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巧取豪夺了无cp男主(观山雪)


宁悬明低头看了看,白玉似是被重新打磨过,比之前还要莹润光泽。
再抬头时,便见越青君已经走远了,只余背影翩翩。
宁悬明重新转身看向刚才放下大话的中郎将,“我知中郎将手下人才众多,但应当不介意我请人帮忙?”
中郎将巴不得如此,当即道:“不知宁侍郎所荐何人?”
宁悬明抬头看向对面酒楼二楼包厢,开了扇窗看热闹的顾从微:“……”
这真是要被架上贼船了!
宫中,章和帝午睡刚醒,便听说了今日有人当街刺杀皇子一事,还有些惺忪的状态彻底清醒了。
“胆大包天!”
章和帝震怒!
倒不是有多担心越青君的安危,而是连皇子都有人竟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刺杀,极大损害了皇室,损害了天子的威严。
今日敢刺杀皇子,明日就敢刺杀太子,后日就是天子。
“公孙疾呢?他这个禁军统领怎么当的?!”
“回避下,公孙大人正在殿外负荆请罪。”张忠海偷偷看了章和帝一眼,斟酌着道,“六殿下遭遇刺杀后,虽未受伤,但也未曾耽误,直接进宫,此时也正在偏殿等候。”
章和帝这才想起来似的:“哦对,老六遭受了刺杀,虽然没受伤,也受惊了,找个御医给他看看。”
张忠海垂眸应下。
越青君接受了御医问诊,再去面圣时,便见到禁军统领公孙疾正在遭受章和帝训斥的一幕。
后者背上已经被荆条抽出一道道伤痕,依旧要低头承受天子怒气。
“儿臣拜见父皇。”越青君收回落在公孙疾身上的视线,看向章和帝,行了一礼。
章和帝脸色稍稍和缓,“老六来的正好,公孙疾玩忽职守,以至于刺客竟敢当街行凶刺杀,你说要怎么罚才好?”
越青君看向低着头的公孙疾,“既是父皇的臣子,儿臣如何能越俎代庖。”
章和帝摆摆手,“无妨,朕让你说你就说。”
“你是今日被刺杀的当事人,有权决定如何处置。”
越青君思虑片刻,最终看向地上低着头的人道:“既然公孙统领办事疏忽,让刺客混进城,还敢当街杀人,不如,就罚公孙统领去当三月守城门的小兵。”
章和帝愣了愣,随后拍手大笑道:“不错!不错!这个好!”
章和帝喜欢这个新鲜的惩罚,让堂堂禁军统领去城门看大门,对对方来说,是极大的羞辱,在京中必定十分丢脸。
这可比什么抽荆条打板子有意思多了。
章和帝当即就看向公孙疾,“听到了吗?接下来三月,你就去看守城门,手中事务交给副手打理。”
公孙疾顿了顿,却还是俯身一拜,真心实意道:“多谢六殿下,多谢陛下开恩。”
虽然守城门是辛苦了些,可他官职没掉,也没挨板子,没有失去更多,等三月一过,他还能回禁军任职,继续做他的统领,如此来看,竟是没什么严重后果。
等他退下,章和帝方才看向越青君:“朕还以为,你又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去追究呢。”
说话这么阴阳怪气,换作别人,恐怕早就战战兢兢请罪了。
越青君只是笑笑道:“禁军统领负责皇城安危,便是我有宽仁之心,可事关父皇的安危,自然也不可轻易放过。”
“吃一堑长一智,想来有过错误,将来公孙统领应当会比其他人更加警醒。”
章和帝想想也有道理,公孙疾本就是他的人,只听他一人的话,若换了别人,可就不一定能这么顺手了。
章和帝想了想打消了换个禁军统领的念头。
越青君敛了敛眸,面上露出一丝犹疑。
章和帝见了,主动出声:“还有什么事?”
