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夸赞,薛姨妈自然高兴,口里仍要谦虚:“哪比得了薛家祖宗,他就是个半吊子,单单外头好看罢了。我们这一家子有数百人,就因他的折腾全进京了。”
贾母等早在信中得知薛姨妈此来是为了儿子参加恩科之事,故大力向其引荐一位先生。钱小桥见情况不妙,赶紧说已有了中意的人选不用劳烦,贾母等这才没说出名字。
后院女眷居多,钱小桥碍于男儿身不便久留,开席前就告退了。吃过饭,薛姨妈和王夫人姐妹叙旧,而宝钗则被贾母留在身边和黛玉、宝玉等人玩耍。
天色渐晚,薛姨妈谨记儿子告知她的话,起身告辞。王夫人却不肯,强留她住下。薛姨妈几番推脱,王夫人仍旧坚持。
“连院子都妥当的准备半年了,只等你们来,你这一走,我岂不是叫人白看笑话。再说我们姐妹才见面,热络话还没来得及说几句,怎好分别。今儿不管你说出什么花儿来,我必要留你们住下的。莫不是你嫌弃我这寒酸,比不得你府里的富贵?”
薛姨妈见王夫人话说到这份儿上了,已不好推拒,只好点头应下,至于儿子那头只能回头再解释了。
王夫人这才笑了,热情的拉着薛姨妈的手道:“好妹妹,且安心住着,把这儿当自己的家。外甥要读书尽管进我们贾家的学堂,里头的夫子也都是顶好的,将来他读书有什么问题也可向他姨父讨教。你看咱们住的近了,什么都方便。”
钱小桥本是来王夫人这边看情况的,路过窗户之时隐约听见里头王夫人说什么学堂好,脸色顿然黑了下来,她们贾家的学堂乌烟瘴气成什么模样了,竟然说那里‘顶好’,顶你个肺还差不多。
“薛大爷来了!”看门丫鬟大喊。
薛姨妈赶紧拉着儿子的手商量:“你姨母非叫我们留在此住下,你看?”
“妈妈和姨母多年未见,多住些日子正好可以热络感情。”钱小桥刚才就料到母亲这边抵不住,本想来帮忙,看来还是晚了一步。算了,大不了住段时间在找借口搬。
薛姨妈见儿子同意,也就放心了。于是,一家三口搬进了贾府的梨香院。至于跟随他们来的那些仆从管事们,则大部分住在薛家京城的宅子里,他们若有事儿回话就只得往荣府跑。
是夜,王熙凤把梨香院的一切安排得当之后,到王夫人屋内回话。
“你冷眼瞧薛蟠如何?”
王熙凤脑海里回想起那张冷峻的脸,笑道:“哪里像是商人家的儿子,倒像个富贵王孙,将来真真是个人物!”
“顶不错的孩子,只可惜我只生了一个女儿。”探春的性子也是个不错的,有心计又听她的话,只可惜是庶出,身份够不上人家嫡子。
王熙凤是个聪明人,自然懂王夫人的意思,笑道:“他这不行,也有别的法子。我瞧着宝兄弟和宝姑娘今儿个有说有笑的,合得来。”
第二十三章 红楼梦--薛蟠
王夫被猜中了想法,很是高兴:“谁说不是呢,只是老太太那边……算了,孩子们尚小,还不到操那份心的时候。”
王夫人不着急操心宝玉的婚事,钱小桥却着急操心宝钗的婚事。姑娘家年纪已满十三,寻寻亲再议亲,时候就不多了。还好第一次任务有给黛玉寻亲的先例,这一次忙活起来倒也容易。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薛姨妈断了和宝玉结亲的念头。
过了几日,薛姨妈从料理梨香院事物中走出来,薛蟠首次和她正经的谈起宝钗的婚事。
“你妹妹的亲事我是有想法的,我想给她找个靠谱又牢靠的人家,昨儿我冷眼瞧你宝兄弟就不错。模样周正,性子也好。”薛姨妈也不怕跟儿子交底,其实她这想法早在把钗七八岁的时候就有了,若说一开始冒出这个念头还是和她姐姐通信的时候,王夫人无意间提及的。
无意间?钱小桥盘算着贾元春进宫的年头以及荣府越来越差的财政状况,荣府的银钱早在那时候就开始吃紧,事情这么巧?这个王夫人,不想着怎么开源节流,反而把算盘打到嫁进金钱窝里的妹妹身上。人若自私,真是连手足都不放过。
钱小桥不会让王夫人遂了心愿,更不会将薛宝钗往火坑里推。钱小桥可以断定,宝玉肯定不是宝钗的良缘,若是,在宝钗和宝玉相见的那一刻系统必然会出声的。
“模样好性子好,人就好了?我见他身边可有不少人了,他个个与之调笑,对谁都是实打实的好,他这样和风月场上的男人有什么不同?都对喜欢的女人百般疼爱,见一个爱一个见一双爱一双。我不觉得这样的人适合妹妹,难道母亲觉得这样的人好?”
