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狗瑟缩:……
瞎说!汪也不想以身相许!
“这样吧......”顾昭想了想,“唔,我家里有些耗子,你就帮忙捉耗子吧!五只算一张符。”
素伞中,大黑一下来了精神。
“汪!”可以。
别说五只了,就是五十只,它也能替她捉来!
顾昭:……
要那么多干啥,她又不能吃。
顾昭摆了摆手,“别了,捉够十只,你我就两不相欠,你且安心投胎去吧。”
大黑喜滋滋的蹲了下来。
这个好,它最喜欢捉耗子了。
两人一路唠嗑一路走,路越走越偏,再往外,就该到六马街了。
六马街再往外有一个码头,要是离开玉溪镇,大船就得在这儿乘坐。
不过,寻踪符的丝线没有到码头,而是在六马街的一条暗河处停了下来。
说是暗河,其实是条小沟渠,附近的百姓爱在这儿洗恭桶,生活中的一些垃圾也扔在这一处。
像是吃完的鱼骨,蚌壳,猪骨头......还有些不用的烂木头。
所以,这一处的水质并不干净。
顾昭瞧着没入小沟渠的莹莹光线,沉默了。
大黑的尸身就在这水里?
她知道,大黑想要找回的是它的尸体,也是,不管是人死了还是狗死,起码得要入土为安。
……
毕竟是自己的身体,又在这么近的距离,大黑似有所感知,顾昭手持的素伞簌簌动个不停。
大黑:“汪汪,汪汪!”
出来,它要出来!
顾昭安抚了下,可素伞还是动个不停,她左右瞧了瞧,目光落在小沟渠不远处的榕树下。
榕树生长许多年,根大杆粗,枝繁叶茂,茂盛青绿的圆叶就像是一顶大华盖。
一阵风吹来,地上树影婆娑。
顾昭来到榕树地下,将伞打开。
一柄黄皮素伞下,一条黑狗突然凭空出现。
顾昭:“别动!”
她唤停蠢蠢欲动的大黑,交代道,“你在这儿等着,我下去捞上来。”
瞧见大黑要不听话的样子,顾昭威胁道,“太阳这么大,你要是跑出去晒化了,我也没办法救你。”
“汪呜......”大黑趴回。
素伞上的符力将大黑护住,大榕树也为它提供了一份庇护。
大黑看着顾昭脱了鞋袜,挽高裤腿,下河淌水,手中还有一根岸边拾起的大木棍。
……
顾昭以为会不好打捞,不想这条小沟渠并不深,再加上她有寻踪符指路,不过一刻钟,她便提着一袋湿漉漉的布兜子上岸了。
“应该是这个了。”
顾昭将布兜子往岸边的碎石头上一放,眼里难得的有不忍之意流出。
“你要看吗?”
“不然,还是我帮你看吧。”
大黑:“汪汪!”
要看要看,它要自己看!
顾昭:“好吧。”
布兜子意外的没什么臭味,这一打开,顾昭便愣住了。
只见里头零碎的一些黑狗皮,还有些骨头,不管是骨头还是狗皮,上头没有一丝肉挂着。
也许也是这个原因,布兜子在水里泡了几天,它也不臭。
阳光明媚的洒下,顾昭却不寒而栗。
这肉,是被吃光了吗?
大黑,它真的如她猜想的那样,被林中吉吃了?
不知瞧到什么,大黑突然兴奋起来,冲着顾昭便是一阵汪汪直吠。
顾昭顺着它的视线看去,那里有几粒又尖又锋利,微微有些发黄的狗牙。
大黑:“汪汪,汪汪!”
找到了,找到了,这个给主人送去,帮大黑给主人送去。
顾昭的视线移向大黑,正好对上大黑湿漉漉饱含乞求的眼神。
黑狗乃是至阳之畜,能辟邪保家安康,除了满是阳气的狗血,就数狗牙最具威力,尤其是那四个又尖又利的犬牙。
顾昭愣住了。
原来,大黑闹着找尸身,不是为了入土为安啊……
……
第16章 (捉虫)
阳光透过细密的榕树叶,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点,冬风凉凉吹来,树影婆娑,光随影动。
而这些光,却落不到大黑狗的身上。
大黑:“汪汪!”
喂,干嘛这样瞧我,怪别扭的。
它忍不住摇了摇尾巴,眼眸低垂,羞羞答答模样。
顾小昭这般瞧它,真像主人哇,好像下一瞬就要为它摸背揉肚子。
大黑偷偷抬眸,唔,如果是顾小昭,也不是不能摸。
谁让她是债主。
债主就是老大!
