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余把画本子拿起来,憋了半晌来了一句,“…伤风败俗。”
说完,就把画本子锁在了一个箱子的最下面,心想他这辈子都不要再看这种东西了。
四月,天气已经暖和,衣服也换了轻薄一些的。
这些日子引泉和江良两个人轮流守在贡院门口等着放榜。
这天姜余和顾文承正在吃午饭,引泉突然从外面跑进来,他满脸喜色。
“大喜,大喜,老爷、东家大喜。”
“老爷考中了,会试一共录取二百六十名贡生,老爷排第六。”
引泉笑着道:“沈举人也考中了,只是名次没有咱老爷好,考了第一百三十名。”
会试放榜,再熬半个月就是殿试。
大周朝的殿试,所有贡生入宫接受考教,在奉天殿由皇帝亲自监考,几位内阁学士和翰林院官员当场阅卷,并初步拟订结果呈报给陛下,最终名次由皇帝钦定。
殿试的前三甲共三人,分别是状元,探花,榜眼。
二甲三十人,赐进士出身。
余下的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前一天,他们这些进士被招入宫学规矩,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入宫,诸位贡生先在一个侧殿中等候。
中间有宫人送来的早饭,顾文承只是随大流吃了两个饼,并没有动汤,这是怕喝多了水会上厕所。
吃过早饭后,有宫人宣他们,顾文承排在人群里,跟着队伍往前走,穿个长长的走廊,又穿过两个小红门,一直走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摆着桌子,做前方高高的台阶上放着一个威严又尊贵的椅子。
宫人引导他入坐,很快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大约三十多岁,面上留须的男子坐在龙椅上。
顾文承跟着下跪,跟着众人高呼“陛下万岁”。
“平身吧。”
嘉隆帝看着下面的考生,没有多说什么,身后的太监一甩拂尘,直接宣布开考。
顾文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侍者发放考卷。
等他看见考试的第一道题目时,微微一愣。
这道考题只有一句话,但是考题的最后一句却是“王朝之命短矣。”
顾文承大概翻译了一下这道题目,题目的大概意思就是,为什么古代王朝的寿命很少超过300年?
顾文承相信,不仅自己看见题目有些懵,在场的众人都挺懵的。
这题肯定是皇上亲自出的,因为其他人可没这个胆子。
顾文承立马想到自己这些年特意搜集到的官府邸报。
嘉隆帝是个开拓进取的帝王,他为人大胆,自上任以来便开始积极做为,对内重用贤臣顺保民生,对外攘夷大败鞑靼,更是收复了前朝失地,设立伊利都护府。
嘉隆帝这种帝王,能在殿试上能出这种考题,顾文承突然不觉得奇怪了。
因此,在大部分都苦思冥想的阶段,顾文承开始提笔沾墨,写下了自己文章的开头。
“士农工商,士不可不弘毅,农耕者有其田,工不可夺其志,使商止于市井,方是一朝长治久安之要义……”
其实问起古代社会为什么会存在短暂,只要是现代读过书的人,都能说出来一到两点。
一是土地兼并,百姓无活路,二就是贵族世家的利益捆绑。
他绝对不能写第二条,如果写了那么在他还没有入官场,就已经得罪一大批人了。
自己一没靠山,二没太大官职,被那些人轻松搞死都是分分钟的事,所以他只能写土地兼并的危害。
先帝在位时期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这些政策制度虽然当时被很好的推行了下去,但是不免触动了那些乡绅大地主阶级的利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些大地主阶级的人就如同一条条百足虫,等嘉隆帝即位之后肯定会有人重新跳出来开始说事。
但是嘉隆帝完美的继承了先帝遗志,那些政策在嘉隆帝上位的十年来一直坚决实行,同时嘉隆帝治国也是一把好手,甚至可以说嘉隆帝在某些方面要比先帝更为激进,这一点从前几年朝廷主动攻打草原,并赢得的几次胜仗中就能看出来。
顾文承认真下笔,越写越顺,洋洋洒洒。
姜余今天在刘山长这边,他完全坐不下去,来回在一边转圈。
“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
旁边伺候的婆子看着姜余这么紧张的样子,笑着道:“小余何不也去正阳门那边一块和引泉他们等着?”
