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桂树开花,这些桂花自然不能浪费。
再加上空间里各式各样的花朵、香草、果实,以后只会越来越多。什么花酒、果酒、精油、香水等,制作较为简单便利的好东西,空间里都可以搞起来。
因而空间急需添置的书籍里,又多了一堆酒类的专业酿制书籍,精油、香水类的蒸馏技术书籍等。
陈曼青想到至今还呈负数的钱包,赶紧停止了想象。
别说是添置这些专业性书籍,她现在连学习资料、参考书都还买不起呢!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
她有了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小空间,这实在是一件很舒心的事情。
特别是这个空间经过了自己长时间劳作后,物种极大的丰沛了起来。陈曼青路过那一片甘蔗林,新长出来的甘蔗才到她的半腰高。甘蔗林的旁边,是一整片的玉米地。
不同于别的作物都是一株两株,连豆子、油菜都只有十多株。
这玉米地真的是一小片,比甘蔗林可壮观多了。因为陈曼青在外界的玉米地里找到了一棒子干瘪的被农人遗漏的玉米,一整棒子的玉米上种子密密麻麻的排列了好几百颗。
经过挑拣以后,肥壮的玉米粒也不少,整整有一百九十八粒!
虽然这会儿这些玉米才只长到了膝盖这么高,可是一想到玉米是季度性作物,最早熟的玉米只要八十多天就能长成,陈曼青就控制不住的开心。
这就意味着,今天晚上在空间里她极有可能吃得上玉米了。
虽然空间产的甘蔗很好吃,可是一整个晚上空间里的四十多天都在啃甘蔗,陈曼青嘴巴里也要淡出个鸟来了。同样是基于这个原因,在路过晚稻田的时候,陈曼青还捡回来几枝稻穗。
陈曼青家里小时候就是种田的,她记得稻子得先催芽,再种进水田里去发秧。
等秧苗发好了,还得分株重新种植。
这么麻烦的事情她显然是不愿意做的,而直接就这么把谷子种下去,鬼知道这稻子能不能正常的发芽生长。陈曼青抱着可有可无的实验心态,将稻穗上的几百粒种子随意丢在种植了一大片山货的土地边缘。
第12章 如意土
考虑到稻子比较渴水,空间这条小溪又贯穿了整个空间。
陈曼青丢稻粒时,有意识的将它们集中安置在了山货地靠近小溪水的那一侧。
刚才检查山货那一小片,陈曼青的眼角余光就有看到那片谷子地里,长出了一小片密密麻麻的小苗儿。这会儿她不想出去低头埋腰的寻找空间里没有的新物种,干脆再次一出一进空间,利用这种方式快速来到了那片谷子地,打算将这些稻秧处理一下。
谁知到了稻秧处一看,秧苗的底部泥土湿润,竟然跟外头半干的水田状态差不多。
不仅如此,秧苗底部的泥土也细腻柔软了许多,呈现半淤泥的肥沃模样。
这分明就是一张最好的育秧床!
若不是这片土地着实太小了一些,几百株的稻秧只占据了半个平方不到,与周边的泥土状态对比实在太过鲜明,陈曼青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原来这空间里的土地,真的会因为种植其上的植物需求不同,而调整状态!
之前那一大片山地,之所以变化没有这么明显,大概是因为涉及的土地太多太广阔。不像这片育秧床,不过半平方不到的面积,调整起来较为容易。
陈曼青怔怔然的看着整整几百亩的黑土地。坐拥这样一大片价值连城的土地,她不会夭寿吧?
呸呸呸,陈曼青赶紧赶走了脑子里奇葩的念头。她已经死过了一次,重生而来前途一片光明,才不要再次早夭凄凄而亡呢!
