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奉九正在书房用功,秋声进来报告说侄少爷鸿司来了。
鸿司居然又穿上了中山装,正笑嘻嘻地站在客厅的门口,奉九赶紧请他进来坐。
他右手拿着一个漂亮的长条形盒子,左手拎着一个小包袱。
坐到沙发上,把小包袱放下,直截了当地打开了里面放着的盒子,露出一把东洋风十足的黑底洒金折扇。
又解开包袱皮儿,里面是一个原色木头盒子,上面印着一头金色老虎,奉九认出来这是东京有几百年历史的和菓子老店虎屋的招牌。
把上面盖着的抽板抽出来一看,里面有九只和菓子,有纯白色长着红眼睛的玉兔、粉糯糯的五瓣樱花、羊羹、还有白里带蓝的一轮满月……不得不承认,做得极是精巧。
“这次去日本买的,送你的。”
奉九只能装着一脸惊喜地凑近,倒也细细欣赏了一会儿,她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是敏感的,能注意到很多堪称艺术品的食物、生活用具里匠人们费心用的那种些微的巧心思。
忽然她抬起头,看了鸿司一眼,欲言又止。
鸿司微微一笑,“我奶奶、二嫂、两个巧姑姑那里,也都送过了。”姨太太就算了,他向来不愿意和老帅的姨太太们有什么往来。
奉九放了心,又打开折扇观赏,折扇是日本人的发明:中国的团扇传入日本后,他们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这种携带更方便的折扇,眼前这柄以象牙为骨,黑色素绢为底,撒金粉,上面绘着随意飘落的粉色樱花,清雅高贵,非常惹人看。
但再好看也是日本货,奉九因为自记事以来日本人在东北的所作所为,对这个国家乃至生产的东西都有种天然的抵触。
鸿司看着奉九把玩折扇,扇柄在她纤长玉白的手指间无声地流畅地滚动,从一个指缝进去再从下一个指缝出来……不禁喉头一动。
奉九忽然想起一事:“你可别没事儿在家里穿中山装了,你也明知道你爷爷的态度。”
奉九语带责备,这也是因为她本来就与鸿司很熟。
鸿司笑了,为奉九发自内心的关心,“我这不是觑着他已经走了,才又穿上的么。”
奉九这才知道老帅又离开了奉天。
“那你去了一趟日本,有什么感想?”奉九很认真地问鸿司。
鸿司笑了,说:“感想?感想就是,虽然日本人很可恶,但他们的好东西,你用起来也无罪。”
奉九没想到鸿司看穿了她对日货鄙视的心思,自己也觉得是偏于狭隘了,于是颇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了头。
“不过,他们的军事装备发展得非常快,在横滨,我看到他们的“凤翔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已经成形,舰载机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而且后备非常充足。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东北很危险,他们终究是要实现在东北立国的初衷的。”鸿司说到这,脸上一派严肃。
奉九这才知道知道,原来这几个月,宁鸿司是在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权助的邀请下,去日本各地参观日军先进军事设施和制造力强大的兵工厂去了,并观摩了在东京举行的秋操,这对于日本人而言,是在老帅这个东北王最看重的亲孙子面前展示武力,威吓与拉拢并存;但对于宁鸿司这个年轻人而言,倒是坚定了坚决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
“对了,你也从日本回来了,那还要不要去国外读书?”
鸿司摇了摇头,“不想出国了,其实国内大学也不错……不过我可能想先上讲武堂。”
“……你这变化也太大了,怎么突然就从上美国大学变成要当军人了?”奉九被鸿司学业选择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惊到了。
“不知道,看看再说。讲武堂也不过是两年制,两年后,我还年轻,可能再考虑别的吧。”
“当军人也是你家传统,倒是不错。”奉九表示赞成。
“这个年代,还得手里有枪,才能保家卫国。”鸿司平静地说。
奉九默然无语,曾经,军人这个身份的人对她而言是多么的陌生,可现在,她的生活圈子里,卷进了越来越多的军人。
☆、第38章 百乐餐
岁月像奉天人的家乡河巨流河一样,平静地向前流去,很快到了年末,奉天已经又是天寒地冻的时节。
但这只是奉九在奉天的岁月,对宁铮而言是平静不得的,他已被老帅任命为宁军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并经由陆系军阀吴子玉报请中央政府,授予宁铮上将军衔。
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而宁铮现在不过区区二十二岁,就开始以上将军团长身份,统帅宁军主力,准备与即将到来的北伐军作战。
宁军则与又一次反水投靠而来的“东南王”孙馨远、“三不知将军”张效坤组建了新的“安国军”,老帅自任总司令一职,宁系的实力在此刻也达到了顶峰。
民国时的战争,非常奇特,大动荡大混乱绝不是说说而已,两边军队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战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凑激烈,因为两边总得提防己方再有倒戈将军的出现,这也算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特产。
所以一旦寻到喘息的机会,即使再匆忙,现已常在京津地区活动的宁铮也会挂宁系专列回奉天陪奉九。
宁铮这次回来后告诉她,明天,也就是星期天,要带她去看望基督教青年会当年教他英文的老师,奉九也很是好奇,她的英文教师是小西教堂的神父林沫,而宁铮这位老师,据说是在美国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牧师。
奉九问宁铮,能不能带着葛萝莉一起去?