姜余摇了摇头,“不行,我太紧张了,去那边我会更紧张的。”
马老夫人伸手,姜余把自己的手递给她。
马老夫人拿出帕子给姜余的手心擦汗,道:“瞧你这一手心的冷汗。”
姜余深呼吸了一口气,明明知道文承哥最次也能得进士及第,到时候直接被朝廷分配官职,最次也能是一县的知县,可是他还是紧张。
就在姜余不知道转了多少圈的时候,突然听见引泉的声音。
“考上了,考上了。”
姜余下意识看向门口的方向,引泉绕过院子门口的花墙,他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连声音都是欢快的。
“考上了,老爷被圣上钦点了探花郎,如今正要从正阳门出发,同状元和榜眼跨马游街呢。”
姜余大脑先是一片空白,接着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太好了!”
今天大街上都是人,完全能赶得上过庙会时候了。
街道两旁被士兵开了道,所以大家只能挤在街道两侧,姜余跟着刘山长和方老夫人进入了一个茶楼,站在茶楼二楼的窗户边上,能清楚的看见下面的景色,而且这条街只要是有二楼的店家,二楼上站的全部都是人。
刘山长叫了杯茶,十分淡定的坐在哪里。
方老夫人看着姜余,“很热闹吧?”
姜余点头,“嗯,我没想到今天竟然会有这么多人。”
方老夫人道:“每隔三年才会有这么一次热闹,大家都想来看看今年陛下钦点的三甲到底是何种模样。”
很快姜余就听到远处传来吹吹打打的声音,然后远处传来人群的惊呼声。
队伍越走越近,姜余看见了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顾文承,他插花披红,看上去格外意气风发。
两边街道上的人开始往状元,探花和榜眼身上投掷花枝、香囊和手绢。
姜余隐隐听到旁边有人说今年的探花郎模样真好看。
姜余听到其他人谈论状元和榜眼,这才开始注意另外两个人。
状元头带金质银簪花,并且走在最中间,但一眼看过去就能发现对方年纪有三十五往上了,至于榜眼长的不错,面上留着美须,也是年纪也偏大,只有顾文承如同一个盘亮条顺小白杨。
这时候方老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递给了小余一枝花。
小余接过花向下看去,此时顾文承正好抬头,一瞬间二人四目相对。
姜余下意识把花扔了出去,顾文承面上带笑,伸手稳稳的接住,目光一眨不眨的看着姜余,同时低头嗅花。
姜余听到周围传来一阵大家伙的惊呼声,他心脏开始砰砰直跳。
这个好模样的探花郎,是他的!
第114章 转让铺子
“本朝官职总体分两类,京都官职和地方官职。其中京都官职又细分三个部。中枢部包括内阁和六部;佐理部,包括都察院、大理寺、理藩院、翰林院、通政司等;皇室部,有詹事府、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医院等。
三甲进士中,一甲的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官职。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二甲进士被分配到京城各个部门担任主事,或者外放为知府。三甲进士通常被分到各个部门担任评事、中书、行人,或者外放为推官、知县等。”
晚上,顾文承依旧穿着白天跨马游街时的红袍,对姜余介绍这次中进士之后的情况。
姜余一边听他说,一边掰着指头数,“知府是正五品的官职,状元授予六品官职,文承哥考了探花才给七品官位,怎么二甲的官位比一甲还高呢?”
顾文承笑着捏了捏他的脸,“不是这么算的。知府需要外放,在京城待个把月就得外出赴任,但是翰林院不同。翰林院的人在皇帝身边任职,像是撰拟册文、诰文,经筵日讲,侍值扈从都是翰林院的责任。而且自从高祖皇帝开始,入内阁必翰林。”
姜余恍然大悟,“因为翰林院挨着皇上近,容易被皇上记住,所以即便是官位低些,也不妨碍。”
顾文承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姜余歪歪头,“我之前一直以为,只要考中就能直接去京城做大官呢,原来不是这样啊。对了,翰林院的俸禄是多少?”
