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了就是。”即便周遭喧嚣,常昀还是清楚的听到了这两个字。
据说褚相年轻时也曾满手是血,几次宫廷政变都出自他的谋划,他用一场又一场的屠戮清洗掉了自己的敌人,从而爬上了高位。褚皇后身为他的女儿,那种属于她父亲的杀性被她很好的传承了下来。
她说要杀人,那就是真的打算拔刀。
进入北军军营并不算一件太难的事。虽说在此之前从未有过皇后造访这里,但皇后毕竟就是皇后,再大胆的武夫,也不敢拦住她的车驾。
更何况,也没有人动这个念头。
北军随着皇后的到来而陷入了安静。军士们先是怔愣,继而沉默的向皇后跪下。皇后的马车在驶入这里之后速度便放慢了下来,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肃穆。
常昀忽然想起了一则典故,《史记》中说,吕后去世后,长安陷入内乱之中。太尉周勃为了夺回为刘氏江山,闯入北军军营,对那里的将士们说: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若是拥护吕氏则袒露你们的右臂,反之则袒露左臂。
最终北军众人选择了拥护刘氏,故有吕氏覆灭,刘氏重振。
他看着而今之北军众人,忽然理解了褚皇后之前那句话的意思,即便皇帝煞费苦心的更换将领,可褚氏留在北军之中的影响力,依然强大到可怕。
皇后直接将所有校尉都召集到了自己的面前,她没有时间,也不屑于用啰嗦委婉的言辞遮掩自己真实的目的,“陛下为贼人蛊惑,混淆忠奸,将使朝纲不振,洛阳大乱——我欲清君侧,谁愿助我?”
片刻后,这些人做出了选择。如常昀所料,那几名新上任的校尉没有站在褚皇后这边。
但他们做的最不该的一件事,不是与皇后为敌,而是决意与皇后为敌之后,没有马上对皇后动手。
= ̄ω ̄=棠芯= ̄ω ̄=最帅= ̄ω ̄=城城= ̄ω ̄=整理
也许是顾忌着皇后的身份,他们中有人上前半步,打算劝说皇后回到宫禁之中。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个女人,女人就不该参与到男人的争斗之中,她们最多是成功时的陪衬,失败时的牺牲品而已。
褚皇后摔了手中的茶盏,站在她身后的侍女猛地扑了上去。
第96章
这些常年服侍在皇后身边的侍女, 大多都有一副静清秀婉丽的容颜。然而当她们扑上前去的那一瞬间, 雪亮的刀光绽开, 谁也看不清她们是从哪里掏出了仅尺余长的短刀,下一瞬,短刀直接刺入了那些不愿追随皇后的将领血肉中。
只不过这些将领毕竟与深宫中纤弱的女人不同,他们常年征战, 对杀气的敏锐程度和反应力都不容小觑,有两人在遭到袭击后毙命,却还是有一人杀死了侍女,转身就逃。
“云奴!”
常昀听见皇后唤了他一声。
他明白皇后这是什么意思。当即拔剑出鞘,追了上去。
皇后身边还站着数十位侍女,常昀毫不怀疑那些人也有着过人的身手,转瞬即能杀人。但皇后依然点明了要他出手。
这无非也是在逼他表态而已。今日他在这里杀了皇帝的人, 那么他就真的算是“褚党”了。
那名逃跑的校尉本就在侍女那里受了伤,轻易的便被常昀拦下, 他未有犹豫,一剑斩落——
但不曾夺去这人的性命, 只是废了他的双腿而已。这样一个伤者,是没有办法再指挥军队了。
常昀看着他在地上打滚哀嚎,收剑回鞘,回眸望向褚皇后。
褚皇后像是对于他的仁慈颇感意外, 但眼下是非常时期,她也没有太多的精力计较这些。她在短时间内做出了战力部署,利用北军包围住洛阳城, 进而控制城内的世家大族。
但仅这样还是不够。
褚相已经出城前往杨家别业,现在他们还需要去增援他。
至于增援的人选……
褚皇后看向了常昀,但这一次眼神却不再那么坚决。她在犹疑,随军作战与简单的拔剑杀人,具有更大的风险。褚皇后也不能做到完全信任常昀。
常昀想了想,这次却是主动上前半步,朝皇后行了一个武将的礼节,这是请战的意思。
褚氏一族的生死存亡的确和他没有太大关系,现在他该做的事是回到东宫,装作今天他从没离开那里。可是……
可是他记得褚谧君就跟在褚相身边,也不知道那家伙现在有没有害怕。
虽然他跟过去也不一定能就得到人,但,至少能稍稍削减自己内心的那份焦灼。
***
褚谧君与皇帝之间的谈判还在继续,但也快到了继续不下去的时候了。
褚谧君能感受到皇帝的耐心越来越少,反倒是杀意愈发浓烈。让皇帝与褚相和解看样子是不可能的了,皇帝既然已经走到了这样一步,说明他已决意同褚相做个了断。
“去让丞相过来吧。”皇帝摆手,示意宦官将褚谧君带下去,他已经没有心情同一个孩子周旋,“既然是要探视新阳,那朕与丞相一同前去也是可以的。”
听从皇帝命令大步向前的却不是宦官,而是皇帝身边披坚执锐的羽林军,看样子他们是打算直接动用武力了。
与此同时,褚相那边也传来了一阵嘈杂声。褚相又不是任人宰割的傻子,见自己的外孙女去了那么久还没有回来,多少也能猜到谈判无法进行。
只不过若是现在转身就逃,能否成功?
