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扶摇上青云[科举] (长安墨色)


  文平宪瞳孔一缩,有种被沈长林窥破心事的羞愧。
  “时间不早了,请文兄早些安置,我回屋了。”
  响鼓无需重锤,话说到这一步,文平宪该明白了吧?
  沈长林叹息一声,相交一场,做到这一步他已问心无愧。
  十五日,姜大师正式开课。
  当日淮华书院人潮涌动,来了千余人,寒冬腊月里,姜无戈只穿一身单薄的道袍,却完全没有畏寒之意。
  他相貌极有威仪,深目直鼻,满头乌发黑亮,一眼望去,不过而立之年,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要年轻十多岁。
  “历史经义、四书五经、君子六艺、五行八卦,乃至奇门遁甲,想必你们都听得厌烦了,今日,我不讲这些,我说人之起源,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补天,再到史前社会,王朝建立,礼法次序,一一说来……”
  姜无戈口才极佳,思维敏捷,描述准确,沈长林盘腿听了整整三日,听姜无戈几乎将这个世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王朝更迭,浓缩在三日的课程中。
  所言之事,并不稀奇,但是能从开天辟地,讲到太/祖立国,无需梗概,不看资料,全凭口述,非一般人可做到。
  就连沈长林自己,虽读书千卷万卷,还是第一次从头至尾,将这个世界的文化历史过一遍。
  在场的千余人,无不赞服,这便是大师的魅力。
  “我说过,这次我将收一人做关门弟子,择日不若撞日,今日,我便要收此徒。”
  话音一落,满室哗然,都知大师要收徒,还以为会举办一场公开考试取人,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许是大部分人都没准备好,夫子殿喧哗声一片,夹杂着一些抗议。
  姜大师轻笑,视若不见,吩咐童子分发纸笔,接着说道:“将我刚才口述之内容,写在纸上,越快越好,字越少越好。”
  “什么?这是什么要求?”
  “越快是多快,一天,一个时辰,还是一炷香?字少,又是多少字呢?”
  大家有数不清的问题,姜大师一个不答,沈长林接过童子发下的纸笔,见姜大师走下讲堂,入了内室。
  身边的人还在喧哗议论,沈长林扯了扯小兄的衣袖:“我们答题去吧。”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2 23:15:49~2022-06-23 23:41: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个;


第74章 大寒至
  ◎退出淮华书院◎
  沈长林沈玉寿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 寻了个僻静角落,开始答题。
  和他们一样清醒的,还有赵悲煦, 并将观望情况的文平宪也拉出人堆。
  “姜大师的话已说得很清楚了,快快答题为妙。”
  不一会, 很多人也看破了这一点,拿着纸笔纷纷寻位置答题,可这会儿, 能提笔写字的角落几乎全被人占据了, 为争地盘,人群中响起无数吵嚷声。
  整个夫子殿闹哄哄,简直比菜市场还要拥挤聒噪。
  而一墙之隔的厢房中,姜无戈点完香,啜饮着清茶,正透过木窗凝望院中雪色。
  分发纸笔的小童进来,嘴里嘀咕着:“外头吵嚷不休的,他们简直没个读书人的样子了。”
  姜无戈莞尔一笑, 回转身来。
  这小童是他云游时从路旁救下的乞儿, 不通文墨, 未读诗书,今日倒议论起读书人的样子来了。
  “读书人应是什么样子?”
  小童捧着下巴想了片刻:“应是斯文有礼, 风度翩翩, 和和气气的, 像师傅您这样,便是读书人的典范。”
  姜无戈淡笑摇头:“哪有那般简单, 利字当前, 人自会露出本性。”
  小童眨了眨眼睛, 显然不很明白:“那他们也不需吵吵嚷嚷呀。”
  正说着话,门外又响起一串脚步声,另一童子捧着宣纸疾步入内:“师傅,有人答完了。”
  姜无戈看了一眼角落的燃香,一炷香时间未到。
  他接过宣纸,上有一首草书写的诗。
  “妖神怪力开鸿蒙,赤子炎黄立周公,雪泥白驹度日月,今朝干秋定山河。”
  姜无戈看完后,拿着诗稿向外走去,站到高台:“此诗作者,便是我姜无戈的关门弟子。”
  一语惊醒诸位还在答题中的士子,他们有的刚写几字,有的甚至还没找好位置。
  “姜大师,我等还未答完,可否通融半个时辰?”
