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玛蒂尔答)


  可因为教育资源的却少,寻常人家要供养出一个能够科举出仕的读书人往往要花费掉几代人的积累。
  只有教育资源越来越多,所需要的成本才越来越少,尽管,雍正如今的这些举措,同需要的人群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的。
  “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福建六省举子赴京会试道路遥远,颇为不易。”
  从前看古装剧时,总听剧中人说要筹措上京赶考之路费,如今都是鲜明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会试,朕已传谕内阁,欲于落卷之中择取文尚可观,人才尚可用者添取数人,以示朕格外加恩之意。”
  “除朕取中之外,更令考官不限数目,秉公选出次等可取之卷。待发榜之后,朕会另外再派大臣与主考官一同验看人才,再行遴选。“
  但这样是没有正式功名的,也没有一同金榜题名的同科,与作为主考官的座师。
  “此外,落第的举子除却愿意参加下一科会试者不必报名,如果有情愿此时录用,甘心小就者,亦可以于礼部报名,交由朕所派出的大臣,及主考官遴选。”
  算是面面俱到了。
  婉襄深吸了口气,歪着头看他,“也不知四哥的脑子究竟是怎样长的,好像什么事都能想到,都能照顾到。”
  雍正受了她一句夸奖,更要和她炫耀,“你以为朕就没有替你想么?”
  “雍正九年你生嘉祥之前,朕便准备将你的额娘与妹妹接进圆明园照顾你的,后来你妹妹在郊外摔伤了腿,你额娘要照顾她,便不得来了。”
  “再过两三个月你又要生产了,这回却又是你大姐临产,你额娘要照顾她生第二个孩子,又不得来。”
  “幸而这次你妹妹无事,再过一段时日,进了四月,朕便让人接她往圆明园来。”
  婉襄总把自己当成无父无母之人,于家中人事,不过偶尔托付兆佳福晋照顾问候而已。
  除却雍正与嘉祥这撇不开的感情,她对旁人多少都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感。
  见到家人时自然高兴,若见不到时,也觉得想念有些多余,令她自己不好意思。
  不过雍正此时提起,她当然还是高兴的,“只怕是妹妹从小自由散漫惯了,不习惯宫中的规矩。”
  雍正笑嗔道:“你又何曾守过规矩?便是朕,也因你而不守规矩了。似前朝之事,哪里是你一个后宫妃嫔应该听的,但朕还不是常常说与你听?”
  这样一想,好像从一开始他就没有避忌过,虽然未必采纳,很多事也会听一听她的想法。
  婉襄不接他的话,“若是婉成来了,自然是应该跟我一起住在西峰秀色,但这样四哥往来是不是就有些不方便了……”
  “你操心这些事做什么,朕既然着人将她接来,自然会将一切都安排好。便是嘉祥的事,你近来也不要操心太多,心宽些,到时生产也能顺利。”
  “若再像上一次那样,朕……”
  婉襄上次生产的时候晕厥了许久,或者是觉得有些不祥,他没有再说下去。
  婉襄宽慰他,“这一次我一定会平安顺利的,还会给四哥带来一个小阿哥,四哥信不信,要不要同我打赌?”
  他们已经许久没打赌了,上一次打赌,是齐妃之事,最终是她赢了,他也没得逞。
  雍正这一次却忽而没有了好胜之心,“朕相信。”
  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相信的,因为她能顺利生产,不管阿哥还是公主,都是一件很好的事。
  他终于合上了最后一本奏章,朝着婉襄走过来,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我们回去吧。”


第186章 家人
  “……知道二姐爱吃榆钱糕, 这是额娘自己做好,特意叫我给二姐带来的。都是自家摘的榆钱,清洗得极干净, 二姐可以放心吃。”
  婉襄望着盘中青翠的糕点, 也不由得食指大动,拈起一块品尝了片刻。
  “家中榆钱糕做的最好的还是大姐, 额娘做的也不错,只榆钱糕这一样,我倒是觉得额娘和大姐做的也远胜宫中御厨所制风味。”
  婉成也拿了一块,“那是自然的了, 宫中御厨凡事都追求尽善尽美,哪里知道这榆钱糕吃的根本就只是一种野趣。”
  “便用的材料再是上佳, 你瞧他们切得方方正正,或是用模具做成各种形状, 也就没胃口吃了。”
  “这话说的不错。”榆钱的清香在唇齿之间弥漫, 见到家人的快乐更是在此时达到了顶点, “婉成,能见到你真的太好了。”
  再没有上一次的好奇与隔膜,婉襄发自内心地感叹着。
  婉成便笑起来, 握住了婉襄的双手,一双眼睛弯得像月牙,“我见到二姐也很高兴, 而且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欺负彼此了。”
  婉襄轻嗤了一声, “额娘是派你过来照顾我的,怎么你还是个小孩子, 到现在也不肯长大。”
  “二姐若是真要人照顾, 那额娘说什么也得过来圆明园呆上几日了。二姐身边这么多宫人, 还有万岁爷,我知道二姐只是好心要让我换个地方玩一玩。”
  婉成是一双凤眼,但同她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半分凌厉,反像一只机灵活泼的小动物,随时准备从她身边逃跑。
  婉襄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婉成的头,“你就一辈子这样不长大好了。”
  婉成是家中最小的女儿,白佳氏生她的时候九死一生,大人孩子都差点没了,因此家里人都格外珍惜婉成。
  除却婉襄和她年纪相近,常常和她扯头花之外,其他家人都很宠爱她,也因此刘满一家,也只有婉成没有进怡亲王府当差做事——这是求了怡贤亲王特别恩典的。
  她没有当过富贵人家的下人,很多规矩也就不懂,更不懂得看人的眼色,只一直这样天真烂漫。
  是求也求不来的东西。
  婉襄感慨了片刻,又想起来问她:“大姐不是之前生了个儿子么,我记得她家里还添了个丫鬟。这一次又怀孕,怎么反而要让额娘去照顾她?”
