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初眼前是一片光明。
这些话,光是听一听,袁长河都觉得头大。
他这闺女是怎么长大的?
贫寒之家的女孩子,怎的对滔天权贵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
而且她都是有婆家的女子了,提起京城的公子少爷,也是如此随意,这怎么成?
“津州那边的事,还是等等天成吧。若他走得开,让他过去主持大局更好一些。”
袁冬初倒也不反对:“他若能过来当然最好,可他不是打算把南边的投递线路打通吗?我打算九月份就去津州的,他那时能把沿河线路全部拿下?”
他二人时常也有书信来往,没听顾天成提过会这么快的啊。
袁长河说道:“秦老爷带识字典籍启程赴京时,有邀请天成专程回去一趟。天成说建州境内的投递行和人员规模,八月份便能构建成型。”
“真这么快吗?”袁冬初有点意外,“但再南边的定州、昌州三个郡呢,明年开年再筹谋吗?”
这么重要的事,顾天成那家伙居然不对她说!她这边有重要事情,都是要对他讲的。
提起这个,袁长河很有些赞叹的说道:“不用推后。天成说,接下来的事,他会安排徐志和侯平等人推进。
“他写了一份章程,对各投递分号之间的辅助和支援,划区域做了分工和约定。以后某一处遇到事情,由左近分号和分舵策应支援。如遇不好解决的大事,再由他带人前去。”
“啊,有章程了啊。”袁冬初很是意外了一下,没想到顾天成一个古人,居然很懂用规章制度说话,很超前的管理理念嘛。
如果真被他弄出这么一套能互相援助的方案,日后的投递行和河运行分舵,遇事都能即使跟进支援。
效率提高不说,管理者也能免去疲于奔命的处境。
而且,这种惹到一处,八方来援的状态,在河道上便有了足够的震慑力。
只是,这么做好像有个弊端的。
袁冬初问道:“若是顾大哥不出面,那些难缠的市井人士,还会心甘情愿的归附诚运吗?”
要知道,顾天成招揽的人,是日后能撑得起一方分舵的强力人物。仅凭徐志等几个手下出面招揽,人家能死心塌地的给诚运卖命?
对于袁冬初的疑问,袁长河却是由衷的笑了。
他一直惊异于自家闺女的聪明,这时才发现,闺女终于也有了料想不到的事情。
“爹您笑什么啊?难道我哪里说错了?”袁冬初嗔怪道。
袁长河笑呵呵的,心里异常满足。
当初,便是他更早一步相中了顾天成。他做事能力比不上诚运这些年轻人。但他的眼力,尤其选女婿的眼力,绝对没得挑。
袁冬初看着他老爸得意的笑容,内心吐槽不已,这是又戳中哪个笑点了。
“爹您这笑容可不能被外人看到,有点傻啊。”
袁长河一点儿不觉得尴尬,依旧笑呵呵的说道:“你可别小看了天成,之前他带着牧良镇一干苦力垛工,在河道上就小有名气。这一年来过关斩将,名声已经响得很了。
“现在,根本用不着天成自己出去和人动心思、动拳脚。那些混吃等死的市井之徒,都希望能跟个有本事的正主,有个好着落。
“徐志等人本就是能镇住一方的人,他们只要亮出诚运和顾天成的招牌,混市井的那些人,乖乖的就跟过来了。”
袁冬初眼睛都有点直了:“这么玄幻吗?”
在她的认知里,没有接触,只凭传言就对某人心悦诚服这种事,根本不会发生好不?
但现在,这种事真切的发生在眼前了。
“什么玄幻?”袁长河的眼睛也有点发直,这话怎么听的就这么新鲜呢?应该是好话吧?
袁冬初回神:“那就好那就好,若顾大哥能去津州,那是最好。”
袁长河老怀大慰:“嗯,那冬初咱们就坐镇牧良镇好了,咱老家的事情也很多,忙得很呢。”
“不能啊。”袁冬初连忙反对,连顾天成都去津州了,加上姜成华、陈子更,若是和文家闹起来,那将会是怎样的大场面?
