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汪舜华没有体会白圭的想法,拿到规划图,和重臣们商量了下,觉得不错,就批准了;当然,大家其实都有点不爽,尤其汪舜华,上辈子北京的城墙早就拆了,现在还要立起来,本来就觉得不方便,何况内城九道门,只有城南是三道门,其他方向都只有两道门,这路绕的有点远,尤其长安街居然跟盲肠一样两头不靠,一条线上还是城墙,连门也没有,实在不够气派。
汪舜华皱着眉头,觉得长安街沿线还是笔直一线、最好内外联通比较好。可是现在外城没建好就现在内城墙上打洞,实在不好,那就只有先这样。
外城的几条主干道——对应内城的西直门-东直门大街一线、阜成门-朝阳门一线、长安街一线、宣武门街一线、正阳门一线、集贤街-崇文门街一线、安定门大街一线、德胜门大街一线,宽度都是180米,长安街一线达到180米。主要是汪舜华记得当年上历史课,说唐朝的长安比明朝北京大很多,尤其主干道朱雀大街宽180米左右,觉得应该压过去,于是又拓展了30米,反正城外都是田地,现在不弄宽点,以后就很麻烦;然后外城东西、南北方向拉通,各要修四条笔直的大道,这个工程量有点大,但是不能少。一来气派,二来这是框架,框架立起来了,其他的也就好摆布。顺天府已经领旨,以后外城修房子要预先审核,否则就算乱搭乱建。
如果放在以前,这样的工程白圭是不敢想的。要知道,除了三大殿等重要宫殿和宫内主干道能使用所谓的金砖,其他地方只能用青石板来铺,采集和运输都很麻烦;现在现在不一样,因为有了一样东西——水泥。
汪舜华是真的不会做水泥,但看了那么多穿越小说,总还记得水泥就是石灰石和石膏还有黏土高温烧出来的,只是怎么烧、配比是多少,那是真的记不清楚了。
记不清楚也没关系,明朝有的是工匠。
因此有次汪舜华和徐埕等人了解堤坝的修筑时,就说:“用糯米作粘合剂实在太奢侈,只怕偏远穷困地区用不起,能不能用其他更简便的东西取代?我记得石灰之类的很有粘性,是不是还有个什么黏土?把他们研磨细了放在一起烧,会怎么样?”
本来谁都没当回事,但是太后说了,大家只能试试。好在北京产石灰的地方不少,包括石景山,石灰岩大理石什么的很多,北京开采石料都是从这里来的。
当时汪舜华让贴身的内宦李鸿前来督工,白圭只得安排,反正不成也没事;何况实在很简单——就是把石灰石和粘土研碎,混合后在石灰窑中煅烧,再加入适量石膏,研成细粉。至于石膏什么时候加,加多久,温度多少,烧多久,只有慢慢去探索。
烧出来的是灰扑扑的细粉。按照要求,把它和河沙、碎石和上水搅拌,还真的有粘合的作用,都觉得很有意思。
白圭来了劲,加上这是太后钦点的工程,于是调集最好的工匠日夜研究程序和配比。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在建极七年底,工匠们摸索出了规律——把石灰石捣成细粉,配合一定量的黏土,掺水后以人工搅和均匀成泥浆。置泥浆於盘上,加热干燥。将乾料打击成块,然后装入石灰窑煅烧。冷却后打碎磨细,制成水泥。使用水泥时加入少量水分,拌和成适当稠度的砂浆,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场合。
——这和11世纪上半叶制造出来的波特兰水泥大体一致。
当然,这种水泥也还有问题,就是温度是多高还不够确定,要么烧的过火,要么不够,因此质量不稳定。实验的时候甚至发现有的建筑倒塌,因此没有用于河堤修筑。
实践出真知。这么大规模长时间的实验,自然多少有点发现。不久,工匠陆诚发现,煅烧到含有一定数量玻璃体的水泥烧块,经磨细后具有非常好的水硬性;另外一个工匠姚庆之也发现,在烧成物中含有石灰会使水泥硬化后开裂。
根据这些意外的发现,蒯祥确定了水泥制造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烧窑的温度必须高到足以使烧块含一定量玻璃体并呈黑绿色;二是原料比例必须正确而固定,烧成物内部不能含过量石灰,确保水泥硬化后不能开裂。
这个重要的发现让水泥的质量有了保障。
汪舜华得到消息,大喜过望,赏了参加试验的工匠,尤其陆诚、姚庆之,得到了重赏。
第238章 北京的建设(下)
另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火药,甚至更早一点。
汪舜华打着崇文尚武、强国富民的口号进行改革,自然对军队和军备格外重视——虽然她基本等同于军盲,但也知道冷兵器是干不过飞机大炮坦克的,要想打败北方,还是要加大炸药和火炮的研究。
因此,不仅每次考封的武试和武举,汪舜华要亲自带领勋贵武将参加,还时常到京营督导作风、激励士气;同时加大京营和地方将领的交流力度,京营士官做得好,扔到地方尤其边镇去建功立业;地方士官做得好,放到京营进一步锤炼;甚至文进士授官前到集贤院进行上岗培训,骑射也是必修课。
为了表示对火炮的重视,汪舜华还亲自演习打炮——是不行的,力气不够,但可以装弹。她兴高采烈,下面的胆战心惊——这年头,火炮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容易炸膛!
