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只是这样一来,想到这里海盗盛行,官军也就加强了戒备,来往的船只一概不理会,只要敢靠近一律射击警告。期间还遇到一个不要命的家伙,官军已经开枪射击,他居然还敢往前撞;甚至官军开炮以后,他还躲过炮击,瞅准机会全速前进拦腰撞在大船。
官军一时回不过神来,他倒是趁机带着手下爬上船疯狂射击,官兵死伤惨重,好歹临船一起开火,干掉这群不要命的家伙。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悬挂在桅杆上,这才消停了些。
但也因为如此,官军很不敢在这里久留,甚至连计划好的拜访各国君主也要放弃。
毕竟最重要的船上的物资,这些大大小小的邦国,无关紧要。
只是到了半岛,赞玛提欧一再要求靠岸,教皇——教宗,这是被朝廷铁拳镇压后的新翻译,就在罗马,他要见教宗。
这么多年了,承业很明白赞玛提欧的心情,也知道此行很重要,于是同意他带着伙伴们回去。
也就是此时,承业才知道,传教士口中的“意大利”,其实已经是遥远的往事。现在这里没有统一的国家,而是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城邦。
显然官军这一路的扫荡是有用的,没有什么海盗靠近;但是土著们还是用好奇的目光观察他们。
三天以后,立元1706年九月二十五日,接受教宗的邀请,承业带人前往罗马。
部将们纷纷劝阻,认为赞玛提欧不安好心,而且曾经在天朝碰壁,已定存心报复,此行凶多吉少。
但是承业摇头:“正是因为赞玛提欧一心想要在天朝传教,又没有得到允准,所以此行可保无虞:我是大明天子的钦差,皇后的弟弟,他们还指望我在太后圣上面前替他们美言呢!”
罗马是教宗国的都城,洋溢着宗教氛围,自然和中原甚至一路所见的城邦都不一样。
果然不出承业所料,教宗对来自于东方的客人很是客气;跟赞玛提欧相处了近十年,承业倒是能听懂他们的话。
教宗英诺森八世刚刚上任不到三个月,就来了这么个贵人,实在是意外之喜。
真的是大喜事,上任教宗西克斯图斯四世死后,枢机会议内部派别争斗严重,在当选前夜,罗马街头爆发动乱。他通过贿赂选举教皇的枢机主教团才得以当选。
这个时候,来自遥远东方的使者仿佛冥冥中是上帝的使者,不仅为天主教在东方的传播打开了一扇大门,而且为自己的合法性做了最好的注脚。
因此,英诺森八世隆重接待了这些中国皇帝的使臣。
在友好的氛围中,双方就各方面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了讨论。
气氛确实很友好,承业很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临行前太后也吩咐过:申明中方立场,对于教廷方面的要求,表示可以考虑和奏告朝廷恩准,但是不明确表态。
一句话,天朝现在确实没办法接受你们的教义,放我回去,还有可能;想要留住我,你们也别想过去传教。
英诺森八世已经听赞玛提欧汇报过,光从地图上就能看出这是一个何其庞大的帝国,何况还有巨大的美洲,都是亟待开发的土地。
万能的主啊,弟子终于见识到您的万丈荣光了。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英诺森八世给了中国高度评价:“除了还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它不仅是一个帝国,也是一个世界。我听说,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
英诺森八世这样客气,承业也很高兴,称赞:“赞玛提欧等人忠诚勤勉,博学睿思,太后和皇帝陛下很赞赏他。”
与此同时,还是要严正声明:“大明容不得不忠不孝的神仙,天主教要想在大明传播,必须恪守大明的律法规矩,允许信徒祭天、祭祖、敬孔。”
英诺森八世显然并不想把话说死,只是含混的表示:“这些尊敬祖先的仪式,如果不掺入祈求、崇拜,就没有违反天主教教义。”
承业也就表示:“教宗既有这样的诚意,我自当禀告太后圣上。”
在教宗国取得了圆满成功,承业等人也就有心情拜访其他各国,尤其附近的米兰、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城邦,这些地区的政治制度与中原大不相同,市容市貌也实在堪忧,但是工商业繁荣,焕发出勃勃生机。
承业说的含混不清,汪舜华寻思着,估计有些是不太适合拿出来跟君臣说的,怕惹麻烦。
好在可以说的有很多,除了那边的风俗人情,承业也提到了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在米兰宫中,有位宫廷乐师,不仅弹得一手好琴,还擅长绘画。王公命他作画,奉送太后、圣上。”
送给汪舜华的是《岩间圣母》。以圣母居图中央,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一天使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
汪舜华没有说话,这画法,有点眼熟;突然想起来:米兰王宫,宫廷乐师,不会是达芬奇吧?他还活着?