越青君面上有些不好意思,“今日虽有惊无险,只是儿臣心中惶惶,事发后只想匆匆进宫,只觉父皇身为天子,龙气庇佑,在父皇身边才最安全,故而想在宫中多住几日。”
“还望父皇切莫嫌弃儿臣。”
章和帝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大笑道:“你这是哪里话,你可是朕的儿子,在宫中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越青君就此留了下来,不仅住在宫中,还每日都来凌霄殿,陪着章和帝,用膳时他在,听朝臣觐见议政他在,批阅奏折他也在。
章和帝非但没觉得他逾矩,反而觉得这个儿子多么柔弱可怜,出了事后第一反应也是来宫中寻求朕的庇佑,只有朕这个父皇能够让他倚靠。
对于章和帝而言,还真是个新鲜的体验,一时间父爱爆棚,不仅赏了越青君不少东西,还下令深入追查刺杀一事。
当日刺杀其实很快就出了结果。
大抵是自知逃脱无望,刺客不想落在官府手中遭受折磨,当场自尽。
戴罪之身的公孙疾在他身上搜到了一张血书,上面写着越青君主持推广的新农具抢了他们家的生意,他们家日子过不下去,怀恨在心,这才寻了机会想要刺杀越青君,以报断人财路之仇。
这个理由一出,那些原本不信的人,竟纷纷信了大半。
如此,那铁箭的来历也清楚了,刺客家中就是铁匠,一把铁箭而已,自然不在话下,就连那人有此武力也并不奇怪。
越青君心中冷笑。
他只是发了新农具,而不是农具都不用铁了,还能踹了铁匠的饭碗?
不过,有了这个明面上说得过去的理由,若是章和帝想要息事宁人,此事就此糊弄过去也并非不行。
章和帝深入追查的命令就是此时下来的。
先前那名来晚了的中郎将,也早已以渎职之名降罪,官职没了,人也还在家里躺着。
前车之鉴在此,其他人自然不能糊弄了事。
唯有顾从微,只深深觉得自己上了贼船。
早知那日他绝不会开窗看热闹。
可惜世上没有早知道。
在查到那刺客家中多出来不少银两,且装银两的袋子还是东宫一名侍妾娘家所有后,顾从微甚至后悔那日自己为何要这么巧,去那家酒楼吃饭。
他要是没去,就不会碰上此事,也不会与六皇子府的交集加深,更不会得罪太子。
“宁侍郎,查清案件本是刑部职责,下官相助也无可厚非,但事已至此,下官已无可相助之处,举手之劳,还望宁侍郎不必记我功绩。”让他走,他不干了。
宁悬明看他一眼,微微一笑道:“顾郎中所愿,我自没有拒绝的理由,功绩不必记在卷宗中,却记在宁某心中,将来顾郎中若是想起来,随时可以来寻在下,将其加上。”
“宁某此言,永远有效。”
顾从微沉默片刻,躬身一礼,真诚道:“从微记下了。”
将事情呈到章和帝面前时,越青君就在现场,与章和帝一起看到上面的消息。
章和帝瞥他一眼,“看完了,是何想法?”
越青君沉默片刻,轻轻叹道:“树大分枝,可分枝太多,也不便管束,三哥还是太疏忽了。”
章和帝挑眉,“你这是不觉得是他动手了?”莫不是这个儿子当真觉得兄弟手足皆骨肉,修佛修傻了?
越青君淡淡一笑,“儿臣并非觉得自己与三哥感情多好,只是三哥是太子,若想找我麻烦,办法不要太多,何必当街刺杀闹出这么大动静,让父皇震怒?”
“且一个多月前,儿臣才刚经历过手下人没能约束好引发的事端,再见如今,只觉得太过眼熟,不得不多想。”
“幕后之人试图挑拨儿臣与三哥之间的兄弟关系,目的总归是父皇,还请父皇明鉴,切莫中了对方的计策。”
宽仁,重情,还聪慧,最重要的是还乖巧听话好使唤。
章和帝很难不喜欢这个儿子。
只是喜欢之余又难免有些别扭。
大约是一棵树见自己开的花比他还好看,既骄傲,又嫉妒。
他因我而生,怎么能比我长得还好呢。
“不错,朕会好好考虑。”
“对了,朕要你修建的行宫进度如何?”章和帝漫不经心问。
越青君假作不知他扭曲的心理,乖乖应道:“已经筹集了一些银两和人手,想来再过些时日就能着手开工。”
章和帝挑眉,似乎有些意外,但并未细问。
待越青君走后,章和帝才从张忠海那里得到具体消息。
听说这个儿子近来与商户往来过多,章和帝心中舒服不少。
他不觉得这个儿子有能让那些人乖乖出钱的本事,只觉其中少不了威逼胁迫。
如此,他这个儿子也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般干净无辜嘛。
瞥了一眼案卷,章和帝淡淡道:“近日老五未免太不规矩了。”
对于章和帝而言,根本不用追根究底,只看于谁有益,谁就是主谋,甚至无需证据,他的认定便是证据。
“传令下去,太子御下无方,禁足一月,让他将北郊那处庄子收拾收拾,给老六送过去。”
既是认定了五皇子,又为何只罚太子?
