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画什么?”
她被看得大脑一滞,不知怎么,忽然想起了周进——想起小俊同她勾勒的那些在海边,乘风破浪的,画面。
她最想画。
“山村海岛?”她几乎脱口而出。
“嗯?”
“就是海岛什么的…”方璃想要再说时,楼梯上传来了脚步声。
她抬眼,惊慌说:“张、张老师。”
正是教他们油画一的老师。
“今天我……”她刚要解释。
“小张。”许宋秋转身,打断她,不紧不慢说:“跟学生聊点写生的事儿。”
“噢——这样啊,没事。”张老师扶扶眼镜,“你们聊,你们聊。”
张老师语气十分尊敬,很快下楼,方璃看着老师背影,难免有窘迫:“那教授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上课了。”
“要不然我真画不完了。”她认真说,“我画得很慢。”
许宋秋像是想到什么,清淡地笑了下,微抬下巴,“去吧,好好画。”
“谢谢教授。”
方璃很快上楼。她并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右手摁在有颜料的那缕头发上,满心想得还是周进的事情,走回画室。
打算下课后再去卫生间弄干净。
但她怎么都没想到——
三天后辅导员开的写生大会,PPT的背景图片不再是遍布大白鹅的鹅庄,而是碧海蓝天、景致温柔的海洋岛。
方璃坐在阶梯教室的最后一排,正在查朝鲜海附近的天气情况,冷不丁一抬眼,揉了揉眼睛,疑心自己看错。
“许教授可真好啊。”旁边的陆思思小声说。
方璃握紧手机,没吭声。
“你不知道吧?是他提议的临时换地点,说是不少学生有意见。”陆思思说:“他说写生还是要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吧啦吧啦的。”
“是吗?”
“教授真的太好了~”陆思思呈花痴状,“不过这种换地点的事情也只有我们教授才敢说,说才有用啦。”
“嗯。”方璃顺着她点头,“教授是很厉害。”
她看了一会PPT,重新低下头看手机。
心里有些不安,还有点微妙的奇怪。
【哥还没消息吗?】方璃一个字一个字回复,【我下周一就要去写生了。】
吴小俊的短信几乎是同时弹出来的,【还没有。这么快就要走了吗?去多久?】
【一周左右吧。】
是不是就见不到了,她翻看着日程,皱着眉打字。
那边静了几分钟,【如果有消息我联系你。】
方璃黯然回复:【好。】
第24章
A省位于我国东部, 海岸线漫长,附近小海岛众多,海洋岛算是其中较出名的一个,风景优美清新,距离济州岛极近。
出发前夕, 方璃收拾完行李, 望着行李箱和大包小包的画具,撑着腮发呆。
她给方建程拨了个电话,写生的日程父亲早就知道, 只对临时更换地点有点意外。问明情况后, 低声嘱咐。
方璃听出他语气里透出倦怠。
“爸。”她把手机夹在颈间, 一边检查画具一边问:“最近还是很忙吗?”
“快了吧。”
两三个月前就是“快了”,现在还是“快了”,
方璃皱着眉问:“是不是度假村……”
“你不用担心这个。”方建程打断她, “没事的, 一切都好。你好好画画, 别想其他的。”
“哦。”
方璃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那你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她轻声道。
方璃放下电话,心上像是横了条扁担,两边都是又沉又重,压得她喘不动气。
她担心父亲, 担心周进。
——
写生第一天。
方璃站在甲板上, 双臂懒懒地搭在铁栏杆上, 低头望向海面。
渡轮缓缓地在海上行驶,庞大的船身走过,激起两侧翻滚着的白色浪花。
海鸥飞过,发出阵阵低鸣。
琴岛港越来越远,岸边繁华的建筑一点点隐在晨雾中,像一幅轻盈透亮的水彩画。另一侧,海面广阔无垠,与天连成一色。天海之间,轮船好像变得很小,她更小,那些压抑着她的烦恼,也跟着小了。
十二月,天气很凉,海面上风大,方璃压低帽檐,裹紧围巾,整个人缩在红色呢子大衣里。
“璃璃,来合照吗!?”陆思思和几个女生围了过来。
“好呀。”望了许久的海,心胸都开阔不少,方璃转过身靠着栏杆。
陆思思抬起胳膊,几个女生凑成一团,把脸挤进屏幕里。方璃的脸紧紧贴着陆思思光洁的脸颊,少女们嘴角扬起,露出青春的笑。
“再来一张好吗!我脸好大,我要到后面。”
“能把我痘痘P掉吗?”
