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去过一次,就在长明镇上。”薛嘉禾眯了眯眼,回忆道,“猜了灯谜,又放了河灯,不过许的愿没实现,因而后来我就不去了。”
“什么愿望?”容决道。
薛嘉禾转眸看了他一眼,眉梢带着促狭微微扬起,“如今已经成真了。”
容决想了想,“再见陈夫人一面?”
薛嘉禾摇头。
“离开陕南?”
薛嘉禾又摇头。
容决皱着眉思索十一二岁的薛嘉禾会有什么愿望,“找到小将军?……嫁人?”
薛嘉禾仍是摇头,她面上笑意越发浓厚,“真想知道的话,今晚灯会本宫若玩得尽兴了,将答案赏给你也未尝不可。”
刻意拿捏得高高在上的字句叫容决多看了薛嘉禾一眼,他也笑了,“我看长公主这会儿已经很高兴了。”
薛嘉禾朝他眨眨眼睛,一派纯然得根本看不出已经是两个四岁半娃娃母亲的年纪,“摄政王殿下的能耐可不止这些吧?”
容决哼笑着没答。
等马车停下时,他从车厢角落里翻了支花灯出来给薛嘉禾拿着。
薛嘉禾抬手仔细看了看,竟是个做成了刺猬形状的花灯,暗自发笑,也不知道容决从什么地方买来这么独特的灯。
等车厢门帘掀开时,薛嘉禾惊鸿一瞥地看见了外头的喧闹和灯火。
容决落地之后才回头将薛嘉禾接了下来,他转头扫了眼鼎沸人声,将薛嘉禾往怀中护了护,“手给我,别走散了。”
一手抱着暖炉一手提着花灯的薛嘉禾无辜地将满满的两只手往他面前一伸。
容决:“……”他抉择了片刻,还是直接握住了薛嘉禾提花灯的手。
——万一没了手炉,薛嘉禾着凉怎么办?
薛嘉禾噙着笑跟在容决身后慢悠悠地走入了灯会,沿着河道一路前行,将注意力都投到了河上空中像是桥一样架起来的灯笼上。
灯笼是挂在横跨河两岸拱形木架上的,中间还有许多祈福伞,灯火倒映在河里,好似将河水也一同点燃了似的,叫薛嘉禾忍不住探头看了一会儿,就被容决拽着手腕不放心地拉了回去。
灯会上的人摩肩接踵,交错之间虽然不少人都难以自制地将视线落在薛嘉禾和容决身上,可也就只能看看,便身不由己地随人潮涌动接着往前走去。
多看容决两眼的姑娘家还好,敢偷看薛嘉禾太久的,都被容决森然的目光给瞪回去了。
薛嘉禾倒是不注意这些——她当了长公主这些年,早就习惯了当众人的视线焦点。
更何况在容决身边,她总是比平时松懈一些,也不自觉地就想将万事交给他去做。
——老实说,容决毕竟是刻意将她惯成这样的。
虽说吃过了晚饭,可薛嘉禾走着走着,灯差不多看腻之后,立刻就被河道靠内临时摆设的吃食所吸引了。
她的视线顺着那些小吃一路看过去,心心念念地寻找一家卖烤鸡的。
这么多年来,她在食物上的爱好也实在是没有变化过。
若不是因为每每在皇宫里吃东西都收敛了七八分,如今满朝文武外加家眷都该知道长公主是黄鼠狼投胎的,就爱吃那各式各样的鸡腿。
容决像是知道她在找什么似的道,“带你吃过的那家张记在前面支了摊子。”
薛嘉禾回过头来,眼睛亮晶晶的,“是老板亲自来的吗?”
“是。”
薛嘉禾小小欢呼一声,“你怎么知道?”
“能在灯会里摆摊经营的,都在户部过了名。”张记是薛嘉禾最爱吃的一家,容决自然不会错过。
可这话在薛嘉禾听来又有另一番意味了,她终于往容决身边挤了挤,小声问他,“你到底什么时候计划好要带我来看灯会?”
她虽然不知道这灯会筹备起来要多久,可总是需要个把月的,容决总不可能今日才凑巧知道张记老板要来灯会吧?
薛嘉禾一问完,果然就看见容决不自在地稍稍撇开了头,像是不想被她看见脸上表情似的。
“问这个干什么。”他道。
这六个字已经给了薛嘉禾答案——恐怕早得很。
她轻笑着晃了晃两人交握的双手,促狭道,“没想到你这么大的人了,还对灯会这种年轻人来的地方感兴趣。”
话音落地,容决果然转头瞪了她一眼。
薛嘉禾一脸无辜地道,“总不能只是带我来吃鸡腿儿的吧?”
孩子都四岁大了,容决那能不知道薛嘉禾这是在闹着他玩?
