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妇联的同志吧。”提议道。
一个上午的时间,杨清与郑江办完一切的手续,昨天被杨家人拦住没有进成城,上午又被杨老二抓住来了公社,郑江一得自由立马朝城里赶,他必须马上进城去找水莲,瞧瞧她。
他现在是自由身,以后两人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他也能光明正大的与她在一起。
想到相好的,心里一阵激动。一点也不担心马水莲保不住工作一事,他可是知道马水莲很有本事,不会失去的工作的。
万一没有了工作,他相信水莲也能再找一份。他可是知道的,水莲的亲大伯在机械厂当官,是副厂长。
找份工作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正是有这份自信,他昨天才不是太急,其实急也没有办法。杨家的人让南云山村的人一起拦着他们一家人,一直到很晚才回去,那时候天已经漆黑,进城也迟了。
办好一切,郑江撒丫子就要进城的样子,让杨清很好笑。被大嫂二嫂扶住,一家人上牛车回家,乡里离杨清家不远,还不到十里路。
进村就看到两边的田里不少的人在做事,离的远,也能看清楚,杨老大杨老二兄弟俩纷纷打着招呼。
妹子得了一个工作,兄弟俩正高兴呢。
半个月的休息时间,是给杨清转户口,给杨清处理离婚的事宜,还有租房的事情。
从村口到村尾,一路上遇见不少人,都是安慰的话语:
“小清,以后要好好的。”
“小清,可别想不开,以后好好的过日子。”
“小清,事情办完了吧?”
“……”
乡亲们大多数都是善良朴素,还有同情年纪轻轻未来要一个人带孩子的杨清。
结婚不到一年就要被离婚也是够可怜的。
杨清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回应着大家,她不装都不行,刚才遇见第一位迎面走来的乡亲,人家看着她说:“不高兴就别装的高兴,让她们这些做长辈的看了都挺心酸的。”
杨清莫得法子,只能装作生无可恋,她解释过,可大家不相信,那就生无可恋,一副伤心至极的模样吧。
先唬弄唬弄,以后进城上班以后,慢慢会好的。
回到家里,就看到没有出去做事的父母还有杨二叔,杨三叔。
三叔昨天一直没有说话,但用行动表示着,拦住郑家人不许他们走。
“爹,娘,二叔,三叔。”五人差不多异口同声。
“回来了,坐下说说怎么处理的,是个什么情况?”
杨父让几人坐下说话。
杨大嫂杨二嫂自觉的回房间。家里还有不少家务事,换一身在家里穿的旧衣服,然后麻溜的做事。
坐在堂屋,杨大哥杨二哥相互补充,断断续续的说完。
杨家的几巨头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好的事,杨三叔高兴的说,“好啊,我家清清就是个有福气的。昨天上午,满瞎子(算命的,没眼瞎)还说昨天早上他上山还看到咱家的祖坟冒了青烟。还有咱村好几个人看见,我还以为他骗人呢,可能还真是真的。”
杨二叔一脚踢在亲弟弟的腿上,“这种话埋在心里就行,以后不许在外面说。别人说你可不许插嘴。”
他从部队回来也就是一年多点,当初是受了重伤回来的,以为活不过第二年,没想到回来以后身体慢慢的好了。
他虽然没有安排工作,但每个月有补贴,但当地政府还给他的独生子安排了工作。如今在市里上班,家里就他与妻子两人,他结婚迟,儿子到今年才十九岁,也就比清清大一岁。
他当年一直在部队,膝下就一个孩子。
好在早些年家里的大哥三弟帮衬着他的小家,孩子与妻子都过得不错,至少没有特别的苦,甚至日子过得比大嫂三弟妹都要轻散一些。
现在他在村里做村长,儿子在市里上班,自家的没有什么负担。
现在兄弟三人就大哥家里一个闺女,他与老三一样,疼侄女疼的跟个八斤宝(心肝宝贝)一样,可不比老大疼的少。
第73章 五零(02)
侄女被欺负, 比欺负他更让他难受心疼。
清清以后过得好,他更欢喜。
老兄弟三人咧开嘴的乐呵,杨父当然高兴, 闺女以后有了一份正式工作,即便一个人带着孩子,他也不用替她担心。
上班不好带孩子, 送回家里他与妻子一起帮忙带就是, 等孩子大一些, 能读书了,就送进城里读书。
“好好好 , 清清她娘, 你带着她们去杀一只鸡, 还有让习武(杨清二哥)进乡里砍三斤五花肉, 今天咱家热闹热闹, 老二老三两家都在咱家吃中午饭,一大家子好好热闹热闹。”
一向节约的杨母,也喜气洋洋, 高兴的答应, “行,是该高兴高兴, 习武跟我进屋拿钱。”
坐在一边的杨清拦住杨母说道,“娘,买肉的钱我出,顺便让二哥买几条鱼回来。对了买些糖果, 我这个做姑姑也不能忘记家里的几个侄儿。都跟着乐呵乐呵。”
打开手边的小包袱, 从里面那出来钱, 不顾杨母的阻拦塞给二哥杨习武。
“二哥, 快去快回。现在天气不热,买上十斤肉,五六斤排骨,还有买几条鳊鱼,有泥鳅也买点,别舍不得。我有钱,以后我会有更多的钱。”不顾杨母伸手要抢二哥手中的钱,一把塞给杨习武二十来块钱。
杨习武接过钱也没有多瞧,拿着钱就开始跑,到外面赶着牛车就往乡里走。
杨母一把拉住杨清,“清清,你就那么点私房钱,一口气给你二哥那么些,以后不过日子了?”
