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曼青从没有一刻,像现在这般,觉得时间如此漫长过。
空间里的夜晚,跟外界的白天没什么区别。雾蒙蒙一片的天上不知哪里来的光线,映照的整个空间亮堂堂的,不只是电子日历,或许她的小竹楼还需要几块高挡光的窗帘。
不然这样亮堂堂的空间,她怎么能睡得着觉?即便睡着了,睡眠质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陈曼青漫无边际的想着。
大概这些天重生而回太过亢奋,再加上探索空间,给空间里种些花花草草的又有些累到了。半个多小时后,陈曼青终于控制不住困意,趴伏在地板上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空间里还是亮堂堂的,几乎没什么变化。
陈曼青揉揉酸痛的肩膀。
这木头地板触手生温、价值不菲是没错,显然并不适合拿来当床睡。然而囊中羞涩,她现在别说一张床了,就是一床被子也买不起。
为了方便在空间里计时,陈曼青给电子表设置了闹钟,每隔24小时响一次。
估算了一下她最后一次进空间的时间,大概是外界晚上七点多。秋日的天,五点多才会天亮,她要在空间里呆十个小时左右,换算成空间内的时间,就是1000个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1000个小时就是四十二天不到点。
只要她在篱笆墙内的地面上,每隔二十四个小时画上一笔,等满了八又五分之二个正字,外界就天亮了。这个数字,光是想一想,就有些绝望。
空间里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杳无人迹。
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她一个人要怎么过?陈曼青懵懵然的盯着竹楼一角发愣,良久才叹了口气,“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这刚睡醒的,还是先下楼散个步,松缓松缓筋骨吧。”
楼下的野桃树经过几个小时的修整,显得精神了许多。
路过它身边的时候,不知是不是陈曼青的错觉,她总觉得那些黄黄绿绿的叶子,黄色的部分少了些许。顺着篱笆墙出了院子,没几步就走到了小溪边。
看着小溪里稀稀拉拉的水流,陈曼青心神一动出了空间。
第6章 空间夜漫漫(二)
她要往空间里放水。
老房子虽然老,安装的水管还是很给力的,这么多年还很坚挺。陈曼青打开了水龙头,由于太长时间没用,奔腾出的水流里掺杂了铁锈脏污的颜色。
陈曼青耐心的等待水流变得清澈。
凤和村的自来水,都是从附近的山上接引而来的山泉水。水质清甜,没有漂白剂的味道。陈曼青将胸口的月牙印记往水流的方向凑了过去,随即一闪身再次进了空间。
果然就看到小溪的上方,开始稀稀拉拉的落下水珠。
外界与空间1:100的时间比,导致奔腾的水流一进入空间,就成了稀稀拉拉的雨雾状。陈曼青巨汗,以这种速度,想要填满这么大这么长一条小溪,还不得落个百十来年?
不过聊胜于无,有一点总比一点也没有好。
再说她要是呆在外界的话,这时间就好过的多了。陈曼青任凭小溪上方滴滴答答的落着雨,慢悠悠的在空间里游荡。这段时间时不常的往空间种植物,还是有些成果的。
陈曼青的爸爸妈妈虽然是卖水果的,穷人家价钱太贵的水果却是舍不得给孩子吃。
所以她带到学校的水果,都是一些便宜货。除了苹果,还有一袋子最普通的桔子、十来个冬枣,并几节鲜甜多汁的甘蔗。苹果和桔子、冬枣等果子,这些天断断续续吃掉了一些。
陈曼青将果核都埋进了小溪边的泥土里。
有些生根发芽,长成了尾指粗细的小苗,有些先天不足,烂在了泥地里。
削好的甘蔗不耐保存,为了能多新鲜点时日,她带去学校的甘蔗一直都是不去皮的。不去皮的甘蔗可拿来做种,这几节甘蔗她没舍得吃,在空间黑土地的一角埋了下去。
外界一天,空间一百天,几天差不多就有一两年了。
几节甘蔗早就生根发芽,长成了七八株肥壮鲜甜的新鲜蔗枝。闲着也是闲着,陈曼青干脆扛起锄头,将蔗枝都挖了出来,剥掉繁茂的包裹住多汁蔗枝的叶子,擦洗干净砍柴刀,将所有的蔗枝分了段。
肥壮适合做种的那些蔗段,晾晒在小竹楼院子一角。
只等两头断口的蔗汁干透,就再次埋进土里去。剩下的边角料,搬进了小竹楼阴凉通风处,干渴的时候还可以拿来打牙祭。说到打牙祭,陈曼青的肚子开始咕咕的叫唤起来。
她在这空间里睡了一觉,又写了好久的作业,加上刚才一番劳作,之前吃的苹果早就消化干净。而且照理说,一颗苹果的能量是挺不了这么久的。
之前没有意识到肚子会饿的问题,等肚子真的饿了,陈曼青才恍然她的上山计划出了纰漏。
她的书包里准备的面包水果,是按照外界两天的时间准备的。可她在凤和村呆个两天的话,在空间里就得住两个夜晚,一个夜晚四十多天,两个夜晚……咳咳咳,陈曼青顿时被自己的口水给呛到了。
八十多个日日夜夜,喝的还好说,外面有全自动的山泉水。
可她吃什么?
