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她能打破世界纪录,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着她打破世界纪录。
陈焕之自己也在等着。
她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在那道门槛外面,眼前的迷雾中隐约可见那道标明了“10秒49”的大门,她离得那么远、那么近,有时觉得看不清前路,有时又觉得一切都近在眼前。
刘鑫源大概比她更紧张,天天给她做思想工作,“没事儿别老看报纸和网上别人的瞎说,咱们自己好好跑就行了,一切都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你也别着急,有的时候一个好成绩越急越来不了,今年这样就已经够成功了,等明年好好干就行,咱们日子还长着呢。”
陈焕之怕刺激他,只好背后跟贝伦吐槽,“我觉得老刘又开始瞎紧张了,其实我真不着急,早晚的事儿,不过能早了总比晚了强,毕竟我以后还想着打破个七八十回世界纪录,超越布勃卡呢。”
就这样,时间走到了2010年的11月12日,粤省的亚运会开始了,这也是2010赛季陈焕之的最后一场百米比赛。
第145章 145
陈焕之跟宋怡一起在羊城街头漫步,陈焕之穿着自己的日常衣服,戴着棒球帽和墨镜,两个人安安生生轧了半个小时马路,连一个认出她的人都没有。
宋怡稀罕地不得了,“我还以为你现在出现在哪儿都应该是万人空巷呢。”
“要是大喊一声‘我是陈焕之’那肯定被围观了,不过毕竟不是电影明星,广告也以赛场上镜头为主,整天别人看我都是穿着小背心小短裤跑来跑去的,估计都认我腹肌比认我脸清。”陈焕之说着指指正好经过的商场占据了整整三层外墙的她的巨幅SPORTS广告,正是她之前洲际杯上冲线的一瞬间,“喏,都是像这样的,如果我换个裙子头发放一下,估计我教练第一眼都认不出我。”
不过说归这么说,她们还是只敢在街头轧马路,不敢摘了帽子墨镜喝个咖啡什么的。
宋怡大笑,“明明挺正常的运动服怎么叫你一说这么奇怪。”
陈焕之无语地看了她一眼,笑点好奇怪。宋怡今年大三,学业无比繁忙,仍然在监狱里的父亲和舅舅也压在她的心头,几年间迅速消瘦,高中时圆圆的苹果脸如今两腮肉也没了,下巴也尖了,纵然是心平气和时候也难免略有愁苦之色,倒是哈哈大笑时,整个人居然隐约有了点陈焕之前世熟悉的那个嬉笑怒骂的蛇精脸样,也算是殊途同归了。
陈焕之仗着身高优势伸手揽住宋怡肩膀,“我妈在安哥拉乐不思蜀,天天给我发宿舍里时不时冒出来的大蜘蛛照片,现在我亲友票都只能给你了。”
宋怡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那你爸那边呢?我看最近报纸上他们的采访也挺多的。”
“是啊,毕竟采访不着我妈了。”陈焕之说,“就那样吧,让我爸企业抓紧时间拿我打打广告吧,就当我给的赡养费了,”她叹了口气,“我也挺抱歉的,不过没办法的事。”
宋怡一时无语,又把话题转回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个倒是陈焕之最感兴趣的内容了。
逛完街回到亚运村,刘鑫源早就在等着她了,虽然嗔怪了一句“明天就开始比赛了今天还出去闲逛”,但其实他也没放在心上,直接就让她按照在训练局时候的日程安排开始下午的训练了。
说实在的,陈焕之的赛季从9月洲际杯后就已经结束了,如今的亚运会对她来说只能算是一次冬训中的普通队内测试,她所有的主要对手都不在亚洲,说句大话,就如今的亚洲女子100米成绩而言,陈焕之哪怕是闭着眼睛跑,都不可能输。
因此刘鑫源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都是这样的调调:
“成绩不重要。”因为金牌是稳的,别管100米、200米都稳。
“主要目的是测试一下她的状态,我们从十月就已经开始冬训了。”
“是的,她的200米在世界田坛还不算特别有优势,有很多强劲的对手。”但是在亚洲没有。
“世界纪录?我们现在没有在想这个,今年冬训的目标是让陈焕之一步步稳扎稳打稳定地提高成绩,一个不要受伤,一个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就行。至于纪录这个东西只能说该来的总会来,但我不会在上面投注过多的注意力。”其实训练中已经破过,现在他天天晚上期待得睡不着觉但这能说出来吗?
