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偏偏突厥王是个偏心眼,偏心小儿子。为他的继位增添了很多阻碍。
再加上二王子之前大胜,名声大噪,已然足够对他的地位产生威胁。
大王子这一派系的人终于坐不下去了。此时放弃进攻虽然有利于突厥内部的稳定,但同时也有利于二皇子地位的稳固啊。
既然退无可退,索性还不如继续打下去。到时候还可以派我方勇士出战,收取军攻。
也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二皇子占了,这是大王子派系人的心声。
二王子这边便是觉得若是乘胜追击,一举攻到大魏朝皇城,那下任突厥王将必定是他了。
这么大的攻劳,大王子想推翻它都难,面对这个诱惑,二王子不可能不心动。
再加上之前攻打大魏朝,连取数座城池。却轻巧的如探囊取物一般。
让二皇子一系列的人觉得大魏朝不足为虑。就算是增加了物资人手,那可能也就是难打一点点。
但是结局果并不会变,大魏朝注定会在大战中破灭,销声匿迹。
出于种种原因两方一起推动,于是促成了这次大突厥的进攻。
宁城虽是一线,但并不是主要阵地。但就算如此,林树将军本人也没有放松警惕。
他们换上铠甲骑上战马,在前方迎敌。
后派了两方小队,大概千余人,在左右两方,打算对敌方进行包围,绞杀。
鼓声响起,两军交战。
李树天生神力,本身武艺高强。入突厥,取突厥人头,如砍白菜般简单。刷刷刷一下子就是一排人头。
敌方领兵的大将军也不弱,一把弯刀舞的虎虎生风,每一刀都是见血封喉。
不多时,两个阵营的将军战在了一起。打得难舍难分。
这时突厥的将领接了李将军一枪,觉得手臂发麻更甚从前,险些握不住兵器。
之前在和李树李将军上阵杀敌之时便发现了他的这般才能,也曾告诉过二皇子请求派人支援,将人截杀他想此人生为我方敌人最好除去,否则任其成长恐为突厥大敌。
突厥大军的二皇子,虽然觉得此言有些危言耸听的。但还是没有大意。
一方面动用了城中的探子,用离间计,挑拨压制了此人的晋升,二是派人暗杀,前者他们成功了,后者无一成功。
后来二王子将更多的目光着眼于大战取城,便将这件事情交给手下去办了。
不过看见李树站在这里。便知道这件事情没有成功。
而且在经过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之后,李将军的力气感觉更大了,这应该不是他的错觉。
若是李将军知道他的疑问,肯定会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确实不是你错觉,力气确实变大了,嗯……也不能说力气变大了吧,只能说这一次对阵杀敌他发挥了十二层的功力。
之前物资紧缺,他身为大将军看着心焦。就算他的饭菜并没有减少,他也也没有胃口,吃不下多少。
身心双作用之下,他上阵杀敌便只能发挥七八成的功力。
而这阵子却不同了,在兄弟们都吃饱喝足的情况下,他心情好身体也不错,自然能发出十二成的功力了。
此时赵青昭也正在城墙上观望。之前由于宁城人手不够。
多数战争都是正面进攻对抗突厥,而不能侧面迂回包围,是以死亡颇为惨烈。
而这一次战况就不一样。
因为人手充足,可以以包围之势攻击突厥人,三方绞杀,优势尽显,
渐渐的突厥出现了颓势。
这时,站在城墙上的赵青早拉弓射箭。三箭齐发,射中了正在突围我方包围圈的突厥士兵。
因为赵青昭视力好箭术也准。李树便把在城墙上拉弓射箭这么一个任务,交给了赵青昭。
同时还选择了好些军营中射箭的好手,大概百余人一起交给了赵青昭。
他们这百余人在城墙之上,按照之前的部署开始进攻。箭术好负责选攻,箭术没有那么好的便负责近攻。
多人配合很快就将局势控制住了。
在我方包围圈已经取得绝对胜利之后,赵青昭拉着剑,向远处奔走的突厥将领狠狠的射出了一箭,“呼啦”---正中靶心。
突厥将领回头狠狠地看了敌方城墙一眼,但由于距离较远,不能看清,只能大概看出城墙上站了一排模糊的影子。
应该是埋伏的士兵。再多的他就没力气想了,随后晕倒到了战马之上。
此次宁城一战我军取得绝对性的胜利,我方士兵杀敌1000人。
重伤50人,轻伤200余人。死亡100多人。以10:1的概率大胜突厥士兵。
大家在短暂的开心之后,便马上开始打扫战场了。
这次战争,我们取得了胜利不假,但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有100多人的士兵,失去他们的性命。
这些士兵的脸庞是如此的年轻与熟悉,让人不禁心痛惋惜。
很快战争胜利的喜悦就被失去生命的痛苦所掩盖了。