她一定得跟着看看啊。
[471.第467章 宴请]
袁冬初这两天忙着陪老爸,方大太太和卓静兰那边更是忙碌,准备尽快返回通州。
好在卓静兰滞留是在办正事,武全县也有吴家的田庄和管事,对筹建投递行多有协助。
同时,吴家在武全县的投递加盟分号,也和诚运投递行同步进行。
诚运投递和文家族人的冲突,曾盛庭是通过询问曾茹和袁冬初三人得知的。而吴家,却有田庄管事和加盟分号的人传信。
吴家不但听说了此事,而且还把现场的情况了解的清清楚楚。
卓家在诚运投递有不少的份额,这个吴家是知道的。甚至廖家在其中的一成股,吴家也有了解。
但袁氏女子所说的顾大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吴大老爷心中疑惑,却不好因这件不一定真实的事,就去找方大太太或袁冬初询问。那样有失身份,会显得很不沉稳。
种种原因和对前景的权衡之下,虽然眼看就是两家婚嫁之日,吴家却对未来儿媳逗留在外未有任何不悦。
甚至方大太太一行人返程在即,吴家还琢磨着,得有所表示。
吴家作为未过门的夫家,不好请卓静兰上门做客。弯弯绕绕的,杜家便做了这个中间角色,表示一下庆州对卓家太太和女儿的盛情。
杜家也是庆州的望族,家世地位仅次于吴家。
杜家的帖子在卓静兰回来的当日晚间,便送到曾家。
三份帖子分别是邀请卓家方大太太母女,赵太太和儿媳、以及两个女儿,另一份则是单独写来,邀请袁冬初的赴宴的,相当给面子。
第二天一整天,袁冬初陪着老爸,帮忙接洽安排装货事宜,实实在在陪了陪父亲。
第三天黎明,东边的天空刚见亮色,停泊庆州码头的诚运三条货船,起锚扬帆,袁冬初和满是不舍的老爸挥手道别。
三条大船在朦朦晨雾中远去,一直看着货船没了踪迹,略有失落的袁冬初才收拾心情,返回曾家,忙着整理衣衫配饰,准备去杜家做客。
申时末,袁冬初所在的三辆马车从曾家鱼贯驶出。
杜家帮忙吴家宴客,主要宾客就是方大太太和卓静兰。门外迎客的管事、仆从自然格外关注卓家来客。
曾家马车刚出现在杜家门外,便有管事过来迎接。躬身见礼之后,便指派一个小厮,引领马车直接进府。
走不多时,马车已停在杜家二门外。
此时迎客的人,已经换成了内院的婆子仆妇,再往后一些的位置上,站着杜家大奶奶和二奶奶。
眼见的曾家马车停下,杜家两位主子知道正主来了,忙笑盈盈的上前。
一个招呼熟识的赵太太,一个迎着方大太太过去。笑意盈盈中,两人还不忘把视线投向第三辆马车。
袁冬初乘坐的车上还有曾茹,因赵太太一方的人有点多,而曾茹更愿意和袁冬初同坐,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会更开心、更随意一些。
同是庆州上层家族,曾茹对杜家很熟悉,一下车就拉着袁冬初,还有几步距离,便根据杜家两位主子的衣着首饰不同,低声给袁冬初做着介绍。
杜家两位少奶奶看着两人过来,先和曾茹笑着言语,之后大奶奶就笑看着袁冬初,对方大太太说道:“这就是诚运投递的袁姑娘了吧?
“之前就听说庆州来了位有大本事的女子,如今见到,果然灵秀聪慧。方大太太您可是把袁姑娘藏的严实,我们只闻其名,今日才真真的见到人。”
话是这么说的,但杜家大奶奶看过来的眼神,却有着掩饰不住的探究和好奇。
袁冬初其实很不愿意和大家族中的女眷们打交道。
古代女子规矩多,尤其大家族,更是闲的没事,搞出诸多条条框框。和她们在一起,实在劳心费神。
不过,这种场面总也避不开就是了。
她现在是没什么身份,还能躲一躲清静。等顾天成做成河道上第一大船帮,整合了大河的河运船务,那时的她,无论愿不愿意,总得出来应酬一二,没得推脱。
在顾天成还未获得不容小觑的身份、她也没得到上层女眷认可之前,像现在杜家大奶奶的这种探究,在一段时间里避免不了。
虽然杜家大奶奶有点言不由衷,但人家那也是很努力的在客套。
袁冬初年纪小,又是贫民出身,便很懂规矩的屈膝行礼,颔首敛目,客气道:“大奶奶过奖了,不过是贫家女子生计所需,迫不得已才出来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