连放鹿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行,你做这事太危险了。”赢秀摇头摇得很坚决,大有绝不答应的意味。
……危险在哪?
谢舟发现自己不太懂现在的刺客脑子里都在想什么,在江州舆图上添一座小小的渡口,对他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
对于建章谢氏的门客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赢秀就是不要他帮,也不要那个王氏子帮,非得自己去做。
在仕宦勾连的南朝,出身不显的庶民寸步难行,更何况是起一座渡口。
谢舟想,赢秀终究还是要借势的,向王守真,亦或者他。
回到寄身的酒肆后,赢秀便敲响了薛镐的房门,要向他借有关渡口水运的书籍。
薛镐作为苦读多年的儒生,虽然有书,但大多都是经学易术,没有这么偏的书,在交好的儒生中打听了一番,好容易才给赢秀借来了两本。
赢秀捧着破旧的书,秉烛看了很久。
结合书上写的,再根据那日在涧下坊看到的地貌,赢秀提起笔,在纸上落墨。
民间修渡口都是要向府衙申请的,他得先把禀帖写了。
次日,江州府衙,几个胥吏围着看了看面前写得粗糙又认真的禀帖,又看看送禀帖的儒生。
“你是哪一姓的人?”胥吏问赢秀。
“我姓赢。”赢秀道。
没听过江州有姓赢的豪族大户,胥吏点了点头:“你回去等等吧。”
赢秀问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消息?”
胥吏随口道:“有消息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赢秀只好走了,昨夜读了书后他才知道,修渡口是和修运河同时进行的,倘若等到大运河修葺结束,再想修渡口就难了。
苦思一番,少年刺客再次想起了谢舟那句借势。
小秦淮的酒肆,一群或老或少的吴姓儒生围坐在一起,老少都盯着桌子正中的禀帖看,都说文人相轻,显然在他们眼里这赋禀帖还不够看。
行文粗陋,对仗不工整,平仄不齐,一看就没读过几年蒙馆。
但是这篇禀帖写来不是为了求功名的,而是要向府衙申请,给一个叫做涧下坊的地方修渡口,那是一个满是侨姓的地方。
而且这个少年说了,倘若能说动府衙答应修葺渡口,到时候要把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都裱在渡口旌旗。
少年还说,他们这间小酒肆里一共有十六个人,届时渡口修成后就名十六渡。
涧下坊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住的都是庶民,但是毕竟能在一个地方留名,年长的儒生抚着髯须点点头,直言不讳地说要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前头。
几个还年少的儒生争着后面的位置,扬言自己排在十六之首
作为十六之一的薛镐拍了拍赢秀的肩膀,“你向我借书就是为了这个,可以呀,为民造福,你找到愿意出资的大户了么?”
“没找到,”赢秀说,薛镐不由微微皱眉,下一刹又听见赢秀补充了一句:“我自己出钱。”
薛镐一口气喘不上来,当场栽倒在地。
不是,同是儒生,你怎么这么有钱?
江州寻阳,九月秋。
一群儒生敲响了江州府衙的辕门,联名上书,请求在一个名为涧下坊的地方修渡口,解民倒悬,殷民阜财。
庶民出身的书生在门第为重的南朝显得格外羸弱,像水中浮萍,在察举征辟的官制下,只有依附在士族垂下的枝叶上这一条路。
但水下浮萍的声音汇在一起,足够撼动一点点微澜。
府衙中的胥吏想了想,出去把赢秀叫了进来,“其实早就有消息了,但是事情太多搁置了。”
下游的涧下坊住的大多是侨姓流民,相当于贫民窟,而江州是吴人统治的州郡,一个侨姓庶民,要在这里给同为侨姓的庶民修建渡口,赢秀的禀帖第一次递上来时,府衙里的南士听了只是笑一笑,不置可否。
现在他们不笑了,一群人用笔在舆图上划了又划,挪了又挪,转头对那个来路不明的少年儒生说,修渡口要很多银子,你有银子吗?
赢秀想了想,有点犯难,“这些够了吗?”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把银票,是鉴心刚到江州那会儿塞给他的。
眼见穿着布襦的少年随手掏出一摞银票,官署里的世吏眼睛骤然瞪大,顿时没了声音,修就修吧,左右也是修在江州,受益的还是江州百姓。
随着老的少的十六个儒生请求在当地修渡口,以利百姓的消息传遍了江州,在涧下坊修渡口的堂批也下来了,堂批上朱笔写着十六渡。
一群苦读经史的儒生激动得不能自己,捧着堂批看了又看,看了又看。
尽管生长在上游,从未去过这个叫做涧下坊的地方,薛镐还是兴奋地在小酒肆踱来踱去,“我们也算青史留名了,日后江州地方志上也会有十六渡的痕迹!”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来着?”薛镐猛的站定,冲着赢秀问道。
在他的印象中,眼前的少年总是格外的神秘,前几个月才搬进小秦淮这家小酒肆,一直深居简出,除了偶尔和店家说几句话以外,以及夜里会悄悄来偷书还书,把他们这些老少儒生的藏书都偷看了个遍以外,几乎不会与外界有任何联系。
他从前觉着少年身上有一股灵秀杀气,并非是嗜血杀欲,而是真正手上沾过血的气息,像开了刃的剑与没有开刃的剑之间的差距,能叫人望而却步。
现在却觉得,这人怎么说,倒是有点少年轻狂,济世救民的天真。
赢秀愣了,自从做了刺客,除了鉴心,他从未将真名诉之人耳,漂亮艶美的门客是例外。
就在薛镐以为眼前的少年不会告诉他真名的时候——
“赢秀,”少年道:“我叫赢秀。”
涧下坊十六渡题名之一,赢秀。
十六渡,以名声诱清流,又利用清流的名声迫使江州府衙答应修葺渡口。
大费周章,只是为了给素不相干的庶民建一道渡口。
商危君觉得这少年刺客真是有意思,难怪陛下愿意陪他玩家家酒的小游戏。
他一面想着,一面朝下望去。
楼台下,鲜血横流一地,冰冷腥臭,是个前来打探的探子,琅琊王氏长公子王守真派来的,大概误以为这里真的是门客住所,竟然单枪匹马地翻进院墙,企图寻找“谢舟”。
只是很可惜,这里没有他们要找的谢舟。
没有刺客赢秀的地方,也没有门客谢舟,有的只是残忍嗜血的帝王。
楼台上,一身白衣的昭肃帝正在抚琴,箜篌如有金石之声,又似万马奔腾,肃杀凛冽。
昭肃帝很少有弹琴的兴致,只有杀人时才会偶尔心血来潮弹上一段音。
相似小说推荐
-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木木汤汤) [穿越重生] 《伪装反派,但救赎了男主》作者:木木汤汤【完结】晋江VIP2025-09-02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1030 ...
-
给残疾大佬冲喜(吞吞漫) [穿越重生] 《给残疾大佬冲喜》作者:吞吞漫【完结】晋江VIP2025-09-02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1169 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