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舌尖上的九零年代 (薄荷雨)


  小武叩门,提高了嗓门:“李大爷,李大爷在家没?”
  旁边邻居开门,说她昨天下午就没看到李大爷,敲门也没人回答,不知道李大爷是不是出门去了。他最近老喜欢往后山走,那边有一片无名墓地,早年是牺牲在这边的战士埋骨之地,后来镇上统一迁坟,迁到了榆阳那边建了一处烈士墓,这边就成了周围老乡们埋葬亲人之所。
  李大爷的妻子儿子女儿和大孙子都埋在这里。
  “卜晓刚,卜晓刚在不在?”小武回到拐角那儿,扯着嗓子叫了两声,没多会儿就听到有个小伙子在回答,几分钟后,一个穿着体恤的小伙子跑了过来。
  “武哥你叫我啊?啥事儿?”
  “来帮个忙,搭把手我翻进去看看李大爷家的情况。三婆婆说他昨天晚上就没见人。”
  小武有点担心,叫来卜晓刚帮忙,打算从墙角那边翻进去二楼,再从屋里下去一楼开门。
  这边的老屋子临街都是两层,二楼的窗户很窄小,还是以前旧式的推窗,打开之后要用木条撑住的那种。从外面开很不好做。
  “算了,武哥我来。你对这个窗子不熟悉。”卜晓刚是体院的毕业生,在镇小学当体育老师,家在这条街的后面。他家里的格局跟李大爷家差不多,只是要宽一些。
  小武跟同行来的摄影师一起把卜晓刚架起来,让他有个落脚地,然后扒拉着窗框开了窗。
  三五分钟后,卜晓刚打开了院门,脸色很不好看。
  “武哥,快叫救护车,李大爷好像不行了。”
  小武推开卜晓刚就往里冲,一边冲一边喊卜晓刚先去镇卫生院找人过来。
  最近的医院离他们镇也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还是走的乡村小道抄近路,若是跟着大路走,起码四十多五十公里的路。
  来回得要一两个小时,李大爷能不能坚持到还不知道呢。
  陈馨跟程洁站在一边干着急,也不知道能帮上忙不。而同来的摄影师小毛则把器材放到靠墙的桌子上,捋起袖子就冲进去帮忙抬人了。
  周围邻居听到李大爷出事儿,在家的也全冲了出来。
  卫生院的医生来得很快。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背着出诊箱,健步如飞。
  “不行,必须送医院,卫生院的条件达不到要求。”检查之后医生拿出便携的氧气瓶给大爷罩上,眉头皱起,“小周护士还没来?”
  “来了来了。”门口传来喘着粗气的女声,微胖的小周护士夹着一个抱枕型的氧气袋冲了过来,快速的接上呼吸罩,将小氧气瓶替换下来。
  “李大爷应该是感冒引发了肺炎,他本身就有慢性肺阻塞,必须得住院治疗。”
  “能搬动吗?要不坐我们的车去医院,等救护车过来怕是还要好一阵。”
  青年医生想了下,点头:“那就麻烦你们了。让小周跟着你们一起去。能坐下吗?”
  “程姐,你跟毛哥送大爷他们过去,我赶车回去就行。”
  这个时候陈馨自然不会去抢位置,这边虽然班车少,也不是没有,转两趟就回去了。
  “那行,你自己小心点,找不到路就麻烦小武同志带你过去。”
  程洁也不跟她多说,让人抬了担架,帮忙小毛拿起器材就往停车那边走。
  陈馨目送他们离开后,并没有急着去赶车,而是转向小武,问他除了李大爷外,镇上向李大爷这样的独居老人多不多?生活的情况怎么样?
  “这样吧,如果你不着急离开,我带你多走几家了解下情况如何?”
