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回到前面来继续讲话。他说:“小公子说得好——我们誓与梁州共存亡,誓保大周江山万万年!”
师爷说罢,守城官兵们在旁边齐呼:“誓与梁州共存亡,誓保大周江山万万年。”
一时之间,人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这时师爷又对城下百姓们说:“大家都散去吧——老弱妇孺,各自回家中静坐;壮年之男丁,皆留下助官军守城。”
这话一出,城下的人们反应各不相同。有热血沸腾,要参加守城的;有忐忑不安,做原地观望的;还有胆小如鼠,想马上溜号的。
众人四散离开,可是周围已有守军围成了屏障,只留几个出口。如果是老弱妇孺经过,官兵不拦;如果是壮年的男子,便被官兵引到另一个地方集结。
古时候的百姓大多老实,而且几千官兵黑鸦鸦的成群,还都拿着明晃晃的大刀,谁敢不听话?
林二郎一向胆小,当然不想去守城。
林妞妞当然也不想让她爹去守城,可是她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她用小手不停地挠着自己的大脑袋。她现在胎发已落,新发未生,大胖脑袋上光秃秃的——小胖手挠着光光的脑袋瓢,用某人的话来说,也是一种很萌的表现。
但是林二郎一家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萌。
林二郎抱着孩子向前走,秦氏在旁边跟着,一家人随着人群流动的方向走。
忽然,秦氏想到一个办法,她贴着林二郎的身子,小声对他说:“二郎,你装瘸子。”
秦氏已经很小声了,可还是被人听到了——他们前面有个人,回头深看了他们一眼——秦氏忙以手遮脸,感觉自己作弊被人发现,非常不好意思。
可让她们一家人大跌眼镜的是——前面那个人走着走着,忽然就瘸了!
只见那人瘸着腿来到出口处,对守着官兵说:“官老爷,我是残疾人啊,我这腿一条长一条短!”
林二郎一家三口在后面看得真真的,他们鼓着嘴瞪着眼,既不可思议又哭笑不得。
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走过来,看了看那人,忽然抬脚踹在那人的屁股上;那人踉跄了几步,倒在了地上。随后又过去两个士兵,冲那人拳打脚踢,边打边说:“你还瘸吗?你还瘸吗?”
那人躺在地上,抱着头叫饶命,忙说:“我不瘸了,我不瘸了!”
士兵把他从地上拉起来,拉到旁边壮丁们集结的地方。
林二郎一家三口皆遮着脸,不忍心看那人挨揍。尤其是秦氏,她觉得都怨自己,刚才出了一个很馊的主意。
林二郎一家人来到出口处,军官模样的人一指林二郎,说:“你留下。”
林二郎不敢反抗,他把孩子交给秦氏,说:“娘子,带好妞妞。”
秦氏心中惶恐,她一手抱住孩子,一手抓住林二郎的胳膊,叫了声:“二郎,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林二郎假意不在乎,笑了笑,说:“没事儿。”
这时旁边有士兵推了林二郎一把,催促道:“快点儿走,别挡着后面的人!”
林二郎深看了一眼妻子和孩子,转身走了。
秦氏看到丈夫被人带走,感觉自己的心被人劈成了两瓣,她抱着孩子抽泣了起来。
林妞妞看着爹爹远走的背影,心中也有万分不舍。虽然她来到这世界只有六个月,可她已经对自己爹娘有了很深的感情。她爹是个很老实、很好欺负的人。他高兴的时候喜欢让她骑在他的脖子上,就算她尿进他的衣领子他都不生气。
“爸爸——”
林妞妞奶声奶气地叫了声。她看到爹爹的肩膀一耸,她知道爹爹肯定听到她叫“爸爸”了。她知道,她爹听不懂“爸爸”的含义,但是她爹明白她舍不得他离开。
林妞妞伤心了,她细声细气地哭了起来,小胖手不停地抹着眼泪。
林妞妞虽然是个婴儿,但是她体内有个成年人的灵魂。所以她不像其他婴儿那样,饿了、尿了就用哭声报警。她平时根本没哭过,今天她这是她来到这世上第一次哭。而且哭得好伤心。
孩子一哭,秦氏哭得更厉害了。旁边有亲人分别的人们,也跟着哭了起来。
马上就有官兵来训斥他们:“别在这儿嚎,仔细以扰乱军心论处!”
