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表兄弟们,周泉的儿周明德授从五品副千户、明亮授正六品百户。
  周应的儿子明理很争气,自己考中了秀才,希望走科举的路子,也就没有授官。
  周胜的儿子明志才八岁,也想读书,就让他去了顺天府学。
  周岫原配早逝,没有儿子。
  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隆恩。
  公主的名号,礼部先拟。景帝本来很喜欢固安,但已经给了老丈人,自然不能再给女儿。
  汪舜华很快得到了消息,发自内心的推辞,真的太过了,臣妾和女儿当不起。现在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这些爵位和官职,应该给真正的有功之臣;否则,别人会认为圣上赏罚不明的。
  景帝牵住了她的手,你帮了我这么多,难道一个伯爵还当不起吗?何况,长乐是咱们的骨血。如果她是个儿子,朕的江山都是她的;可惜是个女儿,只是多给点银子而已。
  汪舜华怔了一下,景帝把她揽入怀里,德音,在这世上,只有你,我能够无所保留的相信和托付了。
  汪舜华掉下泪来,他们都知道,彼此是对方的依靠。不是没有更亲近的,比如吴太后,但是她是深宫妇人,不能商量国家大事;不是没有更能耐的,比如于谦,但有关宫闱阴私尤其帝位传承,景帝也没法和他推心置腹。
  只有他们,是完全意义上的一条藤上的蚂蚱,有过往五年的爱恨痴缠,有两个孩子的血脉融合,还有肚子里这个不知道是男是女的结晶。
  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
  当然,景帝也不是没有孝心。在宣布封赏汪家的时候,母亲吴家也得到了封赏:她的弟弟吴安被封为安平伯,自然要追封其父彦名;他的四个儿子,吴玉、吴英、吴斌、吴通也都全部授官锦衣卫。
  九月初三,正式封吴太后弟吴安为安平伯,汪皇后父汪瑛为固安伯;次日,册封嫡长女朱长乐为永安公主。公主年幼,不能成礼,只是享受待遇,等及笄之后,再正式举行典礼。
  皇后汪舜华还是把两家人都叫进宫来,上了一堂廉政课。舅舅表哥们显然是意外之喜,老老实实的磕头;汪泉父子也很是高兴,自然会认为是自家女儿在圣上面前争取的结果,于是这回没有顶撞,很是高兴的答应了;一面叮嘱她好生服侍皇帝,好生休养,早日诞下太子。
  汪舜华马上板着脸,这话不要说了,太子如今有人。
  汪瑛毫不放在心上,他不是圣上的儿子,只要您生下嫡子,敢不乖乖腾位子?
  汪舜华脸色一变,父亲,这话以后不要说。否则传出去,没法收拾。——朝廷上下都瞧着,你要授人以柄吗?
  汪瑛怏怏的,这话在坤宁宫也不能说吗?
  汪舜华道,这话在梦里都不能说,否则捅出去,只怕朝廷再无宁日。
  她看着名义上的父亲和祖父,我知道你们心里想什么,那是那句话,我好,圣上好,自然汪家也就好,不用你们上蹿下跳的争取,荣华富贵自然会找上门;如果你们要节外生枝,影响到朝局,圣上和朝臣不会放过你们,我也不会放过你们。
  汪泉父子脸色真不算好,但是汪舜华必须把话说全了:我现在头上有两宫太后,太上皇,圣上,钱皇后,还有太上皇的一堆妃妃嫔嫔;下面有杭贵妃、孙充妃,有皇太子、皇次子,偏偏没有一个自己的儿子。你们不会真的认为我可以在紫禁城里横着走吧?