大黑呜咽的缩着前肢,蹲了下来,乖乖巧巧模样。
顾昭忍不住笑了一声,柔柔的眼神包含璨然的笑意,格外亮,格外的温柔,就像夜幕中一闪一闪的星星。
“看你怎么这么可爱啊。”
她走了过去,揉了揉大黑的脑袋,在大黑抗议之前收回,讨饶道,“好好,不是可爱,是威风。”
大黑哼哼,转过身拿屁股对着顾昭。
它扒拉出犬牙,小心的藏在身下,这是要给主人送去的。
以后它不在了,也有它的牙齿保护主人。
顾昭又是一笑,抬头看了下日光。
真是羡慕呀。
……
在征询过大黑的意见后,顾昭在大榕树不远的地方挖了个小洞,将布兜里零碎的皮骨埋了下去。
她捡了几块石头,在填平的地上垒了个石头堆,一边垒,一边侧头对大。
“有了这个石头堆,就不会有人打扰你了。”
垒石有祈福之意,玉溪镇的小儿都知道石头堆不能推,不然会有霉运跟随。
一缕阳光透过层层树叶,恰好落在石头堆上,顾昭多瞧了几眼,眉眼都被染上了笑意。
“走吧,咱们回家了。”
她撑起素伞,大黑嗷呜一叫,似一阵黑旋风一般,眨眼功夫便蹿进了伞里。
“啪!”顾昭阖上伞,再看了一眼大榕树以及榕树根下的小小石堆,这才抬脚离开。
……
六马街上。
晌午时分,早市已经散去,街上没什么人,冬日的日头难得,临街的几户人家早已经洗好了衣裳被单。
长长的竹竿上,或暗色或艳红的方布迎风飘摇。
顾昭打六马街经过,阳光暖暖,皂角的味道被清风送来,干净清冽,格外的清新好闻。
一同而来的,还有妇人零零碎碎的笑闹和悄话。
“……阿月嫂,我怎么听说东叔家那闺女又被退亲了,这是怎么回事啊?算上这次的,她该是第三次被退亲了吧。”
“啊!又被退亲了吗?不应该啊!”
“东叔上次说了,这次男方家娃娃特别出息,人又知礼懂事,前段日子还考上了童生,所以啊,他要给他家闺女再添三成嫁妆,说是那样才不跌份!”
阿月嫂结舌,语带羡慕,如数家珍一般的念叨道。
“好家伙,不算上那些妆奁首饰,像什么千工床,红橱,镜台闷户橱……东叔这些年搜罗着好料,样样不缺的准备着。”
“就说那镇外的三亩上等好田,就值老多银子了......还有压箱底的真金白银,我听说啊,得有这个数。”
顾昭不免好奇的朝声音飘来的地方看去。
说话的是两个妇人,一个着青衣,年纪稍微大一些,瞧过去约莫三十来岁。
她头上簪了一朵粉白的茶梅,这枝茶梅开得正好,花瓣微微绽开,露出里头淡淡一点黄的花蕊。
玲珑雅致,虽不如茶花那般大而张扬,却更显小家碧玉的美丽。
另一个妇人年纪稍小,二十多模样,面容白皙,一身薄柿色直裾,头簪一根梨木簪。
清爽简单,低头拍打棉胎时,眉眼温柔,瞧过去便让人心生亲近。
此时,压低了声音说嫁妆的便是头戴茶梅的妇人。
只见她犹自不信,说到东叔家闺女时,伸出三根手指头,挤眉弄眼,一派神神秘秘的模样。
“想不到吧,得有这个数……上次我家当家的请了东叔喝酒,我在旁边温酒,听得真真的,错不了!”
另一个妇人迟疑了,“三十两?”
“嗐,寒酸谁呢!是三百两!”
瞧这声音自豪的,好像是她自己家里给出了三百两,妇人的腰板都跟着挺直了。
与之荣焉,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顾昭瞠目结舌,乖乖,三百两呀,这么多!
她忍不住暗地里算了算自己的薪酬。
大概也许可能,她干个十来年的活,不吃又不喝,也能攒出这么一笔白晃晃的银子吧。
顾昭悲伤:......真是别人家的爹,羡慕不得啊。
“这么多!”一道惊呼声传出。
乍一听,顾昭还以为是自己说出了心里话,侧头看去,原来是头戴簪子,神情温婉的妇人失声叫出的。
只见她听到三百两,手中用来敲打被子的木槌都拿不稳了,“砰咚”一声掉在地上。
胡青珊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捡起地上的木槌,尴尬的掩饰性一笑。
“阿月嫂,让你见笑了。”
“我啊,是小户人家出来的,没多少见识,这不,穷人家见识少上不得台面,这一听到三百两,心慌得连木槌都抓不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