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只是这两人实在是眼瘸,抓了个最不像的,虽然他们二人并不知道元朝皇帝长什么样子。
  陈标说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时候,老头嗤笑,认为陈标是故意虚张声势。
  但陈标细细将预测道来后,老头惊恐发现,未来恐怕真的会如这小孩所言。
  他甚至大逆不道地顺着小孩的话想,若是皇帝死了,对大元收复河山才更加有利!
  “你、你是谁!”老头声音颤抖,双眼死死瞪着陈标,试图朝陈标走来。
  邓愈和赵德胜横跨一步,挡在陈标身前,亮出半截腰刀。
  邓愈抬脚飞踹老头膝盖,老头身体踉跄了一下,半跪在地上,声嘶力竭道:“你是不是陈标!那个妖孽陈标!”
  邓愈和赵德胜长刀出鞘,勃然大怒。
  陈标伸出双手抓住两人衣角,把两人拽住:“别动怒。俘虏越逞口舌之快,就说明他们越害怕。我是陈标。不要技不如人就骂妖孽啊,你这么大年纪,输不起吗?”
  陈标露出乖巧的笑容,说的话比砒霜还毒。
  老头勉强稳住了身形,颤颤悠悠站起来,做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模样。
  陈标大大咧咧坐在上首处,满脸恶毒笑容;邓愈和赵德胜黑着脸握着刀,一看就是刽子手的角色。
  他们看上去才像反派,逼迫老头这个铁骨铮铮的忠臣。
  老头骂道:“你拥有如此才华,为何要帮助贼寇乱世!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都是因你们而起!百年之后,你们在青史中绝对逃不过万世唾骂!”
  陈标愣了一下,哈哈大笑。
  他很难得在外人面前如此痛快地大笑。因为这样大笑姿态很滑稽,不好看。陈标要面子。
  但这次,他真的忍不住了,连眼泪都笑了出来。
  老头见陈标大笑,心中更加认为陈标是天生祸害,不见脏字的骂人之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可见其文化底蕴绝对很强,在朝中恐怕是大儒级别的人物。
  朱文正揉着嘴角进门的时候,疑惑地看着这一幕,疑惑道:“怎么了?”
  邓愈和赵德胜愧疚道:“我们抓错了人。”
  朱文正扫了一眼那个无视他们,仍旧在破口大骂的龙袍小老头,淡然道:“哦。那就去领罚吧。标儿应该已经说了如何惩罚你们。那个老头子是谁?”
  朱文正捏着拳头,准备揍人。
  陈标揉了揉笑出来的眼泪,也没有理睬一头雾水的三位兄长,笑着道:“好了,老先生,别骂了,先不说成王败寇,我大明成为覆灭元朝,一统江山的新王朝之后,史书中只会记载大明开国皇帝的伟岸事迹。”
  他站起来,向前大跨一步,越过邓愈和赵德胜,毫不畏惧地站在小老头面前。
  陈标为了混入抄书的读书人中打探大都的情况,特意穿了一身文人大衫,把两个总角束成了高马尾,用一根木簪固定住,模样很像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小书生。
  他双手举到胸前,轻轻抬了抬,让双手从袖口中露出来。
  “自秦时陈胜吴广起义,不肯让百姓过好日子的暴君昏君,就会被揭竿起义的百姓赶下龙椅。”
  “大元入主中原后,中原没有过一日安稳日子,百姓民不聊生,所以要推翻大元。尔等居然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将天下大乱的祸归结于反抗的人身上?!”
  “你没长眼睛吗?看不到百姓饿殍遍野?”
  “哦,你们这帮忠臣陪着元帝过潇洒日子,每日酒足饭饱,怎么会看得见饿死的百姓?”
  陈标上前一步。小老头不自觉后退一步,手捂着胸口,怒视陈标。
  陈标倨傲道:“你以为你现在宁死不屈,后世会称颂你为忠臣?”
  “若元朝曾经有过一个盛世,百姓有过哪怕十几年的好日子,你恐怕就会被尊称一声大元忠臣。”
  “可惜没有啊。百姓从大元入主中原后的每一天都生活在黑暗中。他们早就盼着人驱逐鞑靼,恢复华夏。”
  “你阻挡乱世结束,阻挡一个好皇帝取代一个坏皇帝,阻挡天下百姓的好日子。你是助纣为虐,你是为虎作伥!”
  “你将会被永世钉在耻辱柱上,后世千秋万代都会记载你的话,天下大乱是因反抗之人而起,和昏庸的皇帝无关!”
  “老大人,你可记得有一句‘何不食肉糜’?”