“蟠儿,说什么混话。”薛姨妈一听他说风月场,笑骂他说话不着边儿。不过理儿是这理儿,男人太博爱了对于嫡妻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
薛姨妈细细回想宝玉和丫鬟们的亲昵态度,确实和待宝钗没什么不同。搞不准这孩子还真如儿子所说,跟混迹风月场所的好色男没什么不同,区别也就是一个在家玩一个在外玩罢了。
“妹妹的心气何等高,她必要嫁个能出人头地的夫君才行。就说宝兄弟那不思进取爱在内帏斯混的德行,她能看得上么?当然,母亲若不给她选择,让妹妹这辈子只见着宝玉这么一个男人,她看不上也得嫁!”
“你这泼皮,嘴巴被毒蛇给咬了,怎么突然之间说话这样难听。”薛姨妈嘴上这么说,但儿子的话是字字句句直戳她的心窝子。话粗理不粗,真是这个理儿。她不能因为自己的想法叫宝钗只限定于宝玉一人,该别人家的少爷公子也该考虑进来,多挑一挑选一选才是正理。
钱小桥见薛姨妈把她的话听进了心,也就不说了,得给她时间去琢磨反省,等她自己醒悟明白了也就是真明白了,以后安排起宝钗的婚事才能顺风顺水。钱小桥从薛姨妈房里退出来,便直奔宝钗屋里。
宝钗正对着烛光做针黹,看见大哥来了,赶紧将下手中的东西藏到身后,笑着吩咐香菱上茶给大哥吃。
“做什么呢?”钱小桥伸脖向后看,瞟见青缎的一角。
“不许你看。”宝钗努嘴让他去另一边坐,自己偷偷地收拾好东西,也坐了过去。“大哥来有事?”
钱小桥嘴角荡漾着暖笑,对宝钗温柔道:“没事儿,就来看看你,顺便问问你在这里住的习惯不,若不喜欢咱明儿就搬回自家宅子去。”
“尚好,”宝钗微微一笑,有几分敷衍。别人家房子再舒坦,也没有自家炕头上随便。可是母亲想和她的姐姐多聚几天没什么不对,她也不好提出异议,再说就这么住着也不是不行。
“你看你,又把事儿藏心里头。”
宝钗假意瞪一眼大哥:“谁喜欢寄人篱下呢,你的问题就不该问。”
“我偏偏还要问,你觉得荣府如何?宝玉如何?”
宝钗本以为哥哥玩笑不想回答,可她发现大哥的眸子里有几分认真地情绪,遂没有多问,老实的回答他。
“尚可吧,一家子倒还热情。宝兄弟的性子也不错,和谁都没脾气,就是他太不爱读书,胆子也小,怕他老子怕得要死。”说到后头,宝钗半开玩笑似得笑了。
“你自己将来的事儿自己上点心,别什么事儿都听别人的,随着点自己的意愿。”钱小桥顿了一下,继续道:“只要是出自你真心实意的念想,哥都支持你。”
宝钗不明白大哥为什么突然和他说这些,可听着心里暖暖的。她笑着点头,恍然间有几分明白大哥的意思。大哥的难道是指她的婚事?宝钗记得以前母亲和她提过姨母有意求她做儿媳妇,她今儿和姨母相见,姨母对自己也是分外的热情,总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暗示她端庄贤惠适合做儿媳妇。
宝钗才来荣府,刚和几个姐妹们熟稔,不曾多想。经她大哥这么一点拨,她有几分介意了。若是没见过大哥改性之后的模样,她或许对宝玉的家世、模样和性子都可以将就,然有大哥现在的英姿做榜样,宝玉在她眼里跟没用的窝囊废差不多。如果母亲有真有把自己配给宝玉的意思,自己的将来岂非惨惨兮兮?
宝钗有点急了,和大哥道:“咱们还是快点搬回去住,这儿真不习惯的。”
“嗯,我也有此意,不过咱们已经留下了,只呆几日恐说不过去,在忍个十天半月的交差了事。”
宝钗点头。
钱小桥趁她不注意,扯出她身后头绣的半成品,竟是件男人的衣裳。
宝钗一见闹红了脸,抢下大哥手里的东西,羞涩的藏在身后。“说了,不许你看。”
“样式不错,大哥喜欢。”
“真的?”
钱小桥点头,见时候不早了,和宝钗道别,临走的时候,又嘱咐宝钗尽量少去贾母那边,若是非要去,也要趁着宝玉上学的时候。男女年纪都大了,交往之时该有所防备。
宝钗将大哥的话字字记在心里,且一一照着去做,自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