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九眼睁睁地看着葛萝莉雪白的鸡心型小脸红了起来,不禁心里偷偷一乐,小妮子春心动矣。
宁铮也看到了这个年轻男人,耐心地等着他走过去与满面笑容的主人夫妇打完招呼,这才迎了上去,跟这个年轻男人说了几句话,接着就把他带到奉九和葛萝莉面前。
葛萝莉有点紧张地站直了身子,绿羽鸟尾羽一样浓烈丰富的绿色眼睛透出些许羞怯,奉九暗暗地从她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给她打气——葛萝莉生性有点害羞,跟相熟的人话很多,但不熟的就会有点坐立不安。
没想到这个年轻男人也是个爱害羞的,一看到葛萝莉就开始脸红,珠灰色耀目的眼睛和葛萝莉的绿眼睛一接触就弹开了,没一会儿又偷偷转过来瞄了一眼。
葛萝莉笑了,现在她反倒不紧张了。
宁铮见到老友这德性也有点无奈地挠挠头,但还是依照礼节给他们做了介绍。
这个男子叫印雅格,美国加州人,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庄园主家庭,从小就喜欢铁路,十一二岁时跟随做铁路工程师的叔父库克来到中国:库克是专门的铁路人才,在美国时就有很丰富主导铁路建造的经验,尤其善于设计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所以一位到美国考察铁路网建造的广东政府官员盛情邀请他到广东修建铁路。
库克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于是就来到了中国,先后应聘于广东省铁路局和东北三省铁路局,监督建造铁路,两相比较下,还是东北机会多,而且他与东北人的性格更相合,所以后来干脆久住奉天。
年少的印雅格虽然看似羞怯,实际上却是极具那些拓荒者先辈的开拓精神,跟着叔父在中国呆得如鱼得水,乐不思蜀,直到十六岁,才被在美国久候爱子不归的急眼的父亲一封封电报催回国,并考取了纽约大学的土木建筑专业。
一伺毕业,他亟不可待地又回到了奉天,因为这里除了有他钟爱的铁路事业外,还有他志同道合的一群朋友,其中最看重的自然就是少帅宁铮。
他们两人相识时,印雅格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宁铮更小,只有十岁,母亲刚刚去世,不得不从新民来到奉天父亲身边,正是希望借由结交朋友驱散心头孤寂的年纪,两个人的性格一静一动,一个沉稳一个活跃,但骨子里都是极富冒险精神,所以相处得极其融洽。
而宁铮在美国先后选择读的两个大学,也都是受印雅格的影响。
他一口标准的纽约腔更是受了在纽约读了四年大学的印雅格的潜移默化。
那时,东三省铁路还处于初建时期,老帅认为要与日俄强邻抗衡,必须优先发展东北的民族工业,而运输问题则是当务之急。
于是,精通铁路建设的印雅格叔侄就在京奉铁路奉天办理处处段荫槐的引荐下,开始参与东北的铁路建设。老帅在他们的帮助下,不但重修了京奉铁路,又筑建了奉天至赤峰、通辽,至吉林、四平以及奉天至齐齐哈尔的铁路运输线,可以说,正是他们叔侄尽心尽力的工作,才让东三省的铁路网构建得如此顺利,所以老帅对他二人也是格外器重。
今天的聚会,主要是为了提前庆祝新年,来客一家带来一两个菜或甜品,凑在一起,这就是美国风格的“potluck”,也就是百乐餐,主人家提供酒水、主食和一道主菜,奉九觉得这个形式真好,这样,主人家也没有那么累,可以做到宾主尽欢,不禁暗暗想着以后和同学们聚会也可以这样。
主菜是“Turducken”,看着名字就知道,这道菜是三合一,也就是——把鸡塞进鸭子里,再把鸭子塞进火鸡里,所以火鸡个头最大,目测得有十一二斤,这三样儿加一起得有十七八斤,在烤箱里烤上整整三个小时,端出来还滋滋冒油,虽然这火鸡已经是中国饲养出来的,但奉九还是觉得里面纯粹的中国鸡肉和鸭肉更好吃,她悄悄对比了一下府里厨子做的果木烤鸭,觉得味道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奉九带的是四绝菜里的焦溜丸子和锅包肉,因为宁铮告诉她美国人喜欢吃酸甜口味和油炸的东西,所以这两样真是再合适不过,至于熘腰花那就不行了,美国人不吃动物内脏。
这两样都是她自己亲自做的,宁铮早就发现奉九对美食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没想到还是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后来才知道在娘家时就经常钻厨房跟厨子们讨教。
其他人带的都是很传统的美式餐点:水煮四季豆,奶酪馅饼,蔬菜沙拉,奶油土豆泥,意大利通心面,乳酪土豆烩饭,咸口司康、玛格丽特小饼干、玛德琳、葡萄干杯子蛋糕……旁边是放在一个敞口大炖锅里的混合果汁酒水饮料,俗称“punch”的东西,里面有一只长柄勺,供客人舀到杯子里喝。