  “恭喜你,包括你的后代子孙在内的每一个读书人,都会用上你刚刚贡献的新典故。”
  小老头一屁股坐在地上,目眦欲裂。
  陈标微微俯下身,慢悠悠道:“我已经知道你是谁了。大元状元、翰林院直学士、中书省参议陈祖仁,身量矮小瘦弱,有一只眼睛受过伤,瞳孔颜色比正常略浅,几乎失明。你就是状元郎陈祖仁吧?”
  小老头强撑道:“是又如何!”
  陈标冷哼:“你通晓四书五经,自诩直臣谏臣,竟然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你读的什么书?”
  “其实你对大元灭亡也不是很在意,你在意的只是我主公的出身对吧?”
  “我告诉你,你们世家门阀那一套只有世家门阀才能当皇帝的言论早就该被扫进故纸堆中。”
  “何为天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民意即天意!”
  “除汉朝刘邦是起义军中一员,覆灭六国旧贵族,登上皇位之外,历朝历代平民百姓起义的胜利果实,都被世族豪强所掠夺!”
  “后世唯独我主公明王!出身微末!起兵行伍!与世代富贵的世家豪强毫无瓜葛!”
  “你和我说史书?说后世?”
  陈标双手抓着袖口,双臂展开,广袖舒展,随风轻荡。
  他头微微仰起,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
  “那我告诉你!史书中只会说,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
  “陈祖仁!你将被后世万代唾弃!”
  “而大明!将再创盛世,远迈汉唐!”
  小老头心脏狂跳,想要反驳,却感到气血上涌,脑袋一痛,眼前一黑。
  他颤颤巍巍倒地,身体抽搐了两下,居然这样没了声息?!


第121章 我只是声音大了点
  陈祖仁,汴梁人,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出生,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状元,授翰林修撰,官至中书省参议。
  他在前文出现过,和张昶是同僚和至交。
  张昶虽是户部尚书,但经常出使南方各大起义军势力;陈祖仁在朝中,与张昶互为犄角。往南方派出探子,多由两人决定。
  他们的做法十分单一,无外乎就是让一群文人对那帮大字不识的草莽们歌功颂德,教导他们如何享乐,引导他们失去民心。
  因如今世道对文人的推崇,这手段虽粗暴单一,居然战无不利,仅在朱元璋这里出了岔子,引得张昶铤而走险,亲自出马。
  两人分别的时候,泪洒长亭。
  他们知道,这一分别,大概就不会再见面。
  若元朝覆灭,那么张昶会被朱元璋处死,而陈祖仁大概会留在大都为君王殉葬。
  在原本的历史走向中,他们也确实是按照自己的预想死去。
  元朝皇帝北逃,陈祖仁独自留守太庙,被乱军砍死;张昶在朱元璋面前书写“身在江南心思塞北”,被朱元璋诛杀。
  两人的死法,挺符合世人眼中的慷慨赴死。
  可惜明朝后来烂成那副鬼样子也没有老百姓怀念元朝的统治,只靠着士大夫吹嘘,他们也没能混上个铁骨铮铮的忠臣待遇。只有后世搞名人故里旅游的时候乱折腾,在媒体上吹嘘了一下大元忠臣,无人理睬。
  这慷慨赴死,没人捧场,就显得不是很慷慨了。
  原本陈祖仁就够惨了,在这个时空居然还能更惨。
  他今年五十一岁,在这个时代算得上高龄。元大都连年天灾,皇帝和太子又多次内乱火拼,耕地几乎抛荒,全靠张士诚等人漕粮救济,每年仍旧要饿死万余人。
  元朝贵族当然饿不死。
  后世说元朝明文政策将百姓分四等,那其实是清末某个文人杜撰。元朝实际上没有颁布过明文规定,只是社会现象上蒙人比汉人地位略高。
  明朝建国后,官方文人撰文抨击元朝黑暗统治的时候蒙人高高在上的一些事,多是蒙古贵族欺压汉族平民。曾有蒙古平民试图学习蒙古贵族殴打汉族平民,结果被地方官驱逐出境。
  清末文人只是对其进行了一点点加工,把社会现象变成了明文规定。
  在此阐明这一点不是说元有多好。大元的民族政策和大清一样,表面上没有规定谁比谁更高一等,但肯定要出台方方面面的政策维护蒙古人的统治。
  这里只是想解释说明,所谓汉人遭遇的歧视和痛苦,和汉族官宦贵族没关系。
  蒙古官员俸禄比汉族官宦高?但蒙人官宦懂政治的人少,汉族官宦执掌实权,和地方豪强相互勾连,在元朝的包税制中赚得盆满钵满,比蒙古大部分贵族日子都好过。
  蒙古平民在元朝入主中原后并未得到好处。他们被蒙古贵族视为私产,重要兵源,人身自由被严格控制,不准种田以免汉化,不准随意进入中原以免逃跑。汉族地方官也视他们为牛马。
  所以大元的官吏大概真的不知道为什么百姓要反大元,复华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