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余此时才明白顾文承刚刚一直是在维护着自己。他让大伯母她们看见了,顾家对自己的看重。
 以前大伯母可没这么和颜悦色的和自己说过话。
 姜余心里顿时感觉暖洋洋的,他说不出来这是什么感觉,总之他很开心。
 “文承哥。”
 顾文承听见姜余喊的这声,心里顿时软了一大半,面上却装作一无所知的问道:“怎么了?”
 姜余摇了摇头,只是看着他笑,“没什么,今日回门我高兴。”
 顾文承没忍住捏了捏他的鼻尖,“高兴就好,等会一起吃饭。”
 中午,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在姜家吃了一顿饭,顾文承坐在饭桌前,还夸了夸大伯母厨艺精湛。
 姜余见锅里的肉不少,想必这次大伯母肯定在心里骂死他们了。
 王桂花的确心情不太好,但顾文承好歹也是童生,又是自己的侄婿,她也没法发脾气,总之这一顿王桂花除了自己,其他人吃的都挺不错的。
 结束以后,顾文承驾着驴车带着姜余回去。
 姜余看着大伯母迫不及待想要他们两个人走的表情,心里默默的想,恐怕接下来一段时间大伯母都不想再见到他和相公了。
 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回到家,顾母听见动静赶紧出去,就见他们二人两个人脸上还带着笑,心里顿时放松下来。
 两个孩子明显心情不错,至少说明没在王桂花那边受欺负。
 顾文承看见顾母还有些惊讶,“娘,你怎么回来了?”
 顾母道:“你大伯和几个叔叔伯伯在家里商量事,我回来给他们烧些水喝。”
 把驴牵到后院拴进驴棚里,三个人才进屋,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进屋见过几位长辈。
 突然,其中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顾氏长辈开口道,“要不然,咱们让顾童生管事怎么样?”
 众人皆是眼前一亮,顾文承则是有些疑惑,没有搞懂他们到底在说什么?
 顾里正看了顾文承,然后摇了摇头,“不行,下半年就要秀才考试了,文承必然是要去考秀才的,没时间做这些商贾之事。”
 士农工商,商排最末。
 顾文承一个想要走科举路的读书人,如果整天去弄那些商贾之事,必然会被一众读书人瞧不起。
 读书人向来瞧不上满身铜臭味的商户,难道他们不知道商人有钱吗?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们照样还是瞧不起商户。
 寒门出身的读书人不容易,尤其是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还能坚守本心的,就更不容易了。
 听见顾里正这句话,众人皆有些丧气,其实想想也对,顾文承是要去考秀才,哪里有时间来折腾卖糖的事?
 顾文承此时站出来道:“各位长辈,请听文承一言。虽说小子是要继续考秀才,但现在距离秀才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有什么事各位叔伯不妨说出来,大家也好一起想办法。”
 顾屠子看向儿子道:“咱们现在做出来糖了,正商量着要怎么卖出去。是散卖给那些货郎?还是直接去县城里找铺子卖?”
 顾里正脸上浮现为难的神色,补充道:“而且,我们还需要一个算账的。”
 虽说顾满金作为里正,负责掌管户口和向朝廷缴纳粮税,但是管纳粮税和做生意可不一样。
 而且,他作为里正,每天大大小小的活也不少。就比如前段时间刚刚春耕完,村里很多铁制的农具都是县衙发的。春耕结束,他还得从农户那边收齐,看看有没有损耗的农具,损耗了多少,这些都得给县衙报过去。
 县衙还时不时发布一些新的律令,也需要他这个做正里仔细研读,然后如实转达给村民。
 县衙还有派官吏来乡村查看里正是否把条律如实传达,若是没传达到位的,轻则挨批评,严重些的直接被剥去了正里的位置。
 另外还有村中家长里短的大小事物,都得他这个做里正的来管理,实在是抽不开身啊。
 顾文承稍微想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一个笑,“其实,我这里倒有合适的人选。”
 顾里正闻言,惊喜的道:“真的,是什么人?”
