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公主为帝 完结+番外 (夹生的小米)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夹生的小米
- 入库:04.09
太平又低低嗯了一声,将手头上那几张薄纸拣过来,在薛绍跟前逐一展开,然后轻声说道:“我这些日子,一直在让人查着这件事情,今日总算是出了些结果。你看。”她轻轻指了指那上头出现过许多次的“吐蕃”二字,“你所言不差,这几日长安城中,的确不大安宁。”
薛绍逐一看过那几张薄纸,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太平将那些纸张重新折好收回袖里,又抬起手,轻轻抚平他的眉际。薛绍握住太平的手,慢慢地取下来,目光又落在了她的脚踝上:“你今日可曾好过些?可上过药了?”
她沐浴过后,依旧裸着一双足踝,微微散发着些许湿气。薛绍执起她的伤足,凝神细看,发现上面的红_肿已经渐渐消退,连紫黑色的淤血也散去了不少。公主年纪甚轻,太医署又用了最好的药,这些日子将养下来,已经逐渐能看到痊愈的痕迹。
他小心地将她的伤足搁在褥子上,然后起身去取伤药。
太平一动不动地倚靠在榻上,将脑中那些纷繁芜杂的念头尽数抛了个干净。
薛绍不多时便取了伤药过来,又在太平伤足下垫好巾子,然后细心地替她上药。这些日子太平行动不便,倒有大半事情是薛绍替她做的。他替她上过药后,又慢慢地揉散了药汁和淤血,然后将杂物一概收拾齐整。从头到尾,太平都一动不动地倚在榻上望着他笑,不知不觉地又让他心神微乱。
只是今天夜里,断不会再像昨夜那样任她胡来了。
薛绍收拾好那些伤药,又去了一趟外间,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之后,才回转到屋里。太平已经微微有了些倦意,手中持着一卷书册,在烛光下慢慢地翻看着。薛绍心中渐渐安定下来,也从架子上抽下一卷书册,坐在案旁慢慢地翻看着。
忽然之间,太平低低唤了他一声:“薛绍。”
她搁下手中的书册,望着眼前忽明忽暗的烛火,微微地有些出神:“我在想着,那张去了毒的焦尾琴就这样搁在库房里,也未必是个好去处。你……要试着弹一弹它么?”
薛绍亦搁下书卷,正色道:“臣并不擅长乐理。”
太平低低唔了一声,想起他指腹上那些薄薄的剑茧,心中微有些失望。不知不觉间,她眼前忽然多出了一道修长的身影,再凝神看时,薛绍不知何时已经来到她跟前,俯身凝望着她的眼睛,温声问道:“公主想听什么?”
她想起被她珍而重之藏起的那道签,不知不觉便说道:“凤求凰。”
话一出口,太平便顿觉失言,急急补救道:“你、你莫要在意,我只是随口一说……”
薛绍说他不擅乐理,又哪里会弹这样刁钻艰难的曲子……果然薛绍闻言一怔,目光渐渐地有些黯淡。他慢慢地拂过她的长发,在她耳旁低声说道:“这首曲子,臣不大会弹。”
太平微垂下目光,有些讷讷地说道:“那、那就……”算了。
薛绍望着她微微颤抖的长睫毛,又闷闷地笑出声来,继而正色道:“不过若是公主想听,我大可以去学了来,然后再弹给你听。”
太平有些讶异,又忽然有些慌乱:“其、其实你不必……”
薛绍低低地笑出声来,指腹一点点拂过她的眼角,一字字地说道:“只要是你想听的,我一概都会弹给你听。不过……却要劳烦公主,耐心等上一些时日。”
太平微垂下头,低声说道:“我等得。无论多久,我都等得。”
薛绍低头吻了吻她的额角,又低低说了声好。
他心中盘算着事情,不知不觉便忽略了周围的一些响动。片刻之后,外间忽然响起了笃笃的叩门声,紧接着便是侍女焦急的叫喊:“公主、公主不好,外间来人了,来了许多金吾卫!”
侍女等了片刻,不见里间应答,便又焦急地唤道:“公主,是户部两位侍郎和宰相亲自带人过来,说是、说是丢失的库银就在公主府上。而且他们手中持有圣人的手书还有中书门的签令,府上的人拦不住他们……驸马……”
薛绍打开房门,望着眼前的侍女,问道:“是哪位宰相?”
侍女低下头,声音渐渐小了下去:“是……薛相……”
☆、第54章 茧自缚
薛绍听见“薛相”二字,微微感觉到有些诧异。
要知道,薛相是他的从祖父,和他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若是他沾上了什么祸事,薛相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牵连。所以薛相很少会搅合进他的事情里来,至少不会主动给他找麻烦。
但眼下,竟然是薛相带着人到公主府里来,要找公主兴师问罪?
