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不惜代价。
  今年以后,她将不是什么贤后,而是一个恶毒的、虚伪的、贪得无厌的妇人,她的恶名会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执政者,甚至包括隐帝。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千秋功罪任评说,海雨天风独往来。
  确如汪舜华所想,即便是押上了全部的砝码,改革还是异常的艰难。
  人口清理其实还好,因为都知道以后的赋税和人口没关系,再加上马上就要废除贱籍,所以大家都老老实实的报;土地清理就麻烦多了。农民大多数比较老实,因为这两年的宣传工作没有白做,大家自己测量了计算发现确实少了一大笔。当了这么多年佃户,还是知道“皇榜之下有白榜,白榜十倍于皇榜”,因此没有再搞投献,而是尽可能把土地报上去。
  不满意的主要是士绅集团。江南出文人,尽管有南北榜,但当时南北经济文化的客观差距,江南的读书人还是层出不穷。这些人考中了功名,就应该免税,自然就有了大量的投献。以前官府不管,管也管不了,就算一个秀才,你怎么知道人家十年二十年后不会飞黄腾达?再说,那些接受投献的官员多少是朝廷大员!你拿什么跟人家较劲?
  ——就算是最不怕事的言官,整天怼天怼地,小事说成大事,大事说成要亡国,甚至没事找事,可你见过有谁弹劾某某官员大量接受投献或者土地超标不纳税吗?
  ——没有,从来没有,哪怕最不怕死的都没说过。
  ——因为就算你自己没有这个问题,其他人呢?大家屁股都不干净,为了打击政敌,你要把自己的座师、同榜、同僚、上级、下属乃至整个官场都得罪了?和全世界为敌,你傻不傻?
  但是建极三年,汪太后拿着勋贵重臣遍地走的北直隶开刀,当时她在朝堂上说的义正辞严:“不管你什么出身、什么身份、什么级别,有过什么功劳苦劳勤劳,都必须照章纳税,否则一旦查实,一律夺爵罢职,发配边疆。”
  当时心存幻想的不乏其人,包括宗室勋贵以及部分高官,无一例外,全部严肃处理,连太皇太后家都吃了挂落,这才有了费钊等人的狗急跳墙。但即便如此,汪太后没有丝毫动摇;第二年,更是拿孔圣人的后代、自己的亲妹夫孔弘绪开刀;江西龙虎山的张家同样碰了一鼻子灰;一同被问罪的,还有一部分劫后余生的宗室和勋贵,这下大家的发条更加拧紧了。
  去年十年颁发新黄历后,汪太后下旨,以建极五年三月底为限,令各地商人对照新标准足额补缴赋税,一律不予追究了;否则过期之后,按律处置。
  朝廷的态度是相当明确了——不管什么人,都只享有法律范围内的免税特权,超出额度,必须依法纳税!
  官员说不心痛自家的土地是真的,但各地父母官执行朝廷命令的决心也是坚定的——太后已经把官员名姓挂在文华殿了,要是不卖力,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直接换人。
  原话是:“不换思想就换人!既然不愿意为朝廷效力,那就没必要待尸位素餐,误国误民!革了官籍为民,永不叙用!”
  好吧,就算自己不当官,地方考核不过关,朝廷不给衙役编制,这么几百上千号人就只有县官养着!人家好好的体制内公务员不当,非要冒着分分钟被御史弹劾的风险,靠陋规过日子?别逗!
  但是享受特权的读书人肯定不甘心。但是自己名下只能有这么多土地,怎么办?买通官府,在丈量的时候做点手脚;或者索性少报点。但是负责清理的衙役是从外地调过来的,也就是常熟府招的衙役,送到苏州府来办事,人家不认得你,交情也就谈不上。更重要的是,按照北直隶的惯例,可能以后就要在这里当差了,所以这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现在放过你,年底考核不过关,以后大家就没银子拿。
  像往常一样,各地都捉了不少妄图隐匿土地的,勋贵夺爵,官员罢职,普通士子就是除名,不能参加科考,然后主犯发配海南、台湾。
  甚至都不用奏告北京,查证属实,钦差当场就宣布。这下子真的热闹了,其中当然免不了浑水摸鱼、公报私仇的。
  如果说土地清理还勉强算顺利,那么另外一项工商业尤其盐业清理,就真的是刺刀见红。
  江南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天下富商包括盐商荟萃之地。元朝几个主要的农民叛军的领袖,都是在这里发家;而扬州盐商的大名,在几百年后依然尽人皆知。自然,这里也是偷税漏税的高发地。两年前,扬州盐商们在允许使用宝钞的情况下还能偷税九百万两,可以想见,在只准实物纳税以后,他们的偷税行为又将是何等的猖獗!
