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十二年十一月,李晖拟了年号为‘景宏’,并下诏明年就改元。
出殡之前,朝廷众臣为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吵个没完没了。
有人说先帝继承太宗延续盛世,要为他上‘孝宗’,反对的人说先帝文治武功开疆拓土,当得起一个‘武宗’……
吵来吵去吵到李晖面前,他琢磨了半晌,最终大笔一挥,为先帝上庙号:‘武宗’,定谥号:文武大圣大明崇皇帝,史书称武宗崇皇帝。
定了这件事,礼部接着就拟好了李晖生母费氏的谥号‘崇康’二字,随后李晖下令将父母二人合葬于咸阳郊县的茂陵。
由于武宗生前并未留话对妃妾的安排,李晖便按照太宗皇帝的例子,后廷里未有生育的妃妾送去京郊的檀香寺削发为尼为武宗祈福。
生育公主的妃妾留在宫里养老,生育皇子的妃妾出宫由皇子养老。
武宗留下了七个未及冠的皇子,还有十二个未婚配的公主,这些都是李晖的责任,许多弟弟妹妹他连见都没有见过,父亲去了他得做好安排才行。
登基之后,还要册封皇太后、皇后、皇太子、妃嫔等事,还没等李晖下谕,就在这个时候,延嘉殿传来皇后薨逝的消息。
得,这刚布置好的彩幡就要撤下来装饰孝布,文武百官身着两重孝,连民间老百姓都是淹头搭脑的——国孝期间是禁止音乐婚嫁的……
皇后的丧仪按章程走就是了,但胡皇后的谥号和入葬两个问题又让大臣们吵起来了。
有人说胡氏虽然是扶正的,但也是正经的皇后,应当以皇后之仪出殡,谥号也应该跟着武宗定。
但一些厌恶胡氏集团和奉承李晖的人则强烈反对,指出胡氏是扶正的,只是新君的继母,而且人品不堪,不配跟武宗合葬,谥号也应该别立。
李晖也不赞成也不反对,反正就这么拖着,坐在一边看大臣们打口水仗,沈知礼知道李晖的心思,也抄着手看热闹。
就这么着吵到了要过年了,胡氏的幼子蜀王李珂入宫求见李晖。
也不知道他对李晖说了什么,第二天,李晖就下诏为胡氏上谥号‘崇顺’,将其棺椁葬于茂陵地宫的左殿。
宫里宫外的人都不明白李晖怎么突然就这么爽快的松口了,大家猜测是不是李珂威胁李晖,但李晖要是受到威胁杀了李珂就是,怎么还会给胡氏一份哀荣……
不管他们怎么猜想,李晖依旧忙碌着,在册封皇后之前,他先追封了元妻韦氏为皇后,亲自拟了谥字‘章’。
接着李晖下诏册封妾侍,宇文氏为正一品贵妃、高氏为正一品淑妃。
杨氏为昭仪、欧阳氏为昭容、韩氏为修仪、秦氏为修容、廖氏为修媛、吕氏为充仪、齐氏为充容,她们同是正二品的九嫔。
惠氏、淳于氏、姜氏册为正三品婕妤,沈氏、尹氏、丁氏和米氏册为正四品美人,宫人许氏册为正五品才人。
这之后,他又册封了嫡长女寿安郡主为寿安公主,加食邑三百户,敕封女婿崔贤为驸马都尉并承恩济远侯,又敕封嫡长子李绮为东宫皇太子。
敕封次子淳业为燕王,兼燕州都督。
敕封三子淳茜为许王,兼许州都督。
敕封四子淳远为曹王,兼曹州都督。
敕封五子淳泽为梁王,兼梁州都督。
第六子尚不满五岁,暂不敕封。
女儿们虽然可以被称为公主,但因为她们几个还没有出嫁,因此也暂不册封。
另外李晖还命温王守完孝期后就前往封地,册封婕妤马氏为温国太妃,随儿子一同前去。
温王一家子得偿所愿,对李晖是感恩戴德,选了个好日子,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走了。
但朝廷众臣对李晖此举颇为不解,他们都知道李晖对先帝搞复古弄出来的封土建国很不满意,但为什么现在却独独给了温王特例?
李晖没有过多的解释,只道:以后自会明白……
直到新年后,蜀王府传来李珂独子病逝的消息,李晖知道后册封了李珂的两个女儿为县主,并且改封他为魏王,领魏州都督,拜司空。
这下子众人都明白了李晖当初那么爽快的原因,胡氏集团只剩下李珂这一个独苗苗了,可现在,李珂也没了后嗣,一些人不免就说起李晖太过狠心的话来。
因为要为武宗和崇顺皇后守制,后廷妃妾虽然被册封了,但还未举行册封礼,大家依旧清闲又无聊的过着日子。
某日,众人在廖氏的院子里聚会给她祝寿,大家闲话时也就说起了近些日子朝堂上的事。
杨氏喝了口热茶道:“魏王倒是个机灵人,他的同胞兄长和姐姐都是因为谋反被诛杀了,就他一个人还活的好好的,不仅如此,阿郎还给了他一块更好的封地,他也该知足了!”
