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那梅影重叠、暗香清浅,被他二人毫无形象的吃喝尽皆搅乱,偏他两个毫无自觉,吃得不亦乐乎。
吃喝的间隙,徐玠偷眼瞅了瞅笑眼微弯、专注于美食的红药,心头渐渐涌起一阵暖意。
前世时,他两个也时常串个门、吃个饭什么的,只后来外头渐渐有了闲话,他这才把金翡翠一家都予了红药,以饱她的口腹。
而今回思,那一大堆人坐在圆桌前吃饭的热闹光景,自重生之后,便再不曾有过。
他时常会觉得怀念。
他与红药两个,再加上金翡翠夫妻一家,老老少少六、七口人,孩子的笑声,大人的说话声,蕴出满室温馨,而那屋外,时而是落红成阵的春光、时而是飞雪连天的冬景,又有时,是风雨飘摇、满目萧瑟的秋季光景。
而无论季节如何更替,屋中的饭菜香气与热闹欢愉的氛围,却始终不改。
在徐玠那潦倒半生中,这委实是不可多得的温暖回忆。
一刹儿,徐玠的眼睛有点发热,忙挖了一勺陈皮牛肉,拌在米饭中吃了起来。
酱汁的浓香与米饭的清香,自唇齿漫向心间,他大口咀嚼着,只觉得,这是他两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
此时若有人进院,必会觉得惊奇。这对少年男女分明清俊秀丽,鲜花嫩柳一般,可说起话来却老气横秋地,那一抬胳膊、一捶腰,活脱俩老头儿老太。
北风刬地、天气阴沉,却扫不去院中二人(尤其是少女)对美食的热情,纵是小院空落、石阶寒凉,他两个却硬生生吃出了酒楼的热闹与喧嚣。
待到吃喝完毕,那食盒里的饭菜已然见了底,红药心满意足,搁下碗来,拿帕子仔细地拭着唇,面上余着品尝美味后的喜色。
嗯,瞧着心情像是不错。
果然的,吃了好吃的,顾大虫总会心情很好。
徐玠暗自欢喜,收拾好食盒,变戏法似地又从屋里捧出两盏热茶来,与红药两个漱了口,再换上新茶,方才闲闲叙话。
“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啜了一口茶,红药漫声问道。
“去年年尾的时候。”徐玠捧着茶盏暖手,侧眸去看红药:“你呢?”
“约莫比你迟了两个月。”红药道,仰头望向天空。
飞檐之外,是灰白的云絮,不知何时,阳光已然尽皆消隐,天地间,只有无垠的黯淡。
她的心绪似亦被这天色影响,变得低落起来:“那时候我还以为在做梦呢,就使劲儿地自个掐自个,掐了快有半个月才明白过来,这不是梦。”
这话说得徐玠直是忍俊不禁,摇头笑道:“你也真是的,白瞧了那么些个话本子,那又是穿越、又是重生地,你还想不明白?”
“那不是话本子么?谁知道那能成真的?”红药说道,声音低了下去:“过后我自是想明白了。却又觉着,这还不如是个梦呢。”
语罢,又叹了一声,神情落寞。
她还有句话不曾说。
事实上,就算是此时此刻,她也仍旧希望着,这是一个梦,而待醒来时,她并非深宫中的婢仆,而是已然走过了那艰辛的大半生的老太太,安享着平安快乐的晚年。
风扫过阶前的残花,小院之中,弥漫着无边的寂寥。
徐玠出神地看着红药。
她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
许久后他才明白,红药的处境,一点也不比他好,甚至可能更糟。
建昭、元光、延康,三朝更替,皇城曾遭血洗。
红药身在宫中,一定活得十分艰难。
听说,那几度血洗,宫里死的人成百上千,而她能够活到最后,全须全尾地离了宫,也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变故,见过多少人的生死。
当他亡命天涯之际,红药,正在皇城中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原来,这世上不独他一人过得苦,旁人之苦,更甚于他。
徐玠黯然垂首。
于红药而言,那段日子,应该是她最不愿回顾的了,可偏偏地,这一世,她可能还要将这段过往,再亲身经历一遍。
徐玠终是明白,何以红药会对前世如此恋栈,情愿年老体弱,也不愿重返少年之时。
委实是那日子太难熬,而那条路亦太难走,她才会如此怯于重活一世。
思忖至此,徐玠心头的那一丝火热,渐渐冷却。
他做的对么?
分明红药只想安然此生,而他此刻做的,很可能会让她陷入前世亦不曾经历的险境。
他是不是太自私了?
