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算下来,里里外外都是钱!
那王氏每天用算盘扒拉着账本,真是觉得每天都在拿刀割她的肉。
眼见着又是大几百两的花了出去,王氏便把那账册一合,往身后的迎枕上一靠,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夫人,表小姐那边又闹了起了,哭着说要回王家去……”一个丫鬟瑟瑟地到了王氏跟前禀报道。
王氏听着就把炕桌一拍,眼睛一瞪:“让她回去,回去了就别想再来!”
那丫鬟也是一愣,想着平日里只要表小姐一闹,夫人都会去好言相劝,今日怎么却像吃了火药一样的这么冲?
“还愣着干嘛!”见那丫鬟杵在那半天没动,王氏更是没好气地训道。
那丫鬟这才急急地退了下去。
王氏见了就气愤地端起了炕桌上的茶盅喝了起来,可茶水早就已经凉了,她气得把茶盅往地上一砸,对着屋里服侍的吼道:“你们都是死的么?连个茶水都伺候不好?留着你们有什么用?”
屋里众人就噤了声,都赶紧动了起来。
有的去端来了一盅热茶,有的则是蹲在地上窸窸窣窣地捡着碎瓷,都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遭了罪。
王氏见了,也知道自己是在迁怒她们,便将她们全都打发了出去,免得碍眼。
这些人都离开后,王可儿却是红着眼地过来了。
“姑母!”她一瞧见王氏便带着哭腔道,“表哥成了亲后,这府里是不是就没有待的地方了?”
这王可儿是王氏的娘家侄女,只可惜生母早逝,父亲又续了弦,后母一进门就三年抱两,生的还都是儿子,她在家里的处境可见就有多艰难。
王氏念着她母亲当年的跟自己的那点香火情,也就把王可儿像女儿一样地带在了自己的身边,跟着她儿子傅辛一块长大。
只是这表哥表妹,青梅竹马的,关系就变得有些说不清道不明。
一开始,王氏也动过让傅辛娶了王可儿的念头,可后来一想,哥哥家无权无势,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能拿出几个钱来贴补女儿?
而且他们延平侯府这些年也是过得一年不如一年,急需一个有钱的儿媳妇来拉一把。
因此这些年,她才想尽办法地去钻营。
可王可儿这边,她却真不好给出什么承诺。
但听得王可儿这么一问,王氏还是拉着她的手道:“怎么会?你表哥成了亲,以后只会多一个嫂嫂来心疼你,又怎么会让你没地待?而且不管怎么说,总还是你姑母我当家做主吧?谁还敢把你怎么样?”
“姑母……真不是我有意闹……我只是害怕……”王可儿又乘势在王氏的跟前卖了一拨惨。
王氏又将那王可儿安抚了一番,这事才算揭过。
到了纪雪出嫁那日,她那怀孕三个月的肚子已经显怀,明显就有些行动不便起来,好在还没开春,衣服穿得厚,不仔细看,倒也瞧不出什么来。
她由人扶着,来给王老夫人磕头。
尽管沈君兮和李嬷嬷想尽力瞒着王老夫人,可王老夫人最终还是知道了纪雪怀孕的事,只是齐大夫人那边已经将婚事都安排了下去,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于是王老夫人就赏了对凤钗给纪雪,算是她给纪雪的添箱。
而因为知道纪雪要过来与王老夫人辞别,沈君兮就一直躲在自己的厢房里没有出来。
纪雪在经过沈君兮的房门前便稍作了停留。
她为什么会有今日?还不全都是因为沈君兮!
