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咸鱼的美好生活 (传山)


  现在这样不得亏死啊?”
  杨大嫂望了一眼身后,笑着说,“那有什么,清清说了会还钱。家里存的那点钱,本来就是爹娘之前攒下的。从我进门以后,家里接连的娶儿媳,孩子出生,嫁女儿,这些年也没有攒下钱。还花了不少之前攒下的钱。”
  其实大部分家庭都是泥巴萝卜吃一节洗一节,哪有什么存款。不倒欠账,就已经是富裕的人家。
  边上的妇女好笑的“嗤”一声,“桂芬,你搞笑的很嘞,之前那些年都没有解放,你家租田种,能攒下钱,是说笑吧?”
  “怎么不能攒下钱,我公爹和三叔那时候都会编竹筐,编凉床还有卖些山里采的板栗卖,怎么就不能攒钱。我公爹还会木工,手艺又好,那个也挣过钱,咱村就是周围的十里八村谁不晓得啊?”
  一直挑是非的妇女难得没有反驳,认同的点头,“那倒是,你公爹和你三叔都有手艺,那时候长期带着你男人他们几个孩子一起做木活,是挣钱的。”
  暗戳戳的在心里悄悄的盘算着,杨家人有手艺,这些年挣了多少钱。
  可惜,她算了半天也没有算明白。
  家里热火朝天的忙碌了起来,在市里的杨清也没有闲着,布置家里,家具都留给了她。她连跑了几次黑市,卖了一些手表。空间里的几储物箱特意定制的这个时代的手表,都是在原厂定制的。
  只是用了以前的制作工艺,换了不少的钱,这些手表现在不需要票,价格却比市供销大楼要卖的贵一些。因为供销大楼里时常断货买不到。
  有些人结婚订婚急需,就只能上黑市买。
  换了钱的人,还顺便在家里让人帮忙改造了一番。
  改造后的家里 ,更适宜人居住。
  此时的市里,最高的楼也只有三层,各大单位大部分都是平房。各厂也很少有楼房,楼房在这样一个地级市很少很少,到处都是灰尘扑扑的黄土路。
  老街因为在战争年代有拓宽,勉强不是黄土路,还有一些狭窄一些的老街依然是青石路。
  但凡是新开拓出来的路,都是尘土飞扬。
  市区一共不到九万人。
  家里加紧改造完毕,该置办的全都置办好。即便是院子里,改种上的蔬菜也种好,还有种了西瓜,种了八方瓜,以及香瓜。
  在院墙边还种上了葡萄,种三方院墙都有种,还有院子里种了一棵桃树,一棵橘子树。
  家里弄的齐整,每一间房间都买了老式深蓝色高低床,配上老式的床头柜。
  每个房间标配的一个老式衣柜,用砖头垫脚,衣柜放在砖头上。还有一个放置脸盆搭毛巾的三角架。书桌,椅子,小圆桌。
  屋内的窗帘也是清一色的蓝色窗帘。
  唯独她自己的房间窗帘在深蓝色的基础上有小小的亮色边边。
  转眼杨清已经开始上班,厂里的仓库有很多。她在废旧仓库做管理,全是做废了的次品堆放仓库。
  她不负责看仓库,只是负责登记造册。进了多少,出了多少,出去的那些次品是流向什么地方。
  这些要一一记录在案,她的工作总体来说还是很轻松。工资比车间的一些年头旧的高级技工是要少一些,可也还行,养活母子俩,稍稍结余一点也有。
  六月三日,一上班就被仓库管理科的秦科长喊住,“小杨,你再去一趟次品仓库,等下有一批次品要入库,你去登记入册。”
  “好的,科长,这次次品是什么咋回事?”杨清想提前每年都囤一些次品布料,以后家里好些年不用再买布料。
  “压花没有压好,但问题不大。”
  “哦。”
  带着笔与册子,杨清朝隔壁走去,他们仓库管理科就在第一排仓库的头一间。
  次品仓库在后面一排,次品肯定是不好卖,一般都是用来节日作为职工的福利发放下去。或者厂里的职工自己愿意的可以花钱购买一些瑕疵比较少比较轻的次品。
  卖给厂里的职工,价格都很低,一是创收,二也是造福职工。
  走出去,杨清直接去到次品仓库等待着。看守后面一排仓库的老职工快退休的龙盛。
  “龙叔,等下有次品送来。”杨清在小屋门边坐下,望向外边。
  再有几年就要退休的龙盛,一脸的胡子拉碴,精神状态萎靡,看着就丧,有气无力的拿出来钥匙放在桌子上,问,“多不?”