  并不是说白佳氏不能去照顾自己出嫁的女儿,但,在这个朝代,其实并不符合一般行事的准则。
  婉成的脸顷刻间就难看下去,“二姐还是别听这些事了,我怕你听了生气,对小外甥不好。”
  她这样一说,婉襄就知道的确是有什么事了。她问都问了,分明是自己家人受委屈,难道还能坐视不理?
  “你还是说吧,不然我恐怕晚上都睡不着。便是你的小外甥,将来也是要帮衬着母族的亲戚的,如今也叫他听一听。”
  刘满一家人都是老实本分,不会仗势欺人的人。
  能叫婉成这样气愤委屈,定然是大姐婉平的婆家做得太过分了。
  婉襄这样说,婉成也就不为旁人遮掩了,“大姐出嫁的时候,阿玛是把家里唯一的一块田地陪送给了大姐的。”
  “刚开始的时候两家其实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姐夫家里也不过一点薄产,后来二姐你做了宫里的娘娘,偶尔有赏赐送来,家里就宽裕了不少。”
  “额娘想着大姐是家里唯一出嫁的女儿,怕她在婆家受委屈,因此也时常私下里补贴大姐。”
  “大姐呢,和姐夫之间的感情不错。姐夫觉得将来要养孩子,不能总依靠旁人接济,这几年又时常有灾殃,春日里连雨都不下,种田也没有收获,因此便想着拿大姐的私房钱做些小生意。”
  这是寻常思路,没有读书的天分,想要小富,也只有做生意这一条路。
  “生意呢,其实也算是做成了的。姐夫在家附近开了一家糕点铺子,价廉物美,在附近也算是小有名气。”
  “而后大姐怀了孕,起初几个月反应十分严重,不能去店里帮忙,那时她婆母便颇有微词,觉得姐姐是装病,娇贵起来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婉成就有些不快了,“大姐也是想着家里生意不能没人帮忙,等到了四五个月,身体感觉还好的时候就回到了铺子里,每日忙进忙出,谁知……”
  她用力呼护出了一口气,“谁知有一日大姐因为太过劳累而晕倒了,都见了红,孩子差点没保住。大姐醒来的时候额娘也在的,她婆母第一句话就是责怪大姐不知道照顾自己身体,差点弄没了她的孙子!”
  “她早知道孙子,之前大姐辛苦的时候她忙什么去了?又只知道孙子,大姐的命难道就不是命?”
  在这个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力的年代,体力上的先天优势天然地拔高着男子的社会地位。
  又因为程朱理学的出现,加诸于女子身上的枷锁越来越多,重男轻女的传统在封建王朝代代相继,在最后一个王朝达到了巅峰。
  女子固然可怜,但似婉平婆婆一般的女子更是可恶,在女子脖颈上套上白绫的也有女子,多么可悲。
  “和她们这样的人说这些,是根本说不通的。他们只觉得大姐是他们用彩礼买来的儿媳,最大的作用就是传宗接代,若是发挥不了这作用,便和废物是一样的。”
  “就像是打稻米一般,他们想要的只是大米,谁会关心稻米壳会怎样呢?”
  早知道是这些事了。
  “若不是姐夫对大姐还算真心,为这件事同他母亲大吵了一架,我是定然要劝大姐和离,同这家人划清界限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