在这种节骨眼上罚太子,岂不是明摆着告诉众人,此事乃太子所为?
但张忠海并未多言,只恭敬垂首称是。
太子与五皇子之间,天子终究有所决断。
出了凌霄殿,越青君却未回明镜宫,而是直接吩咐人备车回府。
路途中,越青君靠在软枕上闭目养神,忽略马车停顿,他才睁开眼。
“殿下,是宁郎君。”车夫扬声道。
越青君掀开车帘,便见一道紫色身影行走在官道上。
此处临近官暑,戒备森严,虽周边也有小摊小贩,却不比闹市。
这还是越青君第一次见宁悬明升官后穿官服的模样。
正阳之下紫棠色,昭昭如日月。
“宁侍郎!”他出声唤道。
宁悬明转头看去,入目便是那人微弯的眉眼。
“相逢有缘,不如上车同乘?正好,我与宁侍郎今日恰巧顺路。”
宁悬明:“……”
哪里是顺路,他最近本就一直住在他家好吗。
看了一眼四周往来之人,宁悬明微微抿唇道:“既然如此,那就多谢殿下了。”
马车未停,他便快速跳了上去,车夫却被他吓了一跳,连忙牵马勒停。
车上二人都未能稳住身形,宁悬明往里滚,越青君往前扑,咚的一声脑袋撞在一起!
齐齐吸了口冷气。
车夫惊呼:“殿下,宁郎君,都没事吧?”
越青君抚着额头,“没事。”
马车继续行驶。
抬眸见宁悬明与自己同样的动作,四目相对,双双失笑。
“拜堂成亲,洞房花烛。”
“若天地有灵,想来别人夫妻对拜时,也不如你我方才真诚。”

“他们也不会像你我般狼狈。”宁悬明抬眸颇为无语地回了一句。
要起身时,眼前忽然出现一只素白修长的手。
抬起头,便对上越青君含笑看着他的目光。
心眼相通,心中的情意也极易通过眼睛流露,或许也正因如此,当初宁悬明能对越青君的心思那般迅速地知晓。
当初既能看出,如今对上这如星眼眸,宁悬明当然也不会错过。
他伸出手,将它放进越青君手心里,下一刻,越青君便将其握住,双双用力,往上一拉。
只是随着起身,一件东西也从他袖中掉了出来,啪的一声,落在地上。
越青君视线落在那串念珠上,宁悬明下意识摸向袖子,里面空空如也。
他刚想俯身弯腰将它捡起,却见已有另一人先他一步动作,念珠已经在越青君手中。
宁悬明笑了一下,回身坐下:“正好,殿下既然回来了,东西也该物归原主。”
越青君用手帕将念珠细细擦拭干净,轻叹一声:“还好马车里都铺了地毯,摔不坏。”
他转过身,坐在宁悬明身旁,伸手握住宁悬明左手,将念珠一圈一圈缠在宁悬明手腕上,白玉珠圈着白皙的手腕让这少见阳光的地方多添了一抹亮色。
越青君方才抬头,满意地对宁悬明道:“那日就想这么做了,只是大庭广众下,多少都要收敛些,今日方才如愿。”
宁悬明低头看着腕上念珠,倒是并未拒绝,只是好笑道:“那你岂不是要手中空空?”