  “没错,先答完者一心图快,不一定是最优异的,请姜大师三思。”
  姜无戈站在高台之上,睥睨环视众人,一袭青灰色道袍在寒风中猎猎飞舞,明明穿着布衣,身上的气势却比台下锦衣华服的世家公子强出十倍不止,他将手中的诗稿随手往人群中掷去。
  诗稿借力翩翩飞舞,无数只手举起来,想抓住诗稿一睹为快。
  姜无戈抛完诗稿,复又转身走下高台:“做此诗者,随我来。”
  “长林,快去呀。”
  沈玉寿用撞了撞沈长林的胳膊,他的眼神中一丝羡慕,但更多的是与有荣焉的自豪,和单纯的高兴。
  “嗯。”沈长林觉得今日的际遇,简直似梦一场。
  姜无戈是何等人物,连许先生、青空先生这样的大儒,也要尊姜无戈一声先生或大师,他若拜入姜大师坐下,日后……
  咦,这辈分好像有些乱。
  不过眼下不是胡思乱想之时,沈长林理了理衣裳,跟随姜无戈的脚步,走入内室。
  彼时他的诗稿正被众士子争相传阅。
  “短短二十八字,从开天辟地写到今日大干雄立,大气磅礴,文采斐然,难怪能打动姜大师收其为弟子!佩服!”
  “兄台此言差矣,虽此诗精妙,但给我等多些时间,未必不比他写的更好。”
  千人千面,有真心叹服者,也有阴阳怪气说酸话的。
  沈玉寿双手抱臂,斜目剜了那位醋意横生的士子一眼:“自不量力。”
  一句话将那人说的面红耳赤。
  赵悲煦大笑不已,很少见沈玉寿主动攻击人,倒有趣的很。
  估计沈长林随姜大师去后,一时半会是不会出来的,他们便托人给沈长林留口信,三人先回家去。
  再说沈长林,随姜大师入内后,他有几分紧张。
  姜大师满身落拓,虽言行和善,却自带一抹迫人的气势,目光锐利的好像能一眼勘破人心。
  “坐。”姜大师笑道。
  沈长林规矩的坐下来,今日他穿着一身灰蓝的棉袍,是当日离开景安时,罗氏和钱氏赶制的,虽针脚细密用尽心思,但论技巧和做工,还是比不得华京城中各大成衣坊。
  可就是这样简单甚朴的打扮,却仍掩盖不了少年人清雅如月的气质,他只要安静的端坐于侧,便足够吸引目光。
  多好的仪表,多好的文采,多好的少年时光。
  姜无戈望着少年干净清澈的眼眸,透过星光点点的瞳仁,好似望见了从前,谁又不是从这样灿若朝阳的年岁走来。
  而今回望,却是遗憾颇多如愿甚少,到底意难平。
  “请姜大师赐教。”沈长林拱手道。
  姜无戈吩咐小童换上新的茶水,送来茶点。
  此刻天色已晚,室内一片晦暗,姜无戈点燃灯烛,盘腿坐下:“我们曾有过一面之缘。”
  沈长林仔细回忆一番,颔首道:“恕学生无状,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见过您。”
  姜无戈微笑:“情理之中,当日我见你时隔着一层纱帘,那紫檀木雕可还留着?”
  紫檀木雕?那不是在平昌城参加淮华书阁的茶会时,胜者的彩头么。
  沈长林明白了:“那日是大师您出题?学生愚钝,不曾认出,大师亲赐之物,自当谨慎保管,如今就放在学生的书桌上。”
  姜无戈喝了一口茶,笑意未散:“我未露面,你自是认不出的,今后称我一声姜师傅便罢,不必称大师、先生、大儒。”
  “是,学生知道了,姜师傅。”
  经过一刻钟的相处,师徒二人颇为亲近,姜无戈气势迫人却和善有佳,沈长林谦虚好学却也不卑不亢。
  蜡烛一截截往下燃烧着,不多时,就剩短短一截蜡头,童子上前换上新蜡。
  “随我一同用饭吧。”姜无戈道。
  他的膳食十分简单,只是一碗素面,许是顾惜沈长林尚在长身体,给他的那碗面中,多压了两枚荷包蛋,沈长林一哽,不由的想起家中日子,钱氏罗氏做饭时,也总单独给他和小兄添菜。
  “快吃吧。”姜无戈温声道。
  吃完面后,方正式说到拜师一事。
  “入我门下为弟子,而今有一要求,便是退出淮华书院,并且今后不以淮华书院的弟子自居。”
  沈长林不由的瞳孔一震,姜无戈不正是淮华书院的先生么,虽只是挂名,可也十多载了。
  许是看出了沈长林的疑惑,姜无戈神色一凛。
  “此番回京,我便会辞去淮华书院的一切职务,长林,你是否好奇其中缘由?”
  沈长林点头:“学生确实不明白。”
  “随我来。”姜无戈道,他带着沈长林走出夫子殿,沿著书院宽阔整齐的青石小道,登上附近的观景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