看着餐桌上第一道抽抽巴巴令人毫无食欲的褐色四季豆,奉九也有点傻眼,这么简陋的东西也好意思带来?没想到带这道菜的一位牧师太太激动地说,这是她从自己的家乡带来的四季豆种子在奉天种出来的,特意在夏天收获后晒干了留到冬天才做的,大家立刻热烈鼓掌,欢迎这不远万里来到异国扎根的蔬菜。
可惜啊,奉九心里暗叹,干豆角只有炖肉才不辜负这一番连洗带晒的功夫,可美国人嘛,他们对蔬菜的手段,除了把它们煮得烂烂的,别无他法。
宴席一开,气氛就更热闹了,大家随意拿着餐盘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然后或站或坐,边吃边聊。来宾大多是不到四十岁的人,除了他们夫妻,还有一对中国夫妇和一个单身男子出席,都是宁铮的好友,也是儿时玩伴,一个是杨立人,一个是林燕来。
杨立人夫妇平时住在南京,此次是正好到奉天办事,他们都是基督徒。
杨立人?奉九看着眼前面貌奇伟身材壮硕的杨立人和他身旁艳若桃李的杨太太,忽然想起报纸上说他是上门女婿的事情来了。毕竟在中国,上门女婿是很伤颜面的事情:往往是女方家无子,男方家无财,才能生出这样的组合。
来宾们攀谈着,品尝着,不出所料,奉九做的两道风味独到的奉天菜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大家都不吝赞美,宁铮这个做丈夫的虽未说什么,但杨立人和林燕来就是看出来他也跟着与有荣焉。
奉九也很有收获,她在家时其实经常自己鼓捣做些简单的、对烘焙温度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小西点,其他的也就罢了,她在席间倒是吃到了一款从未吃过的西式蛋糕,叫“戚风”,夹了三层奶油,奶油层上铺陈着草莓、樱桃之类的水果罐头里的碎粒,因为蛋糕体尝起来像丝绸一样柔滑细腻,所以有了这个丝绸的英文名字。
奉九询问过主人家后,特意找到了做蛋糕的史密斯太太,现正在宁铮的发小徐庸创办的大学里任教。
史密斯太太看到这个中国权贵的年轻妻子对这款美式糕点如此有热情,立刻倾囊相授,奉九从随身的小手提袋里掏出一个织锦缎面硬壳小本和一管钢笔,认真地记下配方。
史密斯太太还很是贴心地把西式糕点中常用的几杯几勺换算成了公制的体积和重量,两个人头碰头兴致勃勃交谈了很久;他们的谈话吸引了杨立人的妻子,结果变成两个年轻的中国太太认认真真记笔记,那样子像极了恨不得搬个小板凳排排坐认真听讲的小学生一般。
奉九对杨立人的妻子段明礼印象很好,这位闺秀虽说是中国巨贾的掌珠,容貌艳丽,但毫无骄矜恶俗之气,语速很快,不像南方人,反倒是像东北人,做派也是爽快利落,奉九有点想不明白在她眼里品貌都平平的杨立人还有什么好挑剔的。
她趁段明礼没留意,不动声色地白了一眼这个在她眼里很不识好歹的家伙,弄得正在一旁立着与宁铮和普莱德先生及其他美国人围成一圈儿,谈讲武堂往事谈得很是欢畅的杨立人莫名其妙,搞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引起了这位宁少帅宝贝太太的注意。
宁铮注意到了妻子的眼神儿,只能在肚子里闷笑,看来上次他随口说了一句,让杨立人在奉九心目中的印象直线下落了。
奉九看着与普先生和其他美国人相谈甚欢的宁铮,心里不免有几多感慨:宁铮作为中国顶层权贵的儿子,从少年时代就与这些基督教传道士的接触,使得基督教服务社会的意识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而从小学习的儒家经典、道家著作,又让他能够冷静地对待过于丰富的物质生活带来的无尽享乐,因为这些身外物很容易引起人的餍足感,从而更加堕落地去追求更刺激的享乐。
这半年来的相处,她很笃定地确认,宁铮是个能看淡物质享乐和虚名浮声的人,对待世事人情也能很平和,这都是中国传统老庄思想对他产生的影响。
身处繁华尽头,背后就是凄凉,奉九敬重的李叔同先生,就是在夜以继日的享乐中,厌倦了,释然了,放下了,“一花一叶,昏波不染”,于民国七年在杭州虎跑定慧寺,由翩翩浊世佳公子,转身成了弘一法师。
奉九倒不操心宁铮出不出家,她只是觉得他的经历与李先生相似,而他的中西合璧特色也是显而易见,这个奇怪的混合体不免让她觉得很有趣儿。
相似小说推荐
-
鹤唳华亭 (雪满梁园) 晋江金牌2013.07.28完结 《鹤唳华亭》原著小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
和亲之宫女撩人 (蔚竹) 2019-12-04完结483 4951同为虞贵妃身边的得力大宫女,虞烟觉得绿央近来很奇怪,神神叨叨不说,还老跟她献殷勤,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