顾文承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七品编修的年俸为45两银子,禄米是45斛。”
姜余还在等着顾文承继续说,见他不再说话,眨了眨眼睛问:“还有呢?”
顾文承露出一个斯文帅气的笑,“没了。”
姜余再次眨眨眼睛,“没了?”
顾文承点头,“就这些。状元郎是六品修撰他的年俸比我高,一年好像是六十两,不过我们的禄米是一样的。”
姜余卡壳了,“这些钱能在上京活下去吗?”
他现在总算是知道为什么文承哥考上举人会有那么多乡绅富户前来送东西了,原来朝廷俸禄就这么点?
从二月份到了京城,如今四月中旬,姜余在上京城待了几个月完全能体会到这里的物价和繁荣程度完全不是宁化府可以相比的。
就比如他们如今住的这个宅院,虽然只是个一进小院子,比他们在宁化府住的房子都要小,但是因为距离皇城不太远的原因,这么个一进的小院都得四百两银子。
当时姜余听到这个价格以后可谓是倒吸一口凉气。
顾文承露出一个腼腆的表情,“小生以后还得靠姜老板养着了。”
姜余心中涌出无限豪气,“我有钱,我给文承哥买个大宅子。”
顾文承低头轻笑,一手抚向姜余的肩头。
“小余对为夫这么好,为夫无以回报,只能以身相许了?”
姜余:“……唉…唉?”
顾文承这日晚上,一次就体会到古人说的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的其中两项“喜”。
考中进士以后有个假期叫“省亲假”,省亲假为期两个月,目的是让考中进士的官员回家探亲,留在京城任职的官员可以接家中父母来京都居住。
但是如今省亲假还没有放,顾文承首先要参加的就是“恩荣宴”,这可是官方组织新及第的进士参加的宴会,若是皇帝当天不忙,很可能也会在宴会上露个脸。
于是趁着这个时候,姜余便开始在上京看房子。
整个上京城皇宫在最中间,其他建筑全部从皇城的四周辐射开,拱卫着皇宫。
围着皇宫最近的住宅都是皇亲国戚,所以姜余想买房子得往后看。
往后一片全部都是高官大臣的宅子,这些宅子都很大,比如一个大型的国公府就能占一条街,因此姜余想卖房还得再往后瞧。
这时房牙笑着对姜余道:“刚刚听公子说家里人口简单,那么您瞧这个房子怎么样?二进的院子,内院正屋三间带左右耳房两间,两边厢房各三间,还各带一耳室。外院有门房,三间倒座房和灶房,算下来大小屋子共有十八间呢。
这宅子后面还带个小花园,地段也好,出门过了长胡同就是大街,顺着大街走一柱香的时间就能到翰林院。”
姜余还真觉得这房子不错,就是没有马厩,不过没事,这个院子进门右边带着一个塾,可以把塾隔开,在往旁边开个小门,马就养在里面。
姜余用了三天时间就买好了房子,因为这房子的地段好,即便是二进的小院,也花了姜余八百六十两。
姜余如今庆幸自己在来上京城之前多换了些银票放在身上,否则这宅子就要买不起了。
不过如今买了宅子,他也是真的没钱了。
买了宅子,让江良、马嫂子和引泉先把上京的宅子里打理好,姜余和顾文承就坐上了返回宁隆县的马车。
短短半个月,就在姜余和顾文承快要返回宁隆县的时候,长坪村的顾家人就收到了顾文承考中探花的消息。
一瞬间,整个顾家人全部沸腾了。
顾里正激动的手有些打哆嗦,“考上了,文承真的考上了?”
