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长甘蔗消耗的这么点营养,对它来说压根不值一提。
除了种下去的二十段甘蔗,院子里晾晒的,包括放在角落里的甘蔗还有一百多段。陈曼青上次啃完了甘蔗距离现在过去了十多个小时,可她还是一点饥饿的感觉也没有。
陈曼青不知道这是空间的奇异之处,使她在空间里消耗不如外界巨大,还是单纯仅仅只是因为甘蔗的神奇功效,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个好消息。
这一百多段甘蔗,照现在看来,应该够她度过空间的两个夜晚。
既然肚子不饿,该干的活也干完了,就该想办法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否则这漫漫长夜——如果说过去的每个夜晚她说长夜漫漫,那仅仅只是一个形容词的话。那么如今在空间里,这漫漫长夜就完全是实打实的漫长了。
为了不把自己给逼疯,她必须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
课本一时间她不想看了。
空间里的植物有限,大多还没长成,是没什么搞头的。而小溪边埋下去的果树种子,长出来的她早分好了株。整个空间跟最开始相比虽然多了一些生机,但不论是植物的种类还是别的,都还很有限。
陈曼青恍然间发觉,除了看课本,她这会儿好像没什么别的能做的了。
不,不对,还有一件事,她是能做的。
那就是写小说!
前世她写了那么多年的网文小说,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早就形成了习惯。一段时间不码字,整个人都觉得怪怪的,非要拿个键盘噼里啪啦的敲上一阵子才能舒爽。
可现在她没有键盘,也没有笔记本电脑了。
这才导致她重生这么些天以来,再怎么浑身不舒坦,都没想过要码字。因为她这会儿别说买电脑了,就是天天的填饱肚子都成问题。而她习惯了写的网文小说,都是动扎几百上千万字的。
这么多的文字,光靠着手写的话,手都会写残的吧?
陈曼青有些难以想象。
不过写长篇网文小说不现实,她可以学着写中短篇的小说。这年头网文小说还没有盛行其道,反倒是各种青春疼痛小说占据了一大片年轻读者的市场。
这些小说大部分都在传统纸媒上流传。
前世的陈曼青从未想过要走传统纸媒这条道,光是网文这块大饼就够她吃饭了。重生而回,不论是环境还是现实因素,都不允许她现在就开始创作网文小说。
要不,就试试中短篇纸媒小说?
虽然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对小说节奏的把控更为严格。
但她有前世这么多年创作长篇小说的经验和文笔打底,再加上领先至今十多年的创意跟开放式思维。只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摸索研究,陈曼青有信心在传统纸媒小说里也闯荡出一片天地。
而时间,如今她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陈曼青双眼熠熠发光,掏出书包里随手塞进去的一大垒信纸,开始苦思冥想。
至于她的课桌里为什么会有一大垒的信纸,那很好理解。
高中这会儿,大家都流行用信纸给同学写信。陈曼青前世直到上了大学,还给孟少杰这个学生时代暗恋的男神写了不少的信,走的近的几个同学闺蜜,自然也没少写。
大学的宿舍里,自然是有安装了电话的。
不过电话打起来哪有写信这么浪漫有感觉?这种收到信的欢喜,也比接电话要持久的多。电话打完了就没了,信却可以收起来长久的缅怀。
有事情做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陈曼青在空间里写小说写的废寝忘食,每每灵感枯竭难以为继,她就暂缓写作。下小竹楼看看空间里的植物,研究下小溪边果树的生长情况,黑土地里甘蔗苗又长高了几分。
等有了灵感,又飞快的奔回小竹楼写作。
手写的酸了累了,就歪躺在小竹楼的窗户边,看看外头长的还不是特别茁壮的野桃树。野桃树叶在空间不知打哪吹来的清风下微微荡漾,绿意浓翠。
原来不知何时,移栽进空间里的野桃树已经适应了空间的土壤。
没了外界早秋寒凉的空气,又有足够的营养供应,野桃树渐渐黄叶返翠,或许用不了小半年就能重新挂上丰茂的果实了,陈曼青微微一笑。
有一片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小空间,这种感觉真不是满足两个字可以形容。
有时写小说写的累了,起了厌倦之心。她会在绕着小空间晃悠一圈儿回来后,重新翻阅一遍所有的课本。这种认认真真的翻阅,每多进行一次,她对课本的理解就更为深入。
虽然还不至于掌握好所有的知识要点,但在如此进行了十多次以后,至少数理化的大部分公式她已经烂熟于心。至于文科科目和语文英语,她虽没有倒背如流,也基本都会背诵了。
陈曼青有些诧异,重生一回好像她的记忆能力增涨了许多?
