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小先生请赐教 完结+番外 (沐清公子)


  他遂作揖道:
  “弟弟年幼,冒犯之处,还请小娘子见谅。”
  那位母亲将女儿护在身后,嘴上却还一味说着多谢与不敢。这般的口是心非,七娘在汴京见得多了,遂也不以为意。
  反是那小娘子,见七娘风姿俊朗,面容姣好,直蓦地红了脸!
  只见她偷瞧七娘一眼,又行一礼,问道:
  “二位小郎君仗义相助,我母女很是感激。还望留下姓名,也好来日报答。”
  七娘见那小娘子面带羞怯,忙向前一步,挡在陈酿身前。
  她道:
  “我们本也为着卖车的!萍水相逢,留下姓名,却是不必。”
  说罢,她自作一揖,拉着陈酿便要去。
  才行两步,只听身后人道:
  “小郎君,我家姓邓,小女小字容君。日后若有相逢之日,必报今日之恩!”
  七娘也不理她,一味地拽着陈酿走。
  不过,邓容君,似乎是个极耳熟的姓名。

  ☆、第三十一章 扬州慢3

  时至夜里,陈酿与七娘只在农户借住。
  夜已深了,陈酿早已浅浅睡下。七娘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邓容君,这个姓名,究竟是谁呢?
  七娘思索了一整夜,恁是想不起!忽而烛光一晃,也不知是否通了灵性,七娘猛地记起。
  邓容君,不正是开封府邓府尹的妹子么?从前在谢府莲池见过一回,是五嫂陪着。似乎,还与二哥议过亲事。
  想那时,她打扮虽不华美,却端端的一派官宦气度。哪似如今,寻常衣裙之下,可怜兮兮的,难怪七娘认不出。
  只是,七娘眼下亦是一番落魄,比之邓容君更甚。她又作小郎君装束,从前不过匆匆一面,邓容君自然也是对面不相识了!
  看她们的模样,想来,亦是因城破出逃。
  这般官宦人家,一路之上,也见过不少。
  他们为避祸端,皆轻车简从,佯装成百姓,一应值钱之物亦不敢带。否则,城破时虽乱,又岂是好混过的?
  这位邓府尹,虽是谢府一手提拔,却不似谢府,树大招风,引人注目。故而,零星女眷尚得勉强保全。
  七娘心道:若父亲是个寻常官吏,从未权倾朝野,那家中长辈姊妹,是否也如邓家一般,或可苟全性命于乱世?
  思及这些,她越发辗转不已。
  陈酿睡在邻靠的屋子,与七娘不过一堵纸墙相隔。
  时有农家多子,又没钱盖房子的,便将现有屋舍拿浆成的纸板隔开,到底比济济一堂要体面些。
  久而久之,一传十十传百,这个法子遂在农屋修筑中越发常见,
  师徒二人投宿的农家,很是清贫,亦用了纸墙的法子。
  一纸之隔,足以让陈酿听清邻屋的动静。
  他本就未敢睡太沉,经了王婆子一事,陈酿待陌生人事总留有一分防备。七娘那处稍稍动弹,他便猛地惊醒,生怕有甚意外!
  “蓼蓼?”他唤道。
  七娘闻声,转过头对着墙,应声道:
  “酿哥哥,我在。”
  听她回话,陈酿方才放下心来。
  他又道:
  “怎的还不睡?明日要去渡口乘船呢!快好生歇息!”
  七娘倒也老实,毫不遮掩地便道:
  “睡不着。”
  陈酿闻声一怔,到底还是那个任性骄纵的谢七娘。
  二人一路行来,遇着不少事,七娘亦学会委曲求全,随境忍耐。只是,骨子里带的娇娇贵气,总在这些小事上显露无遗。
  陈酿心道:如此也好。
  她本心如此,若因着国破家变之事失了本心,变作与寻常女子无二,才是他最不愿见到的。
  陈酿视谢府,也算得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他自知她心中为何所忧,为何所困。
  只是,幸而,七娘那份赤子之心,并未随境而改。
  他默了一瞬,只安抚道:
  “蓼蓼,纵然心中有事,亦要兀自保重。既知努力加餐饭,更要努力加睡眠。”
  七娘隔墙闻听他的言语,温润又厚重,这般依靠之感,是足以安抚人心的。尤其,在眼下的世道!
  七娘深吸一口气,兀自一番微笑,遂朝墙头道:
  “酿哥哥,给蓼蓼讲个故事,伴我入眠吧!”
  陈酿一愣,转而笑道:
  “已是及笄之人了,怎的还要听故事入眠?如此稚气,岂非与三岁小童一般?”
  七娘也不恼,只紧了紧被子,柔声道:
  “酿哥哥,可我想听。”
  从前逢着陈酿这般言语,七娘多是据理力争,还总引经据典,编些歪理来分辨。
  今夜她却不闹了。只是,如此的轻声细语,似乎更让人难以回绝。
  陈酿低头一笑,终究是拗不过她的。
  他似哄孩童一般,只道:
  “好,那便说个梁祝的故事吧。”
  “嗯。”七娘细语应声,洗耳恭听。
  其实,这故事谁又没听过呢?
  他老生常谈地讲,她不厌其烦地听。陈酿自是纵她护她,而七娘,是不拘着陈酿说什么的,只要闻着他的声音,她便安心。
  那一夜,在老故事中,七娘模模糊糊地睡去。
  至于陈酿如何讲的,说过些什么,她早已记不清。唯记得窗头月光清润,温柔得不可方物。
  陈酿似乎闻着七娘清浅的呼吸,想来,她已沉沉入睡。
  他遂披上件单衣,起身踱步。与人讲故事的他,反是睡不着了。
  陈酿举目望月,一时心有感慨。
  那样的月光,古今无异,带着慈悲融乎天地。
  明月之心澄明皎洁,端然于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随事而迁,不因朝代更迭而变。
  他轻叹了一声,思绪飘得很远。
  到底还是张若虚看得分明,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何年照古人。
  眼下的家亡、国破、山河破碎、颠沛流离,终究会化作史书之上淡然一笔。
  如此想来,只觉身世微茫。人命,都太不值了……
  次日晨起,农家老妇已然在田头干活,见陈酿与七娘出来,自是热情相呼。
  这户农家,本是极清贫的所在,因无南下的盘缠,故而逗留在此。
  户中老夫老妻二人,指望着收留路人借宿,赚些南渡的本钱。
  “读书人,”只听那老妇高呼,“你们是备着今日南下吧?”
  她这句话,陈酿自明白何意。
  他行入田间,七娘似个小尾巴,在他身后紧紧跟着。经了那么些颠沛日子,七娘早对泥地习以为常了。
  陈酿多掏了几个钱予老妇,遂道:
  “多谢老婆婆收留。多出的几个钱,劳烦婆婆替我兄弟二人备些干粮。”
  老妇笑呵呵地伸手接过,连连应声。
  陈酿所给之数本是市价,虽没多的,倒也爽快。
  也并非没有惜老怜贫之心,只是二人匆匆逃难,身上银钱本就不多。
  一路之上,陈酿将自己的东西或当或卖,早已所剩无几。连那件半旧裘衣,也在下山之后卖予旁人了。
  史雄本欲以金相赠,只是,陈酿与七娘尽推辞了。
  他有一大帮子兄弟要养,又要备着投奔韩世忠将军一事,手头自不宽裕,又如何能收他的钱?
  想来,二人撑到此时,不过是计算着毫厘用度。
  昨夜,陈酿细细算过。所剩盘缠,加之卖车所得,勉强能撑到扬州。
  待渡了黄河,至那未受战祸的应天府,或能寻些开源之法。那时赚几个钱,供得七娘吃住好些,倒不必似如今这般拮据。
  正想着,却见这户的老头子回来了。
  他卷起裤腿,如往常一般踏入田里,一面高声唤道:
  “读书人!老汉才自渡口回来,你们今日怕是走不成了!”
  ******分割线******
  多谢Odiesun老铁的打赏~~~前几天出差,今早才备着返家,抱歉发晚了些~大家么么哒~~

