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一说,和琳也不好意思,在身后推推和珅,“哥,反正弟弟我就这么一个人,爱嫁不嫁。您跟嫂子就别费心了。”
和珅低声呵斥,“万岁爷面前,不得无礼。”
乾隆缓和脸色摆摆手,“难得你们兄弟情深,朕又岂会不高兴。和珅,你就不要骂他了。”看到这对兄弟,不免想到自己一帮儿子,微微叹气,老五死的早啊!
乾隆又问邻居那边为何是汉人宅子。和珅想了想,回话说,那原本是镶蓝旗地方,至于为何卖给汉人,他也不知。乾隆听了,记在心里,不再多问。
端起茶杯抿口,冷不丁传来一声婴儿啼哭,其声甚壮。和珅急忙请罪,“奴才家打扰万岁爷雅兴,奴才这就叫她好好看孩子。”
乾隆这才想起自己是干什么来了,笑着摆摆手,“朕今日本来就是讨杯喜酒,既然闺女醒了,就抱过来,给朕看看吧。”
和珅还想说犬女哪敢面见天颜,看乾隆不像敷衍,只得回里间,从冯氏怀里,抱闺女出来。
小丫头躺在母亲怀里,吃奶吃得正高兴,冷不丁给强抱走,立刻不高兴了。她可不管万岁不万岁的,张嘴哇哇大哭。
和珅吓的满头汗,把孩子往乾隆跟前一过,亮个像,就想送闺女回去。哪知乾隆反而伸手接过来,仔细观看。
大概是觉得这人以前没见过,小丫头张嘴吐吐泡泡,闭嘴跟乾隆大眼瞪小眼,忙着看人,连哭也忘记了。
乾隆一番得意,“怎么样?和爱卿,到底你是没当过阿玛的人,看看,朕一抱,就不哭了。”
和珅笑着在一旁恭维。吴书来低头直想笑,“哎哟,万岁爷呀,您那一堆皇子公主,除了端慧太子,也没见您抱过谁吧?”
小丫头看够了乾隆,伸伸小拳头,捂着嘴打个哈欠,头一歪,睡着了。和珅见状,急忙把闺女接过来,递给冯妈,让她抱到冯氏身边。
乾隆看和珅女儿唇红齿白、模样周正,颇似和珅,起了心思,笑问:“这孩子可起了名字?”
和珅拱手,“尚未有名。”
乾隆点头,“朕跟这孩子有缘,就赐她个名字,和嫣。和爱卿意下如何?”
和珅听了,急忙叩头谢恩。暗想,您老这爱起名字的毛病,还是没改呀!
乾隆也不叫起和珅,接着说,“朕之十七子,乃皇贵妃所出。乾隆三十一年生,比嫣儿大两岁,今日嫣儿与朕有缘,不如,就由朕做主,给他二人指婚如何?”
他这么一说,和珅满头的汗,刚晾干,又出来了。头也不敢抬,“万岁爷隆恩,奴才万死不能报。嫣儿能得万岁如此疼爱,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只是,这指婚一事,奴才还请万岁爷三思。”
乾隆皱眉,“哦?”
和珅不敢隐瞒,磕头回答:“昨日,奴才到部里请假,遇到和亲王。王爷得知奴才添了个女儿,非要认做干闺女。还留话说,今天就带着王妃来办仪式。故而,嫣儿的婚事,奴才不敢奉旨。还请万岁爷三思。”叫我闺女嫁给嘉庆他弟,您逗我玩儿呢?
乾隆一听就乐了,“这个弘昼,净给朕添乱。”话音刚落,就听门外弘昼咋呼,“哟,皇上四哥,弟弟怎么给您添乱了?”说着,和亲王夫妇领着一行人,个个捧着红漆篮子,掀帘子进来,依次给乾隆请安。屋里,和珅、和琳也忙着给和亲王夫妇请安。
和亲王妃五十多岁了,如今见了大伯子,不用狠回避,站在弘昼身后,低头轻笑。
乾隆无奈,吩咐吴书来,“给和亲王、王妃看座。”
弘昼赶紧摆手,“别,皇上四哥,弟弟今儿个忙着认干闺女,您看,礼物我都备齐了。正好您也在,您给做个见证。”
乾隆皱眉,“亲王认女,岂是儿戏。胡闹,还不给朕回去。”你认了干女儿,朕从哪儿再找这么个儿媳妇?
他这么一说,弘昼不干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踢腿捂脸干哭,“呜呜,皇上四哥你不疼我了。当初你把和婉抱走,我一句话都没说。也是那孩子命苦,出嫁没几年就死了。弟弟没有女儿缘,如今好容易看上个干闺女,您都不肯可怜可怜弟弟,成全弟弟这一心想要个闺女小棉袄的小小心事。呜呜,皇上四哥你不疼我了。干脆,我也去学弘瞻,回府养病得了。呜呜~~~”一面苦,一面张开手指缝,偷看乾隆。
乾隆无奈,想起和婉早逝,身后连个儿女都未留下,不免唏嘘。自己也没料到,弘昼自和婉之后,居然再也没有女儿出世。再看五弟妹,也红了眼圈,立在弘昼身边,强忍泪水。心肠一软,罢了,侄女就侄女吧。坐在椅子上,趁弘昼闹腾,抬腿踢他一脚,“还不给朕起来,丢人丢到干闺女家里,你就怕和嫣笑话。”
弘昼抬头,“和嫣?”