这一带是平原旷野,褚相等人所乘坐的马匹经历过一路疾驰,不知道在她同皇帝说话的这段时间里,恢复了多少体力,而外祖父有没有考虑好逃离的路线。
“且慢!”褚谧君喝止住那些羽林军。
“有一件事,必须说与陛下。”她上前几步,朝皇帝下拜谢罪,“请比宽恕臣女之前的谎言。外祖父他,实际上并不在这。”
“并不在?”皇帝愕然。
“在遇上盗贼之时,臣女与外祖父是分开逃生的。为了吸引盗贼的注意力,臣女令一名与外祖父身形相似的人假扮成了外祖父的模样。”
“所以……”皇帝发颤的声线中透露出了愤怒的意味。
“所以数百之外,陛下以为是外祖父的那个人,其实不过是个侍从而已。真正的外祖父在哪,臣女也不知道。”褚谧君心一横,无所顾忌的扯谎。
这是个拙劣的谎言,但她要的就是皇帝心神大乱的这一瞬间。
护身刀就藏在她袖中,冰凉的刀柄在掌心硌得她生疼。
带着武器接近皇帝原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皇帝一心只记挂着要杀了褚相,反倒忽视了她的危险性。
直接就这样杀了皇帝好了。褚谧君心里这样想道。
也许是和常昀这样的人相处久了,也许是因为长期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她越发行事不计后果。
既然皇帝不肯放过她褚氏,那她也不需要对皇帝仁慈;机会稍纵即逝,必需得把握,眼下正是危急关头,赌一把好了;杀了皇帝吧,然后另立一个就好,管什么君君臣臣什么忠孝礼仪……短时间内,这些话不断在她脑子里闪现,她掌心越来越湿。
她抬头看了皇帝一眼,但就是这一眼让她陡然间将所有的狂妄都打消得干干净净。
皇帝的眼神冰冷而高傲,像是能看穿她的想法。
他毕竟是帝王,是统治了这个王朝五十余年的天子,在一个年轻的女孩面前,他有着绝对的威慑力。
恐惧、求生欲,这些情绪涌上,她无力的松开了握住刀柄的手,跪坐在地。
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却及时的将她从绝望中拽了出来。
她起初以为是幻听,但她看见皇帝的脸色稍稍一变——从对方的神情中,褚谧君可以判断来的应当不是皇帝的人,因为皇帝自己都露出了诧异与惊恐。
是北军。她从旗帜上认出来这支军队的身份。北军是从属于她褚家的,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候,他们总算等到了一线生机。
“抓住她!”就在这时,她听见皇帝一声大喝。
宦官反应迅速,一下子便将褚谧君制住,紧接着皇帝亲自拔出了佩剑,将冰冷的剑刃贴上了她的脖子。
“不要乱动。”皇帝的声音听起来还是那样平静而威严,但褚谧君从这几个字深处感受到了无措。
攻守之势在北军出现后便一瞬逆转,现在的皇帝有如被逼上悬崖的野兽。
挟持褚谧君是为了活命,否则谁也说不准在混乱之中他会遭遇到什么。
那么,外祖父会为了她而饶过皇帝这一次么?褚谧君一边挣扎,一边猜测。
她看不到外祖父,周遭都是混乱的军队和滚滚烟尘。她被一名身材高大的宦官拽上马,带到了战线最前方。
前来驰援的北军呈包围之势,却并没有采取猛烈的攻击。一方面是心底残存着对皇帝的敬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顾忌着褚谧君。
谁都知道平阴君是丞相最宠爱的外孙女,要是刀剑无眼让这位千金出个什么意外,他们谁也不敢担起这个责任。
褚相也看到了褚谧君,在沉吟了许久后,他对自己的侍从说:“休战吧。”
他的命令很快被传至整个北军,兵戈之声很快暂时平息,羽林军与北军沉默的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