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事情,郭嘉知道,曹操不知道,他也出于种种原因,不愿告诉曹操。
同样的,有很多事情,曹操已然知道,只是曹操不愿让郭嘉知道他已经知晓一切。
比如,在大战过后的第三天,曹操就收到了蟏蛸传来的消息。放在鸽子脚上的小筒里的一张纸条,只够苍术简短的写上“先生偶中溪毒,毒已解”几字。没有人知道曹操在看到这张纸条之后心中的惊涛骇浪,士卒们只看到他们的将军将纸条扔入火中,而后神色如常的继续指挥他们继续抵御江东士兵的进攻。
西陵城虽破,但曹军伤亡也并不轻。得知西陵城破后,孙权立即派人日行千里给江夏城下令,要求他们不惜代价,一定要将西陵城攻破。此时正是双方交战激烈时,城下白骨累累,城墙血迹斑斑,尸体都来不及收敛,有的已经开始腐烂,腥臭味挥之不散。这种情况下,曹操只要知道郭嘉毒已经解了,就不能再分出任何一点精力去考虑夏口的事。
他和郭嘉都清楚,西陵城破与否,有多关键。
而当江东退兵,他日夜兼程,终于在第十日赶回到夏口时,看到悠悠江水之上,一叶轻舟缓缓向他驶来。他望着人被清风吹起的衣袖,望着人在看见他后陡然柔和的眉眼,望着人近在咫尺问他怎回来的这么急。
于是,积攒了多日的担忧瞬间就随风消散而去,他突然什么都不会说了。该关心郭嘉的身体吗?可他既未能在郭嘉中毒时陪在他身边,又未能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回来,等到现在,郭嘉已然身体大好,他要再姗姗问郭嘉一句“身体安否”?如若那般,究竟是他真的在关心郭嘉,还是企图用这样的一句不轻不痒的询问给自己的愧意找借口?
金银珠宝、高官厚禄,郭嘉弃若敝履,他心中独有所求的,就是曹操能够遵循本心,义无反顾地去达成他所期盼的太平之世。而当曹操一步步去达成郭嘉所愿时,又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郭嘉的一些牺牲。这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悖论,郭嘉视这样的牺牲理所应当,曹操却无法将此视若罔闻。
“明公?明公!”
郭嘉的呼唤拉回曹操的神志。郭嘉一脸无奈的看着曹操,无奈道:“三公子与四公子走神就算了,怎么明公也心不在焉,嘉讲这些真的很无聊吗?”
“没有没有。”曹操忙是否定,“说起来孤都忘了,孤让子文与子建去你那里求学,怎么孤到的时候他们俩都不在?”
“三公子嘛,明公很清楚,哪怕明公一厢情愿给他取个‘子文’的字,他也对这些没有兴趣;至于四公子,他一心惦记着他二哥,嘉的话能听进去才怪。嘉就直接放他们走了。”说到这,郭嘉不由轻叹口气,“嘉的那些阴私毒计,不值得二位公子学。但文若的王道之术,二位公子未能听,实在是可惜了。”
依照郭嘉原本的打算,将江东扼在夏口,周瑜又已奄奄一息,下一步要做的并非讲和,而是派兵从荆州东部渡江,截击江东运粮之路,将夏口的江东军剿杀殆尽。这样虽可永绝后患,但一来己方兵马消耗不会是小数,二来江东虽然兵败但尚有余力,一个差错,就又会陷入到旷日持久的交战中,若这时关中再出现一些变故,难保不会让一切前功尽弃。所幸这时,荀彧的文书送到了军中。
郭嘉身处局中,深知情势,然杀心太重;而荀彧远在许都,虽然在详细战报还未送达时并不了解具体情势,但正因为身在战场外,才清楚江东的问题,并非仅有兵伐一条解决途径。所以他才会在信中,着重点名“汉家之道”。
汉家之道,王霸杂用之。霸道已为,剩下的空白就需要王道填补。而随着天下战乱减少,民生渐苏,王道终将取代阴私权谋,重建道德纲常。
“不过,孙仲谋不愧是明公赞不绝口的人,他的城府比嘉预想的可是深了太多。”
“此话怎说?”
