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家兄弟福宝儿,我娘在世的时候,捧在手心里当做眼珠子一样疼,现在我娘不在世了,有的是苦头等着他吃,熬过去就熬,熬不过去就下去陪我娘去。我同他说了,他若是想好好活着,想赚钱娶媳妇生娃过日子,那就到农场这边来帮忙,他干不了太重太累的活儿,帮忙垒个墙还能不会?实在不会就同婶子们去编草席去,削竹皮也行。七八岁的丫头都能做好的活儿,他要是不会做,那就真该找块石头撞死。他要是惦记我出钱给他起房子娶媳妇养娃,那就是做梦!老李家的祖坟点着了,我也不会答应这要求!”
掷地有声地骂完,李招弟突然想到李淳奕也是姓李,赶紧描补了一句,“妹夫,我说的这个老李家,是我娘家那个老李家,同你家没关系。”
李淳奕摆手表示自己不在意这些细节。
李招弟继续道:“我妹子妹夫也是,如果想赚点钱过日子,那就来农场里帮忙,不求他们做的多好,只求他们不要给棠丫拖后腿,不要给我丢脸。庄子里的人都能跟着棠丫干活儿赚到钱,他们要是赚不到,那也不能怪我不帮他们,应当怪他们太无能懦弱惫懒。”
“他们都不在夏家庄住,按理说这些活儿都轮不到他们,我替他们找棠丫说情,已然尽到了做大姐的情分,往后是成龙还是成虫,都是他们自个儿命里的造化。亲娘都管不了孩子的一辈子,更别提我就是一个较他们稍长几岁的姐姐。”
杜红缨见李招弟越说越激动,她心里对这个儿媳妇是堪堪满意的,但没表扬出口,她担心自己稍微表扬两句,李招弟的尾巴都能翘上天。
“行了行了,这又不是啥光荣的事儿,你这么大嗓门说出来作甚?赶紧开门去,棠丫打算在乡下住几天,你那边拾掇出来的屋子不是一直都空着么?让她们在你那边住吧,我这边就省的拾掇了。”
李招弟脸上顿时就堆满了笑,浑然不像是刚刚死了亲娘的样子,她惊喜道:“棠丫,你打算在乡下住一阵子?那正好啊!今晚我们涮肉吃!你是不知道,这个年过得实在太憋屈了,就除夕那天吃了碗饺子,昨儿个连口肉都没沾,喝了三顿的糊糊,嘴巴都淡出鸟味儿来了。光宗,你要不同妹夫、耀祖他们喝点小酒?”
第84章 四季棉 商人重利轻别离
夏晚棠在娘家住下后可没闲着, 她把婆家与娘家的几个兄弟聚在一块儿,说了棚屋与玲-珑火塔窑的事儿,她的本意是两边的兄弟合在一起搞, 可没想到甭管是夏光宗、夏耀祖、夏勤耕,还是李淳正、李淳中、李淳朴, 想的都是分开干。
夏晚棠索性就如了两边人的意。
让李淳正、李淳中与李淳朴兄弟三个连同祁杰一起,将棚屋先搭建起来。
夏光宗、夏耀祖与夏勤耕兄弟三个则是搭建烧制玲-珑火塔的窑-子。
这两件事,没一件是小事。
夏晚棠把自个儿一个人当成两个用,今天跑这边,明天跑那边, 两边都不能落下, 一点一点将棚屋与烧制玲-珑火塔的窑-子给搭建了起来。
搭建棚屋用的木料和席子不少, 得亏头年冬天存了些许, 如今还欠缺着许多,好在炭石不缺,好多隔壁县的人听闻临江县能用草席、竹席、苇席换炭石,都跟着编起了席子……饶是如此,棚屋的搭建都是一点一点推进的。
待棚屋搭建进度过半后,夏晚棠估摸着自己存在手里的粮食足够吃数十年了, 便将夕夕农场又再度释放了出来, 投影到那些棚屋中去,稍微调节了粮食与作物的种植进度。
她担心大家生疑,便从并夕夕系统中引入了许多根本不应当出现在这个时空中的经济作物,这样便不会被有心人盯着四时节律做文章。
当第一茬小青菜长出来时,在棚屋里做工的那些人都惊呆了!外面白雪皑皑,棚屋里却是绿菜如茵,这说明什么?说明夏晚棠鼓捣的这种棚屋真能在外界冰天雪地时种出粮食与庄稼来啊!