纪雪就眼神阴鹜地瞧了沈君兮的房门。
到了傍晚的时候,秦国公府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纪雪在一片欢天喜地中被纪昭背上了花轿,然后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地往延平侯府而去。
沈君兮坐在屋里,听着这些声音恍若隔世。
从个人情感上而言,她无法祝福纪雪,也无法祝福傅辛。
但不管怎么说,有着秦国公府为纪雪撑腰,想必那王氏和傅辛应该也不敢像上一世欺负自己那样,明目张胆地欺负纪雪吧。
纪雪出嫁后,整个秦国公府就变得更加的安静了。
好在文氏和谢氏总会带着孩子们到王老夫人跟前来请安。
看着那两个满地跑的重孙,听着他们奶声奶气的说话声,王老夫人真是稀罕得横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他们。
幸好文氏和谢氏都是出自诗书世家,对养孩子也有着各自的想法。
王老夫人虽然宠着两个孩子,可她们却对两个孩子多有约束,而并不是一味地惯着他们。
沈君兮瞧着两个小侄儿天真可爱,平日里也喜欢带着他们玩。
在这还算得上欢乐的气氛里,日子很快就到了三月。
三月三,女儿节。
往年这个时候,沈君兮她们总能收到各家春宴的邀请,而现在纪雯和纪雪都出嫁了,而她自己也是个待嫁之身,反倒不好再随意走动了。
闲得无聊的她,也就开始写起了话本子。
她这还是受了赵卓的启发。
之前帮游三娘平反时,赵卓命人将游三娘的故事写成了书,并让那些茶楼里的说书人肆意传播,就让游三娘博得了世人的同情。
而她,却想将自己前世经历的那些事也写下来。
也不拘什么时候能写完,全当是她自己给自己找的一个消遣好了。
只是她这边刚刚起了个头,宫中却颁下了圣旨,昭德帝欲在四月初为几位皇子举行分封大典,分封大典之后便是几位皇子的婚礼。
几个大典都连在了一起,礼部侍郎石川只觉得自己忙得连吃饭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了,而最让他头疼的是,其他皇子的王爷府是早已建好或是修缮好的。
唯独只有七皇子,皇上对寿王府修建在哪一块只字不提!
这叫他们下面的这些人怎么办?
不说别的,这寿王殿下成亲时的洞房设在哪,他都毫无头绪。
正文 第234章头疼(三更)
石川只好去寻了礼部尚书章周。
“阁老,此事怕得让皇上早点拿出个章程来才是,”石川也就同那章周道,“先前皇上根本没提这一茬,可这皇子们的婚礼举办在即,总不能让七皇子连个拜堂成亲的地方都没有吧?”
章周也是头大。
他入阁一年多,却不是内阁之中最有话语权的。
要说这事,他之前还特意嘱咐行人司写了折子上去,自己亲自做了票拟,岂料这折子递了上去就如同泥牛入了海,了无音讯。
“我再去问问!”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先这样应付着石川,然后亲自去寻了皇上身边的福公公。
福来顺一听这事,也给惊了一跳。
七皇子要成亲了,却连个府邸都没有,这可真算得上是件大事了。
特别他还听闻内阁的人还曾上过折子,就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皇上每天批阅的折子都是经由自己的手递上去的,可他对章周所说之事却完全没有印象,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曾见到那本折子。
这是哪个浑人在害他!
福来顺知道自己虽然贵为皇上身边的红人,可也有不少人嫉妒他的这个位置,想把他给拉下来。
只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无暇再去顾及这些问题,而是得赶紧让昭德帝知晓此事并做出决断来。
因此福来顺也就找了个机会,委婉地同昭德帝说起了此事。
“什么?老七还没有府邸?”昭德帝也显得很是意外,但随后他一拍头,这才记起自己果真是忘了这件事,“你让内务府的去翻一翻账册,看看京城里可还有没有赐出去的宅院。”
因为此事事关紧急,福来顺便亲自跑了一趟,然后盯着内务府的人查了账册,又让他们誊抄了一份单子,这才拿着单子回了昭德帝的身边。
京城里闲置的宅院并不多。
这其中还有一些是当年赏了出去,然后因为被赏赐的人犯了事,又被收回的。
比方说当年永寿长公主的府邸,虽然被分给了纪、林、许三家,可还剩着一处花园子没赏赐出去。
那花园子昭德帝是去过的。
花园子占地很大,景致也很别致,只是因为当年只是永寿长公主府的花园,那边可以用来住人的地方却不多,若是将这样的宅邸赏赐给那些拖家带口的,显然是不适用的,因此这一处宅院就一直这样被空了下来。
可若是赐给老七,这事又变得不一样了。
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寿王府就只有寿王和寿王妃两个正经主子,房子少就少点,也没什么影响。
而且秦国公府就在隔壁,就算是他送给清宁乡君的另外一份大礼吧!
而且那边房子少,修缮起来也容易,至于那长满了杂草的花园子就更好办了,现在正值开春的时候,让人去拔了那些杂草补种上新苗,不出几个月的功夫,整个花园子又能再度生机盎然!
这么一想下来,昭德帝只觉得这处花园子简直就是为老七准备的,因此他不但将此处宅院赐给了老七,还亲手写了“寿王府”三个大字做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