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钗寻找合适夫婿之事,钱小桥一直托着京城几位有名的媒婆悉心调查寻找。薛家最不差钱,在这上头多动用财力物力有很大的优势。小半月,搜罗来的一堆资料堆砌在钱小桥的案前,这其中包括未婚男子的家世背景、性情爱好以及画像。若说这些资料得以如此的丰富多彩,自然要归功于薛家商人身份的行走便利。谁家看病买药,谁家买布裁衣……这些都是调查信息的渠道。
人选虽多,钱小桥挑拣了半天,只有一个中意的。薛姨妈这房人丁少,只有薛蟠和宝钗两人,若想薛家将来兴盛繁茂,少不得宝钗夫家将来的助益。家世背景强大的瞧不上他们;再弱点的就像荣府这种半死不活的家族,自不必说了;再有就是些皇商大地主之类的,和薛家差不多。
再说钱小桥中满的这个人,他名唤李清,出身世族,然家族到他爷爷那代早已落魄,父亲亡后,只剩下他和母亲弟弟守着老宅薄产度日。不过此人却是个上进的人物,一年前高中了进士,可惜她娘没来得及享福便病故了。如今他带着弟弟过活,入翰林院做了个五品官。此人模样长得十分清俊,瞧着像是个干练且斯文的人物。
钱小桥拿着画像仔细端详了一番,招来来旺、来喜将画像交予他们,细细的嘱咐一番,自此对李清的品性考核就开始了。
钱小桥算着他们在梨香院住的日子也差不多了,和薛姨妈商量搬回老宅。偏这日贾政现巴巴的过来,代王夫人邀请薛蟠入贾家的学堂读书。钱小桥当即婉拒了贾政,岂料王夫人随后也来了,热情的拉着薛姨妈说些有的没的,最后还是劝他入学堂。
钱小桥见夫妻二人一反常态,而且偏偏是在他们决定打包要走的时候,令她不得不怀疑梨香院里有人给王夫人通风报信。
“你姨母姨父都来求你,你还不给个薄面?”王夫人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对薛蟠道。
第二十四章 红楼梦--薛蟠
“外甥不敢。”钱小桥冷笑,这回他不去也得去了。王夫人的算盘打得精明,她听说他们要走,没有再玩留人的把戏,而是改从薛蟠着手。薛蟠去了他们贾家的学堂读书,薛家三口还能不住在贾家?钱小桥恨得咬牙,以后哪个再敢在她面前说什么‘二太太厚道’,她立马把人给劈了。
“既然同意了,我也就放心了。”王夫人叫上薛姨妈一去贾母处打牌,乐呵的拍拍屁股走人。
宝钗理解大哥的苦处,特意留下来安慰他。
“我们再等等也无碍的。”
钱小桥咬牙冷笑:“住,咱这次给住够了,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钱小桥当天就抓了个小奸细,丢给伢子卖去蒙古。这一招杀鸡儆猴,惊得梨香院的下人们过日子跟头悬刀似得小心,以后再不敢多嘴多言。
次日一早,钱小桥用过早饭便躲在屋子里算账,琢磨着干点什么生钱的法子积累财富。宝玉突然来了,请他跟他一块去上学。
钱小桥更不爽了,以前薛蟠去贾家学堂有一天没一天的随便上,没人管,怎么到她这成逼迫了?辈分小的人做事儿就是有局限,没办法,钱小桥无奈地拿着一摞子账本去了学堂。
一到那儿,钱小桥就把腿搁在桌子上,歪着身子看账本。夫子们早听说薛大爷的威名,自然不敢多言,况且事后他家小厮还会给他们好处拿的。
学堂里倒真有外号叫香怜玉爱的俩个貌美少年盯上了薛蟠,二人春心萌动又因见薛家出手大方,越发的喜欢薛大爷,背地里免不得意淫一番,却因薛大爷的冷气场迟迟不敢靠近。
宝玉和秦钟关系素来要好,也因薛蟠的到来分散了秦钟的注意力。秦钟也不知怎么就喜欢瞧那薛蟠,他即便是和宝玉独处之时,口里也总不时地蹦出关于薛蟠的问题。
宝玉有几分吃醋,心里暗暗和薛蟠比较一番之后,自觉事事不如他,以致他每每见到薛蟠之时便觉得自惭形秽。渐渐地,他不敢见了,王夫人交代他日日去接薛蟠上课的话也抛至脑后。
钱小桥终于得闲,可巧那边对于李清人品的测试也新鲜出炉,基本没什么问题,于是钱小桥决定亲自去会一会李清。
回春堂,薛家京城分号。
身穿素衣的李清进门,叫店小二给他称六两野山参。
“这位爷,六两野山参称好叻,一共而是一百二十五两银子。”
李清皱眉:“一百二十五两?前两日你这才卖七十两。”
“昨儿有位大官人一口气买下小店百余斤山参,小店余下的存货不多,眼下正值山参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能涨价,就这价位也快被抢没了。这位爷,这山参您要还是不要?”