乾隆又好气又好笑,“你干闺女的名字。还说朕不疼你,赐名跟公主封号似的,再敢混说,帽子上东珠全给朕摘下来。”
弘昼听了大喜,赶紧领着和亲王妃磕头谢恩。和珅也赶忙谢恩。亲王私下认个干女儿,跟皇帝亲口同意,差别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从今往后,嫣儿身后,也有大靠山了。但愿这孩子日后能平平安安,不要像前世的女儿那样,自己死后,受到嘉庆欺凌。
当着乾隆的面,弘昼夫妇抱着和嫣走了认亲仪式。弘昼抱着和嫣,怎么看怎么喜欢,对着和亲王妃就说,“福晋啊,你看看,我就说嘛,这孩子就该认咱俩当阿玛、额娘。你看看,这眼睛,多像你,这鼻子,多像我。这耳朵,多像永璧。”
和珅立在一旁,哭笑不得:王爷啊,这孩子是奴才生的,不是您家的,真的不是啊。
乾隆也跟着无语,就你那肥头大耳朵,像你可不惨了?
这边正热闹,忽听院子里两个少年声音,“永璧哥哥,五叔认的干闺女在哪儿呢?”
“是啊,我也好想看看小妹妹。”
和珅急忙出门去看。不一会儿,就领着一个青年,两个少年,几名随从进来。
随从立在门外,三人进来,一见弘昼与王妃,刚想施礼,就瞅见乾隆坐在正座上喝茶。三人一惊,埋怨和珅也不先提醒一声,不敢愣怔,撩袍下跪,口呼万岁。
乾隆点头,叫永璧起来,对着低头跪着的二人冷声问:“永瑆、十二,你们不好好在上书房呆着,跑这里干什么?堂堂皇子阿哥,浑身泥水,成何体统?”
永瑆看看十二,这家伙也真是的,平常看着还算明白,怎么一见到皇阿玛,就跟傻子似的,又呆又愣?无奈之下,只得开口,“回皇阿玛,儿臣……”
“皇阿玛,儿臣跟人打架去了。”
永瑆一听,差点儿没晕倒,十二弟啊十二弟,你还能不能再傻点儿?
作者有话要说:传说中的君臣之恋啊,连人家闺女都不放过。
14
14、训斥子孙...
果不出所料,乾隆一听震怒,茶杯照着十二脑袋就砸下来。
和珅跟和亲王夫妇急忙掩面不敢看。直到啪嚓一声,杯子砸到地上碎裂,这才赶紧领着一屋子人跪下,“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偷眼再看十二,直挺挺地跪在那里,半点儿茶叶未曾粘身。倒是一边永瑆衣襟上,粘了两三片茶叶。
乾隆不怒反笑,“十二啊,皇阿玛砸你,你居然还敢躲?”
十二看乾隆笑,自己也跟着笑,“回皇阿玛话,书上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儿臣还有祖母父母要孝顺,不能拿自己身体不在乎。”
弘昼当即就要笑出来,多亏和亲王妃在后头使劲一掐,这才憋住。倒是和琳,噗嗤一声,打破沉寂。
也许是不想家丑外传,乾隆瞪十二一眼,呵斥:“什么事回宫再说。要让朕知道尔等不守规矩,到奉先殿跪着去吧。”
十一赶紧磕头,“儿臣遵旨。”
十二也跟着磕头,“谢皇阿玛。”
永璧跪在和亲王身边,低声说:“阿玛,打架这事儿,儿子也有份儿。待会皇伯父怪罪起来,您老可得担着点儿。”
弘昼一翻白眼儿,“放心,谁的儿子谁教训,有我在不用劳烦皇上动手。”
永璧听了,干脆说:“那阿玛一会儿您轻点打。”
和珅跪在后头听了,直叹这对儿王爷父子好玩。
看着这边事了,乾隆也没心思再坐下去。嘱咐和珅明日依旧到户部当差,顺便提醒自己,派人查查为何旗人房产私自卖给汉人。领着儿子随从,就要出门。
脚还没迈出门槛,就见一中年汉子,领着几个家仆打扮模样的人,提溜着一个锦衣青年,闯门而入。一个家仆还喊着,“哪位是满洲正蓝旗副都统和大人,我家老爷求见。”
和珅听了,急忙从屋里赶出来,看清来人,拱手施礼,大声说:“原来是刘墉刘大人,失迎失迎。今日家中有贵客,若无急事,咱们改日再说。”
刘墉冷着脸,“今日事,今日毕。明日还有公务,没空。”
和珅无奈,拉过刘墉,悄声说:“和亲王在我家呢,刘大人给点儿面子。”
刘墉一听,“正好,和亲王在,这事才好办。”说着,甩开和珅,直奔正房。
弘昼一见,伸手拉拉乾隆,低声劝道:“皇上四哥,您还是躲躲吧,这个刘墉嘴皮子忒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