  小武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陪同他们,没想到会发生李大爷这样的事。他刚才已经电话给镇政府办公室汇报了情况,他们领导让他先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好再回去细说。


第79章 钱大爷的心事
  镇上除了民居保留着两三百年的历史外,还有好几株百年老树,其中历史最久的一棵黄角树据说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镇老街的码头就在黄角树下。
  小武带着陈馨沿着河边老街走了十几分钟,又穿过狭窄的位于两栋木楼中间下行的石梯,一直到临水而居的一排老房子前才停下脚步。
  “这家老人姓钱,你叫他钱大爷就行。他不是本地人,当年逃难流落到本地,跟钱婆婆结了婚,就定居在这里。听人说他原本也不姓钱,是结婚之后跟着钱婆婆改的姓。钱大爷脾气很怪,你等会多听少说,看他今天心情怎么样再说要不要跟他聊以前的事。”
  镇里生活最困难的就是钱大爷,他孤僻暴躁,一个人独自生活了快三十年,平时就靠捕鱼为生。在镇上住了五六十年,从来不去人家家里串门。当年钱婆婆在的时候他还好些,后来钱婆婆病逝,他就关上门过自己的日子,拒绝走出去也拒绝别人的帮助。
  钱大爷虽然一个人住,但是身体还好。
  他们这栋木楼不比之前李大爷家好,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下面临河都是三四家公用一个厕所。
  “镇上已经拨款在前边修建一个公厕,就那围起来的地方。”小武给陈馨指了指,“这边地势很低,污水处理没法做,厕所也是两个月就要定期淘,不然简直没法住人。”
  正说着,钱大爷来开了门,也没让他们进屋去,就站在门口问小武要干啥。
  “这位是小陈,想要做个关于老年人养老的报道,想问问钱大爷你愿不愿意接受采访。”
  钱大爷身材瘦小,老脸上皱纹都成褶子了,风吹日晒让他的肤色比普通人要深两个色号,加上老年人都有的老年斑,看上去就是一位非常严厉冷漠的老人。
  钱大爷沉默的看了一会儿小武跟陈馨,突然问:“你那个报道能有多少人看到?”
  陈馨愣了一下,敏锐的察觉到钱大爷关注的重点,心里灵光一闪,开口道:“先会在市里报道,但是我们单位有个省上下达的任务,也是关于养老这一块儿的,所以如果效果好,会报到省里。”
  陈馨看到钱大爷眉头皱了一下,似乎不太满意的样子。
  “如果钱大爷你不需要官方报道,那么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投稿,现在很多报纸都有网络版,而且上网的人也越来越多,影响肯定比省内大。”
  这句话似乎说服了钱大爷,他嘟囔了一句之后,打开门,让他们俩进去。
  让人意外的是,钱大爷家收拾得非常整洁利落,一点也不像独居的老人那样东西堆得杂乱。如果不是本身的采光不太好,真称得上是窗明几净了。
  小武也是第一次被允许进屋,之前他来找过钱大爷,最多就在门口说上几句话,连领导来送慰问品,钱大爷都宁愿让他们在屋外坐,而拒绝让人进入自己家。
  屋子不大,两居室,一个四个多不到五个平方的小厅就是客厅兼饭厅了。
  临河有一间房,房门开着,一张老式的木床靠窗摆放,床上整齐的叠放一床被子。床脚靠墙是一张老式的书桌,上面没有摆什么,只有一个二十多年前很流行的木质相框,里面貌似是一家人的合影。
  另一间房门关着,陈馨也没有多余的好奇,跟着小武在木头凳上坐下。
  “那位就是钱婆婆吗?”
  陈馨坐的位置右前方的墙壁上有张照片,里面是个短发的四十多五十来岁的女人,笑得灿烂。
  “是我老伴儿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钱大爷就挨着照片坐下。
  他看着照片的眼神很平静,带着普通人都有的满足,并没有什么小说上写的那种深情款款。
  “你们要想问什么,说吧。”钱大爷是个直来直去的人,他既然答应了就会做,做得好不好就不管了。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就是想知道你一个人住经常会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还有就是想要政府为你提供什么样的帮扶。”
  陈馨问的都是套话,程洁他们单位要做的也就是这些,那些什么回忆录啊,忆苦思甜啊,基本都是在当事人简单的讲述后,文字编辑抠破脑袋拼凑出来的。
  当然,这些肯定得有事实依据,不能凭空臆想。但是当事人的讲述肯定不如文字编辑讲述得那么动人,那么煽情。
  陈馨还是早就做了准备的,她打开了录音笔,跟钱大爷示意可以说了之后,便用对话的方式去搜集想要的资料。
  随着谈话的深入,小武在旁边听得都要呆了。他来镇上工作已经快三年,自诩对镇上的老人们都知根知底,居然第一次知道钱大爷家还有个孩子!
  “钱大爷你怎么不说呢?那你儿子现在在哪里你知道吗?”
  据钱大爷说,三十五年前,儿子二十岁,因为他.妈妈生病的问题跟钱大爷狠狠的吵了一架,之后儿子离家出走,三十多年没有再回来过。
  对吵架的原因,钱大爷避而不谈,但是看得出他内心是伤痛的。这一次他提出能不能帮他找到儿子,让儿子回来认认他.妈的坟。
  “我今年已经八十多了,也没几年日子,就想着儿子可以不管我,但是希望他能回来看看他.妈,逢年过节给他.妈上柱香烧点纸。”
  钱大爷抬头去看照片,眼角眉梢终于染上了一抹温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