赵青昭想这可能就是战争。
胜利了,你不会很开心。败了同样不会很开心,因为不管战争与否都会有人牺牲。
赵青昭低落了一会儿,很快就振作起来了了,我们虽然现在不能决定战争开始与否,但是我们可以尽全力减小伤亡。尽全力保全更多人的性命。
赵青昭发现在宁城战争过后,城里很多妇女都会自发的来为重伤轻伤的士兵包扎,因为军营里的军医有限,就算是巴扎也会先紧着重伤的的兄弟巴扎。
新伤的兄弟们就由宁城自愿的妇女们包扎。
这些妇女们长年累月的包扎,也是很熟练的狠呢,已经自有了一套流程与模板。
但是很多方面还是会有不足和纰漏,赵青昭来了之后。变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让军医统一进行了培训。
现在她们做的已经有模有样了,先用高浓度的白酒给伤口消毒,在撒伤药包扎。
如果伤口过长。那还需要把伤口缝合。这项工作是由军医们的学徒完成的。
这个缝纫的技术并不复杂,但是需要人有很强的心理应对能力,毕竟缝合是人肉。若不是真正的医生可能很难面对。
但若是真正的医生那就不一样了,他们见过很多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看淡了生死,在生死面前,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这些需要缝合的士兵也是好样的,这个时候由于药材紧缺。缝合一两针的士兵都没有用药麻药,都是靠自己硬扛过去的。
待士兵的伤情处理的差不多之后。李树将等人开始还是登记这次拼杀敌军的军功了,朝廷有规定,即斩杀敌首之后,便会有奖励。若是杀的人头够多,累计军功达到规定数值之后是可以升官的。
李树之前便是由此晋升的。
这项登记造册的事情李树想由赵青昭负责,但是赵青昭拒绝了。
不适合。赵青昭的这个身份呢怎么说呢?很复杂。
说是押送粮草的官员吧,但是把粮草送来了之后,安正帝却没有下令让他们回去。
所以和他们对接的自然还是边境的军营,于是说他们是隶属于边境军营,也不错。
但同时向赵青昭这种文官。你要他负责,军中打仗时事宜可能就没那么合适了。
毕竟文官和武官之间是有壁的。所以他们更多的就是负责后勤。
这次赵青昭上战场一是因为两人私交不错,李树知道赵青昭有这个本事,二是赵青昭主动要求。
但战场之中生死难料,他也不敢保证一场战争下来,赵青昭能毫发无损。
当然于公的话,他是很愿意邀请赵青昭加入的。毕竟赵青昭武功高强,若能有赵青昭加入,那宁城武力便能增加一筹,自是令人心动。
这是后话且不提。
京城经过了几个月的种植之后,京城的土豆已经可以收获了,但不知道是不是气候不适应的还是怎样的原因。这次出的土豆产出并没有赵青昭所描述的产量那么多。
虽然不少但也没有到令人惊艳的地步。
赵长松和赵汀商量之后,决定相信赵青昭,继续种植。
同时聘请多为老农一起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出原因。
至于上报皇帝那就算了毕竟此次的试种也算不得多么成功。
对于这一点,赵青昭是没有异议的。他关于土豆的种植就记得这么多了,再多也就没有了。
他想这个时代毕竟是架空的,也可能会有什么因素的限制。
这个还需要仔细看看。
突厥的进攻可谓全面失败,大魏朝大获全胜,士气高昂,一扫之前的颓势。
安正帝接到这个消息之后,激动的连声呼好。
遂大手一挥,一批批粮食药材继续往边境送来。此次良好的形式。让安正帝决定不能一直被动防守,下令可以小范围的主动进攻了,拿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
是以李树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不停的和军营中的将士们讨论此后应敌的方针。
因为大战略的改变,后面的所有的方针政策都得跟着调整。
不过就算辛苦,他们也十分亢奋,甚至恨不得马上开战。
一想到其它四座城市里的百姓还在受苦受难,他们就心如刀割。
相似小说推荐
-
摄政王逼我披好马甲 (诗瓷) 2021-04-03完结248 740江洛儿与当朝皇帝灵魂互穿了。每日战战兢兢活在皇宫里,唯恐被那权倾朝野,狠戾至极的摄...
-
皇家儿媳 (女王不在家) 2021-04-10完结9398 24829顾玉磬,婚事泡汤,性子骄纵,燕京城人人等着看她笑话,嫁不出去了。萧湛初,天家第九子,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