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荣呈因也只是一时贪着嘴快,隔墙有耳的道理她自然晓得。
荣呈玉看了眼闭着的屋门,道:“东郡向来不是什么安稳的地方,前车之鉴也不是没有,若是能叫皇后改变主意那自然是好,若是不能……”
“我记得,从前瑞安年间,许太后想要许家的嫡女嫁去北郡做王妃,可那位嫡女不乐意,许家便送了一个旁支的女儿过去。”荣呈因睁了眼,直直地看向自家二哥,“那个旁支的女儿,身份不也不够?”
“是有这么一回事……”荣呈玉琢磨道,“可你知道当时的许家是何情况?当时许太后她哥许太尉与宣平侯荆家两分朝廷,位高权重,皇帝都得喊他一声舅舅,他的女儿,自然是说不嫁就能不嫁。何况当时的北郡王好说话,许家也觉对不起他,送过去的那个旁支的女儿,只是要了侧妃的位分。”
他歇一口气,继续道:“你又知道你如今是何处境?你哥我是没本事,虽承袭了荣安侯这爵位,却毫无建树。东郡新王陶珏曾在京中待过许久,性情古怪,无人不知。如今皇上初登大宝,不足三年,根基未固,是万万不能惹了他不痛快的。你送个身份不够的女儿过去,谁知道他会是何反应?”
荣呈因听得气极,一把掀了被子坐了起来。
她知道荣呈玉只是说了部分,皇上不能动东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大晏立朝以来,唯一一个曾发生过叛乱的地方,就是东郡。
暴.动的因子藏在百姓的血液里,不知何时就会爆发。
她气冲冲道:“那说来说去,就只有把我嫁过去这一条路呗?”
荣呈玉挑眉:“非也,你还能去劝劝荆钰锦。”
若是宣平侯府的荆大小姐愿意嫁过去,倒是可以没她什么事了。
但这想也知道不可能。
荣呈因呼吸逐渐加重,堵着气不说话。
荣呈燕在一旁见了,赶紧帮她顺着气,顺便横了一眼荣呈玉,“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我实话实话,比起将来被皇后接进宫里直接送走,不如现在就让她知道,好有个心理准备。”
“你,你给我出去——”
荣呈因一手指着紧闭的门口,脸上写满了愤怒,胳膊横在半空,一颤一颤,抖得厉害。
“哎,你好好劝劝她。”荣呈玉摇摇头,负手叹气出了门。
他一走,荣呈因就扑进了长姐荣呈燕的怀里哭闹不休。
“姐姐,我不要嫁!我不要嫁去东郡!”
“好好好,我知道,姐姐知道。”
荣呈燕无奈地搂着妹妹,有一下没一下地在她后背轻轻拍打着安抚她,“好,不嫁,我们不嫁,不嫁……”
荣呈因在她怀里吸了吸鼻子,“可是,可是还能怎么办呢?”
“先不急,皇后这不是还没明说吗?那就说明,她还没真的想好,咱们再等等,再看看。你大病初愈,千万不要给自己找不痛快,知道了吗?”
“嗯……”
小半个时辰过去,荣呈燕好容易哄了人睡着,将她盖好被子出了屋门,便被急急忙忙赶来的女使告知,皇后请她亲自进宫去接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双十一快乐!
第三章
“你来了。”
冬日夕阳洒满祈华殿前的石砖,皇后带了张印舒在玩,瞧见荣呈燕进了门,便放了她去找母亲。
“娘亲!”张印舒小短腿跑地飞快奔向荣呈燕。
“印儿。”荣呈燕蹲下身子接住她,随后带着她一道到皇后跟前行礼。
“都是自家人,不必拘谨。”皇后和善道,“印儿就跟我自己孩子似的,我瞧着可是喜欢的不得了。”
荣呈燕低头看着张印舒浅笑,自知自己此时不该多嘴。
张皇后这辈子就生了一个儿子,原本该是正儿八经的皇长子。可惜,在如今的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专心于背地里弄权,拉拢人心,为了权力可谓是不择手段,最后被当时的瑞安帝,也就是他的皇爷爷发现,其设计谋害人命数十条,被关进幽室,监.禁至死。
当时的皇后娘娘还只是太子妃,天寒地冻的日子,在皇帝的居正殿前为儿子跪了几天几夜,最后是受不住了,直直地倒在了居正殿外。
可即使是这样,也没能叫皇帝收回成命。
那位皇长孙,最后是在幽室自尽身亡,身边陪着的,只有一个不离不弃的侧妃。
皇后摸了摸张印舒的小发辫,向刘嬷嬷道:“御膳房新送来了几份糕点,你带印儿去吃些吧。”
“是。”
刘嬷嬷上来带了张印舒走 ,荣呈燕看着她们渐渐远去的背影,心情无比沉重。
“进去说吧。”皇后道。
“是。”
荣呈燕跟着皇后进了祈华殿,殿内暖炉生的旺盛,安神的香薰点着,很容易叫人放松下来,可她却丝毫不敢。
“来,你过来看看。”
皇后引她到书桌前,她一眼看去,书桌正中摆了张宣纸,纸上用隶书写了几个字,瞧着笔墨未干的样子,应是刚写还没多久。
“这些都是盛都四周的一些地方,我和皇上挑了挑,看中了几个,就是不知道你们喜欢哪个,所以想叫你来接印儿的时候顺便看看,你瞧瞧,哪个会是呈因喜欢的?”
