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只是北平知府……陈标瞪着手中的诏令,感觉很烫手。
  边疆重镇一般地方官很少轮换。如果他从小到大都坐镇北平,以后怕不是会卷入朱棣夺位争端?
  应该不会,我可是太子殿下的人,以后肯定会去太子殿下身边辅佐太子。
  陈标稍稍安心,又没完全安下心。
  “对了,北平知府的官位先给你,你不用马上上任,先帮主公做件事。”朱元璋道,“主公明年就要登基为帝,今年应该去祭祖。但你也知道中原还乱着,主公很忙,暂时没空衣锦还乡,就让你代替。”
  陈标惊讶:“啊?我?”
  朱元璋点头:“世子情况特殊,暂时不能出现在人前。主公认为你有个神仙老师教授学问,就和张良他们一样,所以你去祭祖最吉利。”
  陈标想起自己在朱元璋面前的“背景人设”,不再惊讶:“也对。但我不会啊。”
  朱元璋道:“你是主祀官,有很多官员辅佐你。季仁寿和宋濂会陪你一起去。”
  陈标点头:“哦,那没事了,我就当个木偶人,他们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朱元璋笑着拍了拍陈标的脑袋。
  陈标道:“对了爹,我们和主公是老乡,祖坟也应该在濠州吧?之前几年兵荒马乱,我们没机会回家祭祖,这次我也该顺道回去给祖先扫扫墓。我们家祖坟在哪?”
  朱元璋笑容一僵。
  马秀英立刻补救道:“标儿,别说这件事了。我们家的祖坟,要从你爹开始算起了。”
  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以后祭祖当然从他这个明太祖开始算起,以前的坟都不算作数。历代王朝都这样。马秀英这话没有说谎,只是容易引起误会。
  陈标就误会了。他误以为,自家祖坟已经在乱世中毁掉,没有祖宗可以祭拜了。
  怪不得爹以前从来不提祭祖的事,他问起也推脱以后。
  “爹,现在我们出息了,可以建家庙,把祖宗的牌位都供奉上,和祖坟没区别。”陈标拉着他爹的袖子道,“别杵在这了,先进去。大都新鲜的蔬菜瓜果少,我让人培养了些豆芽。爹你不准只吃肉不吃豆芽。”
  朱元璋的脸一下子垮了,耷拉着眉毛抱怨道:“你怎么老把你爹当牛羊养,我只想吃肉。”
  马秀英噗嗤笑出声,点了点朱元璋脑袋,道:“大夫也让你吃清淡些,你这个当爹的,可要给标儿当好榜样。”
  朱元璋摆烂道:“我儿子自己就能成长成个最好的人,没有我这个榜样也没关系。”
  马秀英笑骂:“出息!”
  朱元璋继续摆烂:“我儿子很出息,我可以不出息。”
  就摆烂,就得意!
  陈英听着义父不要脸的话,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
  他都想做出朱文正对义父专属表情,眼皮子一翻“啊对对对,你最不出息,也就是马上要当一个开国皇帝而已”。
  朱文正和李文忠得知义父义母来到大都,急匆匆将工作安排好,回皇宫见义父义母。
  李文忠还知道先洗个澡,朱文正故意不洗澡,给了朱元璋一个熊抱,蹭了朱元璋一身汗一身泥,然后在朱元璋气急败坏的追打下逃跑。
  朱元璋骂道:“都是孩子的爹了!他怎么还是这个德性!”
  陈标双手捧着茶,老神在在道:“堂嫂就喜欢正哥这个调调,每次说起正哥在家里做的蠢事都满脸宠溺,就像是关爱傻大儿。”
  朱元璋无语极了。他本想给朱文正找一个能规劝朱文正的贤妻,结果这贤妻确实很贤良贤惠,却把朱文正宠得更没脑子。
  马秀英笑道:“文正在外做事极有分寸,只在你和标儿面前闹腾。一家人热热闹闹的事,这德性怎么了?我看就很好。”
  朱元璋抱怨:“你看什么都很好。罢了,反正今天也要洗澡换衣服。标儿,你明日带我逛一逛皇宫,我还没见过皇宫呢。宫里的人都关起来了吧?”
  陈标低头喝了一口茶,老气横秋道:“想当老百姓的人已经分田干活相亲去了,妃嫔们等主公来分配新饭票等得都不耐烦了,我就让她们识字的帮着抄书,懂刺绣的帮忙绣东西,什么都不懂的就学点东西。不懂也不学的我也没办法。”
  朱元璋疑惑:“何为饭票?”
