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看他,许久没说话。
他是真的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这几年都格外疲惫。
这次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头疼欲裂,东西也没吃几口,他把纸巾攥成团,吐了口气,不想跟她斗嘴:“等你这边事情解决了,再谈我们的事,我现在没什么精力。”
她望着空茫处沉默不语,半晌才道:“该谈的之前也都谈过了,还有什么好谈的?你没什么精力,我也没什么精力。”
他深呼吸:“我飞了十几个小时,不是为了来听你说这些的。”
“所以你真的不用再浪费时间了。”她毫不示弱。
他提着一口气,这时休息室外有人敲门。
“开门。”是沁姐的声音。
他瞥她一眼,起身去开门。
沁姐道:“外面还在处理,我们先回去。”
她点点头,光脚站起来。
他对沁姐道:“先给她找双鞋。”
沁姐一拍脑袋:“哎哟,忘了你没鞋穿,临时上哪去找,商场这边都把门关了。”
“我去外面看看,你们先等一会儿。”他道。
“那你快一点啊,弄双拖鞋也行。”沁姐道。
他没再看她一眼,径自出了门。商场内仍是一片混乱喧嚣,他到商场外,找人问附近最近的鞋店或超市,最后买回一双合她尺码的小白鞋。
他以最快的速度一来一回,再次站在休息室门口,只见里面已经没她和沁姐的身影,甚至没她的半点痕迹。
地上的单只高跟鞋不见了,他的西装还在桌上摊着。
他沉着脸站了片刻,然后把新买的鞋随手一扔,拿上西装,转身离开。
那时已经夕阳西下,仿佛弹指间,就过去了两年,如今夜色茫茫,他漫步在热闹的跨年夜,同样是喧嚣,却又与当年迥然不同。
蔡晋同听到这里,见孟冬不再继续,他追问:“你离开商场后又去找她了吗?”
孟冬望着前路说:“那次意外闹得太大,对她多少有点影响,所以她当天晚上就飞走了,要赶回公司。她朋友上飞机前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有记者找到了休息室,所以她们才招呼没打就走了。”
什么样的人怕记者找上门?蔡晋同装没听出孟冬回忆里泄露出的信息,他瞥了眼喻见,又问:“那你呢,也走了?”
孟冬过了几秒才低声道:“她朋友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好在当地医院。热度起来了,没能挺住,我躺了四天。那时候我们工作都忙,时间上做不到随心所欲,理智占上风,工作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蔡晋同叹气:“挺戏剧的,也挺有些身不由己的。那除了这个,你还记起什么没?”
他在这个跨年夜,听完孟冬的又一段叙述,他终于起了真正的好奇心。
他迫切地想知道在今晚的回忆之前,孟冬和他口中的那个“她”,究竟经历过什么,才会分别,又疏离至此。
两个月前孟冬苦守在酒店外;去年圣诞的公益演唱会后孟冬和她客气的交谈;前年的酒店开幕式意外,孟冬和她亲密却又生疏。
这是一段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他们的关系上,都循序渐“近”的记忆恢复过程。
蔡晋同又对自己有了信心。
他赌孟冬恢复的下一段记忆,极有可能是大前年,也就是三年前。
他抱着极大的希望等待孟冬继续,可是这一路已经走到了头,大厦地库到了。
孟冬说:“你把车开过来,我们在这里等。”
他还想听,所以说:“一起过去吧。”
孟冬朝喻见撇了下头:“她脚疼。”
“啊?”蔡晋同看向喻见,“脚真的扭到了?”
“有点。”喻见催他,“你去开过来吧。”
“那行。”
蔡晋同离开,喻见和孟冬依旧站在电梯口。
虽然是三更半夜,但地库依然车来人往,估计大部分都是跨完年来这里取车的。
一辆跑车重响飞过,噪音之后,孟冬问:“脚用不用上医院?”
喻见摇头:“不用。”
孟冬说:“要是真疼,别逞强。”
喻见把闷着的围巾往下扯了扯,等待着远处车子开过来:“说了不用,我自己的脚我知道。”
车到了跟前,两人不再说话,一左一右坐到后面。
蔡晋同调了调后视镜,能更精确的看到后座二人,他如今愈加留心,发现孟冬坐车习惯极好,即使坐后面也每次都系安全带,喻见就懒了些。
他打着哈欠问:“你们困了没?”
孟冬松动了一下肩膀和脖颈:“还行。”偏头问喻见,“你呢?”