汪舜华没理会下面的想法,接着又去火药厂视察。包括于谦在内,都是一脑门子的汗。
在那里,汪舜华看到工人忙忙碌碌,目瞪口呆。
兵部尚书罗绮想多要点军费,就说制造火药必须要用绿矾油,但这东西价比黄金,因此造价实在很高。
绿矾油就是稀硫酸,因为最初是由绿矾制得的油状液体,牛鼻子道士炼丹的时候特别喜欢用。怎么做的汪舜华实在想不起来了,记得以前穿越小说的主角都要造一回,拿这个发家致富,但记得化学方程式就很不容易了,要想在实验室弄出来都不大容易,更别说大规模化的生产了;但有件事总算还记得——他妈的绿矾油不是这样用的啊!
到底接受了这么多年的科班教育,又经受了无数小说的洗礼,自然知道黑火药是最原始的火药。当然原料配比啥的都不记得了。
工头倪诚也是头一遭接待这样的大人物,有点紧张;好歹听人说太后为人和善,振作精神,奏告说:“火药的原料主要是硝石、硫磺、木炭,配比按38%、10%、18%达到最好的效果。”
汪舜华的化学都忘得差不多了,不知道到底对不对;自然也不知道,虽然宋代就已经掌握了火药的主要成分,但在成分配比上还不成熟,除了这三种成分,还掺杂着清油、麻茹等十种成分,这些主要是易燃物质;元代火药配制构成更加合理,火药的组配比率更加科学,其中硝石约占20%、硫磺约占20%、木炭约占20%;明朝火药配方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火绳枪、火炮、火门枪的发射药,另一种是爆炸火药、喷射火药、燃烧火药。
明代黑火药配方的进步同外来的影响密切相关。不过现在对外贸易虽然已经兴起,但欧洲人的佛郎机也还没有制造出来,因此还是用的宋元的老办法,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料。
汪舜华自己是个半吊子,不敢轻易开口,只是吩咐罗绮:“这个火药我瞅着威力还是不行,你们要多试验,不要总走前人的老路,多试几次,尤其是物料和配比,实践出真知嘛。看看怎么样效果最好,尤其那些乱七八糟的成分,先不要忙着加,就用硝、硫黄和炭,看看能不能做出来,效果怎么样。”
罗绮脑子一懵:太后怎么想起这个?
在场的有不少火药专家,也都觉得莫名其妙,只是谁都不敢跟太后硬抗,你说是就是吧,造不出来别怨我们。
汪舜华还没说完,转头对罗绮说:“这个绿矾油,我怎么觉得不能这么用,你们先别忙着加入火药里。”
太后发了话,罗绮就算肚子里埋怨,也不敢托大,立刻让人按照新方法进行配比实验,不过还是交代硝石可以适量多准备一点。
汪舜华不知道为什么,怪问原因。
就知道你是个门外汉!居然也敢来胡乱指挥!
罗绮为自己的机智点赞,但脸上不显:“回太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硝的提取煮炼工艺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损耗;此外在火药的储藏过程中,在与空气长期接触,受潮或者被水淋湿后,都须加硝重新舂磨才可使用。所以,在生产时,略提高硝的含量,就能让士兵无需将时间较长的火药桶开封后重新加工,而直接使用。”
汪舜华是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心说果然理论和实践一样重要。
汪舜华又到营房转了一圈,和将士吃了顿饭,问了下最近学习生活情况,知道将领没有苛刻军饷,习字大有进步,拿了一张布告过来,随便点了个人磕磕绊绊的念了,不全,但大致的意思还算明白;看着下面感恩戴德又是心有余悸的,心说果然民心可用;接着回来看他们试验——既然有配方,有原料,自然不需要费力。没想到威力确实惊人,不仅于谦呆了,连经久沙场的陈懋等人也很诧异——威力明显比以往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