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转而说起了今年收成的事。有了去年的种子,今年试种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估计再过几年,粮食产量会有大的提升。
  汪舜华点头:“这是好事情,仓廪足而知荣辱,百姓能吃饱穿暖,就什么都好说了。”
  不过还是要提醒:“土豆高产,固然是好事。只是毕竟是外海引种的,还不够了解,到处试种、逐渐推广便可,不能操之过急;还要多和其他的粮食混着种。不是说,不同物产套种,可以隔绝病害。否则若是不能抵御水寒霜冻,或者有什么病害,而朝廷又不知道如何医治,导致绝产绝收,那可不是小事。”
  皇帝称是,汪舜华叹了口气,不知道他听进去了几分。
  实践出真知,在土豆的丰产数字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理性对待的;只盼着将来如果有晚疫病之类的病害,能够控制在小范围内,别真的饿殍遍野才好。
  皇帝不知道母亲的想法,还在称颂:“这都是母后当初力排众议,派人出海寻找良种,才有的结果。”
  知道美洲有良种和黄金;去年以来,有些商人出海一路向东而去。
  黄金有价,土豆也在迅速推广,但能治愈疟疾的金鸡纳霜是无价之宝。但这种树至少六年才能成材,官军带回了大量的种子,但是时间不等人。
  自从亲眼目睹这药的神异,朝野上下欣喜若狂,无不翘首期盼。
  有需求就有市场,所有有很多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甘心冒险。
  汪舜华叹息了一声:浩瀚的太平洋,可不好跨域啊;但愿能少一些人丧生吧。
  实践出真知,没想到明朝要以这种方式参与大航海时代。
  皇帝又说起尊号的事:“母后拒绝了徽号,儿臣和群臣商量,母后所言极是,今后皇帝都不再上徽号。”
  不仅是尊号,历代先帝皇后的谥号也要改,去浮华、笃根本:祖有功而宗有德,庙号不可轻与;皇帝以一字为谥号。比如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宣宗章皇帝、世宗烈皇帝,基本是汉朝的配置;皇后也以一字为谥,还可加上老公的谥号,现在统一把“孝”字提前,彰显以孝治天下之意,比如孝慈高皇后、孝仁文皇后、孝诚昭皇后、孝翼章皇后。
  谥号太长,不仅汪舜华觉得绕口,群臣也觉得麻烦,但这是祖制,谁都不敢提,否则九泉之下被先帝揪着领子问“难道我配不上这些字眼?”可就有得瞧了;但是现在太后提出来了,祖宗们就是要怪罪,也有她当着。
  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汪舜华和皇帝都很明白,只要不是建文帝和隐帝那样丢了江山,后嗣之君不管是儿子还是弟弟,总还要给一个过得去的庙号和谥号的,大不了亲尽则祧。
  皇帝还跟汪舜华汇报另外一件事:决定编撰《汪太后实录》和《宝训》。
  皇帝的说法是,如果几十年后再来编撰,恐怕资料散落了。
  汪舜华知道,这是彻底为建极时代画句号了。
  也好,以后皇帝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是太上皇死后在编撰,还是人在的时候就编撰?
  恐怕更多的人愿意是前者,毕竟人还在,评价的时候都得忍着点。
  当然,皇帝也给母后一个意外之喜:将清宁省改名为建极省。
  皇帝说的不那么直白,但意思是清楚的:清宁宫是母后的寝宫不错,但是从前也住过人,但是“建极”是母后专属的年号。
  很好。
  汪舜华微笑着接受了皇帝的好意,不能称帝,但有专属的年号、还有块专属的自留地,很好,很满足了。
  不知道是不是有来生,也不知道能不能去做城隍,但是能把自己的年号镌刻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总能让后世的人都能记得曾经有过这个辉煌的时代。
  汪舜华不否定自己有这点虚荣心和名利心。
  前朝事情多,皇帝只坐了半晌说了会儿话便退下了。
  汪舜华回到贵妃榻上躺下,宫女盖上被子,内官就在旁边絮叨着如今外头都称颂太后真是圣人,真是神人!