“不,陈焕之不会参加开幕式、也不会担任旗手,12号开幕式的时候她还在封闭训练期,目前预计是17号跟着田径队其他队友们一起进亚运村,一直到26号跑完4X100,闭幕式?这个要听领导的安排。”亚运会开幕式当个旗手最少得彩排三四遍,一晃就是一个礼拜没有了,刘鑫源可舍不得宝贵的训练时间让陈焕之拿来干这个,反正她现在自己就光彩夺目,也不需要用这个来给自己增光了。
至于陈焕之?她要赛前专心备战呢,除了领导们需要她当吉祥物的时候出去晃一下,平时有绝好的理由拒绝一切外界干扰。
“别闹,”郭培义很是烦恼,“你备哪门子战啊,刘教练不都说了权当是训练时候的队内测试吗?”
陈焕之说,“是啊,队内训练除了每个月的开放日不都是封闭式的嘛,让我这会儿在外面乱跑不太好吧。”
郭培义也知道其他人都在那儿备战的备战、训练的训练,即使这次亚运村纪律不严,她随便出来也是不太好,问题是亚运会闭幕式后第二天陈焕之就跟着田径队集体飞美国冬训去了,更没机会做国内的宣传了。
今年她从5月起,除了偶尔回国休整一段,基本一直在欧美各国训练比赛了,商业活动之前都安排的差不多了,现在身上十几个一级、二级代言,也都该拍平面拍平面、该拍视频拍视频,基本全都结束了。
但是今年的国内宣传无疑是没跟上。
诚然之前钻石联赛提前夺冠和洲际杯10秒52的时候,国内各大媒体都狠狠地刷了一波,但在国人心中,哪怕是现在处境尴尬,亚运会也比钻石联赛、洲际杯等等更有存在感呀。
换句话说,之前刷到的好感都来源于那些本来就是体育爱好者、时不时就会换台到央五瞅一眼的人,一直到现在,才是全民体育热度上升的时刻。
就像是缩小到几十分之一的奥运会,刷国民度就在此时了。
“像是赛前不好好备战四处参加活动这种新闻,你万一输了才叫丑闻,等你亚运会结束三个金牌到手,这就连个新闻都算不上。”郭培义说着看看她的赛程表,妥协了,“这样吧,你21号开始100米预赛,21号之前,先做一个《田径》的专访,然后等到26号4X100结束,这样27号你除了闭幕式就没别的事儿了吧,那天再排个微博粉丝见面会。”
陈焕之其实觉得挺麻烦,但是郭培义的表情看起来像是如果她吐出一个“不”字,他就要跟她拼了。
“好好,没问题。”
等陈焕之回到自己在亚运村里的房间,苏圆圆正趴在床上上网,噼里啪啦地打字声不是聊得火热、就是战正酣处,听到她声音头也不回地说,“焕焕,网上又有人在说你耍大牌哦。”
陈焕之见怪不怪地“哦”了一声,苏圆圆重重地敲了几下键盘按个回车,回头说,“我说真的,《南城晚报》的记者翟宇在自己博客上写的,他从七月就开始预约要采访你,预约到现在都没采访到。”
陈焕之一听这个名字就想起来了,她没好气地说:“他等着吧,这辈子他都采访不到。”
“啊?”苏圆圆一听有内幕,立刻从床上爬起来了,“来说说、说说。”
陈焕之也无可无不可地就说,“去年吧我忘了几月了,我在南城做过一次商业活动然后还有一次专访,那次也是这个人,采访大纲、问题备忘录什么的都有,但是问了好多没备案的问题,就类似于‘什么时候交男朋友’啊、‘家里跟父母关系怎么样’啊之类的,他全程录像我也不能掀桌子呀,只能忍了。回来就让郭哥把整个《南城晚报》都拉黑了。”
“那他还真挺有脸说你耍大牌呀。”苏圆圆摩拳擦掌,“来来来让我再跟他大战三百回合。”
“注意披马甲……”陈焕之想想这两天除了训练没什么事儿,好久没下海了,干脆也去拿自己的笔记本,“我也来,好久没跟黑子们玩了。”
到了21号的预赛,陈焕之试着不开技能用属性平跑了一把,11秒05,她站在终点摇摇头,其实单看她现在平均已经高达80的各项属性值,她觉得自己应该能干得更好些,只是习惯了技能的节奏,不开技能的时候后半程节奏就有点失去控制,如果多练几趟平跑,她应该能跑到11秒以内。
到了后面休息室,徐指导正跟苏方方说,“压一下,下一把复赛的时候压一下,咱们状态要慢慢地起来,你不要起来太早了,亚运会有三枪呢。”
陈焕之问旁边刘鑫源,“方方姐预赛成绩多少?”
“11秒47。”刘鑫源说,“我感觉她比小元希望大。”当然不是有希望金牌,陈焕之已经提前预定了,所有讨论说到的都是银牌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