丁氏附和道:“没错,不过魏王是个胆子很小的人,谅他也不敢惹出什么幺蛾子!”
蓁娘不懂得这些,但她觉得这俩人说的很有道理,正暗暗点头时,姜氏轻声开口,“可是,听说魏王只有这一个儿子,那他死后封地无人继承不也就除国了么……”
气氛有一瞬的寂静,姜氏察觉到自己的话有些不对,忙红了脸嗫嚅道:“我只是觉得,魏王之前不是立了功么,阿郎封赏他也是应该的……”
这话怎么越听越不对头了,杨氏蹙眉正欲反驳,丁氏悄悄扯了她一把,温声对姜氏道:“魏王立功也是阿郎默认的,不然以他和三庶人之间的关系,怎么会不知道谋反的事呢!”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机智的太子殿下不会给自己留隐患的~大家对这个安排满意否~
第122章 景宏
姜氏的脸越来越红,她嗫嚅了几句不再说话了,蓁娘却有些气愤,她回去后对齐氏惠氏道:“她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阿郎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大家都看得见,这会儿魏王只是弑子而已,而且还是他自愿的,怎么能怪阿郎狠心!”
“依我看,阿郎就该斩草除根,别说魏王的儿子,就是魏王也不该留着!”
姜氏从那日后心里便十分后悔,她是新帝的妃妾,却为敌人说起可怜话来。
而且没过几天皇后身边的女官就来给她讲了一通女训,姜氏懊恼不已,然而她更担心的是,因为她一时失言恐怕会连累四郎……
秦氏见她抑郁的人都瘦了,时不时也安慰她一番,劝她放宽心。
等到国孝期满以后,李晖真正坐下来跟蓁娘闲聊时,已经是半年后了,一番温\存过后,蓁娘依偎在李晖的怀里,说起阿木有多渴望住到外廷去。
她带着些抱怨道;“奴知道孩子长大了都要离开大人,可他这样迫不及待的样子让人觉得很难过……”
李晖搂着蓁娘的肩没说话,孩子越大,李晖就越觉得对阿木几个庶子有些亏欠。
这几年,他把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大郎身上,对阿木几个有所忽视,所以他也没怎么费心。
但现在局势已经稳定了,大郎身边有太傅教导,他打算抽些空多管教一下庶子。
“今年就让阿木搬出去住吧!”
“什么?”
蓁娘惊讶的抬起头,李晖给她拉扯了一下被子,温声解释道:“男孩子还是要早点立起来,他要是还在内廷里,你有多少时间管他?”
蓁娘撇撇嘴,她要管教四个孩子,确实有些吃力,而且阿木确实不再需要她的陪伴了……
想到这里,她觉得有些伤感,“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奴却一天一天老了……”
李晖听着她的感叹扑哧一下笑出来。
“我比你大九岁,你若是老了,那我岂不就是黄土埋脖子了?”
“阿郎!”蓁娘嗔了他一眼,“阿郎会长命百岁的,你不要说这种话!”
她眷念的把脸贴在李晖的脖子上,轻声道:“奴想要跟阿郎一起变老,等孩子们长大后,再生一堆孙儿,奴要准备好多赏赐,他们是乖孩子就多给点,不乖就不许他进宫来!”
“阿郎是喜欢孙儿还是孙女?”
蓁娘越想越开心,好像已经看见了远在未来的情景。
她忍不住问起李晖来,李晖听着她的啰嗦满眼都是温柔,“都好,我都喜欢……”
蓁娘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脑子里却想起另一件事来。
她一骨碌爬起来凑近李晖的脸严肃发问:“阿郎,要是奴变老了、变丑了,你会不会就讨厌我了?”
“你都在想什么啊!”李晖歪着头无奈的看着蓁娘,伸手捏她的脸。
“你老了我更老,为什么要讨厌你?”
蓁娘扭捏了几下,带着些嫉妒、不悦、难过道:“因为那个时候,你会有很多年轻的小娘子……”
她撇了撇嘴,李晖看着她的小表情觉得很有趣,揶揄道:“那你得趁着年轻貌美多讨好我,不然老了我就不理你!”
“讨厌~”蓁娘笑嘻嘻的扑进他的怀里。
“奴每次见到你都在讨好,难道你都没有发现吗?”
“没有!”李晖丝毫不犹豫的回答,“只发现你脑子装的东西奇奇怪怪的……”
两人玩笑了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李晖眯着眼睛昏昏欲睡,蓁娘侧头就着昏黄的灯光打量他的睡颜,数着他的呼吸。
她小心翼翼的伸手捻了一下李晖的胡须,轻轻吻了一下他的耳朵,像在呓语般说出心里话。
“阿郎,要是我以后做错了事,你可以骂我可以对我发火,但是千万不要厌弃我好不好?”
“我好爱你,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会活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