秦氏害怕了,她强压了哭声,看着林二郎的身影消失不见,她这才抱着孩子离开。
第7章 捐粮
秦氏抱着妞妞回到葫芦巷的家,只见林二郎的独轮车还在院子当中摆着,刚买的粮食还在车上放着。秦氏倍添伤感,抱着孩子坐在车推手上,又哭了起来。
忽听院门一响,秦氏抬头一看,原来是隔壁邻居孙大婶来了。
孙大婶已经知道林二郎被当壮丁留下守城了,她是特意过来安慰秦氏的。
孙大婶告诉秦氏,幸好她儿子早晨出门早,这会儿已出了城;又幸好她家老头子腿有残疾,没有被人抓去当壮丁守城。
秦氏咧咧嘴,她刚刚正是因为想到孙大叔是瘸子,才想到让林二郎装瘸子的。谁知道被人“剽窃”了她的创意,而“剽窃”者还被官兵识破,打了一顿!
孙大婶帮秦氏抱着妞妞,让秦氏把院子里的粮食放到西屋里去。
刚收拾好,忽听外面一阵急促的铜锣响,还有人吆喝着什么,让各家各户都快出来。
秦氏抱着孩子跟孙大婶出来一看,原来是里长杨六爷来了,还带来了两名差役。杨六爷把巷子里的居民召集到小空地上。
上回说到葫芦巷的地形,巷口小,里面大。最里面是一小片空地,林二郎家的院门就正对着小空地。
空地上长着一棵大槐树,大槐树旁边有一口甜水井。
这棵槐树和这口井都有些年头了。据老人们讲,没有梁州城的时候,就有这棵大槐树;当梁州城还是个小镇的时候,就有这口甜水井。
这片小空地,是葫芦巷居民们平时休闲的好去处。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几乎家家都到这里来乘凉——大槐树伞盖成荫,甜水井的甜水清澈甘洌,这是小巷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
杨六爷站在槐树下的大石头上,宣读城守大人的命令,原来是让每家每户都捐粮食,助官军守城。
“难道城中的粮食已经匮乏了?”
众人听了不由心慌。
普通百姓人家,谁家也没有太多的余粮。把粮食捐出去,自己吃什么啊?
杨六爷说:“这粮食并不是军中要用的,这是供给守城的壮丁们吃的。咱们家家几乎有人在城墙上,你们的粮食捐出去,也不是给外人吃,是给你们自己的人吃啊!”
众人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儿。于是心里安定了些,抵触情绪也少了很多。
随后杨六爷又说:“城守大人说了,辽王大军已经到了,就在鲁王叛军的后侧,跟梁州城形成夹击之势。所以,梁州城之困不会持续太久,大家不要着急。大家今天有粮出粮、有力出力;将来朝庭会有一本帐,会加倍抚恤大家的。可如果有敢抗捐不缴的——”杨六爷说到这里冷笑一声,说,“以违抗军令处置!”
众人一听如敢抗捐以违抗军令处置,都吓坏了,忙各自回家舀粮食。
杨六爷让每户捐精米或细粮半升,没有精米或细粮的,捐粗粮两升。
这点儿粮食,一般人家里还是能拿出来的。当然,不乏有小聪明者,在粟米里掺些谷稗子凑数,为得是少捐些。
秦氏盘算了一下,自家缸里有还有点粟米,西屋里有兰香让她提前买下的粮食。她想,如果从久计,其实还是捐麦子合算。因为谁知道这场仗打到什么时候啊,捐麦子可以少捐些,多留下点儿粗粮可以吃得长久。
秦氏打定主意,自去回家舀粮食。
忽然一回头,却发现孙大婶跟在她后面。她以为孙大婶也是回家舀粮食的,哪到了她家门口,孙大婶竟然要跟着她进院。
秦氏在门口停了下来。她问:“怎么了,婶子?”
孙大婶面有难色,说:“秦娘子,我刚看你家新买来两袋粮食……你借我一点儿吧,我家里粮食真不多了。”
林家跟孙家的关系一向不错,而且之前秦氏和林二郎答应孙有财,要帮他照顾家人。所以秦氏爽快地答应了。
孙大婶乐颠颠地回家拿粮食袋子,很快又跑回来。秦氏量了半升麦子,给孙大婶盛到袋子里,孙大婶拿着去缴粮了。
孙大婶刚走,西邻的赵大娘又来了。
原来,赵大娘家的女婿跟林二郎一样,被当做壮丁抓去守城了。赵大娘的闺女一家,住在东城那边,而且街巷敞开,感觉非常不安全。所以赵大娘把闺女和外孙接到自家来了。
赵大娘家里本来没多少余粮,现在闺女和外孙来了,更不够吃的了。所以来向秦氏求助。
秦氏想,既着帮了东邻,没道理不帮西邻。反正家里还有兰香让她买的粮食,怎么都够她吃的,于是又从袋子里量了半升麦子,送给了赵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