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长安调 (顾青姿)


  袁掌柜问:“官府不赈灾吗?”
  “这一时半会儿,乱成这样,水患不同其他,救人都没办法救……”
  崔邺心里警铃大响,大灾水患后,容易起瘟疫……
  沿江而行,两岸的农田不同程度背淹,或轻或重,岸上的人零落,想来淮水以南,怕是都遭灾了,比两年前也不逞多让。
  改道之后,进入江阴的河道,水位暴涨,不得已一行人被耽搁在半路上。
  崔邺坐在船舱里给谢奚写信。
  等写完,顺手交给五书说:“看看水陆哪个能走,不一定非要走水路。”
  五书刚打听消息回来,见了他说:“我见到咱们的人了,有两个仓进了水,其他的没事,段猛受伤了,好像是因为救人。”
  崔邺笑了声,玩笑说:“段猛也知道救人了,不容易。”
  等他们到了江阴的店里,段猛就在楼上,江阴确实比扬州水灾严重,城外的灾民很多,官府已经在赈灾,城里被漫过水,到处乱糟糟的,掌柜的是江阴本地人,一口方言,崔邺听了个囫囵,上楼后,楼上有人守着,见了崔邺惊讶的冲里面喊:“主上来了!”
  崔邺上去就见段猛吊着一条胳膊出来,见了他问:“郎君怎么来了!”
  崔邺笑笑,略带威严的问:“怎么回事?郎中看了吗?骨折就不要乱走。”
  段冲一脸无所谓的笑笑,说:“没事,不过是摔了一跤,不打紧。”
  “我不听这种废话,受了伤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养着,听见没有?”
  段猛听的用另一只手默默后脑勺讪笑:“是。”
  听见其他地方还有响动,崔邺问:“还有谁受伤了?”
  段猛回头看了眼,有些说不上来的表情的笑了声,解释:“搭船的两个小孩,出了江阴船就翻了,我搭救了一把,那小子年岁还小,受了伤。”
  崔邺听的眉头直条跳,“带我去看看。”
  穿过走廊,进了房间,陆益之正在换药,右腿也像是骨折了,身边守着一个仆人也像是受伤了守着他。。
  崔邺看了许久,心里这才踏实了,陆益之抬头看见他,有些茫然的呆楞。
  等回神后,慢慢的自嘲的笑起来,四目相对,一切都在不言中。
  崔邺问段猛:“吴江水灾可严重?”
  段猛答:“算是比较严重的,地处下游,三江交汇,有些麻烦。”
  崔邺回头和陆益之说:“先好好养着吧,等养好了再说,吴江现在进不去人。怪不到你头上。”
  陆益之却说:“不了,我已经养了几日了,该启程了。”
  崔邺也不强求,各地的雨已经停了,“你若是要走,我让人送你。自保为上,剩下的尽力而为,人命最值钱,但也最不值钱。你该明白这个道理。”
  陆益之脑子还是不清楚,他千里迢迢路上遇上的恩人,是崔邺的人。
  此刻他满身风尘赶来,所见所闻比他多得多,却一身从容。
  他不得不承认,崔邺比他能耐大得多。
  崔邺不能多说,毕竟十几岁的小孩,他嘱托:“其他的先不说,好好养伤,其他事不着急。”
  说完就出去了,出了门段猛就说:“误了郎君的事,段猛自请责罚。”
  崔邺扭头看他像只耷拉着耳朵的大狗,失笑:“这都什么时候了,那两仓粮进了水不能存了,就地给灾民分了吧,做的隐蔽些,莫让人知道。”
  段猛大惊:“不可,那可是……”
  崔邺脸上看不出表情,淡淡说:“我说可就可。你休息你的,我让其他人去处理。”
  段猛不甘心的犟嘴:“我这点伤能算什么!”
  等人走远了,陆益之问:“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陆定:“粮米、茶叶、生丝,什么都做,好像此地有粮仓。段郎君来此地就是看护粮仓的。”
  陆益之从来没了解过崔邺,只知道他是将门崔家的人,混迹在市井里,和朝中很多人都交情匪浅,但是他具体做什么生意他其实不太清楚。
  此刻他开仓放粮,且不收分文不图名利,有些让他看不懂了。
  江阴地处南地水道交汇处,这几日水道泛滥,到处不消停,袁掌柜出去看粮仓了,等回来已经晚了,两人住在楼上东头,上楼后左拐,有独立的门,楼梯口有人守着。
  崔邺问:“粮没事吧?”
  袁掌柜:“惨,房屋倒塌,流民遍地……”
  崔邺警告的盯了他一眼,明知他故意,还是听的叹气。
  袁掌柜:“这长江河道早该修缮了,这都拖了十年,竟然还是没动。”
  崔邺不冷不热的说:“别跟我阴阳怪气,朝廷没钱你又不是不知道,河西道这几年才刚消停。哪有钱顾这里。”
  袁掌柜:“我又没说你,你急什么?”
