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邺越说情绪便是越低沉愤慨,陶君兰便是不舍得让他再想起这些了,忙道:“我也有些困了,眼睛发涩,不若一起眯一会儿罢。”
李邺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却是又要求:“我抱着你睡。”
陶君兰本想拒绝,一则是天热,挤在一起着实难受,二则是因为怕压了他的伤。不过看了一眼李邺的神情,到底还是心下一软答应了。
小心翼翼的上了床,又挨着他躺下,尽量避开了他的伤处,她这才闭上眼睛,轻声道:“睡罢,一觉醒来什么都好了。这些情绪,也藏起来吧。”横竖,这些情绪是半点不能在皇帝跟前露出分毫的。
李邺自然也明白,纵然心中憋屈,到底还是轻轻的应了一声:“嗯,睡罢。”
明珠得了太后赏赐的事情,在宫中传了开来。皇后听闻了,倒是冷笑了一声,“这个老太婆,真当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将那贱人的首饰给了一个乳娃娃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想借机让皇上想起那个贱人罢了。”
末了皇后面上浮出一丝冷厉来:“人都死了,还拿什么和我争?她儿子就算能说话又如何?我也有法子叫他重新闭嘴;!”
一旁的宫女听见了,吓得身上一个哆嗦,死死的抿紧了唇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唯恐皇后注意到了自己。
皇后面色阴沉的兀自沉思良久,最后冷冷一笑,眼底全是狠戾:“让康王进宫一趟罢。”
宫女忙应了一声。
这个时候,外头进来一个宫女小声回禀:“宜妃娘娘说是热的慌,直犯恶心,想多要些冰。好雕了冰盆子搁在屋里。”
皇后的手指都攥紧了几分,抿了抿唇,恶狠狠道:“这样的小事儿还来烦本宫?!她要就给她!且让她作去罢,什么时候孩子掉了,也是她自己折腾的!”
宫人不敢再说话,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这个时节,冰库都还没开呢。上哪里去弄冰?之所以特特来回禀,就是要请示皇后,是不是开了冰库?而且,孕妇用冰太多于身子也不好。到时候出了事儿,只怕皇上怪罪。
可是皇后这般,宫人哪里还敢细说?只得作罢,想着等皇后心情好些了再做回禀。
皇后却是已经心烦气躁,脱下手腕上的佛珠念了几句经文,只是却是丝毫不能起到静心的作用,反而越发烦躁。当下便是禁不住狠狠的将手里的佛珠往地上一摔,“都给我滚出去!”
佛珠被这样大的力气一摔,登时就跌得四散开来。
皇后低头看着四散的佛珠,只觉得做什么都不顺心,甚至于连头都疼了起来,于是忍不住伸手使劲揉捏眉心。
末了皇后又苦笑一声,喃喃自语:“端王命真好啊!生了皇长孙不说,如今生了个女儿都像那个死去的贱人!”可康王却是始终没有一个男丁!
皇后不禁觉得上天不公,连连冷笑:“凭什么?凭什么?”却也不知道是在质问谁。
这些情况,陶君兰自然是不知道的。面对明珠受宠于太后的这些话,她除了置之一笑之外,再无反应。
就算宠爱又如何?本就是太后的曾孙女不是?
不过,这些话却是传入了皇帝耳朵里,听了宝船太监当趣事儿般说的这事儿之后,皇帝便是陷入了一种其妙的沉思里。
宝船太监在旁边看着,心里微微有些忐忑,却又隐隐带了几分期待。
皇帝最后醒过身来,微微的笑了笑:“朕下午得空过去瞧瞧。顺带去给太后也请个安。”
宝船太监忙应了,又道:“太后今日有些咳嗽,太医院秘制了枇杷膏,不如皇上给太后送过去?太后必然高兴!”
皇帝听闻太后咳嗽,少不得又关切的问了几句,听说没大碍之后,这才放了心。
宝船太监便是在心里琢磨,什么时候提醒皇帝去才合适。正思量着,便是听见大殿外头有说话的声音。看一眼不耐的皇帝,他忙小跑着去门口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第一卷 第375章 烦躁
殿外的是宜妃,宜妃是来给皇帝送汤水的。
看了一眼宜妃已经凸出的肚子,再看看宜妃越发消瘦的脸庞,宝船太监想了想,没敢拦着还是进去禀告了。
皇帝想了想,让宜妃进来了。当然,待到宜妃进来后看了一眼宜妃那高高挺着的肚子,皇帝还是十分高兴的。声音也是柔和许多,似唯恐惊了宜妃肚子里的孩子:“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日头这样毒;。”
宜妃行了礼,这才笑着回道:“是坐轿子过来的。轿子里放了冰盆,倒是十分凉爽也不觉得热。”
皇帝却是不赞同:“这样的天气,到底还是更适合在屋中养胎。”言下之意,到底是有几分责备宜妃的意思。
宜妃岔开了话题,呈上去了汤水。然后顺势就在皇帝跟前服侍。只是眼睛却是一扫,落在了皇帝正看着的奏折上。
那折子却是弹劾京城府尹的折子。
宜妃想了想,便是柔声开口:“这京城府尹被弹劾,莫不是为了端王的事儿?”
