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大家都饮着从冰鉴中取出的酸梅酒后,就惹得林三奶奶很是羡慕地道:“这可是个好东西,只可惜是个千金难求的,不然的话我一定要置办上一件,哪怕是摆在屋里也显得阔气呀!”
林三奶奶的话就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林老太君却是佯怒地指着林三奶奶嗔道:“家里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败家子精?”
然后就有人为林三奶奶出来打圆场:“老太君千万可别这么说,不说别的,这冰鉴可比一般的铜鼎摆件来得实在,真要到了三伏天谁家不希望屋里有个这东西?莫说是林三奶奶了,我瞧着也想要呀!只可惜这京城里却没有地方买去。”
这一边说着无心,沈君兮那一边却是听者有意。
其实这冰鉴的构造并不麻烦,自己若是将这台冰鉴交给秦四,以他的头脑,不怕弄不出一样的来。
再加上那些平日里喜欢在天一阁里出入的都是不差钱的主,这冰鉴真要是仿制了出来,还真不愁没有销路。
因此沈君兮也就在花会散场后,让人将这冰鉴送到了天一阁,秦四马上就理解了沈君兮的意图,着手找起工匠来,只是这些都是后话。
饭后,大家又用了些茶,然后又说说笑笑地往戏台子去了。
当年的永寿公主是个最爱听戏的人,不但府里养着戏班子,还特意在花园子里砌了个三层的戏台子。
只是这戏台子刚完工没多久,便发生了“安庆王谋逆”的事。
比人家遇到这种事,自然是躲都来不急,可永寿长公主却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将安庆王的儿子藏匿在了府上。太宗皇帝得知后,顺便也将永寿长公主府也给抄了。
这个戏台子就这样沉寂了几十年,直到昭德帝将这处园子赏给了七皇子赵卓开府。
沈君兮今日请了京城炙手可热的庆余班来唱堂会。
庆余班原先在京城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戏班子,却因为早些年在天一阁的戏台上唱戏而捧红了好几个角,在京城里戏约更是不断。
那庆余班的班主也是个懂事的,戏班子虽红了,却一直没有把天一阁的这份关系丢掉,不但让戏班子里的小辈们继续在天一阁的戏台上历练着,而且不管他们的时间排得有多么紧,对天一阁一直是随叫随到。
一行人到了戏台子后,余庆班的班主便拿了点戏单来。
这些人里,虽然以沈君兮的身份为尊,可她毕竟是家中的晚辈又是今日的请客人,自然就将点戏的事让给了王老夫人等人。
而王老夫人和林老太君、许老安人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平日里也就喜欢热闹,因此她们分别便点了出《大闹天宫》和《牡丹亭》。
不一会儿的功夫,戏台子上便咿咿呀呀地唱开了。
开始演《大闹天宫》的时候,台上打打闹闹的也还热闹,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可到了唱《牡丹亭》的时候,几个小辈就有些坐不住了。
芝哥儿和荣哥儿还好,早就被各自的奶娘哄睡了,只是林家和许家带过的小姑娘们碍于家中长辈的余威,不敢随意乱跑,就只能坐在一旁呵欠连天。
沈君兮瞧见了,也就让人引了她们去石舫那边玩。
而王老夫人和林老太君则是坐在那打起盹来,若不是许老安人和林三奶奶她们还看得津津有味,沈君兮都差点要怀疑这余庆班是不是浪得虚名了。
就在沈君兮陪着众位夫人听戏的时候,外间却突然听得了喧哗声。
仔细一听,竟是有人在争吵。
沈君兮就有些不悦地皱眉。
她身边不应该有这种不懂规矩的人。
沈君兮便不动声色地起了身,去了外间。
只是她人还没有露面,就听得一记响亮的耳光声,紧接着就听到了段嬷嬷那倚老卖老的声音:“小浪蹄子,觉得自己在王妃面前得脸了?竟然敢挡着嬷嬷我的路?我不过是要进去给各家的夫人请个安而已,你凭什么不让我进去?”
“段嬷嬷,真不是我不让您进去,实在是王妃之前有过交代,不让闲杂人等入内的!”紧接着沈君兮就听到了珊瑚那有些委屈的声音。
“闲杂人等?嬷嬷我是闲杂人等么?”那段嬷嬷一听,简直要气炸了,她用力推搡着珊瑚,“你再挡着我,当心我叫人把你卖到勾栏院里去!”
