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扶摇上青云[科举] (长安墨色)


  老近侍鼻子一酸,抹了抹眼角的泪:“陛下,奴婢只是不想叫陛下伤心。”
  “伤心?为何伤心?”圣上直视着刺目的太阳,直到头晕目眩之时才闭眼,“坐这个位置的人,早就没有心了,无心之人何谈伤心。”
  老近侍听罢,内心更不是滋味,肉体凡胎,哪怕贵为真龙天子,可不可能真做到无心。
  “陛下,您还有太子殿下呢,等殿下回朝,一定与您父子同心同德,奴婢记得,太子殿下幼时,最黏陛下您了,夜里被噩梦惊醒,非要和陛下同眠不可,否则睡不着觉。”
  近侍的话勾起了圣上的回忆,他所拥不多的,同昶儿的父子回忆。
  圣上的嘴角边不由的浮现出一抹微笑,这笑容很快又演变成为苦涩:“昶儿怕是不记得这些了。”
  “殿下自小聪慧,保不齐记得,不记得也无妨,血浓于水,只要殿下回到陛下身边,这份感情很快就回来了。”
  “没错,但愿如此,朕亏欠他们母子的实在太多,不给昶儿铺好路,朕死不瞑目。”
  御辇出了青砚宫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后宫,陈皇贵妃、罗贵妃、萧贵嫔以及后宫其他诸人,纷纷前来拜见迎接,圣上厌恶的揉了揉太阳穴:“叫他们都散开!”
  回到上书房,圣上还有一大堆的政务需要处理。
  映入眼帘的第一堆,是关于海青县有人谋反的奏折,总数达十多份,圣上逐一翻开草草一阅,不由失笑,那双天生含笑的眼眸,逐渐变得冰冷。
  “这沈长林,还真是个搞改革的苗子,竟敢在海青县招募私兵,这个杨姓指挥也胆大包天,竟刚擅离职守,带着一百多兵马和县令厮混在一处,真以谋反论罪,十颗人头都不够杀的!”
  说罢将那一摞奏折扫到地上,面色不善。
  老近侍一边拾捡,一边以轻松的语气道:“圣上将状元公扔到海青县那地界去,不是想检验状元公开革的本事么?由此可见状元公是个言而有信之人呢。”
  圣上的目光依旧凌厉,他看了老近侍一眼:“怎的?你竟帮沈长林说起好话来了?”
  老近侍收拾好散落一地的奏折,然后端上一盏参茶,低声道:“奴婢不敢,奴婢不会为任何人说话。”
  能在疑心重的君王身边,伺候几十年的太监,定是与君王脾气秉性相似,并极其了解其主上的人,老近侍从一开始就明白,圣上并没有真正的厌弃沈长林。
  君王的胸襟,不可能那般狭小,不会因为沈长林不愿做迎太子回朝筏子,就将他放逐,君王的心也不会那般善,若真的厌弃沈长林,早有千百中法子使他从官场中消失。
  因此,让沈长林去海青县为官,很明显,是圣上的一道考验。
  这位状元公不是口口声声说要改革么?就让他在海青县实验一番。
  只是很明显,状元公改革的步子在圣上看来,犯了一些忌讳,兵马人手,自古以来就是君王忌惮的东西。
  “备轿,我要去见姜羽。”
  圣上扫了那堆奏折一眼,又吩咐道:“以后还有弹劾沈长林的,单独抽出来,放在上书房,不要过内阁了。”
  他再给点耐心,倒要看看沈长林能改革出什么花样。
  "先生,贵人来了。"
  姜无戈正在院里练剑,一招一式,仿佛比从前更加凌厉了。
  听见小童子的禀报,他眼皮都没有动一下,对小童子说:“就说我忙着,明日就启程去平昌,一切无虞,请他安心便是。”
  话刚说完,一道沉稳男音就在身后响起:“怎么,我特来为了践行,你竟不肯见我吗?”