葛萝莉在参加完奉九的婚礼后曾回了一次美国,这两个多月以来,她一直代表父亲在伊利诺伊的芝加哥照顾她重病的祖父,在艰难地度过了一段时日后,老人家不幸离世,她又留下来全权处理了祖父的葬礼,因为除了她父亲外,祖父并没有其他子嗣。
这个十七岁的小姑娘非常能干又坚强。
待回来后,奉九和葛萝莉自然而然地恢复了往来,时不时地约会,关系非常亲近。
一听这个要求,宁铮自然同意。
当天上午十一点,夫妻俩先到美国领事馆接了葛萝莉,然后才一起去了普莱德夫妇位于仪公祠的住处。
四十多岁人到中年的普莱德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在路上宁铮已经告诉她和葛萝莉,普莱德牧师和另外一位英国医生曾经仗义相助,护送他到山海关和陆系军阀谈判,最后一行人在一艘停靠在胶州湾的美国军舰上才敲定了停战细则,期间的艰苦自不待言。
普先生也曾是他的英文老师,对他一向尽职尽责,所以宁铮一旦能自己作主,就把一座位于朝阳街的废弃喇嘛庙拨给青年会做会址,而且还拨了一笔维修基金,后来这个会址成为东三省基督教青年会的重要据点,也赢得了美国方面的感激。
他们的家除了一个大客厅,其他的地方面积都不是很大,但布置得温情朴素,是纯粹的美式田园风格,小碎花的桌布、条纹布艺沙发、星星壁纸,都让奉九很是喜欢。
更喜欢的是普太太的入乡随俗,居然也像中国人那样剪了几球水仙,润在浅浅的钵里清水养着,专等着在春节时分开出玉台金盏一样素雅馨香的小花儿。
普太太是一位红头发的热情女子,出生于伊利诺伊的爱德华兹维尔小镇,也算是葛萝莉的老乡,他乡遇到家乡人,自然让两人分外惊喜,一聊起来就刹不住闸了。
聚会总共来了十多个人,都是普莱德先生和太太在奉天的知心好友,大多是一对夫妇携手前来,没有带孩子的。
陆陆续续到来的客人,很多人在宁铮年少时就见过他,对于能再次见到赫赫有名的宁少帅感到很兴奋,尤其还能看到神秘的少帅夫人,更是感到没白来:因为奉九本就行事低调,而宁铮更是有意保护她的隐私,所以到目前为止,她的照片还没有在报纸上露过脸。
其实细细想来,奉九在中学时期就很活跃,也留下了不少参加各种公开活动的照片,但硬是没有一张照片流出来,可以想见宁军情报处曾为此做了很多人的保密工作,工作量之大也可想而知。
幸好大家看了一会,过了惊艳期后也就习以为常了,于是来客有的在玩儿国际象棋,有的在畅谈中国内战和国际局势,太太们则在一起闲话哪家的西餐厅更正宗、哪种布料做什么款式的新衣更合适,孩子如何教育之类的话题。
葛萝莉趁着女主人招呼别的女客的机会,又和奉九凑到一起,闺蜜到了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们用汉语交流,赞赏着普莱德女士不俗的装饰品位;葛萝莉的汉语没有太大的进步,但好在很努力地一直在练习,毕竟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忽然门一响,又进来一个年轻男人,个子高高,肩膀很宽,五官都很“瘦”,长相出色,一身花呢格子西装,裤腿故意裁得很细,更显得腿很长。
她们俩同时抬头看到这个年轻男子,又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心有灵犀地想到了同一件事——她们都很喜欢的《弗吉尼亚人》里的男主角杰夫,就应该长成这样,因为他也是“一头黑色的头发,长相像一幅画一样漂亮”。
相似小说推荐
-
鹤唳华亭 (雪满梁园) 晋江金牌2013.07.28完结 《鹤唳华亭》原著小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
和亲之宫女撩人 (蔚竹) 2019-12-04完结483 4951同为虞贵妃身边的得力大宫女,虞烟觉得绿央近来很奇怪,神神叨叨不说,还老跟她献殷勤,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