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阁老说要曲线救国,让太子做做样子,对老五表示亲近,让天下人知道太子对兄弟慈爱,太子气的当场甩袖而去。淑妃知道程阁老说的才是正道理,现在外头传着太子刻薄兄弟的谣言,说什么太子看老二这个郡王哥哥常有训斥轻蔑之语,对老五这个亲王弟弟又打压排挤,没有容人之量。可她越劝太子,太子越变本加厉,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犟驴,既然劝不动,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她虽是县丞之女出身,可做了这些年的皇妃,养也养出些矜贵气度来,又是太子生母,太子和皇后再怎么不对付,别人也不敢轻慢她半分。想做的事不必她开口,自然有人帮她做了,这次趁着皇后不在,硬闯致兴殿,和那些没有根的阉人对嘴对舌,已经是大丢身份了。进了殿里看到皇帝眼皮只能抬起一半的腐朽样子,心里翻滚,也要温温柔柔的伸手摸上去,那树皮一样的脸甚至有些拉手,她也只能偎过去,靠在皇帝怀里,仰面泪花点点诉说自己的相思和担忧,皇帝身上老人特有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她憋着气,脸也红了,倒像是真伤心难持的样子。
皇帝久不见嫔妃了,那些年轻宫女一脸朝气妖娆的样子让他发恨,他自己也明白,要不是小嫔妃们歪缠,他何至于这个样子,那些贱人都让皇后料理了,这些揣着同样下作心思的女人们,他看着就脑子疼。可用惯了女人的人,就算一朝被蛇咬,如今看着淑妃的样子,才想起来那些自己年轻时候就陪在身边的老人,他年轻时候还算得上励精图治,看女人的眼光远比现在好,就是最小意奉承的淑妃,大规矩上也是不错的。如今淑妃也褪去年轻时候的娇艳,变得温柔似水,偎在皇帝身上,那目光像水一样包裹着他,说不出的舒坦放松。
皇后能掩饰住心里对皇帝的嫌弃憎恶,做个端方的妻子就不错了,再不会像淑妃这样忍者恶心和皇帝亲近,脸上总是带着一成不变的笑意,不能说她不好,却总觉得缺点什么。皇帝看着淑妃才知道缺了什么,缺了小女人对丈夫的崇拜依赖,柔弱体贴。
皇帝见了淑妃一次,就离不开了。皇后回来眼刀子把守门的太监刺了个半死也无济于事,她现在还做不到一手遮天,起码这致兴殿张阁老是常要来的,她取得了皇帝的信任,才是和张阁老达成默契的关键。只能咬牙忍了,致兴殿里淑妃和皇后并立,朝堂上太子和安亲王相争。
可时间越久,淑妃的弱势越明显,因为她听不懂。朝廷大事听在耳里她背的下来,却接不了话,只能端着茶水,眼看皇后和张阁老对答,再问一问皇帝可不可行,皇帝一想事情都头疼,这是淑妃来了才知道的,问到他头上,少有说不行的,只知道点头。皇帝虽因为头疼,不愿动脑子,但心里是明白的,与其说是他信赖皇后,不如说他信赖张阁老。有张阁老坐镇,皇后不能太肆无忌惮,至于皇后得利是必然的,可他也懒得花力气管了。
淑妃自己只能端茶送药,皇后却能指点江山,淑妃捏紧托盘,心里第一次觉得自己是真不如皇后,就算她能把皇帝哄得亲近自己,疏远皇后,她也不可能代替皇后。就像年轻时候,她就算专宠,就算让皇帝厌恶了皇后,宫权也只是从中宫移到庄妃手上,皇帝瞧不起她小门小户出身,她以前不忿,现在却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她听不懂朝政大事,可看得清形势,这样下去,皇后只会一点点蚕食大权,时间越久,太子越没希望。所以,皇帝该死了。
淑妃有了打算,与太子和程阁老商议,皇帝得死,怎么死却是难题。皇帝身边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人,皇后现在不希望皇帝好起来,更不希望皇帝死,把皇帝看的比以前还重,就怕他一个不好驾崩了,太子继位。淑妃要做手脚是不可能的,就算做了手脚,有个毒杀皇帝的母妃,太子也登不了基。
程阁老年纪大了人保守些,对于这种谋害皇帝的事,他想都不敢想,被淑妃拉来听了这一耳朵,心里直叫不好。他虽然是板上钉钉的□□,可太子已然厌烦了他,太子得道,他不一定升天,太子犯罪,他却必定株连,本来就是苦差事,现在还要堵上身家性命去做这样的事,听者有份,他要不跑出去就和皇后高密,要不只能帮太子把事做成。必得万无一失才行,程阁老是个周全人,这种大事更得周全,要回家好好思量。
太子确实个急性子,又是个直肠子,这个想法早在心里绕了许久,只不敢说,憋得他越发暴躁。现在连母妃都提出来了,程阁老也默认了,他心里鼓噪起来,想到皇帝死了自己君临天下,就一刻都等不得了。
太子住在宫里,皇后紧盯着朝堂,宫里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致兴殿里,又对太子很有些轻视,便没有太看重咸福宫。庄妃依旧领着协理六宫的权利,皇后得势,她就算退避三舍,从前能知道东宫送给首辅家的桌屏上绣并蒂莲的图案,现在也能轻易察觉到东宫里的不同寻常。