皇帝淡淡的扫了一眼,兴致不高的应了一声:“嗯。”心头虽不满宜妃随口议论朝政,可是想了想到底没出言责备。一则是给宜妃肚子脸面,二则是想看看宜妃到底要做什么。只是随口问问,还是别有用心。
宜妃却是没注意到皇帝幽深的眸光,只自顾自的说下去:“其实这事儿如何又能怪在府尹身上?端王自己的亲卫不也没个防备?要臣妾看,倒不如让那府尹将功折罪最是妥当。”
皇帝喝汤的动作一顿,随后便是没胃口的将汤搁下了。“你这话的意思,倒是端王自己不小心才会受伤了,和府尹半点关系也没有?”
听皇帝语气似乎有点儿不大痛快,宜妃忙柔声解释:“倒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样的祸事,也非人可以预料的。所以倒是也怪不上人家府尹不是?再说府尹一直兢兢业业,之前也未曾出过什么错,这一次纵然有疏忽,也该再给一次机会才是。”
“朕记得,你的娘家和府尹却是没什么关系,怎的你却是替他说起话来?”皇帝一面含笑看宜妃,一面漫不经心的问出这话来。
只是皇帝虽然明明带着笑,可那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却是让宜妃止不住的哆嗦了一下。许是太过害怕,甚至她已经是忍不住往后退了一小步。
然而皇帝却是不允许她往后退缩,伸手抓住了她的手腕,依旧面含微笑:“你怕朕?朕记得那回你可不怕。反倒是十分大胆。”
宜妃顿时抖得越发厉害了,半晌才挤出一句话:“臣妾不怕皇上……”只是这话说出来,要多心虚就有多心虚。
皇帝盯着宜妃的面容瞧了一阵子,半晌松开了手。却又淡淡道:“以后无事不必再上御书房来了。宫外的事儿,爱妃也不必打听。好好养胎才是正经。”
宜妃不敢再做停留,忙不迭的便是告退出去了。
宝船太监一直在旁边看着,心中倒是有些鄙夷宜妃:纵然有福气怀了龙种,可到底是自身就不是个聪明的。这么折腾下去,纵然生了皇子也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命。
看着皇帝情绪不佳,宝船太监心道:得,择日不如撞日,与其琢磨什么时候提醒皇上,倒不如现在开口。“皇上,这会子天正热,不如您也去消消暑?这里离端王爷那儿近,不如过去喝杯茶?也正好瞅瞅拴儿小公子和明珠小姐?”
皇帝有些意动。沉吟片刻便是起身:“朕记得刚送了一篓子蜜瓜,挑几个大的带过去给拴儿尝尝;。”
宝船太监爽脆的应一声,心道:果然是长孙,这就是心里惦记着。
当然,想起拴儿胖墩墩的身子和年画娃娃似的脸,宝船太监也是心里喜欢的。虽说他是太监,可也是人啊,看着拴儿那摸样,心里也是疼爱得很。
所以挑瓜的时候,宝船太监就将篓子里最好最大的那几个全带上了。
一时皇帝领着一行人便是出发了。
陶君兰这头自然也是提前得了招呼的,所以等到皇帝来的时候,正好一碗加了冰的酸梅饮便是做好了。点心是芙蓉凉糕,里头加了整瓣的荷花花瓣,在半透明的凉糕里镶着,十分漂亮。
皇帝瞧着也觉得心思巧妙,少不得称赞了一回,又吩咐:“去将蜜瓜也切一个,大家一起尝尝。”
拴儿这会子坐在皇帝膝盖上,闻言也是附和:“尝尝!”
皇帝笑着拧了拧拴儿的脸颊,用银勺子舀了一点儿酸梅饮给他尝尝。早先拴儿就一直眼巴巴的看着了,不过陶君兰怕他吃坏了肚子,只敢给了一碗没加冰的。
酸梅饮不加冰,吃起来口味却是大不如,拴儿并不喜欢。所以仍是巴巴的看着皇帝的。
李邺在一旁含笑看着,也不阻拦。
“明珠呢?抱来朕瞧瞧。”皇帝也没敢给拴儿多吃,剩下的自己三两口吃完了,就让宝船太监将碗收了。看着拴儿嘟嘴不乐意的样子,便是又柔声劝哄:“祖父带了蜜瓜来,拴儿吃那个。”
李邺瞧着皇帝对拴儿的那副样子,倒是忽的想起了小时候那会的情景来。那时候,他也是备受宠爱的。那时候,他也从未想过,这些宠爱会给他带来那样的祸事。
若是他一开始就知道会是那么一个结果,倒是宁愿一直被人忽视得好。
握紧了手指,旋即又松开,李邺竭力的保持住了面上淡然温和的浅笑,将异样全压在了心底。他不会重蹈覆辙,绝不会。
一时宝船太监捧了蜜瓜上来,皇帝随手拿起一块递给李邺,笑道:“朕记得你也喜欢吃甜的。拴儿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