  “不算很多。”
  上班的这段日子,杨清知道眼前的人是个什么人。不好不坏,常常游走在灰色的边缘地带。
  杨清几次看到他与厂里的一个人搞的像是秘密接头一样,两人肯定有猫腻,具体是什么,她不知道,也没有精力去查。
  挺着大肚子的杨清,等了一会儿就等来了送次品的一群人,用推车推着,一群人都各自推着走过来。
  站在仓库内,一批批的登记入库。
  工作简单,轻松。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十月一日,国庆节,杨清正常上班,刚入库了一批次品,杨清拿着本子朝外走,肚子疼的不行。
  豆大的汗珠往下淌,她喊住身边的女同志,声音很小,“小黄,小黄,找人送我去医院。”
  年轻的小姑娘小黄,吓的不轻,她还没有结婚,更没有生过孩子,被杨清抓住衣角,吓的浑身一抖。
  “好好好,杨姐,我喊人送你去医院。”
  杨母最近不放心她,在半个月前就进城照顾她。
  一顿手忙脚乱后,几人用厂里的三轮自行车把杨清送去了市医院。
  杨母被厂里的人通知,着急忙慌还不忘记拿着之前闺女自己准备好的大包包就朝医院跑。
  等到她到医院,杨清刚好生下儿子。
  一个胖嘟嘟的大儿子,生的真快,自然生产。
  杨母望着小家伙,眉开眼笑,她觉得闺女即便以后真的不再找一个,有了儿子也能防老。至少在她的固有观念中是这样的。
  在医院三天后,杨家的长辈全来了,接杨清出院,回老家坐月子。
  产假给了两个月。
  老宅子翻盖的正房耳房全部按照杨清的要求盖好,里面的家具早已到位。
  回到家里就被安排躺在软乎乎的被窝中。
  “躺好,盖好被子。”杨母给闺女和新出生的孙子掖好被角,风风火火的出门 。
  隔壁的堂屋杨二叔与杨父杨三叔说起路上杨清说的事情,三人商量着。
  “大哥,我看这样,我家的房子暂时不用盖。习学以后结婚了也不会长期住家里,只是休息的时候回来,家里的房间还有空着三间,以后他生的再多也能挤挤。
  老三家里先给两个孩子盖土坯砖,好准备,现在你和老三都要开售准备木材,还有瓦片,真要是如清清说的那样,以后这些可不好弄。
  还有清清说的在那个公布之前,我们利用几年的时间,多赚一些钱。以后备用。”
  “好,不管怎么样,瓦片,还有木材得先准备起来。”杨父也赞同。
  不过今年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等到明年春耕以后。弄不好要到双抢以后 ,也说不定。
  杨二叔虽然只是听侄女大概说那么一些,其实心里已经想了很远,他在外面打仗多年,跟随部队去过很多的地方,也曾经得到首长的青睐重用,眼界见识肯定比在老家的哥哥弟弟要强,他想的就比较深远。
  清清说的村里现在搞养殖业,在荒山种果树,盘活经济的事 ,他必须要加紧事件运作,在明年春天就要开始搞起来。
  只是从哪儿去弄那么些果苗,至于养殖业,村里最多只能养猪,养鸡。养鸭肯定是不可能的,养牛也能养,但本钱从哪儿来。摊子铺开,需要很多很多钱。
  想着想着脑壳疼。
  家里的女人们可不管那么些,帮忙忙碌着,鸡肉已经炖的香香的,还有杨清出钱,在市里买了不少的猪肉,排骨。
  几个孩子趴在杨清的床边,小小声的与杨清说话,还时不时的要看看弟弟。
  “小姑姑,弟弟会喜欢我吗?”问话的是杨清大哥的亲儿子,四岁的杨建民,解放那年出生的小家伙。
  眨巴着黑黝黝的眼睛,嗦着口水,伸手在睡着的小弟弟小脸上轻轻戳。
  软乎乎的,很好玩。
  侧身面对几个小家伙,温柔的笑着,“会的,弟弟肯定会喜欢你们。好了,去厨房找奶奶大奶奶要吃的去。”
  四个孩子,听说有好吃的,手牵手的毫不留恋的走了出去。
  一眼都没有回头。
  几天后,杨清生了一个儿子的消息传去了郑家。
  郑父听着对面的人吧啦吧啦的说了半天,说的口干舌燥,假装不在意的说道,“孙子,我家又不是没有,有啥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我家不稀罕。”
  对面的妇女,讥笑的站起身,好笑的望着郑父,“不在意啊,也是,你家三个儿子,老大也生了一个带把的,老二即便一辈子也生不出带把的也没啥。你们家还有老三,确实不缺。
  老杨家也不缺,人家家里本来就有,对了那孩子姓杨,长得那个好看哟,白白嫩嫩,杨家人真舍得,把清清的月子伺候的那个好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