这个人二十多岁了,调皮起来简直跟七八岁没区别——好在除了他以外也没人知道,容决庆幸地想。
“钱在我身上。”他淡淡地提醒薛嘉禾。
——想吃鸡腿的话就收敛点。
听明白他话里意思的薛嘉禾啊了一声,却毫无退缩之意,“张记的老板我熟,赊账一回不打紧的。”
容决:“……”
讲来讲去,其实他也知道他能用来治住薛嘉禾的地方就那一个,大庭广众之下却是施展不来。
好在薛嘉禾也不是胡搅蛮缠太久的性子,堵得容决没话说了便笑嘻嘻转开脸去,指了前方一家做炒木薯的店,“借我两文钱?”
容决扫了眼那摊子,带薛嘉禾从人流里穿出去,边道,“买一文钱份就够了。”
刚吃完晚饭才没多久,一会儿还有烤鸡,薛嘉禾这肚子里能吃下多少东西,容决比她自己还清楚。
薛嘉禾也没反驳,她跟着容决到了摊子旁,安心地等着容决掏钱取来一份还略显烫手的炒木薯,左右一看,干脆地把手炉塞给了容决,才直接用手拿了一块切成三角形的炒木薯片放进了嘴里。
本就不需要手炉这等暖体之物的容决猛地接了个跟小太阳似的手炉:“……”
“人太多了,一点儿也不觉得冷。”薛嘉禾理直气壮道。
容决拿她没办法,目光沿着河道找到个巡逻的官兵,招手将对方叫了过来。
容决这面孔在汴京城其实不少人见过——光是他每每打完仗回来,老百姓们也眼熟了他。
可眼熟的是穿着盔甲、满身冷意的容决。
穿着一身便服、甚至面色还柔和许多的容决,便只有有点见识的朝中官员们才认得出来了。
比如见到容决抬手便带人飞快赶来的这个小队长便是此流之一。
他赶到容决面前,张嘴就要请安,被容决制止,接着就被交付了个精致的手炉。
“送回我府去。”容决令道。
薛嘉禾在旁笑出了声。
小队长不自觉地朝薛嘉禾看了眼,神情顿时更为严肃起来,“见过——”
“行了,人这么多,可别叫我。”薛嘉禾摆摆手,“手炉便麻烦哪位小哥跑上一趟?”
“在下亲自护送!”小队长挺起了胸膛。
薛嘉禾:“……”她无奈道,“一个手炉而已,用不着‘护送’,你执勤完了再找个顺路的人捎回去就成。”
见这小队长连着他身后的兵都紧张得不行,薛嘉禾也不难为他们,招手叫了容决便一道离开。
小队长长舒了口气,双手捧着手炉偷偷朝两人背影看去,心道,摄政王和长公主也会出来逛灯会啊……
——这过于接地气的行为无论是和有战神之名的容决,还是和艳冠汴京的薛嘉禾看起来似乎都没什么关系。
更何况这两人看着都不是平日里的模样。
见过演武场的容决、又在宫中执勤时见过贵气逼人的薛嘉禾,小队长刚才恍然间差点没敢认那两个人。
他们这会儿看起来简直跟寻常人家的夫妻差不多。
……就是两人都长得太过好看了点儿,这点不太寻常。
一文钱的炒木薯被薛嘉禾飞快吃完,只意思意思地往容决嘴里塞了一小块让他尝尝味道。
等靠近张记的摊位时,那熟悉的香味一下子钻进了薛嘉禾的鼻子里,立刻叫她抬了眼向前张望。
“快到了,”容决道,“鼻子是你灵。”
薛嘉禾瞅了容决一眼,心道这人总不至于还能跟烤鸡吃醋吧?
好在容决飞醋吃遍汴京,那好歹也都是跟人吃的。
他几乎像是已经探过路似的将薛嘉禾带到了张记的摊位上,张记老板一眼望过来便将二人认出,立刻熟稔地上前道,“二位贵人来了!还是老样子?”
薛嘉禾去张记的次数手脚都算上也数不过来,含笑朝老板点了个头,“就按着老样子上一份吧。”
容决将她按到桌旁坐下,又对老板吩咐道,“分成两份,一份包起来。”
“好嘞!”
张记总共就两张桌子,薛嘉禾和容决来时好巧不巧就空着一张。
薛嘉禾将花灯小心地放到桌上,盯着看了两眼,道,“哪儿买的?扎灯的手艺糙了些,独特倒是独特。”
她这么随口一问,谁知道容决却没应答,等了片刻的薛嘉禾不由得奇怪地抬眼看了看他的神情。
容决正抿唇看着花灯,像是思考怎么开口似的。
薛嘉禾的目光在他脸上打了个转儿,突然就明白了过来,“这灯是你亲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