背诵语文还好理解,看个十几遍能背下来那是正常的。可历史政治这种一大片一大片枯燥的文字,可是她前世最大的噩梦,每每历史政治考试以前她都要突击背诵好几日,才能勉强对付过去。
不过记忆变好些了是好事,况且并没有好的很夸张,她还没有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陈曼青很快就将这件事情抛诸脑后。
第8章 大扫荡
就这般写小说倦了就下楼晃悠一圈儿,看课本累了就睡一觉,间或啃上一小段的甘蔗填饱肚子。
不知不觉间,时光如白驹过隙,陈曼青手腕上的电子表再一次响起了“滴滴滴”的闹铃声。又是一个二十四小时过去了,陈曼青在记录时日的白纸上又添了一笔。
看看这张写了整整八个正字的白纸,她已经在空间里呆了整整四十天!
竹楼二楼的地板上积累了厚厚的一叠稿纸,其中废稿占据了一小半,这还是她尽量在脑子里斟酌思考后再下笔书写的结果。而看着还算满意的稿子,也积攒了一部分。
四十天的时间,排除睡觉看课本,大部分都用来写小说了。
她总共完成了一部六万字的短篇小说,并一个中篇小说的两万字开头。不得不说这般写字比起电脑撰稿实在累多了,每每写废了一部分稿子,叉掉一大段后,那稿纸就不能看了。
为了不影响过后投稿,她只能重新誊抄一份。
四十天的时间,加上废稿将近二十万字,她写掉了二十多根圆珠笔芯!光是这些写空了的笔芯,就在她脚下散落了一小堆,陈曼青揉了揉额头。
幸好她前世就有节俭的毛病,买圆珠笔芯替换比直接买圆珠笔划算的多。
而每次买圆珠笔芯她又习惯了一大把一大把的买,不然还真坚持不下来这一个多月的写作。即便如此,她手上的笔芯也剩余不多了,只剩下十五六根。
不只是圆珠笔芯,就连信纸也没剩下多少。
看来这周末的第二个晚上她还得省着点用纸笔,或者干脆在楼下的黑土地上先打草稿,再把写的满意的稿子抄写下来?陈曼青心有戚戚焉。
她没想到重生一回,她连纸笔都不能随心所欲的用了。
这可真是,虎落平阳被纸欺。
估摸着外面差不多天也快亮了,受够了空间里一层不变的景色,陈曼青出了空间。一晚上不停歇的水龙头放水,让空间的小溪里积攒起浅浅薄薄的一小层水洼。
陈曼青摇了摇头,关掉了水龙头。
她得出门了,没时间再给小溪装水,或许等上了山看到山泉水,她还可以再截留一部分。这个小溪看着不大,要把里头的水给填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从家里找出几条没用的长布条,陈曼青将自己的两只裤脚捆了个严严实实。
秋季的山上蛇蚁虽然不如春夏多,那也不少。
她可不想一个不注意挨了虫咬,推开门一看,外头的天已经蒙蒙亮。距离完全的天亮还有点时间,但这个光线并不影响走路了。
陈曼青照原样锁好了门,取出空间里的砍柴刀拿在手上。
她打算沿途看到合适的小树或者竹子,就砍一两根适手的,用来驱赶沿途草窠子里的蛇虫鼠蚁。路过小土坡下方的时候,看到灌木丛旁边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的长了好几丛灯芯草。
这玩意儿割下来以后,晒干了取出茎髓,就成了一味下火宁神的煲汤好料。
陈曼青对这个没什么研究。
之所以会认得灯芯草,完全是因为前世有一段时间,她突然迷恋上了煲汤。各式美容养颜的靓汤,自然是她心头最爱。可她这个人,天生最怕的就是麻烦。
让她一味味的去寻找材料,还不如杀了她比较痛快。
最后她挑选了一家看着最顺眼的、信誉良好的网店,买回来一大堆配置好的靓汤底料。其中有一款靓汤配方,里面的主料就是灯芯草。
她看着团成一团,经过了炮制的白色灯芯草团,只觉得这个名称熟悉无比。
好奇之下查询了度娘,才知道这所谓的灯芯草,就是小时候自个儿经常玩的,家门口长的一大丛一大丛只长茎干、不长叶子的奇怪草丛。
那会儿她自然不能为了这灯芯草,特意跑回来老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