 【作者有话说】
 攻:小余你看大姐多孝顺啊
 小余:…大姐真孝顺
 姜瑞莲:我呸
第19章 推荐人选
 顾文承说自己有合适的人选后,众人皆看向他,姜余也看向顾文承,一脸的好奇。
 顾文承转头看向姜余,脸上的表情很是从容。
 “我推荐小余。”
 姜余先是眨眨眼睛,然后惊讶的把嘴张成了圆形。
 “我不行的,我从来没干过这种事。”
 屋子里的众人也全部露出吃惊的表情,大家都没想到顾文承竟然会推荐姜余。
 顾文承看向顾大伯,道:“首先小余认字,《百家字》《千字文》他全部都会认、会写。其次,小余一个会算账。我相信大伙也听说了这些日子我在家里教人学习算经的事,我敢保证,小余是他们三个里面,学的最快且算的最准的那个。”
 顾里正脸上的表情慢慢从惊讶变成了思索。
 顾文承道:“其实,不仅是小余,我还想推荐文渊和文华。小余毕竟年纪小,如果有他一个人算账,想必很难服众,也怕有地方疏漏。所以我建议,让小余先算账,后面在让文渊和文华两个人查账,这样三个人算出来,想必大家都能放心。”
 顾里正听完后,心思一动。
 他稍微想了一下,发现姜余的确很合适,姜余虽然男子,但是嫁给了顾文承,三媒六聘、互换通婚书、二人相合名帖,姜余现在就是他们顾家人。
 姜余识字又会算账,刚好可以帮忙。再则,后面顾文承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和二弟家的文华,三个人一起算账,可以说是非常保险了。
 顾里正想了一会儿,便拍板定下,“行,咱就这么定了。”
 顾里正转头看向身边的几个顾家人。
 “你们觉得呢?”
 几个人虽然也十分惊讶,但是族里找一个既识字又算账本来就困难,姜余和顾文渊、顾文华,本来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可以。”
 “……”
 顾文承看见这一幕,嘴角勾起一个笑。
 姜余在听到顾文承推荐自己的时候,整个人都快傻了,虽然他的确识字,而且也会算账,但是这不代表他就能算清生意上的账目啊。
 而且,他也从来没做过这种事,万一到时候他办砸了可怎么办?
 顾文承在一边道:“至于卖糖,我倒是建议,不如直接卖给那些码头上来往的货商。”
 “哦,为什么?”
 顾里正问出来,其实这也是在场大部分人想问的问题。
 顾文承慢慢把头转向姜余,“小余,你来说。”
 姜余还没从刚刚决定让自己算账的震惊中出来,就看见文承哥让自己说话。
 他抿了抿嘴,看着顾文承那温和的眼神,原本紧张的情绪慢慢恢复。
 为什么他不能去算账呢,他和顾文渊、顾文渊一起学,自己明明算的很好不是吗?
 他可以的,他能做的很好。
 而且‘往什么地方卖糖?’这个问题之前他们在学习算经的时候,无意中讨论过,既然现在文承哥让他说,那就是相信他可以说清楚。
 姜余开口道:“因为来往的货商们有钱。”
 顾里正微微皱了皱眉头,其他人也都不解的看向姜余。
 货商有钱大家都知道,而且这也是个常识。毕竟也只有那些有钱人才能买的起大船,雇得起工人,在河上跑船走商。
 顾文承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姜余这一句话就说到了根子上。
 姜余深吸一口气,继续道:“那些货商既然是来回买卖货物的,必然是家大业大。若是他们想要买糖,说不定能一次性把咱们手里的糖全部买走。若是我们把糖分别卖给当地的货郎,那些货郎一次肯定卖不了多少,说不定我们还要费力去多寻一些货郎来收货。
 若是那些货郎也买不走,便只好去城里找那些买糖的铺子。这样一来一回,消耗的时间就太长了。而且,我们还得担心,万一县城的商户们和货郎们联合起来,不仅不买我的糖,还要压价,我们又该怎么应对?”
 “还有,也就最重要的一点,万一有人知道咱们在制糖,他们想要抢方子,怎么办?”
 姜余这句话说完,众人皆是心里一紧。
 顾里正缓缓的吐出一口气,其实这一点也是他最为担心的,那就是万一有人抢方子怎么办?