  小童急忙回身,原来不知何时,这位神秘的贵人已经跟随他的步伐,走到前院来了。
  姜无戈收拢剑,回身,拱手,面无表情的对圣上道:“臣弟无此意,只是担心圣上的身体,不想圣下过于劳累。”
  圣上叹息着:“羽弟,你还在怪我,将你的徒弟送到海青县做县令的事?从地方基层历练起,可比在翰林院编书有出息的多,若羽弟的愿望,是想让你这位徒儿早日升官拜相,那么我现在就可以调他回京城。”
  姜无戈内心哂笑,很多话堵在胸口,欲说还休。
  譬如说,他赞同圣上的看法,在地方磨砺比在翰林院熬资历更加重要,再有,他自己就不在乎什么名利官位,又怎会惦记着培养一个封爵拜相的弟子来。
  圣上也懂此理,可他说出来的话,却和实际意思相左,帝王话术,已包含在他的每一句话中。
  这么多年,圣上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说话,他也听惯了,他们早已不是兄弟,只剩君臣,因此每次圣上让姜无戈唤他兄长时,姜无戈内心只觉得可笑。
  没错,很可笑。
  “长林的未来,就看他的造化吧。”
  姜无戈言罢,又道:“行囊臣弟已装点好,明日就出城赶赴平昌南玉山庄,臣弟一定会将太子殿下安全带回,请陛下放心。”
  说道太子,圣上眼前一亮,一想到自己即将和失散二十载的亲儿子见面,预想到父子相认的那一幕,他就激动的无法自抑。
  只有面对太子之时,他才能感受到纯粹的父子之情,这时他只是一个父亲,与天下千千万的老父亲一眼,一心只为儿子好,心力交瘁而在所不惜。
  “羽弟,辛苦你了。”圣上拍着姜无戈的肩膀,“待你们归来,我定大摆宴席,为你们接风。”
  姜无戈点头:“多谢陛下。”
  姜无戈抗拒过反对过,他很清楚,先皇后将殿下送走,是对圣上彻底绝望后的选择,先皇后希望殿下在民间安然度过一生,不被权利皇位所禁锢。
  但他抗拒不了这一切。
  殿下生在皇家,注定要走这条路。
  “对不起。”姜无戈喃喃道。
  翌日清晨,一人一骑低调的出了城去,甚至无人认出,这戴着斗笠一袭青裳的人是大师姜无戈。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9 23:45:01~2022-07-20 23:56: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绿 5瓶;fiona 1瓶;


第97章 雨季了
  ◎修书禀明功绩◎
  天色渐暗, 厚重的乌云从远处飘来,黑云压城的同时,狂风大作, 树影摇曳,飞沙走石。
  “沈哥, 雨季要到了,明日我找工匠来补屋顶!”
  曹许光见天色不妙,从长凳上跳起来, 将院里晾晒的衣裳一把薅在怀里。
  衣裳刚收完, 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他边往屋里跑,边对书案后的沈长林大喊。
  县衙后面有几方小院,大多年久失修,沈长林挑了一间勉强能住人的,着人打扫后,带着曹许光住了进去。
  之前几个月没碰上雨季,住得还算舒心, 雨季到后, 屋外大雨倾盆, 屋内便小雨淅沥,早就该修葺修葺了。
  沈长林点了头, 不忘叮嘱:“找个收费便宜的工匠。”
  “知道。”
  曹许光说着, 点了盏烛灯端到书桌旁, 手撑着下巴疑惑发问:“沈哥,你都这么有钱了, 咋舍不得花呢?住豪宅穿锦衣, 吃山珍海味, 那日子多好。”
  “我一年俸禄只区区百两,不算有钱。”沈长林批着公文,语气冷静的答道。
  曹许光挠了挠头,更加疑惑了。
  沈长林十分清楚曹二在疑惑什么,他和海青县的百姓认知一样,都认为县衙银库等于县令私库:“那十多万库银不是我的。”
  “不是沈哥的,还能是谁的?”按照曹许光的脑回路,他实在想不明白。
  沈长林继续批阅公文,没有和曹许光多解释,说千道万,不如做一件实事有效。
  海青县水脉多,近海,每年雨季来袭时,百姓们都提心吊胆,因为这意味着城村内涝、河堤决口、山洪泥流的事会频繁发生,每年雨季过后,因天灾而丧命的百姓名单,能写满一张巨大的宣纸,小小的名字背后,是一家人的灾难。
  因此沈长林早有加固桥堤,修筑泄洪水道的想法,雨季到来前,沈长林便着人将全县有坍塌危险、易出险情的地方做了汇总,再从中挑选最危险的几处,先行修缮。
  毕竟基础建设是要耗费巨大人力、财力、物力,十几万两库银对个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全县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只能紧着最危急处。
  阵阵闷雷在天边炸响,兼空气闷热天色阴沉,天地仿佛一个巨大蒸笼。
  眼看又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海青县半霞村的村民,偕老带幼,背着包袱披着蓑衣,纷纷往村里的宋神庙奔去。
  不同于村野的无名小庙,半霞村的这座宋神庙,乃敕造,是一座拥有两配殿的大庙,曾经也香火如云,巍峨华丽过。
  但这都是前朝往事了。
  宋神庙供奉的是前朝一位宋姓大将军,庙已建成五百年,后世事变迁,王朝更迭,到如今这一朝,除半霞村及邻村村民外,宋神庙已鲜为人知。
  如今的宋神庙,更像村民们的避难所,遇见大雨雷暴天,房子破旧的村民,则会带上家人和细软,到神庙暂住,带雨过天晴再返回自家。
  从前如此,今年亦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