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太医确定汪舜华没有中毒的迹象,皇帝却固执的认为只是啃了一口,剂量不足,或者就是时间没到,断然拒绝了汪舜华“再吃一个”的要求。
  锦鸾在旁劝说:“要不先找猫猫狗狗试试?”
  汪舜华看着哈士奇吃得欢腾,咽下了羡慕的口水。
  真是越老越没出息,为了口吃的没脸没皮。
  可是,真的很好吃~
  直到两个时辰后还没有毒发的迹象,皇帝终于确信这玩意没有毒,任由汪舜华吩咐摘了几个,洗干净了用沸水绰,切块,拌上糖。
  瓤子娇红欲滴,皇帝却是半点心情也没有,锦鸾也很犹豫,不敢下筷子。
  汪舜华吃的很欢实,这久违的味道,是儿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看着她吃的高兴,帝后忍不住冒酸水:真的这么好吃吗?真的不怕有毒?
  汪舜华终于吃饱了。主要是年纪大了,糖不能吃太多,这点自制力还是有的;抬头一看帝后纠结到便秘的表情:不会觉得我吃独食吧?
  忙拿着筷子给他们各夹了一块:“真的好吃,你们尝尝。”
  吃还是不吃,帝后陷入了天人交战。
  汪舜华还在催促:“放心,没有毒。就算有毒,也先毒死我。”
  话说到这里,锦鸾到底拿着筷子尝了一口:“真甜。”
  那一筷子都是糖,西红柿就那么一小口。
  皇帝忍不住尝了一口:“酸甜可口,好吃。”
  这一尝就停不下来,一口气吃了两个。
  夏天太热,这道菜清热解暑,大家都爱。
  直到此时,大家终于确信西红柿没有毒。
  又好看又好吃,当然都想吃啦。
  汪舜华和帝后每天能吃一个,宗室重臣和嫔妃就要看人品。
  当然吃完拉肚子的也有,太医经过研究后宣称:“此物能生津止渴、清热消暑。”
  “狼桃”没人提了,“西红柿”成为贵人们追逐的新宠。
  锦鸾很好奇汪舜华为什么敢尝试,万一有毒呢?
  汪舜华笑道:“当年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我与他相反,凡事敢为天下先。不尝过怎么知道不行?因为人家色泽艳丽就说它有毒,仿佛女人长得漂亮就是祸水一样,无稽之谈。”
  想了想:“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们也不要学我,该让下边试的流程不能少。”
  自己是知道这东西能吃才下嘴的,万一皇帝或者后嗣之君也想学习一下,结果偏偏不幸中招,那可就麻烦了。
  帝后称是。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吃的东西也就特别多。佛手瓜在北京试种失败,北方各省也没能试种成功,但南方各省的捷报相继传来,产量相当不错,单果能有2两,每株可以采瓜二三百个瓜,因为只是试种,估计每亩地能种20株,那么亩产应该在千斤左右;更妙的是耐储存,从南京送到北京,常温下小半个月居然没坏掉。
  汪舜华心说,这东西常温下从十月放到次年四月,风味基本不变;而且产量惊人,一千斤只是预估,如果密植一些,水肥给力,亩产万斤不是梦想。
  佛手瓜的种子不能晒干贮存,一般以整个种瓜为繁殖材料。种子无休眠期,成熟后如不及时采收,种子在瓜中就会很快萌发,称为“胎萌”。之前官军在船上遇到过,皇帝很是稀奇。
  佛手瓜能凉拌、能清炖、能清炒,肉质细嫩,怎么做都好吃。
  接着花生成熟了,预计400斤的亩产在一众新引进植物中并不算突出;不过味道好,生吃水煮爆炒都好,汪舜华欢实的吃着水煮花生,皇帝也饶有兴致的小酌了一杯。
  盼了一年的瓜子送进宫了,这回是汪舜华特意吩咐炒过的,技术还在摸索,味道不如后代。汪舜华吃了几颗就放下来,帝后倒是吃的高兴。这东西产量不高,还不如花生,预计亩产不过百斤,吃个稀罕罢了。
  中秋节前,红薯收获了,这显然又是一场吃货的福音。这东西在后代亩产万斤不是梦,三千斤以上是常态,即便没有改良的种子,产量也高得惊人。历史上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陈经纶将番薯从菲律宾带回国,“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红薯的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而且还有个好处:繁殖容易,比土豆都容易,剪蔓扦插就能成功,不需要太多的种子。因此,西苑和先农坛就各种了五亩。
  皇帝提前问了承业,心里有底,但当看着这些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的红薯从地里扯出来,堆成高高的小山时,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甚至让人洗了一个生啃:“好吃!比蜜枣都好吃!”
  承业说过,这东西能生吃。
  现磨成粉是来不及了,但可以生吃,也可以煮,味道不同,相同点就是:好吃!