“娘,二哥又不会不把剩下的钱还给我。你担心什么,今天难得高兴,这顿的钱肯定要归我出,放心吧 ,我有钱的。每次郑江从城里回来,我都回悄悄收他的袋子,他有那狐狸精接济他。
兜里的钱就没有断过,搜了几个月,我有积蓄,进城租房置办家业的钱我都有。放心吧!”
杨清打算明天再进市里一趟,先转户口,然后去黑市溜达一圈,前世收藏的金银珠宝首饰,卖个一俩件,能换回一套房子。解放还只有三四年不到,各种什么.运.动都没有开始,金银首饰珠宝依然保值,依然价格昂贵。
趁现在换回一套房子,最好是在老家给盖一套宅子,作为退路。
但得找机会。
杨母也不争执了,“好吧好吧,今天是高兴的日子,我不与你争。但以后没钱的时候,要告诉我和你爹,我们肯定会帮你的。”
“那是,我肯定开口。”哄着杨母,又望向二叔,“二叔,我想在迁户口之前,在村里买个宅基地,你说可以吗?”
杨二叔没有思考,“只怕不行,你的户口现在不在村里。在郑家那边的村子,你现在转户口肯定是直接从那边村里转到市里单位去。在咱村买宅基地肯定不好使,但你爷奶的那老宅子快彻底的塌掉 ,我与你爹你三叔可以做主给你。你觉得咋样?”
“行,只是要问问大家意见,都愿意不?”
杨父杨三叔眼睛一瞪,“清清,什么意思,谁敢说不愿意。那老宅子的地基就归你。等下让你二叔在村里开个证明,转到你名下。只是你要家里的宅基地要盖房子吗?”
“嗯,我想以后盖房子,以后也是个退路。”
杨二叔望了一眼正对面的侄女,“要盖就要趁早,等你有钱了,就早点盖。”
“我也是这么想的。”杨清心生一计,想了一个谎话,然后看看外面,没有外人才低声说,“爹,娘,二叔,三叔,你们知道郑家那边的大地主郑昊明吧?”
杨二叔三兄弟心底突突一下,也压低声音,“知道,怎么了?”
杨清伸手推大哥,“你出去,二哥听不到,那你也不能听。站在外面帮我们望风。”
杨大哥杨习文望一眼亲爹,也瞪着他,无奈的只能站起来走了出去。边走还边给杨清使眼色,眼神中全是谴责。
杨清才不管呢,用眼睛瞪瞪他还挥舞紧握的拳头示威。恐吓大哥。
让一边看戏的老三兄弟都觉得两个孩子挺幼稚的,好笑的望着兄妹俩。
等杨习文出去站在大门外的台阶下,杨清才噔噔的回到堂屋边上的另外一间房,堂屋两边的房屋,一间是杨父杨母居住,一间是原身的,即便她出嫁以后,这间房也给她留着。
昨天被郑家送回来的陪嫁有一个老式的衣橱柜,两口老式木箱还有二十把带靠背的宽椅子,以及一张吃饭的四方桌,放脸盆搭毛巾的三角架,搁两口箱子的架子,木的脸盘,洗澡盆等等。
昨天她走了以后,肯定都放回了原身以前的房间。
箱子衣橱柜都带有老式的铜锁,杨清跑进房,再次出来的时候,手中抱着一个大大的盒子。
坐在椅子上放在膝盖上,才说道,“都知道郑大地主(以前的地主)一家没人了。只是他家的财产也跟着消失,没有人找到过。
我嫁过去以后,总是去郑大地主老宅后面的山坳坳里捡柴火,捡蘑菇。可有一次,我无意中一棵大树下,扒开野草弄蘑菇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株人参,虽然咱这边很少有人参,都说北方才有。可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