喻见摇头:“不困。”说完她就想打个哈欠,闭紧嘴巴,她忍住了欲|望。
“那我听收音机了,不嫌吵吧。”蔡晋同打开音响,没调广播,他选了车里的歌。
这么巧,放出来就是喻见的三首成名曲。
蔡晋同道:“你爸妈可真爱你,饭店那电脑播放器里只有你的歌,车上一出来又是你的歌。”
喻见后脑抵着颈枕,语气已经带着几分懒:“不好听么?”
“好听,怎么不好听。”蔡晋同夸她。
喻见感觉手碰到了什么,低头一看,是被卷起的画纸,这人还没把它带回酒店。
她收回视线,手指头擦着画纸边边,听着她自己的慵懒声音,她眼皮渐渐发沉。
她恍惚看见边上的人拨了拨风口,热风随之不再对着她的脸涌。
她不喜欢对着风口吹。
她昏昏沉沉地想。
高考结束后理应最放松的那个暑假,对她来说是真正悬梁刺股的开始。
那是假期中最闷热的一天,她坐在车后,左掰一下出风口,右掰一下出风口,最后把冷风全赏给了边上的小阳春。
小阳春索性把后座空调关了。
她不乐意:“太热了。”
小阳春说:“那就忍着。”边说边把空调重新打开。
副驾上的曲阿姨道:“你别欺负见见,今天可是你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以后想再见,可不知道得等到哪年哪月了。”
司机问:“这俩孩子不是一起上那个学校吗?那学校好啊,每年高复升学率那是响当当的。”
“是啊,所以我才帮孩子挑了这学校。”曲阿姨解笑道,“我外孙要去国外读书,俩孩子不是一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上回说的是“下次倒带就能刺激点了”,你们审题不合格~
明天倒带!
-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叶昔、辣子雕、倩倩、菱角、哑巴兔、慢吞吞小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五月s、慢吞吞小姐 10瓶;22574952 7瓶;LwLwLwL 6瓶;不正常菌 3瓶;shusu 2瓶;不下雨了、cool 1瓶;
☆、第 21 章
她的高考分数差三本线七分, 当初她说要复读,小阳春第二天就跑去学校替她打听了,曲阿姨也联系了两位旧同事, 最后建议她去一所鼎鼎有名的高复学校。
虽然这所学校离家极远,位于某镇非常偏僻的地方, 但它实行全封闭式管理, 学生进入以后除了学习, 其他什么都没法做,师资力量也相对雄厚,因此每年的高复升学率很高, 全国各地的家长都会把考生送来这里。
曲阿姨和这所学校的一位老师是好友, 这次会送她去上学,一是不放心她,二是想和好友聚聚, 顺便能嘱托好友关照她一下。
所以她和曲阿姨约在当地高铁站碰头,她还带了许多礼物过来, 全是父母为了感谢曲阿姨而买的。
上车后吹了会空调, 她凉快不少。把贴在额头的碎发往后面拨了拨,她从双肩包里拿出一个已拆封的手机包装盒。
小阳春问:“你买的?”
“我爸妈刚给我买的。”
父母给得很突然, 大约是想制造惊喜,所以在她临上高铁前, 才把这份大礼交给她。
她觉得挺有趣,明明她没考上本科, 还要多耗费一年的时间和金钱去复读, 父母却好像她考上清华北大一样开心,最近成天变着花样给她进补,母亲还拉她上街给她买了一堆好看的衣服裙子。
她用了这么多年的2G诺基亚, 也终于在今天换成了4G的智能手机。
父母真是痛下血本了。
她愉快地打开包装盒,对小阳春道:“我刚在车上想换手机,发现手机卡大小不合适。”
“带剪刀了吗?”小阳春问。
“没,有指甲钳。”她说。
小阳春刚准备拿起她的新手机,闻言,他手调转方向,拾起座椅上的盒盖,先朝着她的脸盖了一下,再把手机盖上。
她白了他一眼,抹抹被盖子压到的脸颊。
车子在这时突然急刹,小阳春带着她的手机扑向前,她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万幸虚惊一场,小阳春平安坐稳,她的手机安然无恙。
司机伸出头,朝不长眼的路人一顿国骂。
她指责小阳春:“让你系安全带你不系!”
小阳春把手机盒还给她,依旧不去系安全带。
她和小阳春吵闹了一路,在曲阿姨耳朵快受不了的时候,车子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学校的位置是真的荒凉,位于小镇边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上街只能走半小时路去公交站,再等半小时一趟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