  知道朝廷来者不善,盐商们自然是积极应战。先是糖衣炮弹,金银美女、歌舞酒宴——这是不奏效的,两年前就试过,何况现在大家都盯着?那还得转入地下,但是陈懋等前来,重点就是打击贩卖私盐的,因此和同行一样,盐商们还是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尤其扬州盐商富甲天下,装备相当精良。但即便如此,在朝廷精锐面前,也是不够看的。很快,几个带头闹事的被拿下。
  带头冲锋的是新任大理寺丞高明,原山东道监察御史,今年刚满20岁。高明字上达,贵溪桐源人。年少时因孝母而闻名,景泰二年进士。当时景帝想在内苑造龙舟,他极力劝阻;汪太后执政初整饬吏治,他上书弹劾户部侍郎陈汝言等权贵,打响了建极时代反腐头炮。
  盐商们同仇敌忾,又拉了不少跑外海的走私分子,气势汹汹,守军失利;高明建造巨舰,名叫“筹亭”,往来江上督战,并江置逻堡候望。叛军纵迹无所匿,于是很快平息。当时还有内官鬻私盐,历史上被他抓住没收,盐政大治;这回是拿下直接砍了脑袋。
  既然如此,那就非暴力不合作,看朝廷急不急。
  朝廷不着急,全国六个都转运盐使司,江南占两个: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十四个分司,江南占七个:泰州、淮安、通州隶两淮,嘉兴、松江、宁绍、温台隶两浙。既然是产盐的地方,还愁不能就地取材?
  很快,由平江伯陈豫负责,由各地衙门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贩运食盐,良心价,童叟无欺!
  盐商们有点蒙,朝廷还真想恢复旧制,搞盐铁官银?
  忍住,别慌,看谁先落败。
  另外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是苏州,激烈程度不亚于盐商。因为盐商说到底是商,有钱,但是地位比较低。现在的明朝读书人还是比较清高的,不太愿意和商人勾结在一起,尤其打击私盐犯罪的理由很高大上,所以肯出来说话的不多。
  但是苏州是名流雅士荟萃的地方,也是出读书人的地方。过几十年,吴中四子就要在这里闪亮登场,现在自然也有了相当多的才俊。只是大家都是一肚子怨气——被几个胥吏欺负了,没天理啊!
  既然你们要压迫,我们就要反抗!
  于是士子们联合起来,在今年二月初八春季释奠孔子时候,一百多名士人趁机大哭,控诉胥吏盘剥,一时声震于野,人心惶惶。苏州知府杨贡下令逮捕带头的十五人,并上报京城诸生倡乱抗税。
  汪舜华闻报自然大怒:“清理才刚刚开始,这是要给下马威啊!”
  与此同时,言官们也极力弹劾杨贡,还扯出一桩旧事:当初常熟县富民钱晔纳交权贵,行贿买了个都司经历作,在家乡鱼肉百姓,祸害一方。杨贡很憎恶他,想绳之以法。正好有告发钱晔的,杨贡就捉拿了钱晔,查抄了他僣用器物,上报给朝廷;钱晔则反告杨贡酷刑违法。
  汪舜华对买官出身的本来就有偏见,又觉得查抄违规用品属实,也就没多想,让督察院复核了,也就砍了。
  现在言官们把这件事情翻出来,无非就是想坐实杨贡酷吏的罪名,把他赶走,安抚读书人,当然背后就是让朝廷向读书人认怂。
  汪舜华很明白大家的意思。不管杨贡是不是酷吏,这时候他代表朝廷,绝对不能认怂,否则以后谁敢干活?更何况,闹事的有一百多人,杨贡只抓了十来号,怎么也说不上酷吏,于是驳回。
  宗室们还在北京,言官们很多都被打发到地方,剩下的被指使的团团转,闹了也就过去了;但是江南的士子们不答应。看到苏州士子开始闹了,其他各地的士子也就跟着跑到孔庙去哭。
  孔夫子他老人家烦不烦汪舜华不知道,她自己是真的很烦,尤其南京、杭州各地,连日哭庙,影响极坏,于是下旨抓捕各地闹事的,其余人员一概劝散。
  这显然只会引起更强烈的反弹。
  三月十五日,王公们拿到资格证的当口,汪舜华下旨:“把所有嫌犯压到南京,让刑部右侍郎林聪负责审理;其他各地参与的,在朝廷劝说后自动离去的,暂时不予追究;继续负隅顽抗的,一概捉拿。”
  闹事的几个头子都是有名的才子,但是现在管不了许多,直接冠以“摇动人心,殊于国法”之罪,押解北京,定于秋后问斩;其他被捉拿的,全部革去冠带,发配边疆,永不叙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