  汪舜华看着大口啃着蒸红薯的皇帝,有点怀疑他上辈子是饿死鬼。
  烤红薯才好吃呢。
  和红薯一样被称为“地瓜”的凉瓜,只在南方地区种植成功了,好在耐保存,总算能解解馋。
  汪舜华亲自剥下那层薄皮,吩咐左右洗净切片,放进嘴里,脆嫩多汁,清甜香脆。
  皇帝赞不绝口,也不忘问亩产几何,知道高达三千多斤,狠狠地啃了几口,这才吩咐重赏。
  遗憾的是,产量更高的木薯在北方和江南没有试种成功。这东西原就是热带植物,只在海南、台湾、广西、怀德等省种植成功了。木薯有甜的和苦的两种,都能吃,而且都有毒。甜的毒性小,去皮洗净蒸熟就行,不过产量低,土人作为粮食;苦木薯毒性大,但产量高,可以磨成粉来吃。
  君臣听承业汇报过:“最初不知道木薯有毒,洗净了就下锅。有的吃了仿佛酒醉,头脑不清;严重的呕吐不止、昏迷不醒。请军医诊治,银针验不出来,不过从他呼出的气里闻除了苦杏仁一般的味道,想到这东西也是有毒的,于是催吐;天幸那东西味苦,孩子吃的也不甚多,总算捡回一条命;可惜后来还是在海上没了。”
  因为有剧毒的嫌疑,即便再三保证磨成粉以后就没了,但朝臣还是坚决不许皇帝吃,汪舜华也只好跟着只能在心中想象一下甜木薯的味道,据说香甜软糯,口齿生香。
  虽吃不到嘴里,但皇帝看着地方呈上来的图册和数据,还是禁不住欣喜若狂,亩产四千到八千斤,这得养活多少人!
  除了餐桌上有新的美食,写书的间隙,还可以出门看看花。
  当年诚泳带回来一部分,如今承业则带回了整个春天:
  三角梅冬天只能在暖房里养着,春夏季节还是可以抱出来晒太阳,倒是可以和木槿作伴;一品红去年赏花会上一举成名,迅速风靡京城;仙客来同样一株难求;美人蕉、燕子掌、向日葵、大岩桐、四季海棠都成为新宠,还有后代常见的天竺葵,居然不是原产印度,而是从非洲南部带回来的,只能称作“石腊红”,老乡君子兰花容丰满、色彩艳丽,曾经在后代炒到天价,如今自然也深得文人雅士喜欢;还有香雪兰纯白如雪,清幽似兰;皇帝倒更喜欢风韵动人的朱顶红和唐菖蒲,命人切了插瓶。
  汪舜华很怀疑他最喜欢这些花的颜色。
  马蹄莲挺秀雅致、花叶两绝,也挺适合插瓶的。
  此外,白掌、红掌、吊兰则登堂入室,养在了厅堂里;还有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二世赠送的国礼风信子,就拿玻璃瓶养在书桌上;还有种观叶的植物,叶子仿佛荷花,花开像观音,形象如观音之手,而且清晨会从叶上滴水。听说永宁长公主得到此花大喜,直说是观音大士显圣,将其命名为“滴水观音”,供奉在观音院。
  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看,后代花卉市场的常见品种,差不多都齐了;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选育。
  卷起窗帘,推开玻璃窗,看外头阳光温热、岁月静好。
  真好。
  玻璃在这年头虽然价格还是不便宜,但已经不算高档奢侈品了,虽然还有易脆的问题,但太后亲自设计安装,皇帝没有说话,群臣也就没有说三道四。
  对于已经退休的老人,大家总是宽容一些。
  因为成果实在太喜人,皇帝振奋之余,宣布大赦天下,免田赋一年。同时,给诚国公世袭铁券;博远侯于承业进庆国公,生母陈氏为庆国公太夫人,妻刘氏为庆国公夫人,其他有功将校重重有赏。
  自从于谦进封安国公以来,朝廷册封爵位的典礼分外隆重,如今也不例外。
  念完圣旨,接过铁券、剑印,表完忠心,还要接受皇帝喋喋不休的训示,才能出来设宴庆贺。
  至此,徐家、沐家、于家都是一门两公;张家也曾是父子两公。
  弘治五年的年夜饭,吃着火锅唱着歌,翻滚的红锅里,有藕片、土豆片、玉米块、山药片、南瓜片,当然还漂浮着干辣椒,芝麻酱和盐醋葱蒜末混合的油碟里加了花椒面鱼腥草,真爽!


第422章 帝心(附小剧场33)
  所有人都注意到,皇帝虽然还是频繁光顾坤宁宫,但是很少留宿,笑声明显减少,哪怕抱着皇十子,也默然不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