陈曼青屁颠颠将几百株稻秧弄出了育秧床。
围着这一小片育秧床的位置,间隔半臂的距离几株一小丛的种了下去。莫看育秧床只有半平方不到,几百株的稻秧分散种植,却占据了几十平方的黑土地。想到不久后这一处稻秧地,就会变成最为肥沃适宜的水稻田,陈曼青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月芽空间的格局就像是一个硕大的圆,圆的外面被浓稠的白雾所笼罩。
陈曼青试过,那些白雾仿佛是一层层透明的白膜,坚韧无比。白雾之后的地方,她是走不过去的。白雾之内,一条漫长的小溪从左到右横穿而过,将一整个月芽空间分割成上下不均等的两部分。
月芽空间的上半部分很是狭小。
由于小溪弯弯曲曲的,形状并不固定,在某些弯曲的地方还形成了几处低洼地。
下半部分则广袤无比,是一整片串联在一起的黑土地。陈曼青的小竹楼就坐落在小溪中间靠近左侧的一处低洼地里,这才导致第一次进入空间的陈曼青,误以为小溪是围绕着小竹楼而存在的。
本来陈曼青往空间里种东西,就在有意识的分区分块。
如今既然知道了这一大片的黑土地,都可以因种在上面的植物而改变土地状态,那整个空间的格局就更有必要好好的规划一番了。陈曼青也不顾忌地上脏不脏,一屁股坐在了稻秧地上。
小竹楼附近自然是要种植一些常用作料作物的,自己最喜欢的花卉也可以种上一部分。
箬竹种在原来的地方没什么不好,不过那些楠竹她打算养成一大片的楠竹林子,小竹楼后面紧靠着小溪,地方显然不够。等楠竹繁殖的多一些,就留下一小部分在屋后,剩下的转移去小溪对面。
茶树清远幽静,跟楠竹很搭,一并移栽到小溪对面。
小溪对面的土地狭窄逼仄,衍生出一大片楠竹林,再种上几颗茶树也就差不多了。只有小溪最上面的部分有一小片相对广阔的土地,到时候种上些山货,使它衍化成一两个小山坡。
如此一来,小溪对面的风景就相对完整美好,不需要再有大的变动。
比较麻烦的是小竹楼所在的空间下半部分。
由于土地太过广袤,陈曼青只能大体上规划好,至于细节一时间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陈曼青打算在靠近小竹楼的地方划出一整片用做农田,中间部分则作为一些有用经济作物或者药材的种植基地,最外围的一圈儿就发展成山脉。
陈曼青有一种预感,空间并不会一直就这么几百亩大。
这般规划好以后,她只要守着这一片区域生活,外围的山地不用管它们会发展成多广袤的山林。
再在靠近小溪最上端的位置渐渐丰沛水生植物,衍化出一大片湖泊。靠近湖泊的位置,弄出一小片水田,用以种植自己喜欢吃的水旱两生农作物。然后在小溪靠近小竹楼的位置,有意识的发展出一个用作洗澡的山泉池子。整个空间就大体格局而言,作为自己的私人悠闲生活之所,就已经趋近完美了。
剩余的就是细节的慢慢圆满,她要让自己的私人生活,无一处不适意。
陈曼青并没有太大的野心,即便重生一次,她也只想好好的认真享受生活而已。如果把建设空间作为终身事业,那就太枉费重生一次的契机了。
她要珍惜每一时每一刻重生的日子,怎么开心怎么来。
虽然圆满空间的细节,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不过还好,大的格局想要打下基础,却并没有这么困难。陈曼青看着初具峥嵘的小空间,仿佛看到了几年以后此处风景曼妙、果蔬飘香、鲜花满园,无一处不适意、无一处不妥帖的模样,嘴角不由微微翘起。
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陈曼青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刻也闲不住了。
见空间里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飞快的出了空间,投入新一轮的物种大搜寻。
经过一上午外加下午两小时的跋涉,尽管移栽植物树木什么的花费了点时间,陈曼青也已经渐渐深入了山林。随着阳光被树叶遮盖的稀稀拉拉,一些喜阴的山货品种慢慢变多。
蘑菇、平菇、香菇,这些常见的真菌类山货,但凡陈曼青认得出的,自然不会放过。
为了长久计,陈曼青是连菇带木头一起砍了下来,放到了空间小竹楼墙根的另一侧没有种植生姜的阴凉处。有了这些菇类,木耳地皮菜之流当然也少不了。
第13章 遇险
黑白木耳与糯耳,陈曼青参考了菇类的做法。
直接砍下长耳的木头,堆放到了菇类木头的旁边。至于地皮菜,这玩意儿只有在潮湿的草地上才长,倒是有些难办,陈曼青连地皮铲了一小片,铺到了小竹楼后方的楠竹鞭附近。
空间里的光线照射是有方向的,跟外界差不多,大概是在东南方。
甚至陈曼青都有些怀疑,空间里的光线就是来源于外界的太阳。因而正对南面的小竹楼后面被大片的阴影覆盖,相对较为适宜地皮菜的生长。
除了这些常见物种,剩下的东西就不太好找了。
陈曼青上一世毕竟不是专门研究植物的植物学家,认识的植物品种大多都是常见物种。虽然由于经常写小说要用到不少的植物资料,但有万能的度娘在,谁会花时间刻意去记?
药材之类的山货,认识的更是没几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