“要!”李清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将荷包里的碎银子悉数递给店小二。“我先付一半,东西你给我留着,剩下的钱我这就回家拿去。”
店小二犹豫了很久,似拿不定注意,李清赶忙求他。店小二最终朝内堂努努嘴,李清跟着所指看见内堂里坐着一位俊朗少年,气质傲然,一袭衣裳极为华贵。李清料知他是少东家,便走上前去,将自己的难处说与少年。
少年轻笑,冰眸里有几分温润之意。“这有何难,东西你尽管先拿着,余下的银子我跟你去取便是了。”
“你跟我回去?”李清微微惊讶的看着他。
“怎么,你想赖账?”
李清笑着解释:“不不不,我见公子衣着富贵,必是养尊处优惯的,怎好叫您跟着我跑腿取银子。”
“这里只我一个人闲着,自然我去。”钱小桥弯眼冲他笑,她觉得这人还不错。
李清听此话,料想他不一般,心中暗叹:原来他不是什么纨绔子弟!
钱小桥跟着李清穿过九条街,耗费了半个时辰的功夫,终于来到了略显破旧的李府。朱漆门早已掉漆,墙头上房顶上稀稀落落的长着荒草。进了宅子却是别有洞天,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栽种的花草虽非名贵却长势茂盛,屋子里的陈设古朴清幽,有几分出尘的味道。由此可见这宅子的主人虽非富贵,却也极力保持着祖宗留下的东西。
精神可嘉!
钱小桥对李清的印象好了几分,他跟着李清去了书房。李清请丫鬟为他上茶,他则去里屋拿钱。钱小桥慢悠悠的品茗,一杯茶快见低儿了,仍不见李清出来。钱小桥挑眉看眼小丫鬟,丫鬟立即会意,笑着请他稍后,随后进屋去叫主子。不一会儿,钱小桥便见一脸尴尬之色的李清手拿一卷画出来。
李清很不好意思的冲钱小桥躬身道歉:“薛公子见谅,在下囊中羞涩,一时间凑不够那些银子,愿拿此画暂时相抵,待我下月领薪俸之时必定来赎。”
“你们百年世家竟拿不出几十两银子,李兄说笑了吧。”钱小桥接过画,没打开看,只道:“你这画儿的价钱大概购买几百斤山参的,给了我不怕我赖你?”
李清开始被对方嘲笑,脸色有几分难堪,后听薛公子不观画就知画的价值,免不得惊诧万分,忍不住询问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你这做画轴的木头是百年的黄花梨木,这么一小根,少说百余两银子,谁会用这块好木配一张糙纸?”
“薛兄弟果然见多识广,不错,这幅画乃元代王蒙的《夏日山居图》,确实价值不菲.只不过这画时祖上传下来,纵然是我死了也不能卖他的,因恩公要养病吃药,也只好暂时将它抵押在薛公子这里。”李清担心薛蟠如此识货,会看上这幅画买下来,赶紧提前拿话堵死了。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好画!”钱小桥禁不住激动将画展开,一览古物的真迹,这画如果带回现代,她就成亿万富翁了。在红楼时代,这画也值几万两银子的。
“算了,为了五十两银子押下你这么贵的一张画,我怕折寿。”钱小桥将画卷起,还给李清。
“在下相信薛公子的人品。”李清和薛蟠推拒了几回,见对方坚持,便浅笑着收起画,再打量薛蟠之时,他的眸子里闪烁着意味不明的情绪。
“刚才在路上,李兄说买药是为救恩公,可否带我去看一看?”
李清点头,带着薛蟠去了西厢房,俩人刚走到门口,屋子里便传来男子的呻/吟声。钱小桥不自觉地上扬嘴角,待屋子里的丫鬟开门,她和李清进去,正看见来旺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来旺看见主子来了,立即摆出一副惊诧的模样叫人。
“怎么,你们认识?”李清微微惊讶的看着薛蟠。
“我的贴身小厮,几天不见了,原来在这躲清闲。”钱小桥询问李清到底发生什么了。
“前日在下路遇劫匪,是这位小兄弟舍身相救,他不小心摔断了腿,我便将他带回家中医治。请来的大夫说需多吃些野山参补身……”
钱小桥扬眉浅笑,出言打断了李清的话,事情是她导演的,她自然晓得经过了。“真麻烦李兄照看他,我这边叫人抬他回去。至于他吃了多少东西,我悉数赔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