  汪泉父子低了头,他们是土著,更清楚的知道这紫禁城里锁住了多少腌臜事,现在太上皇回来,似乎还对皇后很不满意,这个时候说这些,传出去却是不妥当。
  因此,两人略低了头,说了个是。
  另外一个得到补偿,也不叫补偿,而应该叫嘉赏的,是于谦。他被加华盖殿大学士,入阁为首辅,参与机务。
  历史上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之后深得景帝信赖,但只加了少保,职务一直停留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与他的功劳极不相称。除了他自己谦虚,很难说没有因为坚持迎回太上皇,导致君臣裂痕的原因;尤其景泰末期,因为易储风波,景帝更加偏向石亨,病重中召他进宫,从而给了小人可趁之机。
  然而此次,景帝在汪舜华的劝解下,决定不去为难这些坚守君臣道义的臣子。毕竟自己现在才是正统,他们今天守护太上皇,将来也会捍卫自己;而小人则不同,只会投机取巧,即便今天借助他们办成了事,将来也必遭反噬。因此,对于谦愈发器重倚赖,甚至对那些坚持要迎回太上皇的迂夫子也改变了看法。
  毕竟,他们维护的不是太上皇,而是大明的脸面,是他这个皇帝的脸面。
  汪舜华用的是李斯的例子,这人才不可谓不高,但是有才无德,最终祸害家邦。秦始皇对他不可谓不推心置腹,他但凡有一点顾念知遇之恩,或者有一点身为宰相的担当,都应该辅佐公子扶苏,而不是勾结赵高拥立胡亥——秦始皇那些被杀害的儿女,可是有他的女婿媳妇,他可倒好,利欲熏心,什么都顾不上了!他是死有余辜,可惜了始皇的千秋霸业。
  景帝闭了眼睛。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他这个哥哥,是不可能指望他携手同心,外御其辱的,他能安安静静待在东宫,就要谢天谢地了;但是他作为弟弟,作为皇帝,又不能不把面子活做到位,否则将来的历史书会很难看。
  他应该庆幸,他毕竟比他哥小;而且他背后有汪舜华。
  就算全天下都认为太上皇是正统,汪舜华仍然坚定不移的相信:社稷为重,比那个是非善恶轻重缓急都分不清的混账太上皇,他要强一万倍。
  于谦还是推辞了,他真的觉得皇帝的恩宠太过,然而景帝牵着他的手,大廉不谦。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如今四方多事,愿先生以国事为重,勿负朕望。
  于谦唯有谢恩。
  当然,景帝也交代了陈循等人,于谦虽是首辅,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兵部和禁军上面,其他一般的政务,你们多担待些。
  陈循很高兴的应了。本来首辅做得好好的,突然退居次辅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但于谦功劳太大、名望太高、品行太高洁,又太得皇帝的信赖,心里虽然不痛快,但也只能认了;如今这样,倒是皆大欢喜。
  汪舜华知道于谦做了首辅,大喜过望;不过景帝回来的时候,跟她说到一件事:永安公主的婚事。
  汪舜华愣了一下:永安公主今年才两岁啊。
  景帝点头,朕也就是说说,当父亲的,总是想把天下最好的给她。
  按照规定,公主下嫁以后,驸马一家也会得到推恩。明朝的驸马待遇很高,平时出席重大场合,仅次于公侯,在伯爵前面;每年和公主领着两千石的俸禄,和郡王齐平;父亲可以被授予兵马指挥使的虚职并享受俸禄,儿孙可以世代领着正三品锦衣卫指挥的俸禄。
  但有得有失,要想做明朝的驸马,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是相貌端庄,举止风雅,家室清白,富有教养;其次,一旦中选,举族三代不能应举做官,这样一来,民间的世家大族、书香门第都视与皇家结亲为畏途;第三,夫妻分居,要想见面,需要公主宣召,还要向看管公主的老嬷嬷行贿,次数还不能太多;第四,不许纳妾,当然这是在公主生前。明朝有好几个驸马因为私下纳妾,被言官告到御前,然后被皇帝打发去国子监读书。
  当然,这些不在景帝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也想象不出公主要见老公还要行贿的事,只是觉得自己最心爱的长女嫁给平民子弟,有点不甘心——他在十王府的时候,和几位驸马都有接触,和现在每天接触的大臣相比,肯定是不如的;其次,公主的可以世袭锦衣卫指挥,当然只是长子,但这个世袭,也只是挂职领薪水而已,否则锦衣卫岂不是乱了套。
  因此,景帝很不满意,他希望能给女儿更优厚的待遇。
  但是规矩摆在那里,怎么办?给女儿挑个好驸马!
  太祖皇帝的女儿很多嫁给了开国元勋之后,不过基本没有好结果,这个跳过;太宗皇帝的五个女儿,全部嫁给了勋贵:长女永安公主,下嫁广平侯袁容;次女永平公主,下嫁富阳侯李让;三女安成公主,下嫁西宁侯宋晟子宋琥;四女咸宁公主下嫁宋琥的弟弟宋瑛;幼女常宁公主,下嫁西平侯沐昕;只是宣宗以后,才大规模在平民中选择。
  现在景帝打算在勋贵子弟中为女儿选择如意郎君,一来拉拢重臣为自己效命;二来给女儿以及后代一个更好的前途。
  经过太祖大杀功臣和靖难战队、以及土木堡重创,加上无子的、夺爵的,现在勋贵剩的真不多:有资格袭爵而且年龄合适的更少。
  景帝肯定最想和于谦家结婚,但是没办法,于谦还没孙子;当然他不知道,历史上于谦的独子于冕有六个女儿,但就是无子;杨洪的儿子杨俊这回表现不俗,但有资格接位的长孙已经十几岁了;罗亨信的长孙年龄也不合适;郭登、石亨同样都没有儿子。
  然后考虑的是勋贵。首先就是国公级别。明朝实封的公爵,一是开国六公: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然后是太宗靖难七公:淇国公丘福、泾国公陈亨、定国公徐增寿、成国公朱能、黔国公沐晟、荣国公张玉、荣国公姚广孝。但世袭罔替至崇祯朝的只有魏国公徐家、定国公徐家、成国公朱家、黔国公沐家、英国公张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