  陈标叹气:“大都灾荒,我们接手了大都,也接手了大都的灾荒。还好宫里和官员府上有点存粮,我勉强能用以工代赈安抚百姓。之后,咱们要尽快从南方运粮了。”
  陈标低着头,在双手捧着的茶杯中酌了一口,一张软乎乎的小脸露出浓浓的疲态。
  管理一座大都城实在是太难了。陈标就算有满肚子主意,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勉强维持住局面。
  陈标满口抱怨,朱元璋却越发惊讶。
  他无奈道:“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你怎么还想一个人都不饿死?”
  怪不得他进入元大都之后,发现元大都欣欣向荣,百姓们脸上的喜色仿佛过年似的。
  陈标疑惑:“当然是尽可能的保证有手有脚能干活的人都不饿死啊,这不是当地方官最基本的要求?”
  朱元璋哭笑不得:“谁告诉你这是当地方官最基本的要求?就算不是乱世,饿死人多正常?你哪还能救得了每一个人了?”
  陈标先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置信,自家明明挺在乎老百姓的爹居然此刻说出如此绝情冷酷的话。
  而后他的眼睛困惑地半眯着:“哦,说的也是。不过我现在能勉强做到,那就做呗。做不到的时候我也没办法。”
  陈标意识到自己确实给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在这个农作物低产的时代,能保证能干活的人都不饿死,那就是史书中能飚着热泪歌颂的千古难得盛世了。
  朱元璋叹气:“我的好标儿啊,你当了知府心可别这么软。心太软,可干不好地方官的活。”
  陈标道:“知道了知道了,我这不是没经验吗?而且我只做能做到的事。我以前也没有事事都管啊。”
  朱元璋道:“你心里有分寸就好。这次去祭祖,你多在外面走走,增加些经验。”
  想了想,朱元璋补充道:“但是别去招惹危险!爹不在乎你是否立功,只在乎你的安全,知道吗?”
  陈标敷衍:“知道了知道了,我什么时候主动招惹过危险?就算这次,我也不危险。”
  陈标一口气喝完茶,明明都是小小少年郎了,还和稚童时一样蹦蹦跳跳窜出门,去厨房看厨子们的饭菜做得如何。
  他离开的时候只喊了一声“我去厨房”,都没有恭恭敬敬和父母告别,寻求父母同意,一点礼貌都没有。
  这一幅场景若被文人们看到,陈标才是真会被文人口诛笔伐吧。
  朱元璋笑着看陈标离开,待陈标跑得没影子后,他笑容淡去,声音多了一丝威严:“可有人给标儿惹麻烦?”
  陈英从袖子中拿出一本折子,递给朱元璋:“曾为难过标儿的人和他们所做的事,我都记下了。”
  朱元璋没第一时间看折子。他将折子放入怀中,事后再看。
  他又问道:“邓愈和赵德胜如今表现可好?”
  陈英道:“他们做事都很卖力,知道标儿在保护他们,竭力清缴周围残兵败将和山匪,想将功赎罪。”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语气中有些不满:“他们知道感恩就好。五十军棍还是少了,标儿太仁慈。罢了,这次给标儿一个面子,让他们欠标儿的情。”
  在朱元璋看来,北伐攻占元大都的功劳都是自家标儿的,顶多给徐达那个敢在战场上信任标儿的老兄弟分一点,再给有苦劳的义子们分一点。
  本来邓愈和赵德胜也该有苦劳。但标儿和徐达把功劳送到他们手边,只让他们辛苦一下,他们都能出错。
  若陈标不保他们,他们又是不知道陈标的身份的人中最崇拜和听从标儿的人,朱元璋此次虽不会阵前斩将,也会收走他们的兵权,让他们回家好好反省。
  陈英道:“标儿让他们当着全军的面检讨。跟随他们一同出征的将领们也都写了检讨书。我看这效果,比再打五十军棍效果还好。”
  朱元璋这才露出了一点笑意:“标儿的鬼主意总是很乱来,偏偏很奏效。快和我说说标儿怎么骂死的那个老匹夫?”
  马秀英插嘴:“标儿都说了,他没骂。”
  陈英道:“当日很多人来围观皇帝,其中有好几个文吏,他们都把标儿说的话一字不漏的记了下来。”
  这时候没有先进的自动记录工具,文吏的能力堪比现代的速记员。
  他们拿着纸笔兴致勃勃来围观元朝皇帝,想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谁知元朝皇帝是假的,但他们还是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几个文吏相互对照记录的内容,又拉着一脸生无可恋的陈标增补细节。现在陈标和陈祖仁当日的对话已经被记录在陈标在大都试验的“报纸”上,被行商带去了更广阔的地方。
  很快,好奇这一场骂战的文人们估计就会人手一份陈标的骂战内容了。
  陈标留了几份报纸做收藏,给马秀英和朱元璋留了一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