他似是忘记了,他们身份悬殊,那些于他而言尚且不易之事,由她做来,应是更为艰难。
可是,再一转念,徐玠的眸底,便又燃起灼人的焰苗。
他们并非寻常人等,而是重活了一世之人,他相信,凭着前世所知,他能够护她周全。
更何况,他非是为着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齐。
可是,此念一生,徐玠忽又觉出异样。
他要救的,当真只是大齐么?
难道他最想救的,不是他东平郡王府,以及那府中他在乎的亲人么?
这难道不是一己之私?
那么,他又凭什么要求旁人来帮他?
一时间,徐玠原本坚定的心,竟仿佛被浓雾包裹,不见来路、不见去处。
红药此时也不知在想什么,亦沉默着,小院中一片寂静。
梅香隐约,在风中兀自辗转,方才还言笑晏晏的两个人,却皆是面色沉凝。
前世的他们,各有各有难处,没有人是活得容易的。
而这一世,二人所求亦皆不同,徐玠不知该不该拉红药上他的船,而红药思虑的,则是他所图何事?为什么一定要将二人身份挑明?
“你……是何时离开的?”半晌后,还是红药当先打破了沉默。
她本能地回避了心中所思,问及的皆是无关紧要之事。
徐玠闻言,扯动嘴角笑了笑:“也就比你晚了半年罢。”
停了停,又道:“金兵破城,我却是横死的,死在了那些贼子的枪下。”
很低的声音,如若风吟。
红药霍然转头。
“金兵?什么金兵?”她惊愕地、不敢置信地看着徐玠。
前世直到她睡过去之时,分明那小镇还安安稳稳地,哪里来的什么金兵?
她甚至都不曾听说过金兵这个名号。
徐玠这是在梦话么?
还是说,他是在以虚言恫吓于她?
“你运道好,没赶上。”徐玠叹道,神情绝不似作伪,因为,他眼底彻骨的悲凉,是根本演不出来的。
语毕,他复又强笑:“我的运道也不错,上赶着死在了他们手底下,倒是没去当那亡国之奴。”
红药怔怔地看着他。
亡国之奴?!
大齐……居然亡了?!
她微张着嘴,如同被人施了定身术,从身子到表情,尽皆僵直。
徐玠的话其实并不难懂。
可是,红药却怎样也转不过来。
她弄不明白,那么安静的一所小镇,怎么就会遭了兵灾?而那样强盛的大齐,如何说亡就亡了?
见她仿似被这消息击倒,竟是半晌不说不动,徐玠心下微觉刺痛,似是又重回到了那个被铁蹄与惨呼淹没的小镇。
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方才将起伏的情绪敛下,换过一种平静的语声,大略将前世之事说了一遍,末了语道:“……所以我说你运道好呢,你走在了大齐亡国之前。”
红药怔忡地坐着,手中茶盏歪斜,茶水泼出大半,她却根本不曾察觉。
大齐……当真亡了?
这怎么可能?
大齐不是一直很强盛么?方才徐玠也说,那金国不过是个化外小国,这样的一个小国,如何能把强盛的大齐给打败?
纵使徐玠说得极为详尽,可她却仍旧觉得,那不是真的。
“大齐,真的亡了?”红药的声音微颤着,转头死死看住徐玠,似是想要从他的脸上,得出否定的答案。
纵是边陲小民,纵是一直缩在自己的小天地不问外事,红药却也是识过字、读过书的,她如何不知,一国之亡,会为如她这样的百姓,带来怎样的灭顶之灾。
第158章 瞧瞧
石榴街的街坊们,后来都还活着么?
还有金娘子一家子,也都活着么?
红药记着,便在她过逝之前,金娘子家才添了个小宝宝,那尚在襁褓中的孩儿,有没有逃过贼子的铁骑?
而在她死后,那座安静的小镇,还存在着么?
闭了闭眼,红药再不敢往下想。
“大齐确实亡了,我死的时候,镇子上到处都是惨叫。而早在我死之前,大齐北面的大片疆土,便已然被金国占领了。”徐玠的语声极为平静,甚而有些冰冷。
那冰冷便如一根尖细的针,直直刺进红药心底。
她张开眼,双唇轻颤,浑身亦跟着战栗。
她原还想着,她一早便将铺子转到了金娘子名下,便是老病而死,金娘子一家守着铺子,也能活得很好。
却原来,那不过是她的痴心妄想。
大齐亡了,那铺子又怎么可能还存在着?
红药的一阵一阵地痛着。