  ☆、第三十二章 扬州慢4

  只见那老汉双眉深蹙,黝黑粗糙的脸上皱纹满布,更显得老态又愁苦。
  因着常年务农,于田野之间,他的步伐倒还算熟稳。
  他趋步行来,向陈酿摆了摆手,又道:
  “今日渡不得咯!”
  陈酿倒也不急,只问道:
  “怎么,渡头风浪太大?”
  他说罢,抬头望了望天,又道:
  “春来虽多涨水,却不似夏日猛烈,该不至于啊!”
  老汉看着陈酿与七娘摇摇头:
  “是人太多了!老汉我本想着,再凑几日盘缠,便带着老婆子南下去,故而天不亮就去打听船价。谁知,竟是个人山人海的场面!”
  老汉手舞足蹈,神情也极尽夸张。
  他手掌往大腿上一拍,颇是愤恨,接着道:
  “那些个摆渡人没良心,坐地起价!渡口之人,哪个不是逃难而至?皆等着南下避祸呢!这等黑心钱也敢赚,狗娘养的!撑不死他!”
  老汉心中不平,一股脑地愤慨而言,难免粗鄙了些。
  七娘向陈酿身后避了避。对于这样的粗话,一路之上虽听了不少,七娘却依旧本能地害怕。
  陈酿回头看了她一眼,本打算今日带她渡河,眼下看来,是不能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