想想夏晚棠开出来的那种纸币, 不仅可以购买炭石,还可以购买农场中的粮食蔬菜,甚至据说等棚屋这边盖完之后,封掉的鱼塘上面也会搭建棚屋,再度开塘……在棚屋里做工的人都心动不已,回头就拿了小半的家底来找夏晚棠兑换纸币。
印制纸币的流程,被夏晚棠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她一次性搞了等价于一亿两白银面值的纸币出来,足够兑换许久。
玲-珑火塔窑那边也走上了正轨,将在花岗石锅中熔铸好的火精黑曜石浆倒入到模具中去,往那磨具中央铲上一铁锹的雪,模具很快就能冷却下来,之后将模具打开,一个玲-珑火塔就算制成了。
夏晚棠算了算,一天能制三百个玲-珑火塔,一个月也突破不了万数。要想解天下人燃眉之急,这点数目肯定是不够的,但天下人不一定能够买得起,日产三百个玲-珑火塔已然绰绰有余。
就算要扩大生产估摸,那也是等玲-珑火塔的名儿响彻四方之后。
-------------------------------------
李招弟在家里闲着没事干,索性将夏扁头送给妯娌带,自个儿当起了记分员。
她每日都同工人们一起来一起走,不过她不干什么苦活累活,她只是盯着工人们,干得卖力的工人,她就给记上一分,偷奸耍滑的工人,她就给扣去半分,掌握着一大群工人的‘生杀大权’。
走投无路的李福宝果然来了,就跟着在玲-珑火塔窑中干活,每天都活在李招弟的眼皮子底下。
李招弟对这个娘家兄弟可谓是半点仁慈都没有,哪怕是李福宝喝水的时间多一些,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给扣掉半分,甭管李福宝再怎么在她面前委屈,她都一副铁石心肠的模样。据说,李福宝没地方吃饭,是跟着李招弟一起吃,不过李招弟算的相当清楚,她是要同李福宝算饭钱的,住的地方以及用的被褥也都要算钱,李福宝手头拿不出钱来,李招弟就从李福宝赚的月钱中扣,反正那月钱发之前都掌握在她手中。
更狠的是,寻常人干一个月的活儿,到月底就能拿到月钱,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都能自己做主,可李福宝不能。
他赚的钱都被李招弟给‘没收’了。
李招弟倒不是贪图李福宝的那点儿散碎银两,她根本看不上那些小钱,她是担心李福宝好不容易赚点银子,转头就大手大脚地挥霍掉,所以才强压着李福宝要给李福宝攒起房子娶媳妇的钱。
一开始,李福宝那叫一个惨,天天哭天天哭,干活儿时边哭边干,下工之后还是哭,等晚上睡下之后咬着被角哭,李求弟好几次看不下去了,过来替李福宝向李招弟求情,结果险些被李招弟给轰出家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李求弟也就不敢吱声了。
实在憋不住时,李福宝就会跑去他爹娘的坟头上大哭一场,好几次都存了不想活的心思,可他怕疼,上吊怕脖子疼跳崖怕摔得稀烂太疼,更怕寻死不成,反倒落一辈子的残疾……想死没有勇气,活着就得吃饭睡觉,可李福宝哪有吃饭睡觉的地方?回老宅去倒是能睡觉,可眼下处处都是冰天雪地的模样,回老宅睡觉能把人给生生冻死,而且没处吃饭。
李福宝只能乖乖回李招弟家,看着自家凶神恶煞的大姐的脸色行事。
久而久之,李福宝也就习惯了。
不就是干活么?
干就是了!
不就是挨骂么?
骂就是了!
而且他也摸透了李招弟的脾气,李招弟就是一个炮仗性格,只要他不主动撩惹,李招弟好说话的很,平日里李招弟和夏光宗吃肉,也不会少他的,也不额外从他饭钱里扣……李福宝心里多少还有点感动,大概是他已经被李招弟的暴拳给捶打得服服帖帖。
-------------------------------------
玲-珑火塔有多么好,外地人不知道,夏家庄与李家庄的人却是知道的。
在得知夏家兄弟搞了一个专门烧制玲-珑火塔的窑-子之后,许多人就已经期待起来了,第一批玲-珑火塔烧制出来的那天,基本上是每烧制出一批来就会被人买空一批,虽说价钱不便宜,可夏家庄的人家大多数都不缺钱,买三两个玲-珑火塔自己家用的钱绝对不缺。
再者,这冰天雪地的,绝大多数人都领会到了‘钱财本是身外之物’的道理,撰着银子在手中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穿的,还不如买个玲-珑火塔好生享受着。
玲-珑火塔——买过的人都说好。
有夏家庄的人念着外嫁的闺女怕冷,担心闺女日子不好过,买了玲-珑火塔给送过去的,也有嫁到夏家庄来的媳妇知道玲-珑火塔是个好东西,或是买了送回娘家,接济老爹老娘的,或是回娘家通风报信,让娘家人赶紧来买的……谁家没几个关系好的亲戚?
就这样,玲-珑火塔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出圈了。
口碑持续发酵的玲-珑火塔简直就是裂变式营销,隔壁镇的人知道了、临江县的人知道、隔壁县的人知道了、清平府的人知道了、省城的人也听说了……口碑一路传播出去,那些在家猫冬猫到骨头都酥了的商人们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