东宫成天招属臣议事,詹事府比以往忙多了,关键是太子詹事家的门人与九门提督府中的先生交从过密,太子姬妾里有提督府拐了八道湾的侄女,这个姬妾最近很得太子宠爱,从九品的奉仪,做到了四品的良媛。这位良媛和提督府沾亲带故,便常招提督夫人来见面。
这些消息一一通过武安侯府传到云衍的案头,云衍一看就知,太子要逼宫了。庄妃能看出来的事,皇后就算迟几步,也不可能一无所知,武军营的武臣可是承恩公的故部下,提督内臣也和承恩公有交情。京里一旦乱起来,他要不要回去,回去了又该怎么做。
☆、白绫(捉虫)
太子心里有了主意,也不和程阁老说,怕程阁老又来阻挠。至于淑妃,太子时常骂皇后牝鸡司晨,天然不喜欢女人掺和进来,心底里觉得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就算是母妃,也没必要知道他的大计,等到日后他登基,再尊母妃为太后,好好孝顺就是了。
太子还是个说干就要干的人,詹事和提督接触了几次,良媛也请了提督夫人来说话。最开始提督是不会表态的,大家你来我往打太极,无非就是讲条件。太子是个大方人,或者说东西还没到手,许诺不过是上下嘴一碰,一点也不肉疼,他就很大方,什么封侯什么荫封都愿意给。
提督是很得皇帝信任的,不然也不会让他管着内九门。可皇帝眼见着江河日下了,这时候还想把官继续当下去,就不能不站队了。要么皇后,要么太子,你要想做纯臣,皇帝都要没了,你纯给谁看,两边不靠,两边就都要把你拉下马,空出位置来给自己人。提督还是比较谨慎的,撑到现在,朝堂上两边人马列阵,看得分明了,才选对自己更有利的一方。
只有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承恩公的余威竟还这么大,皇后只要有一个承恩公,军中的故旧能扯出一半来。虽不是每个都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五皇子,可只要有点点偏向,就形成了势,足够威慑其余没站队的人。五皇子一两年间就被传成了个千古少有的贤王,一点小事都要拿出来大肆宣扬,越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越是说明自己心虚。一个没了生母,又没在玉碟上记在皇后名下的皇子,从来名不见经传,就这么一两年就想在名声上把做了十几年的太子压下去,怎么可能。他不是被那些酸腐文人称赞贤德么,真要夺皇位,看哪个文人敢公然支持他,说不准今日赞他贤德的就是明日对他口诛笔伐、触柱明志的那个。
五皇子名不正言不顺,要想上位,只能依靠武将。可他身边武将太多了,提督半道出家,凑不进去。太子却不同,太子是国之储贰,十几年的储君,平民百姓,儒学士子心里他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朝皇帝,太子不缺天下归心,缺的是真刀真枪。手里没刀,嘴上再利,心里也是虚的,他在太子这就是头一份。武将天生有勒马封侯的理想,他守在京畿,又不能边关御敌,到哪里去勒马呢。可从龙之功不一样,改朝换代自然有人要落马,勋贵人家总要损失些许,那时候皇帝论功行赏封个侯爵,朝堂上文人也不会多嘴。
富贵险中求,乱世里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要么在皇后那里混个面子情,要么到太子身边为子孙后代搏个爵位,提督犹豫好几天,一拍桌子,干他这一票。
太子的行事比云衍想的要快多了,这么大个事,云衍才从京里收到消息,没几天举国上下就知道了,为什么,因为太子被圈起来了,还是皇后下的令。天下震荡,士子们咬牙切齿的把吕后武曌又拉出来口头鞭尸好几回,一边准备联名上书,上头晓谕臣民,太子带兵入致兴殿,剑指皇帝皇后,企图拭父夺位,被安亲王领班军进京的五军营阻止,皇后奉皇帝口谕,下令废黜太子,圈在去锦斋,听候发落。
这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云衍并不太意外,但这么快事情就了结了,还是让他措手不及,同样惊愕的还有庄妃。庄妃气的拍桌,她知道太子蠢,不知太子竟这么蠢,程阁老在干什么,就由着太子胡来。拭父杀君的罪名,就算其中有些猫腻,求情求证都说不出口。何况当天九门提督的兵确实是跟着太子进宫了,就算太子是冤枉的,谁也不敢替这么个不忠不孝要造自己父亲的反的人说话。同样觉得太子蠢的还有关在牢里马上要处决的九门提督,他亦没想到太子的计划就这么草率,以为有支兵就能纵横宫内了么,早知道太子这么蠢,就是封异姓王他也不会干。
相似小说推荐
-
[汉宫秋]南园遗爱 (小东邪) 2016-07-17完结本始三年,皇后许平君生皇女,寤生,薨,谥“恭哀”。宣帝大恸,命宦者令将恭哀皇后所遗女迁...
-
天才萌宝无良妃 (水君心) 潇湘VIP2016-07-27完结无良缺德女+狠辣柔情王爷+高冷儿子+腹黑女儿=绝宠+绝爽。本文1V1双强,唯宠无虐。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