 县城那些做生意发家的商户们,有哪一个是好相处的?
 而且商户们生意在做大了以后,不免会同那些大小官员们熟悉,哪些人若是想要抢方子,他们这些泥腿子是半点得不到好处。
 顾文承到底只是一个童生,身上有没有功名,要是真出了什么事,童生可护不了村里的人。
 姜余继续道:“所以我们要把糖卖给那些来往走船货商,这样既可以尽快把手里的糖卖出去,又可以不引起县城商户的注意。”
 姜余刚刚说的这一番话,完全是说进顾里正心坎里了,他看着姜余的眼神都变了。
 “小余,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姜余摇头,认真的道:“自然不是。之前文承哥在教我们算经的时候,就让我们讨论过卖糖要怎么卖。文渊和文华他们两个也知道。”
 顾里正差点没被姜余这句话气歪鼻子,顾文渊那个臭小子,明明知道自己为了把糖的事愁了几夜睡不好,他到是一声不吭的看着自己发愁。
 看来今天回家,得再教训那臭小子一顿了。
 姜余这话一出,众人皆头看向顾文承的方向。
 在他们心里顾文承是顾氏家族唯一的读书人,又是一个童生,这样的方法必然是顾文承首先想出来的。
 “好。”顾里正直接一拍大腿决定。
 “那咱们就把做出来的糖直接卖给跑船的货商,算账就让小余和文华、文渊两个小子一起。”
 接下来,众人又聚在一起,商量怎么样才能把糖卖给那些货商,正好顾文承想起来原身好像认识一个跑船的货商。
 原身自从考上童生以后,便自认为高人一等,不愿继续住在村里。他便以更好学习为由,让父母出钱给他在县城租了一个小院,平日里就住在小院里。
 那货商为了装货更便利些,便在县城里租了一处空院子当仓库,而那个空院子正好在原身租的那个院子的隔壁。
 原身正好和那个货商的儿子说过几句话,因此算是碰过几次面。
 于是顾文承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
 “不过,这也得再去打听打听,万一那货商不收糖,咱们还得找别的人。”
 顾里正笑着道:“这个不打紧,文承你可以先问问。”
 顾文承点了点头,那货商如果收糖就更好,省得他们在去找其他货商卖。
 所有人都离开以后,姜余整个人还处于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之中,明天他就要去帮忙算账了,这可是一个大活。
 等他回过神来,就发现顾文承看向自己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
 “抱歉。”
 顾文承此时才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做错了,他不应该替小余来应承什么。
 “若你明日不想去祠堂那边帮忙,我就去告诉大伯,等明天就让文渊和文华,两个人去就好了,你不用有太大的压力。”
 姜余立马开口,“我想去。”
 顾文承微微一愣,接着就笑出声来。
 姜余脸有些红,但是眼神却变得十分坚定。
 “我想去。现在族里缺少算账的人,我又正好会算账,自然要去,而且我一定不会给文承哥丢脸。”
 顾文承双手扶住他的肩,鼓励的道,“什么丢脸不丢脸的。你不用紧张,以你的本事,小小的算账一定没问题。”
 姜余眼睛亮晶晶,“真的吗?”
 顾文承道:“小余你现在可是真厉害的,我相信就连大伯算账都不如你。”
 姜余:“有…有那么夸张吗?”
 顾文承:“你现在超厉害的。”
 姜余:“真的吗?”
 顾文承:“当然。”
 顾母在院子里,转头就看见堂屋里顾文承和姜余站在一块说话,她微微一笑,两个孩子感情好,那她就更高兴了。
 第二天一大早,姜余便早早起了床,顾母做早饭,他在在一边挑水烧火。
 顾文承要去县城看看能不能碰到那住他隔壁的货商,而且自己这些日子一直没去县城私塾上课,也得去向夫子赔罪道歉。
 姜余看着爹赶着牛车拉着顾文承离开,他深吸一口气,便跟着顾母一块去了顾氏祠堂。
 等他到的时候,祠堂里已经有了不少人。
 顾里正坐在最前面的椅子上,吸了一口旱烟,开口道:“咱们已经做出来一批糖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卖出去。昨天我们商量了半天,决定把糖卖给县城跑船的货商,而记账算账的活,就交给小余来做。”
 此话一出,屋子里顿时乱作一团,大家没想到族长竟然想把算账的活交给姜余。
 做生意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记账算账,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交给刚聘过来半个月的姜余。
 接着就有人站了出来,道:“怎么能把算账那么重要的活交给姜余?”