这有些不大符合常理……
他思忖片刻,正待吩咐侍女一些什么,忽然听见公主在里间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太平刚刚听见侍女在外头叩门,便感觉到有些意外。
照理来说,这些侍女大多是她亲手调_教出来的,断不会做出这种夜间扰她清梦的事情。而且方才侍女那一连串噼里啪啦的话,字字句句都透着焦急,竟像是外间出了大_麻烦。她细细听了片刻,也只听清“金吾卫”和“户部”几个字。余下的,便有些模糊不清了。
难道是昨天夜里发生的那桩事情,又牵扯到她身上来了么?
她正疑惑着,薛绍已经回到屋里,俯身对她说道:“外间确是出了一些事情。户部的人带了金吾卫过来,说是丢银子的事情同公主有关。臣即刻便去外间同他们阐说清楚,公主莫要惊惶。”
他说完这番话,又命侍女照顾好公主,便披上大氅出去了,连片刻都没有多留。
太平微微皱眉,指着侍女说道:“你过来,将事情全都告诉给我听,半点都不许遗漏。”
侍女应了声是,又上前两步,将事情逐一同太平说了。方才事出紧急,她心中又有些慌乱,言辞未免有些颠三倒四。太平皱眉听了许久,才听出了大致的经过。大约是有人找到了什么确凿的罪证,说是东西就在公主府上,然后告知了户部;户部层层上报,不多时便持着手书和签章过来了……
她微一沉吟,问道:“他们可曾说过,那件东西放在哪里?”
侍女侧头想了片刻,很肯定地说道:“有!他们说东西就放在公主府后院西厢第三排最破落的那个小黑屋子里……说得头头是道的。可那间屋子已经许久不曾住过人了,连洒扫丫鬟都是三两天才过去洒扫一次……公主?”
太平费力地撑着身子下榻,吩咐道:“将肩舆取来,我亲自过去看看。”
侍女睁大了眼睛:“公主?!”
她有些苦口婆心地劝慰道:“公主,后院西厢哪里是放东西的地方,外间住着许多丫鬟婆子呢。再者说,后院护卫层层叠叠……”
太平用力揉了一下眉心:“快去,你比海棠还要罗嗦。”
侍女有些讪讪:“……婢子确实是海棠娘子调_教出来的。”
太平有些无奈地瞥了她一眼:“还不快去?”
侍女称是,不多时便取了肩舆过来,吩咐四个身强力壮的婆子抬着公主,朝他们口中的那间小黑屋子走去。太平抬头望了一眼空中的月色,颇感觉到有些心神不宁。她当然不会做出这种偷拿库银的蠢事,薛绍就更不会去做了,至于府上的其他人,更是连踏进户部的机会都没有……
但外间那些人为何这般笃定,东西就在她府中,而且还指明了这间屋子?
她稳稳坐在肩舆上,看着婆子喀擦两声开了锁,然后打开了那间屋子。屋子里满是败落和灰尘的气味,没有点灯烛,只能借着朦胧的月光去看……
“呀!!!”周围的侍女们接二连三地惊呼起来:“谁将库房里的银锭都堆到这里来了?”
太平身为公主,时不时便会收到宫中的一些赏赐。这些赏赐大多是金银布帛,偶然也有银锭银砖的,只是却不多。如今室内歪歪斜斜地倒了几个大空箱子,又散落了一地的银砖,乍看上去,确实像是有人将她府中的库房给洗劫了一遍,然后将银砖都丢到这里来了……
只是这些散落的银砖,怎么看都有些不大对劲。
因为它们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一些。
太平悄无声息地拾起一块银砖,指尖摩挲着上头的烙印。眼下屋子里黑漆漆的,她只能用这种方法,来查验银砖的铸造时间。她记得库中的银器银锭银砖,多半都是前些年赏赐下来的,而……
那两排细小的凹下去的小字,分明就是“铸于永淳元年”。
这是今年才熔铸出的银锭,这就是丢失的那一批库银!
她微一皱眉,指尖也微微有些颤抖,然后不动声色地将那块银锭丢到了随身的荒原里。此时已经是深夜,丫鬟们也大多在外头寻找火折子,没有人留心到她的动作……
太平将身边的十多块银砖都丢进去之后,又朝案下、门后、杂物堆里各各看了一眼,果然看到了十多个一模一样的大箱子,上头还贴着户部的封条。看来外间的人并非是危言耸听,这些东西确实都好好地堆放在公主府里,而且就堆在后院西厢第三排最破落的那间小黑屋子里……
但,是谁要找她的麻烦?
太平一面皱眉想着,一面慢慢地挪着身子,将手按在一处大箱子上,不多时便将它挪到了随身的那处荒原里。她动作极快,又比侍女们矮了大半个身子,再加上屋内昏暗,竟然没有一个人留心到她的动作。至于替她抬舆的那几个婆子,她们眼神本来就不大好使,只是感觉公主今晚喜欢瞎折腾,命人抬着肩舆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停了几处地方都不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