正文 第251章哄骗(五更)
“是谁这么威风?竟然在王府里对我的人要打要杀的?”听到这,沈君兮便再也忍不住了,她从之前藏身的屏风后现了身。
段嬷嬷一见她,就收了几分刚才的倨傲之色。
沈君兮见段嬷嬷的神色所收敛,语气也跟着放缓了几分:“原来是段嬷嬷呀!我还以为是哪个不动规矩的小丫鬟在此喧哗呢!”
段嬷嬷的脸色就变得有些不好看。
她是宫里赏赐下来教王妃学规矩的,现在却被王妃说成了没规矩,以后她在这府里说话还能有什么威信?
一定是珊瑚那个小贱蹄子在王妃跟前说了什么!
自己曾不止一次地提醒过她,像王妃那样,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是不合适的,要是在宫里,早就会被太后娘娘责罚了。
岂料自己的好心提醒,却被这个小蹄子置之脑后,非但不在一旁规劝着王妃,反而纵容着王妃。
王妃才多大?
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小丫头而已!
经常被她身边的这群小贱蹄子哄着、拿捏着,将来还能有什么好?
一想到这,段嬷嬷就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无比重大,也就更能明白太后娘娘将她赏赐下来的良苦用心。
“奴婢见过王妃!”段嬷嬷的神色就变得恭敬了起来,“奴婢听闻秦国公府的王老夫人今日过了府来,就想去给老夫人请个安,岂料珊瑚这小妮子竟不让我进去……”
沈君兮就有些意外地看了珊瑚一眼,而珊瑚听得段嬷嬷这样说自己,也就急得想要为自己申辩。
段嬷嬷又岂会如她的愿?
因此,她也就冲着沈君兮使了个眼色,然后压低了声音道:“娘娘,能否借一步说话?”
瞧着段嬷嬷这一脸神秘的样子,沈君兮便笑着同她走到了空空的廊檐下:“此处无人,嬷嬷有什么话,只管说。”
“娘娘!您得小心着身边的这些人,她们可对您不安好心呀!”段嬷嬷在说这话时,一脸急色,显得很是一本正经。
沈君兮却是在心中冷笑。
她还真将自己当成小孩子哄骗不成?
她自幼身边就是珊瑚她们几个服侍着,她们是真心还是假意难道自己还会分辨不清楚么?哪里用得着她在这里挑拨离间?
段嬷嬷见沈君兮一脸的不以为意,更加压低了声音道:“王妃别以为老婆子我这是信口开河,府里的人都知道王妃现在还没有同王爷圆房,而您身边的这几个丫鬟却是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段有身段,您现在这样的抬举她们,却保不定她们不生二心,要知道在这王府里哪怕只做个通房丫鬟,都比一般人家的少奶奶都过得滋润……”
这段嬷嬷的话已经说得如此明显,沈君兮再继续装傻就有些不合适了。
“那照嬷嬷的说法,该要如何处置才好?”沈君兮就剃了眼还候在屋里的珊瑚,佯装心焦地道。
段嬷嬷一瞧沈君兮的反应,心下便有了几分得意。
“这事还不好办?王妃只需将身边服侍的人都换掉便是。”段嬷嬷就特意往沈君兮跟前凑了凑,用手掩了嘴道。
“换人?”沈君兮却是一脸惊愕,“她们都是跟着我从秦国公府过来的,若是她们都不可信,那还有谁可信?”
段嬷嬷眼见着大功告成,又哪里会允许沈君兮在自己的跟前打退堂鼓?
她也就继续鼓动道:“娘娘身边的这些丫鬟,不可能总拘着她们一辈子,迟早是要放出去的,既是这样,迟放不如早放。我瞧着珊瑚那小妮子也是快二十的人了吧?这都要成老姑娘了!外头的人知道的只道是娘娘身边离不得她,不知道还道咱们王府这是有违天和。”
“既是这样,还不如早些体体面面地将她们都嫁出去,这才是全了王妃与她们主仆一场的情分!”
段嬷嬷说得很是真挚,若不是有重生一次的经历,自己说不定还就信了她。
沈君兮意味深长地看着段嬷嬷。
而段嬷嬷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脸的恭顺,仿若刚才那一番话根本不是她所说的一样。
“嬷嬷说得很是在理!”沈君兮也就冲着段嬷嬷皱了皱眉头,“只是这样一来,我怕我身边的人手会不够用……”
“这个王妃倒不用担心。”段嬷嬷也就对着沈君兮拍着胸脯道,“我保证帮娘娘寻得更好的人来!”
沈君兮瞧着段嬷嬷,觉得她这话绝不是只是说说而已,也就同段嬷嬷笑盈盈地道:“那就有劳嬷嬷了。”
一听王妃竟然答应了自己所说的事,段嬷嬷的心里就难掩一阵激动。
到底是年纪小,好哄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