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玛蒂尔答)


  他是刚刚从鬼门关走回来的人。
  “伤心难免,朕既知道自己与她从未相爱过,又已完成她薨逝之前的嘱托,便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
  若一个人无欲无求,便当然也不会知道爱人的滋味。
  他似是要一次便将事情说明白,“‘正己摄下,貌敬行祗’皆曰‘肃’。‘敦’字则从未见于历代后妃谥号,多为男子之谥。”
  “朕想,后世之人一定多有犹疑,不明何意,甚至还要笑朕男女不分。”
  比如婉襄,便只以为这又是雍正不甘于人下,不肯与他人类同的证据。
  “那也是她唯一逾越的时候。她知道年羹尧得罪于朕,知道自己天年不永,于是同朕说,她生来便有心疾,一生不得操劳用心,因此平生事皆不留心。”
  “她没什么期盼,唯独希望朕能将这个‘敦’字赐给她做谥号,‘敦’者,敦亲睦族,厚待亲属之意。临死之时,她要保全的是她的家族。”
  “这没有错。”
  婉襄语意坚定,“您那时身体康健,如愿以偿地坐稳了江山,她不必为您祈求什么。”
  她静静地凝望着他,而他也如是。
  “这当然没有错。可朕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酷烈的君王,至少对有过功绩的臣下不是。”
  雍正深恨官员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常常在上谕朱批之中申饬或是勉励官员应当克勤克慎,无忝厥职。
  “那些事是年羹尧一人之过,至多累及子嗣。她父亲与长兄都有功于社稷,她知道朕不会迁怒。”
  却仍然选择这样做了。
  绾春轩安静下来,时过境迁,无爱亦无怨。
  “你跪在那里的时候惹朕生气,朕不知为什么,便想起了她。”
  他的性情向来急躁,给了敦肃皇贵妃最大的体面,那些面对病弱的皇贵妃无法发泄的火气,婉襄时隔多年,撞到了枪口上。
  “我也狠狠地刺了四哥的心。”
  她现在不需要他的歉疚,她也不想同他道歉。
  雍正轻斥了一句,“大逆不道。”
  日色转轨,笑意一点一点地爬上彼此的眼眸,相拥又释然。
  “勤政亲贤殿里那只胭脂水莲口瓶还在等你修补,朕从未见过如你一般不负责任的匠人。”
  “年希尧又进了一窑新的胭脂水瓷器,朕等着你去挑。”
  “婉襄,同朕一起搬回到九州清晏去住吧……”
  作者有话说:
  珍爱生命,婉襄是有恃无恐才这样做的。


第78章 神仙
  “蒹葭叶上雨声过, 乍觉新凉飒飒多。山色崔嵬千叠翠,湖光潋滟万重波。”
  “游鱼避钓依寒藻,翔鸟惊弦就碧萝。莫讶金风催改序, 秋晖偏好快晴和。”
  婉襄方于纸上落下这首名为《雨后九洲清晏望西山》的御诗, 雍正在她一旁批奏章,便立刻将它夺了过来。
  他将这张纸利落地揉成了一团, “前些年作的旧诗了,并不大好,别念了。”
  雍正做完这些,分明心虚, 却仍然一本正经地批着奏章。
  “也就是比四阿哥的‘臭诗’要略好些罢了。”
  婉襄评价一句,在心中暗笑了一下, 不打算再打扰他,转而走到一旁, 去侍弄圆明园中花卉园头送过来的花草。
  在六宫妃嫔眼中, 这一次婉襄是又复了宠。
  为讨好雍正, 也探听虚实,难免要来绾春轩中走动。
  婉襄本不想如从前一般搬到九州清晏中实际居住,实在不胜其烦, 便只好同雍正一起在搬到了万字房。
  万字房是一处“卍”字形的建筑,汉白玉为基底,建于水中, 风景独特秀丽。
  雍正赞它“冬燠夏暖, 四季咸宜。”因此很喜欢在这里居住。
  雍正和乾隆两父子实在有很大的区别,雍正万事都讲究实用, 在建筑的取名上也大多如是。
  譬如“九州清晏”, “勤政亲贤”这般的殿宇名, 都是期待能够巩固清朝的统治。
  又如“桃花坞”、“杏花村”、“万字房”,这是因地制宜。
  乾隆则万事都讲求美观诗意,将桃花坞的名字改为“武陵春色”,借桃花源典故;杏花村为“杏花春馆”,万字房为“万方安和。”
  “没有烦恼通常是写不了好诗的,否则怎么说‘为赋新词强说愁’?”