皇后将纸张向她身前移了几分,指了指上头的几个地名,端的是和蔼可亲。
□□呈燕只觉浑身冰凉。
她压根没心思瞧上头的几个字,抬头看向皇后,说出口的话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颤音,“呈因?”
“是啊。”皇后笑着说,“瞧我这记性,都忘了告诉你了,听闻呈因平安醒来,皇上和我都很是高兴,打算封她为县主,给你们添添喜气。”
添添喜气?
还真是皇后才说的出这样的话。
大晏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被送往各郡当王妃的世家女,都会在临出嫁前受封县主,获得一个体面的称号。这样一来是为了使其能与王爷相配,二来也算是安抚其远嫁之痛。
荣呈燕僵硬着一张脸笑道:“呈因刚醒来,话都还说不利索,也下不得床,只怕暂时是不能进宫受封谢恩的。”
“知道她病着,所以啊,到时候这圣旨,会有大监亲自送到你们家去,也不必她再进宫格外谢恩了。”
荣呈燕还欲开口,皇后却又堵了她的话:“在家中也不必她落地谢恩,只管好好养着病就是了。”
皇后话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再拒绝就是她不识抬举了。
何况她方才说了,封荣呈因为县主的诏书是圣旨。从前封世家女为县主的,大多是皇后宫中下的懿旨,如今这却是皇上亲自给的圣旨,已经是很给他们荣家面子了。
加之大晏立朝百余年,县主虽封了不少,但有封地的却是凤毛麟角,就她荣呈燕所知道的,至多不过五个。她们荣家的女儿能有封地,在旁人看来,已是皇恩浩荡了。
“是,那妾身先替呈因谢过皇上皇后娘娘。”
荣呈燕不敢再多言,矮身行礼。
“快别说这些了,来看看这几个地方,可都是盛都边上的好地方,就是随便选一个都不会差的。”
皇后笑得端方,若是有不知道的,只怕真会以为这是位慈祥和蔼好说话的国朝之母。
她在皇后的注视下,镇定心神扫了几眼那张纸上写着的几个地方,不知自己是笑还是哭,“这几个都是好地方,要不,还是等妾身带回去给呈因瞧瞧,叫她自己挑一个吧。”
“也好,叫她务必要挑个自己喜欢的,到时候才不会埋怨我们。”
“哪里敢埋怨皇上和皇后娘娘。”
荣呈燕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出的宫,等她回过神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了出宫的马车里,身边坐着的是最亲昵的丈夫和女儿。
她缓缓低头,手中捏着一张从皇后宫中带出来的宣纸。
不知是马车晃动的缘故还是她真眼花了,她只觉手中的几个地名在眼前不停地跳动着,硬生生刺痛了她的眼。
纸团出其不意被她扔了出去,惊到了身旁的丈夫和女儿。
“怎么了?”丈夫张嘉衡温柔体贴,帮她捡起那团揉皱了的纸,摊开在手中看了看,“这是什么?”
荣呈燕委屈道:“皇后要阿因嫁去东郡。”
“东郡?”
“是。”
张嘉衡也只是稍稍震惊了下,旋即安慰她道:“你放宽心,这不是诏书还没下来吗?还有回旋的余地……”
“这都要封县主了,哪还有回旋的余地?”荣呈燕指着那张纸道,“你瞧这一个个的,皇上都说了,叫她好好挑呢。”
张嘉衡扫了眼纸上的几个地方,咋舌道:“平阳,邵阳,康嘉……这几个都是好地方啊!”
这话叫荣呈燕听了更加来气:“好地方?咱们家稀罕这些吗?敢情不是你的妹妹你就不心疼了,那个东郡王是什么样的货……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没听说过,阿因嫁过去能有好日子过吗?”
“消消气消消气,那个陶珏,我从前也见过几面,不算是个难相与的,说不定阿因她就会喜欢呢。”
“喜欢?怎么喜欢?如何喜欢?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