 顾里正看了一眼站出来的人,这个人叫顾纹州,是顾氏一族文字辈的。
 像是顾文承,顾文渊和顾文华他们这些人也都是文字辈的。
 顾里正道:“小余先算账,后面有文渊和文华两个复查,一共三个人算账肯定错不了。”
 “那样不能交给他啊。”人群里传来嘟囔声。
 “一个被聘过来的小子,能有什么大本事?”
 “对啊,之前也没听说过姜余还会算账,他能行吗?”
 “之前不是听说顾童生在家教人学算数吗?”
 “什么教算数啊,顾童生教的是算经。”
 “听说姜余的父母早就去世了,他去哪里认的字?”
 “瞎说的吧,一个孤寡的半大孩子能识字?”
 顾里正眼神一厉,瞪向人群中说闲话的人。
 “屁话!”顾里正一下从位置上站起来,对着人群里说闲话的人,道:“为什么我能把这么重要的活计交给一个小余,我告诉你,就凭小余又识字又会算数。你告诉我,你会什么!”
 整个大厅里顿时寂静一片,顾里正道,“你们如果谁觉得自己又认识字,又能算账的,那就现在站出来,我就把记账算账的活也让他干。”
 农家人识字的本来就不多,更别说说算账了,一时间没人说话。
 姜余此时站了出来,他走到顾里正身边,面向众人道:“我知道大家都不信我,但是我可以证明给大家看,算账的活计我能干。俗话说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说话再多也没用,族长,我可以现场算账给大家看。”
 虽然刚刚顾里正昨天晚上问过儿子姜余识字算账如何。儿子当时就说姜余识的字很多,写的也不错,而且算账也快。
 但是顾里正毕竟没亲眼见过,心里难免还是有些没底。
 毕竟对于一个农家人来说,同时会这两样技能,实在是有些稀奇了。
 现在姜余主动提起要主动算账,倒是更让顾里正高看他一眼。
 “好,我同意了。”说着顾里正又看向人群。
 “如果有人也想揽这个活,那就现在站出来,和小余比试比试,看谁算账更快。”
 人群里寂静无声,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顾里正又问了一遍,“没人站出来吗?”
 突然人群里传来一个声音,那人道:“我来。”
 顾斌从人群里站出来,在族里他和顾文承是一辈的,当年他也曾和顾文承一起在学堂读过书。
 不过因为他不喜欢坐在学堂里,也不喜欢那个教他启蒙读书的严厉夫子 便早早就不学了。
 但是也因为他启蒙过,所以识字,如今便在县城做些小买卖。
 他不屑的看了一眼姜余,他最瞧不起的就是姜余这种人,一个大男人明明有手有脚的,偏偏要聘过来给别人当媳妇。
 这种人现在竟然还说自己既识字又会算账,他是一万个不信的。
 姜余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他只是安静的站在那里。
 顾里正再次大声的对着人群道:“还有人吗?还有人要站出来吗?”
 人群中没人再应声。
 最后还是没有人站出来,顾里正看向姜余和顾斌。
 “好,那现在就你们两个比一下,看谁算账最快。”
 众人往屋子中间搬了两张桌子,姜余坐在左边,而顾斌则是坐在右边的桌子上。
 姜余拿出自己随时携带的铅笔,“我自己带了笔,只给我纸和算盘就行。”
 大伯家的顾文渊木工活不错,于是前几天顾文承就教他做了些铅笔。
相似小说推荐
				- 
				 宰x2(落瀑)				[BL同人] 《(综漫同人)宰x2》作者:落瀑【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5-24完结  总书评数:2385 当前被收藏数:8279 ...
				
 
				- 
				 万人嫌成了毛茸族的团宠(昭野弥弥)				[玄幻灵异] 《万人嫌成了毛茸族的团宠》作者:昭野弥弥【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12-17完结  总书评数: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