  “皇帝的痛苦不能为万人所呼应,往往也就写不出什么好诗了。”
  婉襄背对着雍正整理花草,又忍不住轻轻偷笑了片刻。
  雍正见婉襄不回应,又忍不住要撩拨她,“从前不见你摆弄花草,秋日里怎么想起来。”
  实则秋日之时圆明园也有许多花朵盛放,木樨最是清香四溢,木芙蓉娇媚婀娜,秋海棠嫣然窈窕,更是分不清菊花有多少名种。
  “昨日去天然图画探望皇后娘娘,又恰好遇见宁嫔也在。”
  “她们正挑了许多新鲜花草插瓶,宁嫔好好地给我和娘娘说了一通插花之道。我也觉得有意思,因此今日自己来试一试。”
  婉襄拣出一支颜色近品红的木芙蓉,在那只她刚刚修补好的胭脂水莲口瓶旁比了比。
  她歪着脑袋看了片刻,雍正忽而道:“颜色太相近了不好,譬如插红梅,总是用白色的梅瓶,白雪红梅,互相映衬方才好看。”
  婉襄忍不住回头瞪了他一眼,他便又迅速收回目光,忙碌于他的奏折。
  “皇后是满人,闺阁之中的这些玩趣,晚沐最是懂得,白日在园中嬉游赏玩,可以多问问她的主意。”
  “晚沐”,是宁嫔的闺名。这个词出现在很多汉家诗词里。
  婉襄又拿起一支木樨,胭脂水色太过艳丽了,同木樨这样淡雅的花朵并不相符。不若还是试试同色渐变的插花方式。
  雍正实则闲不住,他是个极擅长一心二用的人。
  “这些花草实则也平常,你没有去过草原上,塞外有许多奇珍异草,你恐怕都没有见过。”
  雍正不似康熙、乾隆,一般喜欢去塞外巡幸,她也不会有机会见到了。
  “蒋扬孙曾绘过一副《塞外花卉图卷》,朕六月时将海望擢升为内务府总管,他正愁没地方献殷勤,正好让他将这幅图找出来给你。”
  这幅图婉襄其实在故宫博物院见过,并不写实,只是以折枝花卉的形式铺陈表达。
  一共有六十六种各色花卉,墨色浓淡相宜,位置错落有致,这其实是她很喜欢的一幅图。
  说起花卉绘制,婉襄又想起来一个人。
  “从前听说五年时有一名进士,名邹一桂,极擅长绘花卉,更因此而遍植百花,用以观察其形态。”
  “若能看一看他绘的图便好了。”
  邹一桂其人,科举屡试不第,至雍正五年方得二甲进士头名,自此官运亨通。
  乾隆时期成《百花卷》进上,乾隆颇为欣赏,为其题百绝句。
  如今的故宫博物院只珍藏了部分他的画作,若她能搜集齐,也算是大功德一件。
  雍正默认这个人名婉襄是从怡亲王处听来,略点了点头,也就算是答应了。
  “皇考在世时夏日常去避暑山庄,避暑山庄中有许多自各处移植来的花草。”
  “其中有自塞北移植来的敖汉荷花,花皆重楼,千瓣攒簇,色至鲜艳,晚开亦晚谢。”
  “圆明园中赏荷花,观稼轩最好。却鲜有人知朕命人分藕移植了一些敖汉荷花在蓬莱洲附近。”
  “或者闲时去蓬莱洲,还能看见未谢的敖汉荷花。”
  上一次去蓬莱洲是三月里,后来他们连夏日也一起错过了。
  他又想起了什么,“恰好皇考在时,蒋扬孙还做了一幅《瓶莲图》所绘的便是敖汉荷花,朕令海望一同找出来给你。”
  婉襄一句话都没说,片刻之间便得了两幅珍品图画。
  “怪道人人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往皇帝身边挤。指缝里漏下点荣华富贵来,也足够寻常人享用一生了。”
  雍正把一本奏章放在一旁,故意地弄出了些声响来,“朕送两幅画给你,你不说谢朕,倒说这些酸话。”
  婉襄忍着笑,一下子有些失去了耐心,将所有的木芙蓉都插到了莲口瓶中。
  虽然凌乱无序了些,可耐不住芙蓉花天生丽质,其实也是美的。
  雍正抬头望了一眼,似乎是觉得这瓶花惨不忍睹,又怕说话惹的婉襄不快,便轻咳了一声,同婉襄说起了另外的事。
  “从前十三弟在时,常同朕谈起白家疃一带居民深念皇恩,忠厚良善。十三弟薨逝之后,此地居民自发建祠致祭,舆情恳切。”
  “白家疃当地耕地稀少,朕打算赐入官田土使其耕种,并将数村地丁百世钱粮一概蠲免,使祠宇香火永续,乡民均沐皇恩。”
  仍然是为怡贤亲王之事,他总是惦念着他的。
  婉襄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她只是提醒雍正。
  “怡贤亲王在生之时常常提及白家疃居民,白家疃居民又这般爱戴怡亲王,两方互为惦念。”
  “如此这般,倒也算是各得其所。只是四哥也要小心,谨防有贪官污吏仿造此事,借着怡亲王之事要求朝廷加恩。”
  若是这样的话,便有负于怡贤亲王声名,与雍正的恩典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