  汪舜华知道这是实情,即便当初再憎恶她、诽谤她的,怕也不敢像从前那样指斥她。
  时间真是个好东西。
  轻咳了一声:“我倦了,你们都退下吧。”
  宫人这才退下了。
  入秋以后,汪舜华病了一场,锦鸾住在西苑朝夕侍奉,皇帝也每日请安。
  汪舜华摆手:“不过是受了风寒,没什么要紧。吃两剂药便好。”
  锦鸾垂泪:“母后别逞强,太医说母后是从前太操劳了,积下了旧病,应该好好休息。”
  废话,肯定是旧病。高强度的加班,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损伤神经乃至头晕目眩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汪舜华总算理解为什么老干部退下来容易患病,以前是不能生病,退下来了,就没必要遮遮掩着了;其实去年就有感觉了,没办法绷紧的那根弦放松了,很多问题就要出来。只是不能让人说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才还政给皇帝;所以咬牙撑着,今年才急匆匆交权。
  给你的才是你的。
  吃几服药是绝吃不好的,只能慢慢调养;好在如今有的是时间。
  每日除了看看邸报,听听内官说说外头的新鲜事,就是照看花卉,闲暇时弹拨下琵琶,可惜多年不练手生,拨出来的曲子自己都觉得刺耳;围棋也忘得差不多,纵使锦鸾没有表现出来,汪舜华却从她眨巴眨巴的眼神里看出了疑问“真的要这样下吗?真的吗?”
  入冬了,北风夹杂着雪花如期而至。
  这是建极时代最后一个冬天,明年,就是弘治时代了。
  汪舜华和帝后前去祭祖。
  皇帝汇报了今年的收成。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了试种范围,收成都不错,尤其土豆、玉米等产量惊人;而且范围也广,北到辽宁,南到怀德,西到汉昌、东到朝鲜都种植成功了,其他清宁、景泰、仁和等省还在等消息。
  汪舜华笑道:“这很好。只要百姓能吃饱穿暖,就是天下太平了。”
  皇帝笑道:“母后所言极是。”
  一边提到另外一件事:“四弟去国已近六年,臣朝夕思念;如今母后年老,而景泰省局势已近平稳,不如宣他回京。”
  他的话说得恳切:“臣知道当年四弟年少轻狂,惹母后生气,所以把他打发到远方;如今尘埃落定,他毕竟是臣唯一的同母弟弟,臣不忍心他永远流落异乡。”
  汪舜华看着儿子,当年的事没有跟皇帝说,但皇帝聪明,即使当时不明白,细细想来也能体会。不过手足情深,如今大局已定,也不想去计较;倒是齐亲王,皇帝太后宁愿让永宁公主担任总督,也没有给他机会,民间会怎样议论?改元大赦天下是惯例,但自己的同母兄弟还流落海外,士绅会如何看待?
  汪舜华闭了眼睛点头:“他真该庆幸,有你这个哥哥。”
  皇帝传旨,命齐亲王携家眷回京。
  皇帝脸上带着笑意,汪舜华知道其实他这些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今年全国各省举行乡试,朝臣纷纷上言:“圣上既然已经亲政,当奋乾纲之断,不可受制于妇人”,要求撤销允许妇人参加科举的旨意,刑部主事林俊的口气尤为激烈。
  出人意料的是,皇帝拒绝了这项提议:“君无戏言,既然已有言在先,如何能够出尔反尔。再说,朕嗣守成业,选人用人是第一要务,不管什么人,只要能为朝廷所用,朕就要用。这不仅是母后的意思,也是先生们一直说的,朕一直记在心中,怎么今日反而畏畏缩缩起来?”
  在群臣伏地痛哭世风大坏、国将不国的时候,皇帝也没有让步;甚至群臣追到左顺门,追打丘浚、程敏政、李东阳等改革派官员,将其斥为“奸臣”,继而撼门大哭时,皇帝终于怒了:“朝廷任用的肱股之臣是奸臣,那母后是什么人?朕是什么人?你们是忠臣,反对你们的就是奸臣,这是谁定的规矩?朕的三个姐妹都在边疆守着,尤其二姐永宁长公主,她力排众议坚持守住景泰省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她是个女人,不能成事?”
  皇帝下旨,将带头的几个官员罢免,其中包括刘健等德高望重的老臣。
  汪舜华当然知道,皇帝这样坚持,不仅是因为尊崇母亲,而是要借此树立自己的权威,开创自己的时代。
  有人要拿女人参加科考做文章,以此激起全体士民甚至全社会的反对浪潮,进而彻底否定整项改革。
  事实上,虽然还没有改元,但朝野上下已经开始掀起一场复古的风潮。
  首先是弹劾皇店管理人员不法,与民争利,皇帝处置了;然后是程敏政、李东阳、倪岳等身为大臣,撰写小说戏曲,玷辱世风,皇帝没理会;王越僭越,饮食供奉模拟王者,射猎声乐恣意享受,即使闭门自守,也未减损。皇帝爱其才,下诏责备,同时罚俸;然后弹劾李定贪功,连年兴师动众,贼寇未能禁绝。
  要不你去试试?
  吏部说缺官,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了。
  皇帝想了想:“明年就是会试之年,让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将子弟各荐一人参加会试;届时与举人分开阅卷,看其才学选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