顾母喜极而涕,此时竟然发不出任何声音。
三天后,顾文承和姜余回了家,原本在宁化府的文华和文渊也赶了回来。
顾母看见儿子和小余两个人都瘦了一圈,就知道这次二人去上京考试都是受了大罪的。
别人都看到儿子考上了大官都是羡慕,只有她这个当娘的心疼儿子遭罪。
顾父看着顾文承和姜余眼底也含着泪花,他们还记得当初儿子考举人和秀才时从考院里出来时候的样子,如今考进士得在考院里待九天,他们日日夜夜担心,就怕传来什么不好的消息。
索性,索性儿子的努力没有白费。
晚上吃饭的时候,顾大伯和顾二伯一家都来了。
顾父高兴的搬出家里拿可以旋转的餐桌。
“来来来,大家吃好喝好。”
吃饭时,顾父道:“自从那天文承考上的消息传回来,往家里送东西都人比前他考上举人那次还要多。除了上一回小余和我说的那些眼熟的人家,比如县城米行梁家老板送过来的东西我收了,其他陌生人送来礼都被我和你娘推拒了。”
顾文承点头:“推拒的好,如今我刚刚考中,只得了个七品小官,咱家又不缺那散碎银钱,还是不收的好。”
顾里正在一旁笑道:“自从咱们族里开始卖糖以后,家家户户是一年比一年过得好,这几年大家接连过了几个肥年。”
顾文承心思一动,“大伯有没有想过在族里开个私塾?”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皆是一怔,他们都没想过这个事。
随即,顾里正有些为难的道:“可是咱没有夫子啊。”
顾文承笑道:“夫子也可以外聘。如今我考中了进士,自然要拉扯族中一把,家族昌盛的根本就是后继有人,只有顾家族中读书识字的人变多,顾家才有越来越好。”
顾父点头,“是这个理。我年轻事曾经给一个告老还乡的老先生家里盖房子,听说那先生家的族里就有族学。”
顾文承笑道:“这些日子也不乏有人来送礼,我想着,不如把得来的银钱建个私塾,那私塾就建在祠堂旁边,若是还有余下的钱,就再买些地,到时候把地租出去,用赚来的租子和族里卖糖的一成利润,共同作为请夫子到顾家私塾讲学的束脩。当然,各家各户来私塾读书的孩子们需要另外每人每年掏一两银子的入门费,笔墨纸砚也得自家掏钱买。大伯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姜余立马就明白了文承哥的意思,他跟着道:“自从我和文承哥去了外面以后,我就见那些大家族里都有私塾。一个家族只有后辈有人,才能做到长盛不衰,否则只是昙花一现。”
说着姜余叹一口气,“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在京中事听到个案子,一位在工部任职的五品郎中被一个场贪污案波及,那位工部郎中原本是要即刻被判抄家的,但就是因为和那位大人同宗的一位兄弟在大理寺任职,硬生生保了那工部郎中三天。就在这三天内大理寺找到了一些关键证据,这才保住那位工部郎中。”
众人听着心里一紧,就听姜余继续道:“要说那位工部郎中还真是有点冤,他是主管监察的,结果手底下一个司务官打着他的旗号在外县欺上瞒下,才导致发生贪污案。若不是最后三天大理寺找出证据把那司务抓了,工部郎中说不定真的就被抄家流放了。”
顾母连忙问道:“最后呢,那个郎中大人,官复原职了没有?”
姜余摇头,“没有,这件事说起来也是工部郎中监管不到位,最后朝廷把他的官位降了两级后,让他外放做官去了。”
金氏一脸庆幸,“阿弥陀佛,好歹官位没丢,那就比咱们老百姓强。”
顾里正听到姜余和顾文承二人的一番话,脸上出现一阵恍惚。
“是啊,只有咱们顾家后继有人,才能做的真正的崛起。若是家中再多出几个做官的,那在官场上就又照应,家里也能更安稳。”这才是真正的宗族。
晚上,姜余趴在宣软的被子上,惬意的道:“还是回家好。”
顾文承笑着:“今天挺机灵的嘛?”
姜余笑着道:“那是,也不看是谁教出来的。”
两个人笑着滚成一团,顾文承靠坐在架子床的床头,姜余靠在他身上手里捧着府城铺子的账本看的仔细。
相似小说推荐
-
宰x2(落瀑) [BL同人] 《(综漫同人)宰x2》作者:落瀑【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5-24完结 总书评数:2385 当前被收藏数:8279 ...
-
万人嫌成了毛茸族的团宠(昭野弥弥) [玄幻灵异] 《万人嫌成了毛茸族的团宠》作者:昭野弥弥【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12-17完结 总书评数: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