越青君却是半点不放在心上:“手中空空总好过心中空空。”
“有它护着你,我方才安心。”
宁悬明没说不过是一串珠子,便是当真被佛经加持过,也并不能在危机时大显神威,但又知这些越青君未必不知道,但他仍然如此,不过是图一个心安,便又不说了。
“今日回宫,可是陛下那边有定论了?”宁悬明问起正事。
越青君也正了正神色,沉声道:“你写的案卷我看了,也将心中疑窦告诉了父皇,若是父皇还要继续追查,应当还要过几日才有定论。”
宁悬明并未忽视他口中的“若是”二字。
只见越青君并未留在宫中,便知对方对这种若是的猜测有几分。
“陛下虽有了决定,但尚且未有契机,应当还有时间。”见越青君面色不虞,宁悬明还以为他担心风波深重。
仅仅凭借刺杀越青君失败这种小事,还不足以让章和帝废太子。
若要契机,至少也是像年初祭天那样有“天意”的事。
越青君抬头,看着他半晌,方才叹道:“我只是忽然想到,若是有朝一日我失败了,成了那累累白骨中的一具,你、如你一般追随我的人又当如何?”
“你本该平步青云,却因我危如累卵。”
他无奈一笑:“有时我都想,或许当初做一辈子笔上知交才是最好的。”
“那殿下这串念珠,也戴不到我手上了。”宁悬明轻轻抚着,抬眸看他,“殿下当真舍得?”
越青君不说话了。
怎么可能舍得,好不容易有了今日,他是傻了才会放弃,遂闭嘴。
宁悬明忍俊不禁,取笑道:“看来殿下重风月而轻社稷,这可不是明君特质,我觉得你也不必再争了,纵情山水,风花雪月才适合你。”
越青君轻轻摇头,眸中含笑:“悬明说错了,并非重风月轻社稷,只是重悬明轻荣华。”
宁悬明被他这目光看得顿了顿,半晌才道:“我竟还是有半句未曾说错,风花雪月当真适合你。”
也不知一个从前一心修佛的人,究竟是从哪儿来的这么多好听话,句句不重样,莫非是那严肃枯燥的佛经中,还藏了这些甜言蜜语?那岂不是佛祖都是甜的?
马车进了侧门,直到后院停下,越青君先下,随后又向宁悬明伸出手。
宁悬明失笑:“殿下,我不老不残,怎么下个马车都需要人搀扶了。”
越青君也不恼,反而微微面红,歉声道:“是我很想搀扶悬明,不知悬明可应允?”
宁悬明怎么能不应?
连求凰之愿他都应了,这点小小的要求他还能拒绝不成?
只是方才在马车上还说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太明目张胆,但如今也是在众目睽睽下,就能逾矩了吗?
当初二人表明心迹皆是无人时,到了今日宁悬明方才发现,越青君似乎要比他要认真,要坚定,要坦然的多得多。
望着越青君那双静静看着他的眼睛,宁悬明半晌没说出什么,终究还是将手放进了对方手里。
白玉无摧折,明月亦不移。
太子在前院狠发了一通脾气,奴仆宫人皆被他骂走,无人敢靠近正院。
下人们求到了太子妃这里。
佛堂,太子妃敲木鱼的手稍稍一顿。
未施粉黛,未戴珠钗的太子妃睁开眼睛。
语气淡淡道:“太子既无病无灾,何必如此着急,便是当真有事,东宫离皇后宫中也不远,派人寻皇后便是,找我这个素来不管事的太子妃有何用。”
说罢,又重新闭上眼睛,“没事就退下吧。”
宫人无法,只得告退。
太子妃嫁入东宫十余年,但除去最开始的几年,之后便一直久居佛堂,别说是东宫,就是皇后派人去请,十次也不一定有三次去。
如此虽是不孝不敬,可对方父兄掌管二十万大军,便是明着顶撞皇后,皇后说不定还得笑脸相迎,如今不过是不管事,又能算得上什么。
不一会儿,有婢子来报:“娘子,殿下又出宫了。”
才刚被罚禁足,转头就偷偷溜出宫,如此张扬,也难怪章和帝忍不了。
太子妃老神在在,“出宫就出宫吧,不在还清净。”
说完却是又顿了顿,“近来后院可有进新人?”
婢子想了想:“未有妇人。”
太子妃眸光微沉,几欲开口,又想到什么,懒懒闭眼。
罢了,她能知道的事皇后怎会不知道,皇后都不管,她操心什么。
听到东宫动怒的消息,章和帝正吃着自己的玄真道长新送来的大补丹。
从上次行宫生病后,章和帝对自己的身体越发重视起来,从前三日一粒丹药,如今变成了两日一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