  崔邺推开窗,看了眼楼下,“老袁,谁坐那个位置,其实没那么重要。一人之力不可能回天,你这两年可有些浮躁了。我就想做个太平犬,不想做乱世人。”
  袁掌柜问他:“你当真对这回事没一点企图心?”
  “没有。”
  袁掌柜看着他,很久才说:“倒是我看不开。怪不得阿骨勒和我抱怨,你把马场随意就送人了。我还笑他看不开。”
  崔邺淡淡说:“只要他能让河西道太平,让天下太平,我赚的钱都给他,也不是不可以。”
  袁掌柜是真的看不懂他了。
  崔邺警告他:“收起心思,这种话到此为止。接下来的麻烦才是大麻烦。”


第96章 九十六 水灾之后
  接下来他要巡查几处粮仓, 他的私心还是想在南地看看水灾后的局势。
  崔程的兵马并不能长驱直入,就算最后最坏的打算是起兵,但也要把损失降到最少。这是他唯一能保证的后勤。
  谢奚收到他的信时已经是十日后了, 她开了信, 崔邺在开头写了陆益之找到了, 受了些轻伤。
  谢奚这才放下心。
  接着就是, 南地水灾,田地被淹, 受灾严重。
  谢奚看了信, 难得的心里平静,问谢昭:“你们书院没有南地的学子吗?”
  谢昭这半年长高了很多, 抽条的厉害, 看起来好像瘦了好多,谢奚给他做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
  小男生很喜欢吃甜口的菜, 谢昭吃着菜,给她夹了后才说:“有,听先生说朝中有人开始为赈灾的事吵破了头, 但是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
  谢奚听的笑起来。
  正说着, 谢昭又说:“阿月的亲事定了。”
  谢奚有段时间没见他们了。
  “定的谁家?”, 她无奈的问了句,明明阿月和阿圆同岁。她有心留她年岁大一点, 但是王媪这个人可不是那么好说服的,怕她留阿月回城给儿子准备婚事的时候执意将阿月带回去了。
  “好像是为妾。”
  “什么玩意儿?”,谢奚不可置信的问。
  谢昭怕她不高兴,忙劝道:“阿姐,长安城里的贵人多,在富贵人家做妾, 想来比穷苦人家要好一些。”
  谢奚目光悠长的看着他:“你不懂,这是两件事情。就像……就……”,她竟然一时语塞,讲不出什么道理来了。
  谢昭见她语不成句,忙说:“阿姐,我懂了。”
  她无奈的笑,笑着笑着,说不上来什么感觉,有点点伤心,好像更多的是可惜和无力。
  最后又只觉得都是枉然,冲谢昭笑笑:“没事,我知道了,改日去看看她。”
  谢昭迟疑的说:“要不然我明日回书院,回去看一看。”
  谢奚爽朗的笑起来,伸手在他头上摸了吧,笑说:“不必,我该去看看她们,你只管读你的书。忙你的事,需要钱在我房间里自己拿。”
  谢昭不好意思的说:“阿姐不问我花钱的事吗?”
  谢奚:“花多少钱,读什么书,想做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朋友,这些等等的事,都是你自己拿主意的事,你要是自己觉得解决不了了,可以来问我,但是我不会管你。”
  谢昭听了把这话消化了片刻,才问:“你就不怕我学坏吗?学业无成,最后成了个一事无成的人。”
  谢奚问:‘那你会吗?”
  在这个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说话尚且需要注意措辞的时代,谢奚这种随时随地表达喜欢和爱的方式,还是让谢昭觉得羞涩。
  谢昭轻咳了声:“不会。”
  谢奚笑起来,鲁伯进来见谢昭回来了,笑说:“我今日在苜蓿地逮到几只兔子,晚上给小郎君烤了。”
  谢昭笑说;“鲁伯和阿姐一样叫我阿昭吧,您不也一样叫阿姐雀奴吗?”
  鲁伯听的笑起来,谢奚将崔邺信中的消息和鲁伯说了,他深深的叹气后,什么都没说。
  倒是在厨房的刘媪,听的心里难忍的说;“旦逢灾年,就会起乱。”
  谢奚回头问:“上一次起乱是什么时候?”
  鲁伯答:“十年前那场旱灾,寸草不生,饿殍满地……”
  谢奚忙说:“没那么严重,咱们北地现在不还好吗。咱们今年的年景不错。把粮仓修缮好,今年的粮食一粒都不卖。咱们留着。”
  鲁伯笑说:“那哪能吃得完。”
  一家人围在餐桌上吃饭,其乐融融,再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了。谢昭回来住几日,谢奚一点都不担心他的学业,在这个没有固定考纲和系统学业的时代,综合素质是非常考验人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