“选个猫咪的滤镜好不好啦。”
女生们叽叽喳喳,方璃也跟着露出难得微笑,注意力全集中在照片上。
她完全没注意到,在她身后,一辆驶往琴岛港的铁皮运输船缓缓驶过。
周进正斜倚在运输船的甲板上抽烟。
“进哥——”一年轻黝黑的小伙子跑来,愤愤说:“你说这次还不让咱回去?”
周进目光有些飘忽,落在那辆白色游轮上。
“进哥?”
“进哥?”
小伙子连叫两声,周进才回过头:“怎么?”
“看什么呢?”
“没什么。”周进把嘴里的烟拿下,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一定是看错了。
海风拂面,鎏金般的阳光撒在海面上,红衣少女立在船头,纤细窈窕的身段,长发飘散,在风中形成一面黑色旗帜。
刚才那一眼,他刚刚好看见她的笑颜。
雪白的脸,唇角微微翘起,酒窝美好。
隔着苍茫的海,他看不清晰,只觉得人影极其相似。
周进心口像被捶打一下,那些天的回忆闪过。
其实在海上也没飘多久。
可好像又很久了,久到这些事情都记不清楚。
游轮越来越远,周进挪回视线,手肘搭在锈迹斑斑的栏杆上,冲那小伙子说:“可能吧。”
小伙子揉揉乱发,哭丧着脸:“累,想回家。”
“再坚持坚持。”他鼓励。
“进哥,你都不想家吗?”小伙子歪倒在栏杆上叹气:“不想你媳妇?我都要想死我媳妇啦。”
周进朝海面上看了一眼,游轮远了。
那纤细的红依稀还能看着。
红的端庄,红的纯粹,红的鲜亮,像是这海面上仅有的一抹亮色。一比,天地间都跟着黯淡。
“我没媳妇。”周进收回目光,语气平淡。
“哈、哈、哈——”小伙子干笑两声,“那天上船我虽没见着,但听大赵他们说了——嫂子亲自过来送你,特别的年轻漂亮,跟一仙女儿似的。”
他唇线微绷,“那是我妹子。”
小伙子一顿,好奇问:“亲妹妹?”
周进摇头,深知解释不清,也不想再谈这个话题。眼看琴岛港越来越近,他挽起衣袖,露出被晒黝黑的健壮手臂,“快到了,干活吧。”
海荣公司的捕捞船队由捕捞船和运输船组成。任务分工也十分明确,周进他们负责将捕捞船加工冷冻好的鱼搬上船,运回港口卸货,如此反复。船上生活非常辛苦,当时说的“一两月”不断被延长,捕捞船始终在朝鲜渔场停留,运输船回一趟也不给多余时间,人身自由限制得厉害,就怕船员不干。
周进对此早已习以为常。
方璃他们在海洋岛安置好,已经是下午六点。海洋岛虽算旅游景点,但岛小且偏远,寻常游客不多,住宿条件也一般。
旅馆的窗户发了霉,她推开窗,深吸一口气,透着咸湿味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
窗外就是寂寞的山头和一望无际的海面。此处位于北温带,寒流交汇,山上树叶凋敝,只留下光凸凸枝杈,半山腰上有一片坟茔,面向大海,更显凄凉阴冷。
方璃记得下午来时,带队的导游说这是一片空坟,是家人为出海后没有归来的渔夫所立。
多少思念和悲痛,被寄托在这一方墓中。
她托着腮望去。
在他离开的第六十一天里,她格外想念他。
写生时间只有一周,行程安排得紧密,岛面积不大,画头不少。上午一般是几个同学结伴选景,下午便开始画画。
天气冷,大多同学都只抱着夹子画速写,还有更多同学拍张照片就偷摸回宾馆,然后支起架子慢慢画。
好好一次写生,被搞得同往日画照片无疑。
方璃还算凑合,属于画速写那批,每天都戴着毛绒手套、围巾、毛线帽全副武装。
在这些人当中,唯独许教授是例外。
背着颜料画架爬到山顶,画远处公海上的渔船游轮,画料峭的山景,画阴凉落寞的墓碑。
用他的话说:“冬日风景远比夏季要好。”
陆思思对此仰慕得很,但一想到要搬着颜料找地方,还要在寒风中画画,便退缩了。
“男神就是男神。”陆思思躺在宾馆的床上,为大家的懒散开脱,“而且教授是写实派的,我们就当抽象派画画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