果树最少三五年才能挂果,小溪边的果树都还没长成。唯一可以挂果的野桃树,移栽进来的时候树叶都黄了大半,距离下次长出新果,怎么也得小半年。
陈曼青愤愤的咬了一口手里的甘蔗。
这是如今整个空间里除了她带来的食物以外,唯一能吃的东西。
咦?
入口的味道,却让陈曼青顿了顿。
仔细的品味了一番,嘴里的蔗枝除了甘蔗原有的鲜甜外,还多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这股清香虽然浅淡,却像冬日的腊梅香,让人绝难忽略、沁人心扉。
一口甘蔗汁下肚,陈曼青只觉得浑身都清爽了几分,肚子里饥饿的感觉也消减了一些。
陈曼青眼睛熠熠的发亮,飞快的啃光了手上的一小段甘蔗。
不只口感更鲜甜了几分,多了一股子淡淡的清香。空间出产的甘蔗枝相比外界的甘蔗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纤维紧密结实,嚼光了蔗汁后的残渣一点都不散不碎。
这一点尤其让陈曼青满意。
过去她吃甘蔗,最讨厌的就是这一点。每次吃完了甘蔗嘴里总有些怪异,有一种被甘蔗残渣卡住了喉咙的感觉。更妙的是,这么一节甘蔗下肚,安抚住了五脏庙。
陈曼青咕咕叫唤的肚子,再没有半分饥饿的感觉。
那种饱足感,完全不像过往吃完了甘蔗仿佛灌了一肚子水,上个厕所又没了的样子。陈曼青有一种预感,接下来的大半天她应该不会感觉到饥饿了。
摆平了五脏庙,陈曼青不甘心的拿出高一课本,开始一本本的翻看。
语文没问题,一本书总共就几十课,每颗课文少则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在她这个前世看惯了动扎几百上千万字长篇网文的人眼里,简直毫无难度。
背诵不去说它,也不急在一时,她从头到脚翻看了一遍,就当是预习了。
英语也还好,高一的英语课本知识点还是挺浅显的,托她上一世欧美各地跑了不少地方的福,看起来没什么问题。政治、历史这玩意儿跟语文差不多,陈曼青也是草草的过了一遍。
唯一麻烦的就是数理化了。
她翻出数学、地理、化学课本——高一是没有物理课的,等上了高二文理分班后,理科生才增添了一门物理课,替换掉高一这门份属文科的地理课程。
不过地理虽然一上高二就分成了文科科目,里面很多知识点还是理科相关的。
比如纬度、方向的计算,风速的变化等。
陈曼青一边翻课本,一边努力理解课本知识、将看到的公式都记在课堂笔记本上。至于完全的掌握好这些知识要点,她是不会奢望的。
数理化的知识要点只有不停的做题,用长久的题海战术方能使人记忆深刻、信手拈来。
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事儿。
如此一番辛苦下来,相当于陈曼青认认真真看完了七本书。认真看书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等陈曼青将看完的化学书放回原位,又合上了化学课堂笔记本,时间已经过去了十来个钟头。
在空间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陈曼青伸了个懒腰,长时间的专注看书,让她精神有些疲倦。
第7章 空间夜漫漫(三)
这些都是课本,不像网络小说看着仅仅是为了愉悦。
她每时每刻都在记忆书上的文字,又连续看了十来个钟头的书,自然精神不济。站起身来,做了两个扩展运动,又蹬了蹬腿,陈曼青下楼晃悠了一圈。
院子一角晾晒着的甘蔗段,经过十多个小时,两头的断口早已干涸。
正好她看书看的厌倦,把这些个甘蔗种下去,只当是劳动放松了。不过想想自己这两天得在空间里呆个八九十天,还指望着甘蔗段饱肚,陈曼青就不敢将所有晾晒着的甘蔗段都给种了。
挑选了二十截看着最肥壮的,陈曼青在原来长甘蔗的位置种了下去。
她本来还有些担心这块土地长了一茬的甘蔗,会不会再种东西就营养不足了。不过翻看了一下之后,就打消了这个顾虑。因为那片黑土地原来是什么样子,长完了甘蔗还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