“十天之内,他就能想到借助刘备的力量,甚至还能真的避开我们的探子联络上远在益州刘备的人。若说这只是因为他有个聪明的谋士,那他在与嘉交谈时,刻意只谈‘汉室’,不言‘朝廷’,言下之意分明就是他只归附汉室,若是将来……”说到这里,郭嘉便不再说了。有些话,不方便说出口。
“而且,嘉提出的条件看似苛刻,但实际上对孙权却并非是绝对不可接受的条件。孙氏在江东经营多年,我们的人想要改变江东的局势,不仅要有超人之才,更要有当世圣贤的德操。且不说这样的人本就难寻,在朝廷委任书送达之前,孙权尚有许多时间布置。江东大族固然多的是各怀心思的人,但不也有鲁肃那种死心塌地的士人?没有了孙策的掣肘,又得了喘息之机,江东啊……将来恐怕会比我们想的有趣许多。”
看到郭嘉无意识弯起的唇角,曹操眉眼也不禁弯了下来。至于江东将来局势如何,他却不是很担心。纵然孙权能最终不被萧墙之祸影响,等他再有余力外顾时,这天下也已将大不一样。
兵如火,当天下百姓厌战已久时,挑起战乱者,只会自取灭亡。
二人边说边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大营中央的一大片空地上。那里早已聚了一堆人,而在这堆人围成的圈的中央,正是正在对战的孙策与曹丕。
“主公。”
“父亲。”
众人看到曹操来了,零零散散给曹操行了个礼。曹植往曹彰身旁靠了靠,给曹操和郭嘉空出两个位置,接着又目不转睛的看向孙策和曹丕。
“情况如何了?”曹操问道。
曹彰喜战而曹植好文,然眼下,曹植却比曹彰看得全神贯注许多,所以见曹植没反应,曹彰只得开口回答道:“孙策的确很强,二哥尽力了但还是一直处在下峰,刚……”这时,他余光突然瞟见孙策一剑削去曹丕一缕头发,也是急了,“靠!欺负二哥算什么本事?!有本事来和我打啊!”
身旁人几拽几拉,才没让曹彰拔剑冲上去。结果却让曹植先拔出了剑。众人都没想到平日里温雅的四公子会和三公子一样激动,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曹植已经握着剑走了出去。然走了几步后,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怔在那里几秒钟后,竟转身又走了回来。
站在人群的杨修见曹植如此,气的直皱眉。这是多好的一个机会啊,就算曹植武艺不及孙策,更不一定比得上曹丕,但也足以显出曹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勇气!这本是个在众人和曹操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曹植怎能……
正当杨修急着为曹植再思考对策时,突然发现或许是因为他的急切太引人注目,站在曹操身边的郭嘉转头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郭嘉望着他,轻轻的笑了笑。
等郭嘉再移开目光时,杨修已无闲心替曹植考虑什么了。
注意到这暗潮涌动的不过几人,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仍集中在眼前的交战上。正如曹彰之前所说,曹丕与孙策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不仅仅是武艺之别,还有孙策在多年南征北战中积累的经验和直觉。某种意义上,曹丕能和孙策对战这么久还没有完全落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可曹丕从不会如此认为。
此刻,曹丕脑海中只剩下一种感觉,那就是疲惫。他的双腿在发抖,双臂尤其是握着剑的那只胳膊已经僵麻的几乎失去知觉,更糟糕的是,尽管他身上有十几处或轻或重的伤口,他仍觉得思绪越来越混沌,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
就在他几乎要握不住剑时,众人的声音让他从疲惫中拉回了来些。他用余光看去,看到曹操站在那里,和众人一样看着他。
父亲。
“小公子,你是第一个面对我的时候,还有空走神的。”
正是这时,孙策又提剑攻了上来,曹丕慌忙躲闪,却还是被孙策削掉了一缕头发。
人群一片喧闹,曹丕忍不住又往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果不其然看到曹操蹙起了眉头。
是了,他又让父亲失望了。
“还走神?!”又是剑光凌厉,曹丕只挡不攻。
他知道父亲心目中最佳的嗣子是大哥,他也知道父亲从来对他的要求都苛刻过任何一个兄弟。
“你要不想打,直接认输算了。”曹丕这消极应战的模样,让孙策也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他这话说出口,“直接认输”几个字瞬间点爆了围观的一干武将,给曹丕助威的呼声又高过一浪。
在过去,他一直以为在众多兄弟,父亲最厌恶的就是他。所以无论他做什么,做的有多好,父亲都不会夸奖他哪怕一句话。
可经过夏口一役,他知道他错了。
他不该为了父亲的夸奖而去做什么事,而是自己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
既便与父亲的想法相悖,即便众夫所指……
而现在他唯一想要的,就是赢。
又是一剑袭来,但这一次曹丕没有再退,而是持剑回迎了上去。两剑相撞,孙策未料到曹丕突然起了斗志,竟反被曹丕逼得退了一步。
“啧,终于回神了啊。”孙策随手挽了个剑花,被人扳回一点也没觉得多紧张,“不过,小公子,你赢不了的。”
曹丕头颅微昂,只厉声道:“那就等我输的时候再说!”
说着,两人又激斗在一起。这一次,哪怕是围观的众人也察觉出曹丕此时的不同。面对孙策凌冽的攻势,他不再以退让为主保存实力,而是几乎处处迎击而上。硬碰硬,本是孙策最擅长的方法,但在强硬之余,曹丕不忘暗暗在细微处留出空隙,等空袭越拉越大时一举而上,竟也有几剑伤到了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