呈给皇帝的则是《基督受洗》,同样栩栩如生。
皇帝很高兴:“真是好画!”
群臣皱着眉头:皇帝不会又要被洋和尚蛊惑了去吧?如今可比不得从前了!
群臣还在进言这些画没什么奇异,皇帝要以国事为重,汪舜华已经在畅想着达芬奇能画出《汪太后的微笑》《汪太后的晚餐》《抱着滚滚的汪太后》《汪太后和哈士奇》等传世名作,急切的问:“这位画师,跟你们一起回来了吗?现在在哪里?”
承业摇头:“他是米兰大公的宠臣,没有随我们回国。”
汪舜华叹息了一声:“可惜,可惜!”
真是可惜,那可是达芬奇本奇啊!不但是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通才、全才!听说他的作品要是当时就发表,可以让整个世界前进一百年!
当然,从欧洲带回的国礼不仅有这些还不太符合中国人尤其儒家士大夫审美的画作,还有很多欧洲的特产,比如——苹果。
苹果原产新疆,古代称为“紫柰”“频婆”,但是因为味道沙绵,一直不得宠爱。不是被晒干了作果脯,就是供在厅堂里闻香。
不过苹果墙里开花墙外香。不管是《圣经》的偷吃禁果,还是希腊神话的特洛伊战争,乃至白雪公主,西方故事中苹果都是重要道具;连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都和苹果联系在一起。
苹果在欧洲如此常见,承业也很好奇,尝了一口,发现确实酸甜爽脆,味道可口,与国内大不相同,于是引种了一批树苗。
汪舜华有点遗憾自己的牙口不太好,估计吃不了几口这爽脆的苹果了,不过还是吩咐皇帝:“先在烟台那边种植吧,那边纬度和欧洲差不多,也靠海。”
烟台县是建极十三年新设立的,属于登州府。境内有个烟台山,洪武末年,为预防倭寇,曾在烟台山设狼烟墩台。当年沐琮平定了朝鲜,朝廷自然要开发前往朝鲜最合适的航线,登州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距离也近,成为首选,下辖的烟台也就凸显出来。这里东连威海,南邻黄海,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是要害之处,加上经济发展、人口繁衍,顺利设县。
皇帝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关心这么个小事,很爽快的同意了。
除了苹果,还有月季,或者称其为蔷薇。
久负盛名的“欧月”其实是从中国引进后和欧洲本土月季杂交的成果,但欧洲古典月季也相当出色,有着精致美丽的花型、浓郁的芳香、多头的开花性,遗憾的是都只是一季开花。
朝野都知道汪太后喜欢月季,甚至有好事之徒给她取了个“月季皇后”的称呼,含沙射影的在小说里用岳皇后、纪皇后来指代;承业当然不例外,甚至知道月季要培养新品种,最好是杂交。看到欧洲也有月季,而且美貌惊人,于是选了一批带回国。当然长途跋涉,途中损耗不少;但月季扦插容易,倒也带回了不少品种。
如今隆冬季节,欧洲的这些月季们自然是不开的,连叶片都掉光了。汪舜华看着图册,想象着淘宝上那些美得惊心动魄的月季,什么红龙粉龙奶龙,红达粉达大游行,果汁果冻,女王王妃,各种阳台系列,雪山系列……
算了,不想了,这辈子肯定见不到了,但愿它们能在大明园艺师的手里培育出来,换个名字。
这些月季被交给皇家工匠,由他们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第420章 见闻(四)
承业等人在欧洲停留了将近半年,拜访了欧洲多个重要的城邦,看看入秋,这才一路往南。
——汪舜华倒是想过他们从地中海回来,但是如今还没有苏伊士运河,大船难以通行,再说欧洲的海盗让人心有余悸,于是仍然一路沿海岸而走。
望远镜里看到好长一片的沙漠,大约临近赤道,才渐渐转绿,先是草原,然后是茂密的森林,雨水渐渐增多,人烟渐渐稠密。计算时间,已经在海上持续飘了一个来月,急需补给,于是找了地方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